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2022-10-18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

作者:黎欣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0-0016-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是指学校根据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学校特色与教师特长,充分运用当地的社区资源,通过课程的实践与创新,自主开发与使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为此,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究,对于创生课程资源和内容、充分利用共有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创建特色学校,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没有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老师们往往就不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也很难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评价。因此,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彰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和方法灵活的特点,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校本化。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 1.1课程开发校本化。

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和开发课程资源。 1.2课程内容专题化。

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必须以类似专题研究的方式实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标,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学习(如研究性学习等)的形式,融合贯通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令性学习领域,或以某一领域为核心主题(如以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统摄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以一拖三,融合贯通四大指定性学习领域,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追求活动内容的专题化。 1.3“教学”“实践”整合化。

即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与学科教学相互整合,以学科教学为基础,启发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丰富和充实学科教学,实现优势互补,互相整合,增强学科教学的实践性、直观性,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1.4教学活动实践化。

即课题研究始终以师生的实践活动为平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践,增强学生亲近社会、体验生活、参与实践、了解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提升学以致用和解决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力。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开展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 1.5师生活动协同化。

即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师生共同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确定,必须建筑在对学生所掌握的课程资源充分占有与分析和利用的基础上,做到源于学生、高于学生,以调动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并用于学科教学和实践。 1.6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显著特点,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评价,既要重视学习成果的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适当考虑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即必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起来。

2.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活动策略

2.1以主题活动为核心,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化。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综合性探究活动,在主题统领下,再确立若干个子课题,由全班同学组成若干个小组去完成。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一般经历提供背景、确立主题、拟订方案、分组操作、成果展评、生成拓展等环节。在以主题活动为核心的实践中,根据“引入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法可依、实践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能力、完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效果、拓展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共享成果”的思路。 2.2以固有资源为基础,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开展,必须有立足日常生活、立足校园生活的固有的校本化课程资源作依托,通过对校园、学校所在社区的固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利用,实现开发和利用的和谐统一,绝不能舍近求远,以“做秀”来代替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实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并重,反过来又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2.3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实现教师导学与学生探究的良性互补。

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之一,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在区域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师导学技术的运用以及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2.4以回归活动为本体,寻求综合实践活动过程的突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其基本形式,其价值也在活动中得到体现。每一活动的实施有准备、实施、总结几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亲历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承接式活动、生成式活动和对比式活动等形式,使活动体现原生态特点,使活动内容的确定、活动策略与探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的实现等在动态中生成,在生成中得到提高和拓展,从而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本体的突围。 2.5以“三维”目标为指向,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多维评价。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和学校实际,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情感态度(情感、责任、意志毅力和合作精神)、学习方式(认识策略、信息策略和调控策略)、综合能力(社交能力、研究技能和生存能力)、综合知识(文化感悟、科学素养和程序知识)等方面,并据此进行评价。评价包含对开发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对开发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对开发效益进行衡量三个方面。对学生参与开发与应用的评价可以从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体验的情况、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创新实践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对学生个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参与的深度(投入情况)与广度,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与共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