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能源与节能技术论文

能源与节能技术论文

2022-01-05 来源:爱问旅游网
能源与节能技术论文

——新能源技术综述

学 院: 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机电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梅离 曾真

1 / 18

01

1203020122 新能源技术综述

引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 要物质基础。能源与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一起构成了文明 社会的四大支柱。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主要物质基础, 能源技术的每次进步都带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煤炭、 石油和天 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面临不可再生的消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新 能源的开发将促进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 新能源技术的日臻成熟将带 来产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新能源的分布广、储量大和清洁环保,将为人类提供发展的动力。 实现新能源的利用需要新技术的支撑, 新能源技术是人类开发新能源 的基础和保障。

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的支柱,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技术、氢能 利用技术、化学电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 、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 术等。其中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 通过对 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 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关键词:能源 新能源技术 太阳能 核能 风能 海洋能 生物质能

一、新能源之太阳能

2 / 18

太阳能概述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 变成“氦”的原子核 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 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 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 500 万吨煤释放的热量。 平均在大气外 每平 米面积每分钟接受的能量大约1367w。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 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 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 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太阳能的利用 就目前来说,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有太阳 能集热、太阳能热水 系统、太阳能暖房、太阳能发电等方式。

1) 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 储水箱、管道及 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 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 之需 。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 和聚光型集热器两种。 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 : 一 个好的太阳能集 热器应该能用20〜30年。

2 )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 现今全世界已 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 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 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 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

3 )太阳能发电:即直接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并将电能存储在 电容器中,以备需要时使用。

太阳能的优点:

3 / 18

(1) 普遍:太阳光普照大地,没有地域的限制无论陆地或海洋,无 论咼山或岛屿, 都处处皆有,可直接开发和利用,且勿须开米和运 输。

(2) 无害:开发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 在环境污染越 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一点是极其宝贵的。

(3) 巨大:每年到达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

130万亿

t标煤,其总量属 现今世界上可以开发的最大能源。

⑷长久:根据目前太阳产生的核能速率估算, 氢的贮量足够维持 上百亿年,而地 球的寿命也约为几十亿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 说太阳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太阳能的缺点:

(1) 分散性: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的总量尽管很大, 但是能流

密度很低。在垂 直于太阳光方向1平方米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能平 均有1000W左右;若按全年日夜 平均,则只有200W左右。而在冬 季大致只有一半,阴天一般只有 1 /5左右,这样 的能流密度是很 低的。因此,在利用太阳能时,想要得到一定的转换功率,往往需要 面积相当大的一套收集和转换设备,造价较高。

(2) 不稳定性:由于受到昼夜、季节、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 条件的限制以及 晴、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所以,至U达某 一地面的太阳辐照度既是间断的, 又是极不稳定的,这给太阳能的 大规模应用增加了难度。

4 / 18

(3) 效率低和成本高:目前太阳能利用的发展水平,因为效率偏 低,

成本较高,总 的来说,经济性还不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

太阳能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

第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应 该是一个既能满 足社会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因此, 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代替高含 碳量的矿物能源,是能源建设应该 遵循的原则。随着能源形式的变化,常规能源的贮

价格必然上涨,而控制环境污染也必须增大投资。

第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煤炭约占商品 能源消费结构的76 %,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将 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向新能源过渡的时期迟早要到来。从长远看, 太阳能利用技术和装置的大量应用,也必然可以制约矿物能源价格的 上涨。

二、新能源之风能 风能定义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由于地面各处受太阳辐照 后气温变化不 同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不同,因而引起各地气压的 差异,在水平方向高压空气向低 压地区流动,即形成风。风能资源 决定于风能密度和可利用的风能年累积小时数。风

能密度是单位迎 风量日益下降,其

面积可获得的风的功率,与风速的三次方和空气密度成正比关系。 据估算,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 1300 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 16 亿千瓦。风能资 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 和开阔大陆的

5 / 18

收缩地带,如美国的 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和北欧一些国 家,中国的东南沿海、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一带风能 资源也很丰富。

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风能密度可达 300瓦/米2 (Wm2以 上,3~20 米/秒风速年累计超过 6000 小时 。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 区域 ,沿内蒙 古至 新疆一带, 风能密度也在 200~300W/m2,~20 米/秒风速年累计 5000~6000 3 小时。这些地区适于发展风力发电 和风力提水。新疆达坂城风力发电站 1992 年已装 机 5500 千瓦, 是中国最大的风力电站 在自然界中,风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而且 储量巨大的能源。随着全球气候变 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 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 排放,保护我 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风能利用存在一些限制及弊端

1) 风速不稳定 , 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定 2) 风能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 3) 风能的转换效率低

4) 风能是新型能源 , 相应的使用设备也不是很成熟。

风能利用

风能的利用主要是以风能作动力和风力发电两种形式, 其中又以 风力发电为主, 以风能作动力,就是利用风来直接带动各种机械装 置,如带动水泵提水等这种风力发 动机的优点是:投资少、工效高、 经济耐用。目前, 世界上约有一百多万台风力提水机在运转。澳大利 亚的许多牧场,都设有这种风力提水机。在很多风力资源丰富的国 家,科学家们还

6 / 18

利用风力发动机铡草、磨面和加工饲料等。 利用风 力发电,以丹麦应用最早,而且使用较普遍。丹麦虽只有 500 多万 人口, 却是世界风能发电大国和发电风轮生产大国, 世界 10 大风 轮生产厂家有 5 家在丹麦, 世界 60%以上的风轮制造厂都在使用丹 麦的技术,是名副其实的“风车大国” 。 截止到 2006 年底,世界风 力发电总量居前 3 位的分别是德国、 西班牙和美国, 三国的风力发 电总量占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 60%。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利 用的风能储量为 10 亿千瓦。对风能的利用,特别 是对我国沿海岛 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 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的农 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风力发电的原理 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 来促使发电机发 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公尺的微 风速度(微风的程度) ,便可以开 始发电。 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 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 产生辐射或空气 污染。 风力发电在芬兰、丹麦等国家很流行;我国也在西部地区大 力提倡。小型风力发 电系统效率很高,但它不是只由一个发电机头 组成的,而是一个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小 系统:风力发电机+充电器

+数字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由机头、转体、尾翼、叶片组 成。每一 部分都很重要, 各部分功能为: 叶片用来接受风力并通过机头转为电 能;尾 翼使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的风能;转体能 使机头灵活地转动以实现 尾翼调整方向的功能;机头的转子是永磁 体,定子绕组切割磁力线产生电能。

三、新能源之海洋能 海洋能定义与综述

7 / 18

海洋能 (ocean energy) 是海水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可再生能,主要 包括温差能、潮 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流能、盐差能等。潮汐 能和潮流能源自月球、太阳和其他 星球引力,其他海洋能均源自太 阳辐射。 海水温差能是一种热能。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与深层 水形成温度差,可产生 热交换。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和热交换水量 成正比。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波浪 能都是机械能。潮汐的能 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和波 动水域 面积成正比。 地球表面积约为5.1 x 10A8kmA2,其中陆地表面积为

1.49 x 10A8kmA2 占 29%; 海洋面积达 3.61 x 10A8kmA2,以海平面 计,全部陆地的平均海拔约为840m,而海洋 的平均深度却为380m, 整个海水的容积多达1.37 x 10A9kmA3。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为人 类提供航运、水源和丰富的矿藏,而且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将太 阳能以及 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像在 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

海洋能有三个显著特点

1)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 积、单位长度所 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 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

2)海洋能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 万有引力,只要 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 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8 / 18

3)海洋能有较稳定与不稳定能源之分。较稳定的为温度差能、 盐度差能和海流 能。不稳定能源分为变化有规律与变化无规律两种。

4)海洋能属于清洁能源,也就是海洋能一旦开发后,其对环境 污染影响很小。

海洋能的主要能量形式概述

1)潮汐能:因月球引力的变化引起潮汐现象,潮汐导致海水平 面周期性地升降, 因海水涨落及潮水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成为潮汐能。 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为发电,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 朗斯潮汐电 站,我国的江夏潮汐实验电站为国内最大。

2)波浪能: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是 一种在风的作用 下产生的,并以位能和动能的形式由短周期波储存 的机械能。 波浪发电是波浪能利用的主要方式,此外,波浪能还可 以用于抽水、供热、海水 淡化以及制氢等。

3)海水温差能:海水温差能是指涵养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 水温差的热能, 是海洋能的一种重要形式。 低纬度的海面水温较高, 与深层冷水存在温度差,而储存 着温差热能,其能量与温差的大小

和水量成正比。 温差能的主要利用方式为发电,首次提出利用海水 温差发电设想的是法国物理学 家阿松瓦尔, 1926 年,阿松瓦尔的学 生克劳德试验成功海水温差发电。 1930 年,克 劳德在古巴海滨建造 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水温差发电站,获得了 10kW 的功率。 温差能利 用的最大困难是温差大小,能量密度低,其效率仅有

3%左右,而且

换 热面积大,建设费用高,目前各国仍在积极探索中。

9 / 18

4)盐差能: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 海水之间的化学 电位差能,是以化学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主要存 在与河海交接处。

5)海流能:海流能是指海水流动的动能,主要是指海底水道和 海峡中较为稳定 的流动以及由于潮汐导致的有规律的海水流动所产 生的能量, 是另一种以动能形态出 现的海洋能。 海流能的利用方式 主要是发电,其原理和风力发电相似,全世界海流能的理论估 算值 约为10A8kW量级。

海洋能的利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人们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程度至今仍十分低。 尽管这些海洋能资 源之间存在着各 种差异,但是也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每种海洋能 资源都具有相当大的能量通量:潮 汐能和盐度梯度能大约为 2TW; 波浪能也在此量级上; 而海洋热能至少要比此大两 个数量级。 但是 这些能量分散在广阔的地理区域, 因此实际上它们的能流密度相当 低,而且这些资源中的大部分均蕴藏在远离用电中心区的海域。 因此 只能有一小部分海洋 能资源能够得以开发利用。 全球海洋能的可再 生量很大。 全球海洋能的可再生量很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1 年出版物的估计数字, 五种海洋能理论上可再生的总量为 766 亿千瓦。其中温差能为 400 亿千瓦,盐差能 为 300 亿千瓦,潮汐 和波浪能各为 30 亿千瓦,海流能为 6 亿千瓦。但如上所述是难 以 实现把上述全部能量取出。 海洋能的强度较常规能源为低。海洋能 作为自然能源是随时变化着的。但海洋是 海洋能的强度较常规能源 为低 个庞大的蓄能库,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 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 象在

10 / 18

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海水温差、 盐度差和海流都是较稳定的, 24 小时不 间断,昼夜波动小,只稍有 季节性的变化。潮汐、潮流则作恒定的周期性变化,对大 潮、小潮、 涨潮、落潮、潮位、潮速、方向都可以准确预测。海浪是海洋中最不 稳定 的,有季节性、周期性,而且相邻周期也是变化的。但海浪是 风浪和涌浪的总和,而 涌浪源自辽阔海域持续时日的风能,不象当 地太阳和风那样容易骤起骤止和受局部气 象的影响。

四、新能源之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概念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 包括所有的动植 物和微生物。 而所谓生物质能( biomass energy ) ,就是太阳能 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 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 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 转化为常规的 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同 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的原始能量来源于太阳, 所以从广义上讲,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很多 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开发利用生物质 能。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 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 而来的。

生物质能的特点

1) 可再生性生物质属可再生资源 , 生物质能由于通过植物的光 合作用可以再生 , 与风能、太阳能等同属可再生能源 , 资源丰富 , 可保 证能源的永续利用;

11 / 18

2) 低污染性生物质的硫含量、氮含量低、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SOX NOX较少;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 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

3) 广泛分布性 缺乏煤炭的地域,可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4) 生物质燃料总量十分丰富。生物质能是世界第四大能源 , 仅次 于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生物质能源的年生产量远远超过全世界总 能源需求量 , 相当于目前世界总能 耗的 10 倍。

生物质能的分类 依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将适合于能源利用的生物质分为林业资 源、农业资源、生 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城市固体废物和畜禽粪 便等五大类。 林业资源:林业生物质资源是指森林生长和林业生产 过程提供的生物质能源,包 括薪炭林、在森林抚育和间伐作业中的 零散木材、残留的树枝、树叶和木屑等。 农业资源:农业生物质能 资源是指农业作物 ( 包括能源作物 )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 废弃物,如 农作物收获时残留在农田内的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高粱秸、麦秸、 稻草、 豆秸和棉秆等)。 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主要 由城镇居民生活、商业和服务业的各种 排水组成,如冷却水、洗浴 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粪便污水等。工 业有机废 水主要是酒精、酿酒、制糖、食品、制药、造纸及屠宰等行业生产过 程中排 出的废水等,其中都富含有机物。 城市固体废物:城市固体 废物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商业、服务业垃圾和 少量建筑业 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 畜禽粪便:

12 / 18

畜禽粪便是畜禽排泄物的总称, 它是其他形态生物质(主要是粮食、 农作物秸秆和牧草等)的转化 形式,包括畜禽排出的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混合物。 沼气:沼气 就是由生物质能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

生物质能的利用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 它是仅次于煤炭、 石 油和天然气而居 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 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人类 对生物质能的利用, 包括直接用作燃 料的有农作物的秸秆、薪柴等;间接作为燃料的 有农林废弃物、动 物粪便、垃圾及藻类等, 它们通过微生物作用生成沼气, 或采用热 解 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 也可制造生物炭。 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 泛的可再生能 源,现代生物质能的利用是通过生物质的厌氧发酵制 取甲烷,用热解法生成燃料气、 生物油和生物炭 ,用生物质制造乙 醇和甲醇燃料,以及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能源 植物,发展能源农 场。

生物质能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国家, 21 世纪 将面临着经济增 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改变能源生产和消 费方式,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 生的清洁能源资源对建立可持续 的能源系统,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大 意义。 开发利 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中国 80 %人口生活在农村, 秸秆 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尽管煤炭等商品能 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 加,但生物质能仍占有重要地位。 1998 年农 村生活用能总量 3.65 亿吨标煤,其中秸 秆和薪柴为 2.07 亿吨标 煤,占 56.7 %。因此发展生物质

13 / 18

能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 活和生 产用能,是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新能源之核能 核能定义

核能, 是核裂变能的简称。 多年以前, 50 科学家在的一次试 验中发现铀 -235 原子核在吸收一个中子以后能分裂,在放出

2 —3

个中子的同时伴随着一种 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比化学反应所释放 的能量大的多,这就是我们今天 所说的核能。核能的获得途径主要 有两种,即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核聚 变要比核裂变释放出更多的 能量。例如相同数量的氘和铀 -235 分别进行聚 变和裂变, 前者所释 放的能量约为后者的三倍多。被人们所熟悉的原子弹、 核电站、核 反应堆等等都利用了核裂变的原理。只是实现核聚变的条件要 求的 较高,即需要使氢核处于几千万度以上的高温才能使相当的核具有动 能实现聚合反应。

目前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仍处于绝对优势, 但此种 能源 不仅燃烧利用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它燃烧所释放出来的二氧 化碳等有害 气体容易造成 \" 温室效应 \" ,使地球气温逐年升高, 造成 气候异常,加速土 地沙漠化过程,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 重影响。与火电厂相比, 核电站是非常清洁的能源,不排放这些有 害物质也不会造成 \"温室效应 \", 因此能大大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 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世界上核电国家的多年统计资料表明,虽 然核电站的投资高于燃煤电 厂,但是,由于核燃料成本远远地低于 燃煤成本,相反核燃料反应

14 / 18

所释放 的能量却远远高于化石燃料燃烧 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而且核燃料取之不皆, 这就使得目前核电站的 总发电成本低于烧煤电厂。

核能发电优点 :

1. 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 中,因 此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 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3. 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

4. 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 用的 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 1000 百万瓦的核能 电厂一年只需 30 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5. 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 本较 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

核能发电缺点 :

1. 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 虽然 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 相当大的政 治困扰。

2. 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 热到 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 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 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5. 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15 / 18

6. 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 外界 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中国核能发展的趋势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 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 每千瓦 时电能的 成本比火电站要低 20%以上。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 的运输量。例如, 一座 100 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 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 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的另一个优势 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 对于发展迅速环境压力较大的中 国来说,再合适不过。中国正在加大能源 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 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已刻不容缓。 中国能源结构仍以 煤炭为主体,清洁优质能源的比重偏低。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 870 万千瓦,预计到 2010 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

约为 2000 万千瓦, 2020 年约为 4000 万千瓦。到 2050 年,根据 不同部门的估算,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种方案: 高 方案为 3.6 亿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30%),中方案为 2.4 亿 千瓦(约占中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20%),低方案为 1.2 亿 千瓦(约占中国 电力总装机容量的 10%)。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 会正在制定中国核电发展民用工业规划,准备 到 2020 年中国电力 总装机容量预计为 9 亿千瓦时,核电的比重将占电力总 容量的 4%, 即是中国核电在 2020 年时将为 3600-4000 万千瓦。 从核电发展总 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 确并正在执 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 具体 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 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 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 远期发 展聚 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16 / 18

结论: 我国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基础, 可以支撑未来可再生能源成为 主流甚至主导能源的发展。 特别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很大的发 展前景,目前, 我国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还不够,国家应该 大规模地投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建设,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水平和 产业技术研发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近期应该大力发展各种新能源的发 电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志军主编的《新能源》东南大学出版社

[2] 翟秀静刘奎仁韩庆等编著的《新能源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3] 高秀清胡霞屈殿银等编著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17 / 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