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目标,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其mè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采。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厉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分岐、隔hé乃至冲突,与观众分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概。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阅读语段,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mèi 力 ②隔hé (2)阅读语段,找出文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二、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手段之高明,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C.班级联欢会上,王萌同学的精彩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 ....
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
三、名著阅读
3.名著阅读。
(1)下列表述内容与原著一致的一项是( )。
A、《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作者反感的两件事情是“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
B、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C、白龙马原为东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纵火烧了玉帝赐的明珠被贬到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驼负唐僧取经。
D、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佛祖规劝,皈依佛门,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2) 本段文字中“裙钗”为什么“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说“亲由”?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四、句子默写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⑴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⑷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
⑺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⑻__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野望
王绩①
东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释:①王绩,唐代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后弃官隐居于故乡东皋村。②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③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5.阅读全诗,说说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6.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②?”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
注:①中山:地名。②盍去诸:为什么不赶走猫呢?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
7.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中山人予之 ②其子患之 ..
③是非若所知也 ④则窃吾食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9.赵人和他的儿子在养猫问题上各自的主张是什么?
10.下面是对这则寓言寓意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不付出什么代价,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评价任何事物,应该看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七、综合性学习
11.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块有思想的石头
这是一块褐色的石头,外表看上去很普通,内里却蕴藏着美玉。它躺在山间的一条小溪边,寒来暑往,卧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
一年又一年,褐色石享受着阳光,闻着花香,听到淙淙的流水之声,真好啊,褐色石觉得,这就是幸福人生的至高境界了。
每天一觉醒来,褐色石就能感受到生活的诸般美好。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一天,一名地理学教授跟随驴友团登山,在小溪旁歇脚的时候,他对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敲敲打打了许久,蓦地大叫起来——这里有一块璞玉!他庄重地把花纹石抱起来。由于石头太大,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
花纹石被带出了大山,这让褐色石很是替花纹石的命运担忧。一块石头,远离大山,远离阳光、花香和流水,是一件多么可怕而不幸的事情。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褐色石始料未及。地理学教授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突然来了黑压压许多人,疯狂地在山上找寻着,挖掘着……为了争抢一块石头不惜互相谩骂,甚至打得头破血流。
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
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没有人理会它,狂热的人们在它身上踩来踩去,就是没有人弯腰捡起它。也有人满怀希望地看它一眼,立刻飞起一脚把它踢开——什么破玩意儿!
褐色石成了出气筒,被人踢来踢去,伤痕累累。世间万物皆有尊严,何况一块蕴藏美玉的有思想的石头!褐色石简直气疯了——这些人真是有眼无珠!
不知过了多久,山里终于安静下来。人们散去了,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失魂落魄,还有人把性命丢在了山里,成了孤魂野鬼。
望着天上那轮残缺的月亮,褐色石抚摸着身上的伤痕,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像花纹石那样走出去,见识大世面,出人头地;谁要能把自己带出山去,一定好好报答人家!
难挨的等待中,机遇终于降临。一个瘦弱的小男孩上山来了,他把褐色石随意地捡了起来,连同其他几块石头一起带了下山。
小男孩想把石头卖给玉器厂,老板不屑一顾,要赶他走,但经不住小男孩的苦苦哀求,只好让工人打开。当褐色石的外皮打开时,人们瞬间惊呆了——居然是一块颜色纯正、精美绝伦的翡翠!
小男孩欢呼起来,他上高中考大学的费用没问题了。褐色石对小男孩充满了感激,它也打开心扉,实实在在地报答了人家。
就这样,褐色石——不,如今它已经是一块翡翠了,被玉雕大师精心雕琢,成了一件举世无双的艺术品,在五光十色的华丽灯光下接受络绎不绝的掌声与赞美。
但好景不长,它被一个富豪收藏家买下,安置在地下室,锁进了保险柜,还用厚厚的防弹钢板做成安全罩,严严实实地罩起来。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
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
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
(摘自《2015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2.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出词语,表现褐色石在命运不断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
生活安逸美好,褐色石很满足——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①_______被重视——小男孩把褐色石带下山,褐色石充满感激——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②_____。
13.结合语境,品味下面语句,这句话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游鱼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飞鸟倏忽间掠过水面,鱼儿们立刻抱头鼠窜;蛐蛐在草丛里专注地歌唱;梅花鹿蹦跳着跑来溪水找水喝;小松鼠调皮地在它身上蹭痒痒,蹭得它忍不住浑身也痒痒。
14.小说第四段写地理教授“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15.小说结尾写到褐色石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你认为它是幸运还是悲哀?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叙述褐色石头的遭遇,揭示了命运的多变性,表现了“在获得一些东西的同时或许也会失去最宝贵的东西”这一主题,也表达了对世人盲目逐利行为的批评。
B.“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还把它踢来踢去,让它伤痕累累。
C.褐色石感激把自己带出大山的小男孩,实实在在地报答人家,体现了它的知恩图报。
D.小说采用拟人的手法,从褐色石的角度展开叙述,赋予褐色石“人”的情态,构思新颖,含义深刻。
九、作文
17.作文。
在你的生活中,肯定有过一份追求,让你为之努力;肯定有过一份感动,让你难以忘怀;肯定有过一份真情,让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肯定有过一份悠闲,让你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放松……这些经历,都会永远留在你的心中,让你回味无穷。
请以“心中的那一份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在作文中暗示本人所在学校、班级及姓名。
参考答案
1.(1)①魅力 ②隔阂
(2)①采—彩 ②厉—历 ③岐—歧 ④概—慨
【解析】
【分析】
【详解】
(1)第一个字写作“魅”,“魅力”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第二个字写作“阂”,“隔阂”指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或是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2)“精彩”是形容词,(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出色;绝妙,或者某些方面出乎大众意料,超常表现。“彩”不要写成“采”。
“经历”指自身或他人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历”不要写成“厉”。
“分歧”指两人或多人的意愿不一致,产生的对峙。“歧”的意思不一致,不要写成“岐”。
“感慨”指有所感触而慨叹,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慨”不要写成“概”。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叹为观止:意思是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感情色彩不当,不能用来形容诈骗手段。使用错误;
B.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使用正确;
C.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使用正确;
D.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使用正确;
故选A。
3.(1)B
(2)“裙钗”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普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虽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火焰山之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知识。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A. 《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作者反感的两件事情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C. 白龙马原为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
D.孙悟空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保唐僧取经;
故选B。
(2)本语段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主要写了前方火焰山挡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剎女因其子红孩儿被悟空降伏扇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悟空得到定风丹再到索战,被扇不动;接着变成虫子入洞,飞到茶水中,被罗剎女饮下肚,在腹内翻腾。罗刹女只得将扇借给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通过阅读第五十九回可知,“裙钗”是指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曾和罗刹女的丈夫牛魔王结义,是兄弟之亲,如今他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想要通过“说亲由”来借嫂子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火焰山之火。
【点睛】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西游记》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中的巅峰之作,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慈悲、宽厚但软弱、迂腐的师父唐僧;富有反叛精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自私狡猾、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僧……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走上了同一条取经路,面对各种难以想象的妖魔鬼怪、险恶绝境,他们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与情谊。《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丰富的知识与惊人的想象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相信会令每位朋友都获益匪浅,从中取得人生路途中的“真经”。
4.山岛竦峙 杨花落尽子规啼 逝者如斯夫 影入平羌江水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 江南逢李龟年 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终古高云簇此城
【解析】
【分析】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文学常识要记住作者、作品等。本题中的“竦峙、杨、羌、岐、霄、簇”等字词容易写错。
5.漫山遍野的秋色,树叶枯黄,残阳尽染,一派萧瑟衰败景象。
6.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表现出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
【分析】
5.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时,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描述,即是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解诗歌的意境,在此基础上抓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中“树树”“秋色”“山山”“落晖”等,要求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描述为:每一层树木甚至连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染上了秋天那灿黄的颜色,一座座山峦好像也随着那落日一起沉下来,每一个角落都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认真阅读原诗,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首联,景中含情,景中有人。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左右徘徊不已,心里默默念着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颔联和颈联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让人感觉荒凉孤寂。尾联直抒胸臆,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更加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可见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7.①给②指猫③你④偷窃
8.①一个多月了,老鼠被猫吃光了,但是鸡也被吃光了。
②如果没有鸡的话,不吃鸡罢了,我们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
9.赵人要养猫捉老鼠,他的儿子因为猫吃了鸡要赶走猫。
10.C
【解析】
【分析】
7.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中山国的人给了他一只猫。予:给。
②他的儿子认为猫是祸害。之:代词,指猫。
③这不是你所知道的。若:你。
④(它)就偷吃我们的粮食。窃:偷窃。
8.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①尽:吃光;亦:也。②弗:不;已耳:罢了;去:距离。
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由“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可知,他的儿子因为猫吃了鸡要赶走猫。由“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
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可知,赵人要养猫捉老鼠。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盍去诸”,“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从这些语句汇总我们应该懂得看问题要全面,要全面权衡得失利弊,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同时,还要看清得与失,利与弊,哪方面是主要的,从而决定取舍才会有所得,不能患得患失,因小失大。故C中“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错。故选C。
【点睛】
译文:赵国有个人家发生了鼠害,他到中山国去讨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猫,猫善于捕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过去了,老鼠没有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认为猫是祸害,对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送走呢?”他的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我所担忧的是老鼠,而不在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就偷吃我们的粮食,毁坏我们的衣服,穿破我们的墙壁,啃坏我们的器具,我们就会挨饿受冻,不比没有鸡更有害吗?没有鸡,只是不吃鸡罢了,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像这样为何要送走那只猫呢?”
11.(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2)“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
(3)示例:社会:①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
冷却的过程;③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
个人:①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③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
【解析】
(1)答题时,应在材料一中寻找答案。
(2)“点赞”这一种现象和材料二中池莉遇到的状况一样,不管对方的身份和年龄,所以破坏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3)答题时,根据题干要求,应“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12. ①渴望(期待)。 ②难受(痛苦,不能写“悲伤”)
13.环境描写,描写了山间小溪边动物们嬉戏玩耍的自由生活,突出褐色石头居住环境的美好和它的幸福满足感。和文末褐色石头被关进保险柜生活在黑暗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小说主题。
14.地理教授丢弃别的东西是因为花纹石太大,从侧面表现花纹石有较高的价值;而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原先满足又平静的生活,它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这样推动了情节发展,使整个故事曲折有致。
15.示例:褐色石不安于现状。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虽然最终结局并不完美,但这一经历促使它对自己人生追求有所反思和感悟。这种感悟和反思才能体现出它是一块真正
的“有思想”的石头。这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能获得这笔财富,也是一种幸运。
16.B
【解析】
【分析】
12.本题考查对文章感情的梳理和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作答。由“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知,花纹石被带出大山,褐色石也渴望被重视。由“收藏家每年只打开保险柜一次。褐色石头再也见不到阳光了。它大喊大叫地抗议,但没有人理会它,四周只是一片深沉的黑暗。它想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它常常在梦中回到那个阳光灿烂、花香馥郁、流水淙淙的山中小溪。可是,那样自由自在的日子,一去不返,它永远也回不去了”可知,褐色石被关进保险柜,它极为痛苦。
13.此题考查从环境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等。该句描写了“鱼儿”“松鼠”“飞鸟”等动物,通过描摹它们的一系列情态,如“嬉戏”“歌唱”“蹦跳”“蹭痒痒”等,表现了动物们玩耍和嬉戏的自由生活,突出了褐色石原本的生活环境的自由、惬意、美好。与后文褐色石被锁进保险柜形成对比,自然引出后文褐色石的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自然发展,突出了文章的主题。选取其中几点作答即可。
14.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他把包里许多东西都丢弃了”这一细节,侧面表现花纹石价值很高,所以被带出大山,褐色石原本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正是花纹石被带出大山,打破了褐色石平静的生活,由下文“花纹石真的是一块璞玉啊,可以想象,它现在是多么风光!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可知,褐色石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感到“不平”,它也想走出大山,被人们所赏识。所以正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变得跌宕起伏,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避免呆板,同时也起到突出小说主题的作用。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和感悟。解答时,既要联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在答题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阐述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若认为“褐色石是幸运的”,可以从它愿望实现了,它的价值也体现了的角度分析作答。若认为“褐色石悲哀”,则可以从褐色石虽然走出了大山,但自由自在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角度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示例:我认为褐色石是悲哀的。因为褐色石受外界影响而内心不平开始追求自身价值的被发现,最后又无法接受被锁进保险柜的结局。它不明白自己“应该感到幸运还是悲哀”,说明它自己并不清楚自身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这揭示了其更深层次的悲哀。
1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
析概括。B项有误。文章第七段提到“那么,自己也是一块美玉,怎么没有人发现自己的价值呢?褐色石为自己鸣不平,它大喊大叫起来,希望引起人们的注意。”表现了“褐色石简直气疯了”的根本原因不是人们在山里疯狂地挖掘石头破坏了自己安逸平静的生活,而是人们无视它的存在。故选B。
17.范文:
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时光飞逝,岁月带走如烟往事的记忆。但总有许多是永远也带不走的,而且深深镌刻在心头,那便是感动。每当我深情地掬起那份感动,心中又充盈了暖暖的母爱……
那次,我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把教室的一块玻璃打碎。班主任怒发冲冠,一个电话打过去,让母亲立刻赶到学校。
一节课的等待,每一秒都在煎熬。当手表上的秒针无声无息地又转过一个轮回,心情便更加沉重一分。看着窗外狂风暴雨,心思早被雨声搅乱,送到九霄云外。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似乎有点儿姗姗来迟。铃声仿佛在敲打着我的心,好痛,好痛。我迈着最沉重的步伐走出教室,那一瞬间,我看见了一个熟悉却又异常陌生的人的背影——母亲。我拖着哭腔叫上一声“妈!”她回过头来,雨水淋湿了她整齐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母亲应该是听出我的语调了。
“孩子,没事,没事的。你好好学你的就行了。”母亲一味地安慰我,鼓励我。这也许是我第一次在学校听到“孩子”两个字,心中翻涌着无限感动与惆怅。
“快进教室吧,没事的。让妈来处理。”母亲很温柔地说出这句话,我脆弱的心,被那一个个温情的字眼所打动。我进教室了,但我又一次转过了身,母亲依旧站在那里,但眼神却放出了异样的光芒,是如此的温柔,如此的温暖。此时,似乎全世界都定格在了母亲那双黑黑的瞳仁上。我的心被一股强大的爱的暖流所融化。
走进班级,我被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流出了心底最真诚的泪,这泪包含着爱与力量,包含着感动与报恩。
这便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请家长的经历。这份留在心中的感动,包含着沉甸甸的母爱,是我一生无以为报的啊!
掬起那份感动,暖暖的母爱充盈了我的心,流遍全身!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文题中“心中那一份”后面可填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情。根据文题前的提示语来看,可以填“追求”“感动”“真情”“悠闲”等一系列词语,注意所填词语要与“一份”搭配得当。“这些经历,都会永远留在你的心中,让你回味无穷”告诉我们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心中难忘的经历,突出“心中”这一词语。比如写真情,可以写母爱、师恩、友情等。“心中”,可以理解为自己对“母爱”对“友情”对“师爱”是如何理解的,也可以理解为“母爱”“友情”“师爱”给自己带
来的温暖、影响与启迪。可叙述自己生活中母亲、朋友、恩师对自己的关怀、帮助、教育让自己感动难以忘情的事情,以总分总的结构组织文章。此文是以情感见长的文章,所以要在叙述中适时的议论抒情,语言力求生动,充满真情。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写藏在心中的情感时,要充分调动感官,细节描写要到位。文末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形式上可以写一件事情,也可以写几种,写几种时,可采用小标题的方式,使结构更清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