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超重超高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超重超高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2021-02-1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目 录

第一节 编制依据 ......................................................

1. 施工图纸 .....................................................

2.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

3. 其他相关文件 .................................................

第二节 工程概况 ......................................................

第三节 施工安排 ......................................................

1. 施工区及施工流水段划分 .......................................

2. 施工材料的准备 ...............................................

3. 安全管理准备 .................................................

4. 项目部人员安排 ...............................................

5. 模板安装劳动力安排 ...........................................

6. 技术准备 .....................................................

第四节 主要施工方案 ..................................................

1. 模板材料规格 .................................................

2. 超重梁模板安装方法 ...........................................

3. 超重板模板安装及支撑方法 .....................................

4. 超高模板安装及支撑方法 .......................................

5. 超高、超重板模板安装构造要求 .................................

6. 模板支设流程 .................................................

7.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

第五节 质量要求 ......................................................

1.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

2. 控制措施 .....................................................

第六节 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 ........................................

1. 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

2. 安全措施 ................................................... 37

3. 消防措施 .....................................................

4. 成品保护 .....................................................

第七节 模板支撑架专项应急预案 ........................................

1. 事故预警 .....................................................

2. 事故类型: ...................................................

3. 危害程度: ...................................................

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5. 组织机构及职责 ...............................................

6. 预防与预警 ...................................................

7. 信息保障 ................................................... 44

8. 应急处置 .....................................................

9.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

10. 后期处置 ....................................................

11. 培训演练 ....................................................

12. 应急队伍保障 ................................................

第八节 计算书 ........................................................

1. 800×1850梁支模计算书 .......................................

2. 1.1梁侧模支模计算书 .........................................

3. 1.2梁底支撑架计算书 .........................................

4. 1400×1000梁支模计算书 ......................................

5. 2.1梁侧模支模计算书 .........................................

6. 2.2梁底支撑架计算书 .........................................

7. 450mm厚板支模计算书 .........................................

8. 850mm厚板落地式楼板支模计算书 ...............................

9. 120厚楼板高支模计算书(支模高度8.48米) ....................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施工图纸

序号 1 图纸编号 出图日期 2016年10月 结施01~结施15 2. 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

序号 2 3 4 5 6 7 8 名 称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编 号 GB50300-2013 GB50194-2014 GB50204-2002 JGJ166-2008 JGJ162-2008 DB33/1035-2006 DBJ/T 01-70-2003 JGJ130-2001 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 其他相关文件

序号 1 2 名称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项目二阶段国内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第二节 工程概况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项目二阶段国内航站楼工程(T3航站楼)与原有T1航站

楼连成一体,风格统一。航站楼由出发层、到达层和地下室、中指廊组成。分别设置有出发大厅、迎客大厅、安检、办公、候机区、登机口、行李提取大厅、中转等待厅等,同时含有售票、银行ATM、电话、保险、邮局、医疗、餐饮、购物等商业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67915㎡,地上部分为133595㎡,地下部分为34320㎡。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结构,±0.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7.15m。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杭州市“西湖杯”、浙江省“钱江杯”,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

本工程设计分区情况见下图。 各楼层层高:

地下部分层高:1.65m、1.8m、3.7m、4.1m、4.5m、5.6m、6.6m 地上部分层高:B1、B7:3.5m、4m、4.35m、4.6m、8.6m

B2:3.5m、4m、4.35m、4.6m B3、B4: 3.5m、4m、4.35m、4.6m B5:3.1m、3.35m、4m、5m、6.75m B6: 2.65m、3.4m、4m、4.6m、4.7m、6.75m

A1:3.6m、4m、4.2m、4.45m、6.5m、 A2: 3.5m、6.5m、6.75m、6.8m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需经专家论证内容为: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本工程无搭设跨度18m及以上部位,搭设高度8m及以上部位分布在B1与B7段局部,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主要为450mm、550mm、600mm、750mm、850mm厚楼板处,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梁截面种类为:500×1850、700×1200、700×1440、700×1850、800×1850、900×950、1000×900、1000×950、1000×1000、1000×1200、1100×800、1100×850、1200×700、1200×750、1200×800、1200×

850、1200×1000、1200×1200、1400×1000、1750×800

本工程梁、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碗扣式钢管架,步距均为1200。 超高、超重梁、板具体位置见下图:

第三节 施工安排

1. 施工区及施工流水段划分

本工程平面区域大,在平面内组织流水施工可提高施工功效,降低周转材料投入量,施工时以后浇带为分界线,分为三个施工区、24个流水段进行平面流水作业。

施工区划分见下图: 施工流水段划分见下图: 2. 施工材料的准备

(1)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碗扣架管及配套横撑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碗扣架管及配套横撑等使用前必须进行现场随机抽样检测,抽样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3)钢管外观质量要求:

①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②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钢管表面锈蚀深度;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有关规定;

(4)扣件外观质量要求:

①有裂缝、变形或螺栓出现滑丝的扣件严禁使用; ②扣件应进行防锈处理。

(5)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 3. 安全管理准备

超重、高大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应报总公司进行审批。 超重、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砼浇筑前应组织验收和技术交底。

超重、高大支模砼浇筑前应填写“超重、高大模板支撑架施工混凝土浇筑核准表”,经过签字和审批。

经过审批的方案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实际施工中不得省工减料,尤其是立杆间距、步距、扫地杆、剪刀撑、扣件拧紧力矩等,必须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4. 项目部人员安排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参见下页。 5. 模板安装劳动力安排

(1)B1~B5、A1区域劳动力安排

序号 施工部位 木工 工 壮电气焊工 架子工 电工 1 基础工程 100 100 30 60 10 2 主体工程 200 200 50 120 20 (2)B5、B6区域劳动力安排

序号 施工部位 木工 工 壮电气焊工 架子工 电工 1 基础工程 50 50 15 35 5 2 主体工程 100 100 30 70 15 (3)A2区域劳动力安排

序号 施工部位 木工 壮工 电气焊工 架子工 电工 1 基础工程 50 40 15 40 5 2 主体工程 100 80 30 80 15 6. 技术准备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前必须编写专项施工方案。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上级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等部门审核,报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报上级单位技术部门备案。

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应报请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核。

经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工程技术人员交底,然后施工员向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钢管、扣件、木方等主要支撑料具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第四节 主要施工方案

1. 模板材料规格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mm) 使用部位 1 多层板 1220×2440×15 梁、板模板面板 2 木方 50×100 梁、板次龙骨 3 木方 100×100 梁、板主龙骨 模板支架竖向、水平向剪刀4 钢管 φ48×3.5 撑;少量横杆;梁侧模主龙骨 钢管与支模架连接、钢管接5 扣件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长 φ48×3.5×2400、φ48×3.5×6 碗扣立杆 1800 模板支撑体系 φ48×3.5×1200、φ48×3.5×900 φ48×3.5×600 7 碗扣横杆 φ48×3.5×900、φ48×3.5×600 模板支撑体系 8 U型托 可调型 碗扣顶撑 2. 超重梁模板安装方法

(1)超重梁侧模板选型

梁侧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木胶合板, 对于梁截面净高大于1000mm的梁侧模板,主龙骨采用双根φ48×3.5钢管横向设置,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竖向设置,间距为200。梁中加二至三道φ16对拉螺杆(采用PVC管作为拉螺杆的套管),对拉螺杆竖向间距为距板底320,距梁底150,中间剩余高度等分布置,水平间距为600。采用φ48×3.5钢管及U型托对侧模进行斜向支持并与梁侧模板支撑两排立杆固定。见图一。

对于梁截面净高小于等于1000mm的梁侧模板,主龙骨采用双根φ48×3.5钢管横向设置,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竖向设置,间距为200。梁中加两道φ16对拉螺杆(采用PVC管作为拉螺杆的套管),对拉螺杆竖向间距为距板底320mm,距梁底150mm,水平间距为600mm。采用φ48×3.5钢管及U型托对侧模进行斜向支持并与梁侧模板支撑两排立杆固定。见图二。各类截面梁侧模板安装材料选择详见《超重梁侧模材料选择》表。

图一:梁截面净高大于1000mm的梁侧模板安装示意图: 图二:梁截面净高小于等于1000mm的梁侧模板安装示意图: 超重梁侧模材料选择表

主龙骨次龙骨数量 序梁截面尺面及间距 号 寸 板 (木方) (双钢管) (mm) 数量及间距 楼板 对拉螺栓竖对拉对拉螺向布置(距螺栓厚度 栓数量 梁底/间距/水平距板底) 间距 5001 185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3φ16 150,630,63@600 0 7002 185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3φ16 150,630,63@600 0 8003 185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3φ16 150,630,63@600 0 7004 1440 ×15mm (50×100)φ48×200 @200 3.5 3φ16 150,385,38@600 5 10005 120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3φ16 150,305,30@600 5 6 1200×15m(50×100)φ48×120 3φ16 150,305,30@600 1200 m @200 3.5 5 7007 1200 ×15mm (50×100)φ48×200 @200 3.5 3φ16 150,265,26@600 5 10008 100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2φ16 150,410 @600 12009 1000 ×15mm (50×100)φ48×120 @200 3.5 2φ16 150,410 @600 114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410 @200 3.5 @600 0 1000 11000×15mm (50×100)φ48×200 2φ16 150,280 @200 3.5 @600 1 950 1900×950 2 15mm (50×100)φ48×200 @200 3.5 2φ16 150,280 @600 110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310 @600 @200 3.5 3 900 11200×15m(50×100)φ48×120 2φ16 150,260 @600 4 850 m @200 3.5 111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260 @200 3.5 @600 5 850 1175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210 @200 3.5 @600 6 800 112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210 @200 3.5 @600 7 800 111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210 @200 3.5 @600 8 800 112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50,160 @200 3.5 @600 9 750 21200×15mm (50×100)φ48×120 2φ16 100,160 @200 3.5 @600 0 700 (2)超重梁底模板、支撑架选型

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木胶合板, 对于梁截面宽度小于1400mm的梁底模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00,顶托梁(主龙骨)100×100木方间距为600。梁底设置3根碗扣式承重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600,采用U型托支撑梁底的顶托

梁,梁跨度方向间距为600,横向采用φ48×3.5钢管将梁底承重立杆与梁两侧的两排楼板支撑立杆连接,步距为1200。见图一。

图一:梁截面宽度小于1400mm的模板及梁底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对于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1400mm的梁底模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00,顶托梁(主龙骨)100×100木方间距为600。梁底设置4根碗扣式承重立杆,梁跨度方向间距为600,采用U型托支撑梁底的顶托梁,梁跨度方向间距为600,横向采用φ48×3.5钢管将梁底承重立杆与梁两侧的两排楼板支撑立杆连接,步距为1200。见图二。各类截面梁底模板及支撑架体安装材料选择详见《超重梁支撑架体材料选择》表。

图二:梁截面宽度大于等于1400mm的模板及梁底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超重梁支撑架体材料选择表

次龙骨顶托梁序号 梁截 面尺寸 数量(木长度(木面板 (50×(100×100) 100) 方) 方) 支撑材料 碗扣钢管 支模高度 梁底立杆支撑梁跨顶托度方梁间向间距 距 立杆步距 梁底承重杆数量 1 5001850 ×15mm 3 1.1m φ48×3.5 4.7m 0.6m 0.6m 1.2m 2 2 7001200 ×15mm 4 1.3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3 700×15m4 1.3m φ48×5.3m 0.6m 0.6m 1.23 1440 m 3.5 m 4 7001850 ×15mm 4 1.3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5 8001850 ×15mm 6 1.4m φ48×3.5 4.7m 0.6m 0.6m 1.2m 3 6 900950 ×15mm 5 1.5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7 1000×15m900 m 5 1.6m φ48×3.5 3.7m 0.6m 0.6m 1.2m 3 8 1000×15m950 m 5 1.6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9 1000×15m1000 m 5 1.6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11000×15mm 0 1200 5 1.6m φ48×3.5 5.3m 0.6m 0.6m 1.2m 3 11100×15mm 1 800 5 1.7m φ48×3.5 3.2m 0.6m 0.6m 1.2m 3 11100×15m5 1.7m φ48×3.150.6m 0.6m 1.23 2 850 m 3.5 m m 11200×15mm 3 700 6 1.8m φ48×3.5 3.3m 0.6m 0.6m 1.2m 3 11200×15mm 4 750 6 1.8m φ48×3.253.5 m 0.6m 0.6m 1.2m 3 11200×15mm 5 800 6 1.8m φ48×3.5 3.2m 0.6m 0.6m 1.2m 3 11200×15mm 6 850 6 1.8m φ48×3.153.5 m 0.6m 0.6m 1.2m 3 11200×15mm 7 1000 6 1.8m φ48×3.153.5 m 0.6m 0.6m 1.2m 3 11200×15mm 8 1200 6 1.8m φ48×3.5 2.8m 0.6m 0.6m 1.2m 3 11400×15mm 9 1000 7 2m φ48×3.5 3.0m 0.6m 0.6m 1.2m 4 21750×15mm 0 800 8 2.35m φ48×3.5 3.2m 0.6m 0.6m 1.2m 4 (3)超重梁支撑架构造要求

本工程超重梁支撑架体支承部位均为混凝土结构,无支承在土体上部位。支撑架体底采用50mm厚通长垫板。框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超重梁部位下层梁板模板支撑架暂不拆除。

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跨度大于4米的梁,其底模跨中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5‰。 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 模板支架高度超过4m的模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3. 超重板模板安装及支撑方法

(1)超重板模板支撑架选型

板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木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00,主龙骨采用100×100。支撑架体采用φ48×3.5碗扣式钢管满堂红架,横距、纵距均600,步距为1200。采用可调U型托支撑主龙骨,见图一。

(2)超重板模板支撑架基础处理措施

本工程550mm,600mm,850mm厚超重板支撑架体的基础为结构基础底板,600mm ,750mm、850mm超重板支撑架体的支持基础为回填土。对于支撑在回填上的基础,做如下处理:①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2,②制作150厚4200宽碎石层压实,③碎石层上制做100厚4000宽C15素混凝土垫层,④通长50mm厚木板作为碗扣架垫板。

对于支撑在回填上的架体进行卸荷措施:在基础底板上预留φ32钢筋,横向两排间距600,竖向间距600,采用φ48×3.5钢管架对顶板斜向支撑,斜杆底与φ32钢筋连接,斜杆顶采用可调U型托对顶板主龙骨顶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60°。

(3)各类超重板支撑架体材料选择及支模高度详见下表 超重板支撑架体材料选择

次龙骨间距 板厚 号 面板 (木方) (木方) 碗扣 高度 主龙骨 支撑架 立杆纵距 横立杆 步距 序支模距 (50×100)1 450mm 15mm @200 100×100 φ48×6.5m 3.5 0.60.9m m 1.2m (50×100)2 550mm 15mm @200 100×100 φ48×3.8m 3.5 0.60.6m m 1.2m (50×100)3 600mm 15mm @200 100×100 φ48×3.753.5 m 0.60.6m m 1.2m (50×100)4 750mm 15mm @200 100×100 φ48×3.6m 3.5 0.60.6m m 1.2m (50×100)5 850mm 15mm @200 100×100 φ48×3.5m 3.5 0.60.6m m 1.2m 4. 超高模板安装及支撑方法

(1)超高模板部位

本工程高支模高度为8.48米,部位位于B1和B7的到达层至出发层。两处部位、形状、面积均一样,最大长度约为30米,最大宽度约为19米,面积约400平米。如下图所示。

(2)超高模板支撑架选型

板底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木胶合板,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50,主龙骨采用100×100木方,间距600。支撑架体采用φ48×3.5碗扣式钢管满堂红架,横距、纵距均600,步距为1200。采用可调U型托支撑主龙骨,见下图。

水平剪刀撑示意见下图:

高支模立面示意图见下图。

5. 超高、超重板模板安装构造要求

框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模板支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斜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跨度大于4米的板,其底模跨中必须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2.5‰。 当在立杆底部或顶端设置可调托座时,其调节螺杆的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 板支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剪刀撑:

1)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7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5根;

2)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3)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设置水平剪刀撑时,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支撑架第一步水平杆上和梁、板底水平杆上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高支模区域除支撑架第一步水平杆上和梁、板底水平杆上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外,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模板支架与施工区域内及周边已具备一定强度的构件(墙、柱等)通过连墙件进行可靠连接。

斜梁、板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时,采取设置抛撑,或设置连墙件与周边构件连接,以抵抗水平荷载的影响。

梁、板支撑架体与结构柱连接:满堂架水平方向采用φ48×3.5钢管扣件与已经施工的柱子抱框相连。用于主梁梁底的支撑钢管与横杆相连的部位均采用双扣件。邻边立杆与结构楼板进行拉结,邻柱立杆采取抱柱措施。

见下图所示:

基线复核及细部线测放

(1)测量员根据建筑物的控制线测放完轴线后,主管工长应做以下三种复核:首先,复核轴线与控制线间的关系是否正确,其次,复核控制线上下层间是否吻合,最后,复核边梁轴线与下一层的边梁轴线是否吻合,偏差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在基线复核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细部线的测放。细部线测放时需有工长现场指导及跟班复查。

模板的配置及发放

(1)梁支模方式采用侧模包底模的的方式。

绘制配模图:参考模板模数与梁板净空尺寸,对梁板进行组合配模,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证材料使用率,减少浪费。

(2)配模采用专人,并设置专门的木工房,保证锯路的平直。配置成型的模板需用手电刨将锯口边缘刨平整、光滑,以保证模板拼接时的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配置完毕后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3)模板半成品投入使用时,实行按量配额发放制度,做到材料出入有记录。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碗扣架搭设

钢管使用前要调直,保证支模的平整度。

钢管支模架的搭设应根据轴线统一规划,为保证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观感,本工程要求钢管立杆纵横应通线,水平杆应高低一致。

支模架搭设注意事项:

(1)间距必须按方案进行,不能加大间距,立杆必须在同一垂直线,水平方向纵横成线。梁底加密钢管的位置和尺寸必须按照方案进行。

(2)立杆底部支承结构必须具有支承上层荷载的能力。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

(3)必须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

(4)搭设架子必须在垂直方向,所有立杆必须落地,不得在水平杆上加悬空立杆。

(5)根据层高选择碗扣立杆,并配以可调支座来调节高度,水平杆必须扣接在立杆上,不得相互扣接,扣件螺帽一定要拧紧。 6. 模板支设流程

施工顺序

梁底板模→一边梁侧板模→平台模→扎筋→封另一侧模。 梁底板模支设

(1)梁底板模支设时,必须通线,保证梁底平顺。 (2)梁底板模标高要严格按设计标高控制。 (3)梁底板模支设时要严格按要求起拱。

(4)梁底板模接缝应在木方上面,避免漏浆。 (5)梁底木方间距控制在20cm.。 侧模支设

(1)梁侧模板接口应平顺、严密。 (2)梁侧模与底模拼缝应严密,不漏浆。

(3)梁侧模板支设时,上口应通线,保证侧模垂直度。

(4)处理好梁柱接头:梁侧模相拼接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出拆模的先后顺序,再确定其相交及叠合方式。

平台模板支设

(1)平台模板是在梁侧模通线后及垂直度检查无误后开始铺设。 (2)平台模板铺设之前应先检查侧模是否加固到位。

(3)平台模板使用前应进行对角线拉尺检查模板是否方正,保证模板拼接时的严密。

(4)平台模板使用前应进行规格检查,并将尺寸(长、宽及厚度)有偏差的模板划分成大、小类别使用,保证拼缝的严密。

(5)平台模板铺设应特别注意与侧模拼接的拼缝的严密。

(6)模板拼接时,相邻两块模板高低差不得大于2mm,拼缝宽度不得大于2mm。 梁模加固

(1)梁截面应采用对拉螺杆加固,设置一或两道。 (2)斜撑加固应注意:

梁侧模拼缝处应用直撑撑牢。 板模加固

(1)板模底木方间距应控制在20cm。 (2)每块板平台木方截面高度应一致。

(3)木方底部水平承重钢管必须用顶托顶紧,杜绝无承重钢管支模或将木方的一端支撑在侧模背方上。

(4)平台模应控制好承重木方在靠梁侧模处悬挑长度。 节点加固

(1)梁柱接头:梁侧模与柱边模交接时,应在接缝处用木方加固,木方下端应作为柱模背方至少用两道柱箍夹紧。

(2)柱模接头:柱模接头处应用木方过渡,该处对拉螺杆间距适当缩小。 (3)梁、柱模板直接处转角节点外应用竖方缩紧,再用侧模背方端部将竖方顶紧,保证转角节点受力。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前,主管工长必须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拆模时间、拆模顺序、拆模要求、模板堆放位置等。

(2)平台结构模板拆除时,主管工长必须书面申请,接到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模。

(3)模板拆除顺序

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4)模板拆除要点

现场制作同条件试块,以同条件试块的试压结果判定是否可以拆模。参见下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2 50% 板 ?2,≤8 75% ?8 100% ≤8 梁 ?8 75% 100% 悬臂构件 - 100% 注: “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砼强度等级相应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拆除模板时应将可调螺旋旋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拆除时人站在钢管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板模应涂刷水性脱模剂,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4)楼梯模板底板拆除同顶板模板,为保护楼梯踏步角,楼梯踏步侧模拆除时

间同底板模板。 7.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

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楼板的四周,然后浇筑中间;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第五节 质量要求

1.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3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基 础 3 截面尺寸 柱、墙、梁 ±5 尺量 ±3 层高不大于3 4 层高垂直度 5m 经纬仪或吊尺、尺量 5 大于5m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靠尺、塞尺 方正 7 阴阳角 顺直 2 方尺、塞尺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2 拉尺、尺量 预埋管、螺9 栓 方正 2 拉尺、尺量 顺直 2 中心线位移 10 预留孔洞 2 拉尺、尺量 +5、-0 螺栓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移 3 11 门窗洞口 宽、高 ±5 拉尺、尺量 对角线 6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2. 控制措施

模板安装控制措施

(1)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隔离剂。质量不合格材料,模板变形未修复的,严禁使用。

(3)在模板支设标高通拉小白线,控制模板的支设标高。

(4)模板根据构件设计尺寸通过计算确定纵横龙骨的尺寸及间距。防止浇筑后混凝土厚薄不一致,截面尺寸不准确。

(5)模板成型班组自验,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工长检验,然后依次报工程技术部长、质量部长、总工程师进行核定。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格和报验单,对于模板成型过程中要点真实记载,由质量部向监理报验。每个环节检查出现质量问题,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上一环节并由上一环节承担责任,同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

(6)吊装应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材料分布均匀,不要集中堆载造成超过支撑设计荷载。

(7)每验收批模板拆模后应由质量部召集质量分析会,采取提高或改进质量措施。

相邻工序施工质量控制注意点

(1)浇筑砼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砼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修复。

(2)砼吊斗不得冲击模板。现场配备千斤顶,用于架体坍塌时急救。

第六节 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

1. 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1)对现场堆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分类合理堆放和储存,并挂牌标示,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栏和库房储存,并设专人管理。

(2)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

(3)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4)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5)木工棚及高噪音设备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

(6)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管理办法,进行限额领料。 (7)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8)支模和拆模后,及时清理,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 2. 安全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负其责,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工长及时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坚持周一安全教育活动,总结上周工作情况,对本周的工作安排,应有针对性的教育,并认真记录。

(3)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4)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5)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6)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拆除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

(7)模板上的小配件等,应装入专用箱或背包中,禁止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8)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精神集中,站在安全的工作面进行工作,并注意各洞口及临边的防护,酒后不可上班。

(9)做好现场胶合板及其它易燃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 (10)工作中,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让非本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11)模板在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者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小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模板上口,必须安设牢固的施工平台,便于工人操作、浇筑砼。墙模支撑必须搭投牢固。所有模板配件拆除完毕后,方可将模板吊起。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12)架子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不得擅自拆改。支撑架各连接件及碗扣须卡紧,勿遗漏。使用中应经常检查支撑架有无拆改、松扣、钩脱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3)各类施工脚手架严格按照脚手架安全技术防护标准和规范搭设,并经验收后方可使用。

(14)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要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

阻燃材料;在支好顶板模上进行预埋管打弯,弯折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要以木工字梁作支垫进行。

(15)对于地下室部分及照明光线不强处要布设临时照明设施。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施工。 3. 消防措施

(1)严格遵守有关消防、保卫方面的法令、法规,配备专、兼职消防保卫人员,制定有关消防保卫管理制度,完善消防设施,消除事故隐患。

(2)现场设有消防管道、消防栓及灭火器材,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完好备用。

(3)坚持现场用火审批制度,电气焊工作要有灭火器材,操作岗位上禁止吸烟,对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要按规定执行,指定专人设库存放分类管理。

(4)新工人进场要和安全教育一起进行防火教育,重点工作设消防保卫人员,施工现场值勤人员昼夜值班,搞好”四防”工作。

(5)木模板加工场地需有完善的消防措施。 4. 成品保护

(1)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有流坠,以防污染结构成品。

(2)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相邻工序施工必须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要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

(3)每一块拼装完的模板必须按设计图纸编号并用油漆在规定位置做上标识。 (4)模板须立靠在模板支撑架上,当有多块模板叠放在一起时,模板与模板之间须用木方隔开,防止面板受损坏。

(5)下雨时,应在堆放的模板上覆盖塑料布,尽量必避免模板受雨淋。

第七节 模板支撑架专项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二阶段国内航站楼工程所涉及模板支架在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危险征兆。 1. 事故预警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重要的临时设施,在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设计方案有缺陷等原因,可能造成架体变形或整体坍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 2. 事故类型:

(1)坍塌事故:模板支撑体系坍塌;

(2)物体打击:拆搭脚手架过程中材料坠落造成的事故、脚手架防护不严造成材料坠落的事故;

(3)高处坠落:拆搭脚手架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违章攀爬脚手架造成的事故; (4)触电事故:由于电气线路经过脚手架时安全距离不够,造成绝缘保护破损,发生漏、触电事故。 3. 危害程度:

(1)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因砸毁架空线路对社会造成影响; (3)对施工现场造成影响。 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了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企业在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和从业人员所造成的损失,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通过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5. 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机构 由项目部主要领导、有关部门组成。 总 指 挥:项目经理:白玉璞

副总指挥:生产经理:赵 欣 徐顺利

成 员:吕金庆、孔昱、辛文学、谭建波、胡裕新、王海涛、李熙平、单成明

高桂云、段书杭、王国强等人员组成。

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灾害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置工作。

应急救援小组联系电话:

序号 姓名 电话 序号 姓名 电话 1 白玉璞 8 吕金庆 2 赵 欣 9 李熙平 3 徐顺利 10 单成明 4 高桂云 11 谭建波 5 胡裕新 12 辛文学 6 王海涛 13 段书杭 7 王国强 14 孔昱 应急组织体系示意图

现场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行政负责人 抢险小组负责人、专职安全 调集抢伤员抢脚手架清现场人员疏分包单位现场生产负责人

(2)职责 险机械险组、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本单位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援演练,研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措施。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时,立即上报二期指挥部及集团领导并按

照集团领导的指令开展应急救援。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发地点,了解现场状况,初步判断事故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召集救援小组人员,明确救援目的、救援步骤,统一协调开展救援;救援完成、事故现场处理完后,与相关人员确认恢复生产的条件及时恢复生产;根据应急实施情况及效果,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2、总指挥是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整体协调工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副总指挥负责协调各专业处置组工作。召集救援小组人员,明确救援目的、救援步骤,按照救援预案中的人员分工,负责具体指挥对外联络、人员疏散、伤员抢救、划定区域、保护现场等工作。

4、技术负责人负责协助应急指挥根据脚手架基础做法、搭设方法、卸荷点分布等基本情况,拟定采取的救援措施及预期效果,为正确实施救援提出可行的建议;负责应急救援中的技术指导,按照责任分工,实施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

5、综合协调组:主责部门是安保部和办公室,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承接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6、安全保卫组:主责部门是安保部,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组织人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7、事故救援组:主责部门是安保部和综合办公室(劳资),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协调和调配抢险救援所需劳动力、抢险大队等抢险队伍,组织抢险救援;技术质量部负责抢险救援工作所需技术方案的制定和审核。

8、医疗救护组:主责部门是综合办公室,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联系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

9、后勤保障组:主责部门是综合办公室,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

任。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运输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

10、事故调查组:主责部门是安保部,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11、专家技术组:主责部门是技术质量部,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组织有关专家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12、善后处理组:主责部门是综合办公室(工会),部门负责人对本组的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6. 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1、施工前、施工中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制定管理措施; 2、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方案;

3、根据施工特点开工前制定出风险点控制方案,并严格落实逐级审批制度。 (2)预警行动

1、脚手架出现变形等事故征兆; 2、脚手架失稳引起坍塌及造成人员伤亡。 7. 信息保障

(1)事故报告程序

(2)项目部设立值班室,并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值班室要明示本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通讯联系的人员和电话。

(3)生产安全事故或险情报告程序:生产安全事故或险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

—现场值班室——兼职应急救援负责人——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报告程序

安全事故发现人 现场班组长、工长 现场负责人 项目部安全部门 现场应急小组 属地派出属地建委 属地市建委安全处8. 应急处置 集团公司领导 集团公司安全监管(1)响应分级

Ⅰ级响应。施工现场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后,项目经理或现场值班人员在第一时间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发布应急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在接到事故报告1小时内向属地应急救援指挥部和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设行政主管、公安部门、二期指挥部等报告。按照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部门的指令和统一指挥,配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Ⅱ级响应。施工现场发生重伤事故后,项目经理向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由集团公司应急总指挥发布应急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在接到事故报告1小时内事故发生地所在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建设行政主管、二期指挥部等部门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副总指挥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Ⅲ级响应。施工现场发生一般事故后,项目经理或现场值班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由集团公司应急总指挥发布应急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副总指挥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响应程序

1、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对险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二次坍塌造成事故扩大。

2、需要救援车辆时,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3、救援流程

脚手架坍塌事故

现场应急救援组 保护现场

现场急救 控制事态 疏导人员 组织抢救 了解事故及伤亡报告事故简况 集团应急救援指挥部 道路畅通 伤 员送往就近医

善后工作组 事故调查组 9.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集团应急救援各专业处置(1)脚手架出现事故征兆时的应急措施:

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校正。如校正脚手架向外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2t至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校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及配备千斤顶。

(2)事故发生后进行抢险

1、应当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2、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3、保护现场,立即上报;

4、在事故抢救过程中严禁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3)大型脚手架失稳引起倒塌及造成人员伤亡:

1、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脚手架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情况等,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划出事故特定区域,非救援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实脚手架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的脚手架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太重可用吊车将架体缓缓抬起,以便救人。如无人员伤亡,立即实施脚手架加固处理等处置措施。以上行动须由持架子工技师证书或有经验的安全员或工长统一安排。

3、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

①立即联系120、999急救车或现场最近的医院电话,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②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③骨折:注意搬动时的保护,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不得一人抬肩、一人抬腿。

一般性外伤:

①视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 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4)脚手架失稳引起倒塌无人员伤亡:

1、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风险,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2、现场处理完毕,工地须对出现事故征兆或失稳的脚手架整改、修复、加固,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8.2的规定,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使用。 10. 后期处置

(1)应急结束后,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劳动力,根据恢复生产的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清理。集团公司安全施工管理部对清理后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后批准恢复生产。

(2)项目经理部组织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准许上岗作业;作业前必须重新进行分部分项的安全技术交底,接受交底的人员必须签字确认。对在事故后心理产生较大影响,情绪不稳定的现场作业人员,暂时不得上岗作业,必要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经确认恢复正常后方可上岗作业。

(3)生产秩序恢复应由项目部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负责,安保部、技术质量部门参加,对发生事故的施工现场进行评估,指导修订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防止受事故影响而抢进度等再次发生事故。

(4)善后处理组负责依照国家有关法规,组织事故赔偿和家属安抚安置等项工作。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组首先要对伤亡者家属妥善安置,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安抚家属,并就事故赔偿问题与家属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事故赔偿协议,报送负责事故处理的有关部门。

(5)应急结束后,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应组织有关专家和各专业处置组对抢险

过程进行总结,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11. 培训演练

(1)培训

项目部每年进行两次定期应急救援课程培训,根据集团公司、属地应急救援工作的具体要求,不定期进行每次备勤前培训教育;各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每年组织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事故实战演练,并由组织单位进行现场评估和总结。

(2)演练

本预案中涉及到的部门、人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的内容,明确其职责,并根据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本预案要求每年在项目部范围内组织职工进行一次演练,各相关部门按照事故处理职责分工进行模拟实战的演习,如:疏散、急救、消防、抢险等,在演练过程中如发现应急预案有关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必须立即进行检查,修订补充,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建档记录。根据预案的实际情况,组织员工及救援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应急知识、应急技能的培训。

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在演练过程中,项目部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项目部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与危险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每一次演练后,项目部应核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2、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3、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4、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12. 应急队伍保障

项目部兼职应急救援人员、项目部三个劳务分包单位是项目部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三个架子工专业班组为应急抢险队伍,并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调配;遇有突发事件特殊需要时,由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调配;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事故救援组有权协调和调配施工现场抢险救援所需劳动力。

第八节 计算书

1. 800×1850梁支模计算书 2. 1.1梁侧模支模计算书

(1)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800mm,高度185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普通多层板,

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5.0N/mm,弹性模量6000.0N/mm。 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木方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3.0N/mm,弹性模量9000.0N/mm。 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按3.0壁厚进行计算)

对拉螺栓布置3道,断面水平间距150+630+63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

2

2

4

2

2

4

径16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2)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恒荷载:

①模板自重标准值:0.50 kN/m2 ②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 ③钢筋自重标准值:24kN/m3

④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44.4 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F=0.22×24×200/(20+15)×1×1.15×3.50.5=64.91

kN/m2

F=24×1.85=44.4 kN/m2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44.4 kN/m2。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5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85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活荷载:

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按2.0kN/m2取值 ⑥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1.0 kN/m2取值 ⑦倾到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模板按4.0kN/m2取值 (3)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20m。

荷载计算值 q=1.35×44.4×0.20+1.40×4×0.20=13.11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0.00×1.50×1.50/6 = 7.5cm3; I=20.00×1.50×1.50×1.50/12=5.63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848kN N2=2.332kN N3=2.332kN N4=0.848kN 最大弯矩 M = 0.042kN.m 最大变形 V = 0.257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42×1000×1000/7500=5.6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271.0/(2×200.000×15.000)=0.63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257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4)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35×44.4×0.20+1.40×4×0.20=13.11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20×44.4=8.88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m) 内龙骨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 内龙骨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542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7.019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261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00×10.00×10.00/6=83.33cm3;

I=5.00×10.00×10.00×10.00/12=416.67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f=0.542×106/83333.3=6.5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721/(2×50×100)=1.11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261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630.0/250,满足要求! (5)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1.123kN.m

2

最大变形Vmax=0.493mm 最大支座力Qmax=22.930kN

抗弯计算强度f=1.123×106/8982000.0=125.03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6)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N<[N]=fA

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

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对拉螺栓的直径(mm):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A=14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24.4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22.930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3. 1.2梁底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7m,

梁截面 B×D=800mm×185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6m,立杆的步距h=1.2m,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按3.0壁厚进行计算)。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4。 梁底支撑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长度1.40m。 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325,375,375,325mm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施工活荷载5.00kN/m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12m,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0.35m。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1.35×25.500×0.120×0.35×0.6=0.867kN。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 荷载的计算:

①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5.500×1.850×0.600=28.305kN/m ②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5×0.6×(2×1.850+0.800)/0.800=1.688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1=(1+4)×0.8×0.6=2.400kN 均布荷载q=1.35×(28.305+1.688)=40.491kN/m 集中荷载P=1.40×2.4=3.36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50×1.50/6=22.50cm3; I=60×1.50×1.50×1.50/12=16.88cm4;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2.828kN N2=8.227kN N3=10.044kN N4=8.227kN N5=2.828kN

最大弯矩M=0.154kN.m

最大变形V=0.301mm 2)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54×1000×1000/22500=6.844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370.0/(2×600.000×15.000)=0.7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301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1)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0.044/0.6=16.74kN/m

最大弯矩M=0.1ql2=0.1×16.74×0.6×0.6=0.603kN.m 最大剪力Q=0.6×0.6×16.74=6.026kN

最大支座力 N=1.1×0.600×16.74=11.048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3; I=5×10×10×10/12=416.67cm4; 2)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603×106/83333.3=7.23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3)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185/(2×50×100)=1.2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4)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11.426kN/m 最大变形v=0.677×11.426×600.04/(100×9000.00×4166666.8)=0.267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49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19.6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038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10×10/6=166.67cm3;

I=10×10×10×10.00/12=833.33cm4;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496×106/166666.7=2.98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813/(2×100×100)=0.722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038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375.0/25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1.05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N1=19.67kN(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1.2×0.138×4.7=0.779kN

N=19.670+0.779=20.449kN

2

KH=1/[1+0.005×(4.7-4)]=0.996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最大步距,h=1.20m;

l0——计算长度,取1.200+2×0.2=1.6m; ——由长细比,为1600/16=1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查表得到0.588; 经计算得到=1.05×20449/0.996×(0.588×424)=86.468N/mm;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k=0.7×0.300×1.000×2.364=0.709kN/m2 h——立杆的步距,1.20m;

2

2

3

2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1.4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709×1.400×1.600/16=0.695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Mw=1.4×0.709×1.400×1.600×1.600/8=0.167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9.670+1.2×0.649+0.9×1.4×0.167/0.600=20.800kN 经计算得到=86.468+167000/4491=123.653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w=0.709×0.600×1.200=0.511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200/1.400×0.511=0.438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2×1.2+1.4×1.4)1/2/1.4×0.511=1.673kN 支撑架的步数 n=3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673+(3.000-1)×0.673=2.018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3.000×0.438=1.313kN 架体自重为1.649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8kN,满足要求!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大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 4. 1400×1000梁支模计算书 5. 2.1梁侧模支模计算书

(1)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1400mm,高度100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普通多层板,

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5.0N/mm,弹性模量6000.0N/mm。 内龙骨间距200mm,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木方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3.0N/mm,弹性模量9000.0N/mm。 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3.5mm。(按3.0壁厚进行计算)

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150+41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600mm,直径16mm。

模板组装示意图

(2)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恒荷载:

①模板自重标准值:0.50 kN/m2 ②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4kN/m3 ③钢筋自重标准值:24kN/m3

④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44.4 kN/m2

2

2

4

2

2

4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F=0.22×24×200/(20+15)×1×1.15×3.50.5=64.91 kN/m2 F=24×1=24kN/m2

按取最小值,故最大侧压力为24kN/m2。 其中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3.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00m; 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0; 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活荷载:

⑤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对水平模板按2.0kN/m2取值 ⑥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按1.0 kN/m2取值 ⑦倾到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模板按4.0kN/m2取值 (3)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简支梁计算。

3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2m。

荷载计算值q=1.35×24×0.20+1.40×4×0.2=7.6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20×1.5×1.5/6=7.5cm; I=20×1.5×1.5×1.5/12=5.63cm;

计算简图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0.495kN N2=1.362kN N3=1.362kN N4=0.495kN 最大弯矩M=0.024kN.m 最大变形V=0.139mm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24×1000×1000/7500=3.2N/mm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

2

2

4

3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43.0/(2×200.000×15.000)=0.37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13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200.0/250,满足要求! (4)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内龙骨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强度计算均布荷载q=1.35×0.2×24+1.4×0.2×3.6=7.488kN/m 挠度计算荷载标准值q=0.2×24=4.8kN/m 内龙骨按照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计算简图 内龙骨弯矩图(kN.m) 内龙骨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内龙骨变形计算受力图 内龙骨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0.317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3.85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0.141mm

内龙骨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3; I=5×10×10×10/12=416.67cm4; 1)内龙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317×106/83333.3=3.80N/mm2 内龙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内龙骨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81/(2×50×100)=0.594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内龙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内龙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141mm

内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410.0/250,满足要求! (5)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外龙骨承受内龙骨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外龙骨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形图(mm)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Mmax=0.616kN.m 最大变形vmax=0.25mm 最大支座力 Qmax=12.59kN

抗弯计算强度 f=0.616×106/8982000 =68.58N/mm2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6)对拉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N<[N]=fA

其中N——对拉螺栓所受的拉力;

A——对拉螺栓有效面积 (mm);

2

f——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 对拉螺栓的直径(mm):16 对拉螺栓有效直径(mm):14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A=144.000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N]=24.480 对拉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N=12.59 对拉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6. 2.2梁底支撑架计算书

2

2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0m,

梁截面 B×D=1400mm×10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l=0.60m,立杆的步距h=1.80m,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按3.0壁厚进行计算)。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抗弯强度15.0N/mm,弹性模量6000.0N/mm。 木方50×100mm,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3.0N/mm,弹性模量9000.0N/mm4。 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长度2.00m。

梁底承重杆按照布置间距325,450,450,450,325mm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混凝土钢筋自重25.5kN/m,施工活荷载5 kN/m。

2

3

2

2

2

2

2

4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12m,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0.35m。

图1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F=1.35×25.5×0.12×0.35×0.6=0.867kN。 (2)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1=25.500×1×0.6=15.3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2×1+1.4)/1.4=0.729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1+4)×1.4×0.6=4.2kN 均布荷载q=1.35×15.3+1.35×0.729=21.64kN/m 集中荷载P=1.4×4.2=5.88kN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5×1.5/6=22.5cm; I=60×1.5×1.5×1.5/12=16.88cm;

计算简图

4

3

弯矩图(kN.m) 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变形计算受力图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769kN N2=5.09kN N3=4.315kN N4=10.45kN N5=4.315kN N6=5.092kN N7=1.769kN 最大弯矩M=0.11kN.m 最大变形V=0.302mm 2)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11×1000×1000/22500=4.889N/mm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取15.00N/mm;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718.0/(2×600.000×15.000)=0.45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T],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2

2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30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33.3/250,满足要求!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80.0/250,满足要求! (2)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梁底木方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0.454/0.6=17.424kN/m

最大弯矩 M=0.1ql2=0.1×17.424×0.6×0.6=0.627kN.m 最大剪力 Q=0.6×0.6×17.424=6.273kN 最大支座力 N=1.1×0.6×17.424=11.5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 I=5×10×10×10/12=416.67cm;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627×106/83333.3=7.53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0.6ql

4

3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356/(2×50×100)=0.871N/mm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7.072kN/m 最大变形 v =0.677×7.072×600.04/(100×9000.00×4166666.8)=0.16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 0.09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665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12.757kN

2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052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10×10/6=166.67cm; I=10×10×10×10/12=833.33cm;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665×106/166666.7=3.99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508/(2×100×100)=1.12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052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450/25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1.05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4

3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12.757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1.35×0.156×3.000=0.560kN N = 12.757+0.560=13.317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最大步距,h=1.20m;

l0——计算长度,取1.200+2×0.200=1.600m; ——由长细比,为1600/16=1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588;

经计算得到=13317/(0.588×424)=53.429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Wk——风荷载标准值(kN/m2);Wk=0.7×0.300×1.000×2.364=0.709kN/m2 h——立杆的步距,1.20m; la——立杆迎风面的间距,2.00m;

lb——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709×2×1.6/16=0.993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709×2×1.6×1.6/8=0.238kN.m; Nw——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757+1.2×0.467+0.9×1.4×0.238/0.600=13.818kN

经计算得到=13818/(0.588×424)+238000/4491=103.19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0.709×0.600×1.200=0.511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200/2.000×0.511=0.306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200×1.200+2.000×2.000)1/2/2.000×0.511=0.595kN 支撑架的步数 n=2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595+(2-1)×0.595=1.191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2×0.306=0.613kN 架体自重为0.867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8kN,满足要求!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大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 7. 450mm厚板支模计算书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6.5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抗弯强度15.0N/mm,弹性模量6000.0N/mm。 木方5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3.0N/mm。 弹性模量9000.0N/mm,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模板自重0.50kN/m,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施工活荷载2.00kN/m。

2

3

2

4

2

2

2

2

4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碗扣式钢管类型为48×3.5。(计算按壁厚3.0计算)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1×0.45×0.6+0.5×0.6)=7.077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2+1)×0.6=1.8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5×1.5/6=22.5cm; I=60×1.5×1.5×1.5/12=16.88cm; 1)抗弯强度计算 f=M/W<[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2

4

3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0.100×(1.35×7.077+1.4×1.8)×0.2×0.2=0.048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0.048×1000×1000/22500=2.13N/mm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Q=0.6×(1.35×7.077+1.4×1.8)×0.2=1.45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450/(2×600×15)=0.24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v=0.677ql/100EI<[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7.077×200/(100×6000×168750)=0.076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250,满足要求! (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4

4

2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45×0.2=2.259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5×0.2=0.1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1+2)×0.2=0.6kN/m

静荷载q1=1.35×(2.259+0.1)=3.185kN/m 活荷载q2=1.40×0.6=0.84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2.202/0.6=3.671kN/m

最大弯矩 M=0.1ql2=0.1×3.67×0.6×0.6=0.132kN.m 最大剪力 Q=0.6×0.6×3.671=1.321kN 最大支座力 N=1.1×0.6×3.671=2.423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 I=5×10×10×10/12=416.67cm;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4

3

抗弯计算强度 f=0.132×10/83333.3=1.59N/mm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21/(2×50×100)=0.396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2.359kN/m 最大变形 v=0.677×2.359×900.0/(100×9000×4166666.8)=0.05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 P=2.423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q=0.09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4

2

62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0.995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12.094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0.479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10×10/6=166.67cm; I=10×10×10×10/12=833.33cm;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995×10/166666.7=5.97N/mm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205/(2×100×100)=1.08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0.479mm

2

6

2

4

3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900.0/25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1.05R ≤ Rc 其中 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①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28×6.5=0.83kN ②模板的自重(kN):NG2=0.5×0.6×0.9=0.27kN

③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1×0.450×0.6×0.9=6.099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7.199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2)×0.6×0.9=1.62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0NG+1.40NQ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KH=1/[1+0.005×(6.5-4)]=0.988

其中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91kN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最大步距,h=1.20m;

l0——计算长度,取1.200+2×0.200=1.600m; ——由长细比,为1600/16=1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588; 经计算得到=1.05×10907/0.988×(0.588×424)=46.494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450mm厚板位于地下室,可不考虑风荷载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1.2×0.6=0.216kN/m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6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9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216×0.600×1.6/16=0.091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216×0.6×1.6×1.600/8=0.022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经计算得到=16.494+22000/4491=51.393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8. 850mm厚板落地式楼板支模计算书

2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5m,

立杆的纵距 b=0.6m,立杆的横距 l=0.6m,立杆的步距 h=1.2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抗弯强度15.0N/mm,弹性模量6000.0N/mm。 木方50×100mm,间距200mm,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剪切强度1.3N/mm,抗弯强度13.0N/mm,弹性模量9000.0N/mm、

2

2

4

2

2

4

模板自重0.50kN/m,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施工活荷载2.00kN/m。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计算时按壁厚3.0计算)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500×0.85×0.6+0.5×0.6)=13.305kN/m 活荷载标准值q2=(2+1)×0.6=1.8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5×1.5/6=22.5cm; I=60×1.5×1.5×1.5/12=16.88cm; 1)抗弯强度计算:f=M/W<[f]

其中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

M=0.100ql2

其中q——荷载设计值(kN/m);

2

2

4

3

232

经计算得到M=0.100×(1.35×13.305+1.4×1.8)×0.2×0.2=0.082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82×1000×1000/22500=3.64N/mm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 Q=0.6×(1.35×13.305+1.4×1.800)×0.2=2.458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458/(2×600×15)=0.41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3.305×2004/(100×6000×168750)=0.142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250,满足要求! (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5×0.850×0.2=4.335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5×0.2=0.1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1+2)×0.2=0.600kN/m

静荷载q1=1.35×(4.335+0.1)=5.99kN/m

2

活荷载q2=1.40×0.6=0.84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3.697/0.6=6.162kN/m

最大弯矩M=0.1ql2=0.1×6.16×0.6×0.6=0.22kN.m 最大剪力Q=0.6×0.6×6.612=2.218kN 最大支座力 N=1.1×0.6×6.162=4.067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 I=5×10×10×10/12=416.67cm;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22×10/83333.3=2.66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18/(2×50×100)=0.66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6

4

3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4.435kN/m 最大变形 v =0.677×4.435×600.04/(100×9000.00×4166666.8)=0.104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4.067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0.776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F=13.552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V=0.182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10×10/6=166.67cm; I=10×10×10×10/12=833.33cm;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776×106/166666.7=4.66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7422/(2×100×100)=1.113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0.182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1.05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4

3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①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28×3.5=0.447kN

②模板的自重(kN):NG2 = 0.5×0.6×0.6=0.180kN

③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5×0.85×0.6×0.6=7.80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8.430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1+2)×0.6×0.6=1.080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0NG+1.40NQ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1.63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 —— 最大步距,h=1.20m;

l0 —— 计算长度,取1.200+2×0.200=1.600m; —— 由长细比,为1600/16=100;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588;

经计算得到=11628/(0.588×424)=46.65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2/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000×6.681=2.004kN/m2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6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2.004×0.6×1.6/16=0.842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2.004×0.6×1.6×1.6/8=0.202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Nw=1.2×8.430+0.9×1.4×1.080+0.9×1.4×0.202/0.600=11.901kN

经计算得到=11901/(0.588×424)+202000/4491=88.233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2.004×0.600×1.200=1.443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200/0.600×1.443=2.886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200×1.200+0.600×0.600)1/2/0.600×

1.443=3.227kN 支撑架的步数 n=2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3.227+(2-1)×3.227=6.454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2.000×2.886=5.772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8kN,满足要求! (7)基础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 ≤ fg

其中 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p = N/A;p = 46.51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11.63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g = 56.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fg = kc×fgk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40 fgk —— 粉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4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9. 120厚楼板高支模计算书(支模高度8.48米)

(1)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5m,

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6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间距250mm,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4。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10kN/m3,施工活荷载2.00kN/m2。

图1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0。(计算时按壁厚3.0计算) (1)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25.1×0.12×0.6+0.5×0.6)=2.107kN/m 活荷载标准值:q2=(2+1)×0.6=1.8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0×1.5×1.5/6 =22.5cm3; I=60×1.5×1.5×1.5/12=16.88cm4;

1)抗弯强度计算:f=M/W<[f]

其中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0.100×(1.35×2.107+1.4×1.8)×0.2×0.2=0.021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f=0.021×1000×1000/22500=0.93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T=3Q/2bh<[T]

其中最大剪力 Q=0.6×(1.35×2.107+1.4×1.8)×0.2=0.643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643/(2×600×15)=0.10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v=0.677ql4/100EI <[v]=l/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0.677×2.107×2004/(100×6000×168750)=0.02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250,满足要求! (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①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25.1×0.120×0.2=0.602kN/m ②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0.5×0.2=0.1kN/m

③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1+2)×0.2=0.6kN/m 静荷载q1=1.35×(0.602+0.1)=0.948kN/m 活荷载q2=1.40×0.6=0.84kN/m 2)木方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1.01/0.6=1.683kN/m

最大弯矩M=0.1ql2=0.1×1.683×0.6×0.6=0.06kN.m 最大剪力 Q=0.6×0.6×1.683=0.606kN

最大支座力 N=1.1×0.6×1.683=1.111kN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10/6=83.33cm3; I=5×10×10×10/12=416.67cm4;

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061×106/83333.3=0.73N/mm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l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606/(2×50×100)=0.182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2 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木方挠度计算

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702kN/m 最大变形 v =0.677×0.702×600.04/(100×9000×4166666.8)=0.016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3)托梁的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P=1.111kN 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q=0.096kN/m。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弯矩图(kN.m) 托梁剪力图(kN)

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 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 托梁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214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3.747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0.03mm

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10×10/6=166.67cm; I=10×10×10×10/12=833.33cm;

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0.214×106/166666.7=1.28N/mm2 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

2)顶托梁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T]

4

3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052/(2×100×100)=0.30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30N/mm 顶托梁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3)顶托梁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v=0.030mm

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250,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1.05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上部荷载没有通过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无需计算。 (5)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①脚手架的自重(kN):NG1=0.128×8.48=1.082kN ②模板的自重(kN):NG2=0.5×0.6×0.6=0.18kN

③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25.100×0.12×0.6×0.6=1.08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2.347kN。

2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2)×0.6×0.6=1.08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35NG+1.40NQ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KH=1/[1+0.005×(8.48-4)]=0.978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4.33kN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

h —— 最大步距,h=1.20m;

l0 —— 计算长度,取1.200+2×0.200=1.600m; —— 由长细比,为1600/16=100;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0.588;

经计算得到=1.05×4328/0.978(0.588×424)=18.638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1.4Wklal0/8-Prl0/4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计算公式 Pr=5×1.4Wklal0/16 其中 Wk —— 风荷载标准值(kN/m2);

Wk=0.7×0.300×1.000×0.139=0.042kN/m2 h —— 立杆的步距,1.20m;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0.60m;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0.60m; 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

Pr=5×1.4×0.042×0.6×1.6/16=0.018kN.m;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1.4×0.042×0.6×1.6×1.6/8=0.004kN.m;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 经计算得到=18.638+4000/4491=19.529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f],满足要求!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架体中每个节点的风荷载转化的集中荷载 w =0.042×0.6×1.2=0.030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 wv=1.2/0.6×0.030=0.060kN

2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

ws=(1.2×1.2+0.6×0.6)/0.6×0.03=0.067kN 支撑架的步数 n=7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0.067+(7.000-1)×0.067=0.470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为7×0.06=0.420kN 架体自重为1.082kN

节点集中荷载w在立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扣件的抗滑承载力8kN,满足要求! 节点集中荷载w在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和小于架体自重,满足要求!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