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策略

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策略

2022-01-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0年第l0期 2010年1O月 ECONOMIC AND SOCI经济与社会发展 AL DEVELOPMENT VOL.8.No.10 OCT.2O1O 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及策略 林金灼 [摘要]闽台两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因而在农业发展方面,闽台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文章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特点,剖析了引种、投资、人才、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 续搞好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福建;台湾;农业合作 [作者简介]林金灼,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助教,福建福安355o0O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33—03 一、闽台农业合作的现状 两地科技更深入发展。 三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效果显著。福 闽台农业合作深人拓展,两岸农业互惠互利, 州和漳州两个实验区已经成为闽台农业合作的重 共同发展。据福建省农业厅统计,截至2007年 要载体,也为台商到闽投资农业提供了合作平台。 底,福建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 在实验区内,有近百个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窗口 用台资24.8亿美元,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占到福建 示范辐射的作用。 省农业利用台资项目的47.7%。福建农业实际利 四是投资环境不断优化,针对福建省农业产业 用台资位居全国之首,占全国五大试验区利用台 对接能力弱、审批手续繁杂、融资困难、外汇使用不 资总量的70%以上。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 便等现状,福建省制定出台了有利于台商的法规政 中,较好地发挥了福建试验区窗口、示范和带头作 策,建立了良好的投资服务体系。逐渐建立健全农 用。换句话说,目前,闽台农业合作已有良好的基 业金融信贷、保险、农民培训、信息服务及台资企业 础,合作领域已经由点到面逐步辐射拓宽,从种 子女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方便台湾同胞来闽投 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第一产业向农产品加工 资兴业和生活。 以及休闲旅游等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合作项 目也从单项引进向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业整体配套 二、闽台农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方面综合拓展,合作区域也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山 区延伸,初步形成了茶叶、特色水果、创汇蔬菜、畜 闽台农业合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不 禽加工、食用菌类等特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少经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态势。闽台农业合作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引种存在盲目性、多渠道引种、技术消化 一是台商在福建的农业投资领域向全方位发 吸收少等问题 \ 展,福建已成为台湾农业密集投资区。从福建省台 目前品种引进机制比较健釜 近年来各地虽投 资农业投资结构看,种植业占22%,养殖业占 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果树引种,但因缺乏 19%,农产品工业占59%。可见,台商的投资由单 必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及对引种工作存在的某 一的农产品到生产,延伸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市 些认识误区,给果树引种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效应, 场营运领域,带动农业关联企业及观光农业的 其主要表现为: 投资。 1.盲目性问题 二是农业科技实现双向交流,台湾也从两岸的 比较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 技术交流中获益。2005年以来,福建省先后组织 (1)非适宜区引种。即违背生物学规律,在某 召开了“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等一系列研讨 些果类品种不宜生存或经济栽培的地区引种,或未 会。这些研讨会的召开及其相关活动促进了闽台 经试种即大面积栽培而遭致失败,如在闽西北中亚 33 热带引进的番石榴、番木瓜、毛叶枣等热带果树。 此外,即使在保护栽培的条件下,在非适宜区引种 栽培的经济效益仍远不及适宜区。 (2)非适宜果类品种引种。由于缺乏对当地 资源与市场的了解而导致无目标的盲目引种,其虽 高,基础设施和税收优惠待遇低,而且项目审批环 节繁多、效率低下。因此,台商为苏、沪地区优越的 投资环境所吸引,投资重点开始北移,转向以上海 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 不致一概失败,但却无效益可言,例如在福建物候 期最晚的闽东沿海地区弓f进某些果类的早熟品种, 则丧失了早熟的引种意义。 2.多渠道引种问题 三、加强闽台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闽台农业产业合作应当遵循“优势互补,互惠 互利”的基本策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分工 合作布局,尽可能发挥双方最大的比较优势。因 此,要构建闽台农业产业合作策略联盟,引导两地 多渠道引种一方面可发挥各方积极性,有利于 引进;但另一方面却易形成各自为阵,缺乏沟通等 弊端,不仅造成重复引进,而且还可能重蹈已有的 失败。因而必须加强交流与信息共享,健全品种认 定与登记制度。 3.相关技术消化吸收问题 与引种相比,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的引进与消化 显得重视不足,即重引轻管普遍存在。一个良种的 优良性状,只有在满足其特性的栽培条件下才能得 以发挥,因而栽培技术的引进消化是引种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关系成败。许多相同地区引种效果不 一,原因就在于此。此外,相关技术引进消化必须 因地制宜,不可生搬硬套。 (二)农业引种与农产品贸易存在病虫害检疫 问题 目前从台湾引进的动植物良种数量繁多,但真 正经过国家动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后进口的极少,绝 大多数是通过民间渠道私自引进的,因此很容易混 进检疫病虫害,埋下无穷无尽的祸根。例如,对园 艺作物危害极大的美洲斑潜蝇已于1996年发现开 始严重为害福建省的西瓜、甜瓜和其它园艺作物尤 其是各种蔬菜;广泛为害园艺作物的蔗扁蛾也已于 1998年发现并严重为害福建省的果蔗、香蕉和其 它园艺作物尤其是各种名贵花木。台商希望引进 的苗木报批和检疫时问最好不要超过半个月,否则 会造成苗木失活,进而影响投资经营绩效。为此应 从简化检验检疫程序和改进检测技术两个方面加 以解决。 (三)投资软环境不够完善 在台资吸收方面,福建与其他沿海省份竞争激 烈。江苏、浙江综合实力雄厚,工农业发达,城市化 水平高,腹地广,市场广阔。而福建原有工农业基 础相对薄弱,产业对接能力较差,市场辐射功ftll。 苏、沪地区投资成本低、环境配套质量高,以好的投 资环境吸引台商,且普遍实行低地价,对投资能源 交通项目实行低税收。而福建省招商用地价格偏 34 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合理设置专业合作区,进行经 济与技术合作,以获取最大比较效益。当前,闽台 农业合作面临新的机遇,闽台合作可以从下几个方 面开拓发展思路: (一)做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规划 工作 利用中央批准福建省实验区扩区的有利时机, 做好福建省对台农业合作的整体规划,在福州、漳 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区基础上,紧接着在其它 沿海地、市建立一批合作示范区,通过重点建设示 范区,建立农业引进、消化、示范基地,加快外资和 技术设备弓f进步伐,重点实施示范区骨干企业技 术改造,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示范区技术 设施信息优势,建立龙头产业和龙头企业,建立 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基地,以进一步改善实验区 整体基础条件和软硬投资环境。特别要根据各地 的优势和特色,规划福建省不同区域的功能,发动 山区市县积极参与,真正把闽台农业合作扩大到全 省范围,推动闽台农业合作规模、合作地域、合作领 域的扩大。同时,福建省也可以从技术引进、资金 投入、农业品种引进、动植物检疫等方面向中央争 取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闽台农业合作的层次和 水平。 (二)积极推动闽台农业科技的合作研究 应当发挥福建省的科技优势,建立福建农业的 区域产业优势和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闽台 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根本目标,将闽台共同关心的 农业科技领域的重大问题列为优先重点合作内容,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产养殖 和疫苗研制、动植物防疫检疫等方面,选择课题进 行合作。由参加合作的研究单位之间或牵头的专 家之间商定合作计划,利用双方的设备、技术、人才 和资金开展研究,成果共享。鼓励省级和地市农业 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对台农业科技合 作。针对福建省农产运销方面需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深入考察研究台湾农产运销制度,市场服务体 关优惠政策;尽快建立健全农业金融信贷、保险、农 民培训、信息服务及台资企业子女教育等社会化服 务体系,方便台湾同胞来闽投资兴业和生活。福 系,各类批发市场拍卖制度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体 系,有选择地借鉴应用。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 地选派基层技术人员和青年农民赴台参加授课和 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短期研习。 (三)营造闽台农业合作的良好投资环境 州、厦门应率先引人台资金融机构,开办人民币业 务,满足台资农业企业的需求;台资农业种养业的 地面物、厂房、设备可作为金融机构的抵押物。特 别是针对台湾农民或小业主来闽从事农业经营活 动的政策要有新的突破,相关部门可批准台湾农民 福建省投资环境不够完善,限制了闽台农业合 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福建省要营造闽台农业合 作的良好投资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对台 来闽投资项目实行等级制,免办企业年检等手续, 享受与本省农民一样的待遇。 [责任编辑:舒生】 资农业企业审批、办照、用低、退税、通关、融资以及 治安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兑现有 (上接第4页)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下各变量 表达式为: 之间存在至少一个协整关系。正规化的协整关系 ecru=r 1+6.211n(K/L) 一1—22.13TFP。一l一14.85 一标准误差= (1.31) (11.39) 误差修正模型为: D(r)=-0.45ecm。一1+0.54D(r) 一1+1.07D(L(K/L))。一1—43.75 O(TFP)。一1+0.28 标准误差= (0.15) (0.22) (3.28) (17.01) 协整方程反映了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 误差修正方程中各变量的差分项反映了变量之间 的短期调整关系。上述结果表明:与理论分析结果 相反,资本深化对资本利润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对资本利润率具有负面影响,并 且在不同时期内资本深化与全要素生产率对资本 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尚有待改善之处,由此 可能影响最终的结论。这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但是,仅基于现有研究结论,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北 京市政府还有必要加大扶持科技发展的投人力度, 加快地区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形成速度,促进本地区 技术进步,从而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 利润率的影响方向保持一致。 支撑,以保持经济在长期增长过程中处于有效 状态。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运用AMSZ准则,对北京市经济运行的实 际状况进行了考察,探讨影响北京市经济增长动态 效率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经济自改革开 放以来处于绝对有效的状态,与发达国家战后经济 发展黄金期的动态效率相比,也处于相对动态有效 状态,但是从资本利润率角度考察,北京市经济增 长动态效率存在下降趋势。究其原因是技术进步 [1]史永东,齐鹰飞.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J].世界经济, 2002,(8). ' [2]项本武.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1992—2003[J].数量经 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3). [3]袁志刚,何樟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 效率[J].经济研究,2003,(7). [责任编辑:钟山] 未能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本文关于北京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