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机制

论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机制

2023-10-28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4年11月第11期 高教论坛 Higher Education Forum NOV.2014.No.11 ・研究生论坛・ 论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机制 韦丽银 .刘远杰2 (1.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南宁536000;2.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部,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大学学术型人才是指具有原始性的大学学术自觉、学术精神、学术伦理与学术能力的人才类型.其基本品质为独立思维、 反思实践、批判勇气、创新能力与学术共同体意识。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体现为学生本体的学术自觉萌发、学术 场域中新型学术型人才需求、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逻辑决定性、学术型人才边缘化带来的大学功能质问等。其发生机制体现为. 现代大学学术自由的赋予、大学学术道德的规约与相应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现代大学;学术型人才;人才培养;动力机制;发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4)l1—0106—05 作者简介:韦丽银(1990-),女,壮族,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高等教育。 收稿日期:2014-09—02 修稿日期:2014—09—24 标的人才,他们追求自我内在世界的平衡.而不涉 一、大学学术型人才及其培养的内涵 及外在认可和社会功利。 综上来看,学术型人才就是一种具有“研究品 (一)学术型人才的基本界说 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地,这是诸多教育前辈 质”的人才类型。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一般指的就 是对规律的探索、对问题的揭示和对问题解决提出 对我国大学的基本定位。大学着重一个“学”字.并 且在“学”-T--上倾注自己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此 “学”从某种意义而言即学术.学术是大学永恒的主 题:“学术”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最为基本的特征。 具体路径与方法的人。很显然,这种观点的一般性 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科学研究”的实质所在。当前的 “科学研究”是与“_T具理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 核心的东西都在于将“理性”与“现实”相结合,注重 “能力”的养成与挖掘,目的在于从“现实存在”中研 也是立足之本。在后T业时代的知识背景下,大学 的这种特性愈加显得珍贵。学术是“人”的学术.亦 即学术乃学术主体、学术群体之学术,则学术之主 体为大学存在于进步的核心力量,于是培养学术型 人才、锻造特有的大学学术群体和学术共同体则理 应成为大学的特有使命。这是大学源出之要义决定 的,也是当代大学所应秉持的。 究问题、规律与对策。实然,这样的定义与理解在很 大程度上只是回答了学术型人才一个层面上的问 题,即学术型人才是一种能力型人才,它并没有回 答或是回避了学术型人才作为“人”所应有的一种 内在价值维度和伦理维度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 为一方面从“能力与知识”的角度来看,学术型人才 潘懋元先生认为,所谓人才一般分为两大类. 一应是指一种拥有广博知识(其中包括精深的专业知 识、技能和专业素养).在社会各领域从事客观规律 探索工作,痴迷于对真理的追求,对所研究的事物 类是应用型人才,另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学术型 人才即指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 才是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 当然不同学者对学术型人才的定义尚有不同观点. 如季诚钧认为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揭示事物发展 客观规律的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2]。 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同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 新思维和批判意识的人:另一方面.从人的内在精 神品质和文化价值维度来看,这类人才还应是具有 强烈学术共同体观念和学术自觉精神、学术道德品 行的人才群体。 (二)学术型人才的基本品质 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行为和作风上所表现的思 李莉等将高校学术人才定义为具备“可悟不可言的 缄默知识”、动态开放的反思学习能力、能够进行个 性化研究的人才类型[3 3。郑晓梅提出学术型人才是 以研究客观规律、从事学术性T作为主的人才_4]。还 有学者主张学术型人才是专注于学术探讨、只对知 想、认识等本质。舒志定将大学教师的学术品质定 义为在学术活动表现出主动、自主、自为的状态,并 将其分为学术心理、学术能力、学术思想、学术质量 识本身感兴趣、将事物内在秩序与原理作为探求目 1O6 四个层次『5]。根据这一定义,学术型人才应该具备以 下品质。 1.独立思维 独立思维是学术型人才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 品质。作为学术型人才不仅要在思想上独立,即要 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还要在生活实践中独 立。做到在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都能够独立地解决问 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追 求真理和政治参与过程中,无需依赖任何外在的精 神权威也不会畏惧任何的政治力量,保持自身的独 立性.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价值,坚信自己观点的 合理性与科学性,真正成为一个身心俱独之人。 在学术领域。学者没有自己的观点,盲从于书 本和文献.罗列堆积他人的观点,最终便会沦为别 人思想的寄生虫。独立思维是发现新知识、新问题 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独立精神和能力,才不会迷信 权威.在自由的学习、研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学 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2.批判、反思与创新 批判最基本的意思是评论是非,其本质在于通 过反思与质疑而做出重新判断与理解,这种判断与 理解不是一般的是非判断与理解,而是以“高深知 识”为基础、以社会理想为标准的负责任的深刻反 思与重新理解 。如今大学生不敢质疑权威,不会提 出问题.不去大胆假设.然而这些并非他们的原本 样态。大学生在其生命早期并非如此“软弱”,如今 他们成了应试教育的产品。所谓的批判、反思、创新 早已被泯灭殆尽。钱学森认为,中国大学缺少批判 精神与创新精神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所在。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 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筛 选.没有对各类知识进行辨别区分的能力,就会被 淹没在信息汪洋里,成为社会的淘汰品。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学 生作为学术型人才的生力军,正处于能力培养与人 格完善的关键a,-j-期,养成反思的习惯对他们思想、 行为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反思立足于 批判的基础上.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审视,从而得到 启发,经过重新加工、思考、整合进而形成新的认 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维得以深化,能力得以 提升。 创新是一个人思想来源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自 身知识素养的有效方法。作为学术型人才,应该具 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提出新颖的对人对社会有意义 的观点,而不是重复别人已经论证的理论,做他人 思想的“搬运工”。创新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立足于 客观规律。在批判和反思的基础上去创新。 批判、反思和创新三者互为前提,密不可分。学 术型人才应该具备这三种能力,在批判的同时反 思,在反思的过程中求得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立足 于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有所造诣。 3.学术共同体认同感与归属感 学术在传统意义上是指学说和方法,在现代意 义上一般是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知识系统 和方法论系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科学学说和 方法论[ 。 学术共同体的概念源起于科学共同体一词。由 20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依提出,他在《科学的自治》 一文中使用了“学术共同体”的概念,他将全社会从 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 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因此区别于其他的社 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这就是学术共同体。作为学术 型人才,应当具备学术共同体意识,与拥有相同或 相似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精神信念的人一起遵 循统一的规范,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奋斗是极有意义 的追求,因为学术共同体承担着创新学术、发展学 术和繁荣学术的重大使命。 (三)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要义 学术型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最为基本的任务 它有两个向度上的要义呈现,一是“学术”要义:二 是“人才”要义。学术要义关注“学术”本身的发展. 即学术繁荣与文化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人才”要义 是大学作为“育人”场域所赋有的根本特性,即人才 培养。大学教育的实践逻辑之一就是将“人才”培养 与“学术”发展融为同一过程,建构大学教学的学术 品质,创造大学教学的学术价值,培养具有学术追 求、学术自觉和学术能力的大学生群体。大学教育 的实践逻辑之二是将大学教学的“传授性”品质与 “自育性”品质充分释放、有机整合。在学术型人才 培养的基本教学原理中,“传授”更加强调“师生”之 间在学术方法、知识创造方法、学术性思维等方面 的教导与提点,而“自育”则是注重学生自身反思性 实践、领悟性实践与自觉性实践的养成,它迎合了 “学术型人才”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取向,也符合 教育的本质。大学教育的实践逻辑之三就是遵循大 学场域的独特结构及内在规律,这是大学之所以为 大学的基本缘由。大学的根本依据在于“学术”.即 学术创造与学术性人才培养,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 的关系。这里,学术性人才不光是指学生群体,还包 含大学中具体的教师群体,两者皆为“培养”对象及 学术创造主体 二、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一)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 1.学生本体学术自觉的萌发 关于学术自觉,费孝通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指研究者有自知之明,明了学术从哪里来,怎样 107 形成,它的实质是什么,它有什么功用和意义,即学 术的“体”;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反思和 对话来进行自我批判和理解,弄明白自己思想的真 面目。把握各种理论观点的推演逻辑和各种思想家 的思维脉络.为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拓展视野打下基 础,即学术的“用”。“体”是“用”的理论基础,“用”是 “体”的价值载体 。 然而,当今我国的学术界并不缺乏学术自觉的 “用”,在对话交流、策略方法和具体实践上甚是精 通,他们缺少的是学术自觉的“体”,即学术基本理 论和学术精神。社会科学从神学与哲学中分离出 来.与现代1二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我们必须 认识到一点:在高速丁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必 然会伴随着如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增、家庭破裂 等一系列问题的滋生。因而。在复杂的现代社会背 景下,一旦离开了理论研究,社会便会像无源之水、 无本之末那样失去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亦或青年学者,应该 具备学术自觉的良好品质。学术强调的是理论性研 究,理论是实践创新的根基。掌握好理论知识才能 使得实践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学术修 为不仅仅是教授和教师要具备的,学生也同样有能 力而且有义务去养成。在学习和吸收专业知识的同 时去理解知识本身的社会属性、基本的分类和归纳 方法及知识的一般生产过程.这两个环节是可以相 互贯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已基本 成熟,已经掌握了关于人文学科和社会自然科学领 域的基础知识,正是向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能力和 健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形成自我约束 力,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的学术精神。最 终达到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的目的。只有真正地形 成学术自觉,才会明白自主建构.完善自身内在的 学术知识体系对于人生的发展有多大意义:才会对 所处的世界持有探索的兴趣、激情和勇气:才不会 迷信权威,不至于一心只向往物质财富,从而建立 起科学、有意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学术场域中新型学术型人才的需求 学术场域是社会场域中的一个特定空间.在物 质形态上它需要依赖于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机构,在 精神层面上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 联系,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必然导致学术场域的变 革。 人才培养始终是学术场域的核心。在这个不断 变化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变化. 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学术场域中争论不休的话 题。高等教育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就是高等 教育全球化问题,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全球化,提高 大学的国际性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共同目标。 然而.在全球化的趋势中。大学将会面临文化同质 108 的压力,更严重的后果是会削弱高等教育的本土研 究。其次是大学学术资本化的危机,这一危机的本 源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大学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和 科研资源,必须满足社会和政府为技术文明服务的 期望,高等教育市场化已经形成。第三是大学形态 多元化趋势。斯蒂芬曾指出。现代大学不仅是知识 密集型的“才智之城”,而且是吸引巨额资金活动的 “新型经济中心”,还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变化之 城”。大学形态的多样化趋势使得人才培养指向越 来越具体,当然在T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代, 人才培养更加倾向于实践应用型 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使得在学术场域中几乎 看不到学术型人才的影子,然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隐 患所在。人才培养是学术场域的重心.学术型人才 培养则是学术场域的重中之重。理论是实践的根 基,有好的理论才能指导出高效的实践,无论世界 如何变化,都必须牢牢掌握本土理论研究,这样才 能以不变应万变。 3.大学知识创新的内在逻辑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传授知识和人才 培养的责任。创新知识和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本的 职能。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主 要是由不同的教会人士组成的一个协会,起初能够 吸引一些充满上进心的年轻人进入教会学校学习 与研究神学,并且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大学诞 生之前,所谓的“求知与研究”只不过是学习简单的 语法和修辞等一些常识。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 这些浅显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和社会的需 求,人们渴望更多新的知识。大学开始真正建立且 规模逐渐扩大,承担起更多的功能与职责。 大学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永恒的需要,然 而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人的需求也发生着变 化,大学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来发展和完善自己. 通过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才能立 足于社会,大学必须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适应社 会的同时更要超越社会的发展。从大学的社会责任 来看,在知识社会中,大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探索 者.更是知识的生产者。大学是为社会提供先进知 识的智囊团。知识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人类经济 发展的水平与质量高低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创造. 而知识的积累与应用离不开人,人才的培养直接影 响到知识的生产、掌握、创造和应用。随着工业化时 代的到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加先进的知识理论作 支撑,知识亦分为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对于这两 种知识大学都应予以重视。但值得关注的问题是. 大学因为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应用而忽略 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重 技能、轻理论等倾向,大学教育目的异化等问题。人 们普遍关心的是教育会带来什么,往往忽视教育是 什么.教育沦为获取物质利益的I具,人简单得如 同机器,只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自我超越的价值, 人类流离失所,逐渐远离精神家园[9J。 4.学术型人才边缘化带来的大学功能诘问 大学人才培养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社会人 才需求结构的反映.它将在人才结构类型与人才类 型的标准等方面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变化、需求等 形成相应的互动机制,这就是所谓“大学适应论”的 一个基本体现。在大学的历史演化进程中,其与社 会之间循环建构起来的适应与超越的进化逻辑,使 得大学深深地烙上了“社会”的痕迹,自身似乎难以 独立。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尤其是进入后工业时 代以来,大学场域的这种“独立性”更是混沌模糊。 市场化经济原则对大学带来的挑战是,大学不再以 自身的原始逻辑运行.而是跟随市场逻辑逐步转化 为“大众化机构”。从人才培养来看,在经济迅猛发 展、产业分工更细、高科技爆炸、社会劳动社区加速 城市化、社会整体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与人才竞争全 球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愈加强化人才标准的经济 能力要素、技能要素,从而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技 术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这其中,在深层次上 反映出大学实践逻辑中广泛渗透的工具理性、经济 理性和实用主义色彩。而随之逐渐凸显出来的问题 就是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边缘化。大学成了实用主义 与技术主义的实践场所。 然而.这并非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根本诉求, “学术创造”才是大学的灵魂,才是大学独立性的决 定性基因。张楚廷“教育就是教育”的箴言,在这里 所投射出来的就是“做学术、研学问之地”.这才是 大学之根本。于是,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结构及其 成因的审视与反思.无疑将唤醒大学原始的历史深 层处的“学术自觉”性,回归大学本有的学术实践将 成为现代大学建设道路上的基本指向。但很多人会 试问.难道现代大学已经没有人研究学术.大学不 再做学问了吗?实然,现代大学同样在做学术、做学 问,但加以深思并进行现实洞察则会发现诸多所谓 现代性大学学术已脱离大学应本有的学术精神、学 术伦理与学术自觉性,在功利主义和利益至上原则 的支配下.大学已将“学术型人才培养”抛之脑后. 如有的研究生教育就是如此。由此可见,现代大学 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对大学学术自觉、学术精 神与学术伦理的重构,是对大学学术文化场域的净 化,同时又是立足大学教育的独立性,X'1-大学与社 会之间那种“一一对应”“前后呼应”的人才培养模 式的反叛。 (二)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发生机制 1.大学学术自由的赋予 今天。大学要坚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 而不相悖的信念,包容、开放、自由是大学最本质的 特点,捍卫学术自由则是大学之魂。只有自由的学 术才能幻化为人类智慧的火把,才能教会人们如何 去思考,从而建立起真正的学术精神。没有学术的 宽容与自由就不会有对高深学问的执着追求。纽曼 认为,自由教育与自由探究就是心智、理智和反思 的操作活动 。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明白有了自由 的学术氛围。学生还需要养成自由探索的学习态度 和方式。自由学习的品质尤其强调学生在学习、研 究中的科学精神与探索精神,理解科学的真谛,即 科学重在“学”,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非功利性 的探索,而是发现真理的过程。 2.大学学术道德规约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大学以学术为 业,也有自己的道德规约。但大学不同于其他行业, 大学从事的是学术研究,学术以知识为对象.而知 识自古便与人类的“德性”融为一体。大学起源于欧 洲中世纪.西方的知识观主要体现在对“善”的追 求,苏格拉底就曾提出“美德即教育”的论断,他认 为人的理性本性贯彻在道德本性之中。柏拉图继承 了苏格拉底追求“善”的生活旨趣.并将“正义”的制 度作为善之生活的有力保障。后来,亚里士多德提 出了“人性本质论”。他认为完满幸福是一种思辨活 动,也就是进行理智思维的过程。白此,人们意识到 知识不仅能教会人们改造自然以用之.还成为人类 追求“善”和“正义”.改造自身命运的伟大力量。在 我国传统的思想体系中,对知识和道德的关系论述 也早有体现。《大学》开篇则言:“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格物致知,不断地求 学问道来达到德性和人格的完善。 洪堡在论述大学的责任时提出大学兼具双重 任务,一种是对科学的探求,另一种是个性与道德 的修养。他认为修养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人 作为人应具有的素质。修养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 关,通往修养的惟一路径是纯粹的学术研究In]。由 此可知,大学既要从事科学研究,更不能丢掉最根 本的目标即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关乎整个民族的精 神和道德修养。今天,人们追求知识的目的与道德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获取知识使得自己能更好地 立足社会,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人们不断探 索新的知识,这是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感。然而,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开始朝着物质崇拜和 丁具理性走去,人开始变得越来越自私,为达目的 开始走捷径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的利益.很多人成为 了极端的个人主义,毫无集体主义意识。在这样的 现实社会中,我们必须强烈呼吁大学精神回归个性 与道德。 3.大学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论 大学场域中,所谓培养模式即是大学教学模式 与课程模式的合体。学术型人才培养须有相应的培 109 养模式,如此才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效果.此“材” “师”的存在。此“师”有两层含义,一者为教师,二者 为“伴”(同学或志同道合者),故而又强调学术共同 体的建构。 (责任编辑:黄白J 参考文献: 即学术型人才。于是,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建构相 应的教学路径成为培养大学学术型人才的必备前 提。如果说相应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大学学术型人 才培养的具体方法或方式.那么“大学理念”则是更 为深层次或高位的方法论。方法论是方法或方式的 抽象概括,反过来方法或方式则为方法论的具象。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 教,2009(1):7一lO. 如前文所讲,大学以人才培养与学术创造为基 本功能与责任,这构成了大学现实存在感与现实生 命的历史必然性与社会必然性。学术型人才培养是 [2]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 学.2006(6):57. [3]李莉,吴伦敦.浅议高校学术人才的成长特点与培养对策 将“人才培养”与“学术创造”的双重责任合二为一 [J].继续教育,2002(1):43—44. 的一种深刻表达,它将人的发展与学术发展很好地 [4]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兼谈我国高 融合了起来,使“学术发展”不再是游离于学生主体 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一 之外的存在.也逐渐凸显出大学人才培养类型结构 l2. 中的“学术型人才”类别。这其中蕴涵了几个鲜明的 [5]舒志定,方湖柳.大学教师学术品质的认识与构建[J].高教 大学教育立场。其一,大学是学术创造的重要场域, 探索,2001(3):78—81. 必须将“学术实践”作为大学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 [6]潘艺林.大学的精神状况——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引论【M]. 其二,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旨趣.“人才培养”实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o4:22. 践是大学实践的根本特征.它必须成为整个大学实 [7]张立文.中国学术的界说、演替和创新——兼论中国学术 践场域的“核心资本”。成为其他一切行为实践的 史与思想史、哲学史的分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 “生命之根”,这就使得“学术创造”将永恒地依附于 (1):1-9. “人才培养”,两者并非分离或“你是你,我是我”的 [8]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1998(11):4— 状态。其三。大学教育同样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单 10. 于此,大学教育还肩负激活、解放学生主体性的使 [9]王元化,李慎之,杜维明.当代智者的对话[M].上海:东方 命,这意味着学生将有更大的自由实践创造性行 出版中心,1999:167. 为。学术型人才培养是建构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同 [1O]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时又是释放学术自由精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 2001:27. 的学术自觉得以萌生、强化。第四,既然是“培养”或 [11]傅安洲.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 “教育”.那依然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共同实践,于是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9. 则不能完全强调“自由与主体性”的释放.不能缺少 Study 0n the Connotation and Mechanism 0f nodern …U niversity ACanemlc’ ●・ ▲ 1 ●r1。n ’ alents ・ WEI Li—yin .LIU Yu—aniie (1.Guang 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Guangxi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Nan ning530022,China) Abstract:The university academic talents refer to the students with academic consciousness,academic spiirt,academic ethics and academic ability,especially in the original college.The basic quality of the talents are independents thinking,reflective practice,the courage to criticize,innovation ability and tom munity consciousness.The talents dynamic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moderl'l university are embodied in the germination of the academic consciousness to themselves,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fashioned academic talents in the academic field,the internal logic’S the conclus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knowledge innovation,as well as the quest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brought by the marginalized academic talents.The academic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modetn university will ha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university academic freedom,the restraint of the academic morality in univers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leva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modem university;academic talents;training;dynamic mechanism;occurrence mechanism ll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