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
⽉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难抵我独⾃傍愁⽽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古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说为乌鸦啼鸣,⼀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太湖,流经上海,汇⼊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改为“枫桥”。
渔⽕:通常解释,“鱼⽕”就是渔船上的灯⽕;也有说法指“渔⽕”实际上就是⼀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词拟⼈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怀疑江枫渔⽕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寺对⾯的⼭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得名。
寒⼭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寒⼭、拾得曾住此⽽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名枫桥寺;另⼀种说法,“寒⼭”乃泛指肃寒之⼭,⾮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次世界⼤战时,被⽇本⼈运⾛,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常钟」或「分夜钟」。宋朝⼤⽂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诗⼈为了贪求好句,以⾄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章的⽑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赏析⼀】
这⾸七绝以⼀“愁”字统起。前⼆句意象密集: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不眠⼈,造成⼀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点点,羁旅客⼦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静⼀动、⼀明⼀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物的⼼情达到了⾼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个“愁”字展开。如果说“⽉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难道不给诗⼈⼀点光明与温暖吗?然⽽,“对愁眠”却凸现在⼈们⾯前。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衔⼭、乌鸦悲啼,满⽬寒霜洒遍江天,⼀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的基调。⼈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限牵挂,可谓归⼼似箭,盼望与家⼈团圆,然⽽,他却客⾈孤苦、愁怀难遣。残⽉也许已给诗⼈⼀丝莫名的预⽰,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怎能不令诗⼈⼀阵阵⼼寒?
“江枫渔⽕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在霜天夜晚呈现出⼀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夜图平添⼏分悦⽬赏⼼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瑕的境界!然⽽,作者着⼒渲染秋江⽉夜的美景时,笔束⼀顿便绘出⼀个“愁”字来。作者为什么愁?有⼏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诗⼈⾯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怕⿁,诗⼈⼼中的“⿁”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知。但诗⼈⽆⼼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中⼀定有什么事(或⼈)令他担⼼,以⾄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烦意乱。霜,是诗⼈描绘的这幅秋江⽉夜图的组成部分。⽟屑般的飞霜给⼈⼀种素雅⾼洁的美感,然⽽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寒吗?意乱⼼烦⾃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静得可怕,静得令⼈难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件事:卧闻⼭寺夜钟。这是因为,诗⼈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寺的夜半钟声。⽉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孤⾈客⼦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显⽰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位。⽽静夜钟声,给予⼈的印象⼜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且揭⽰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诗⼈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中了。
《枫桥夜泊》是⼀⾸情与景交织在⼀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是通过描绘秋江⽉夜的美景,间接⽽⾃然地把诗⼈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赏析⼆】
这⾸七绝,是⼤历诗歌中最之作。全诗以⼀愁字统起。前⼆句意象密集:落⽉、啼乌、满天霜、江枫、渔⽕、不眠⼈,造成⼀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本难见物,⽽渔⽕醒⽬,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的⼀桥⼀⽔,⼀寺⼀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明逗⼀‘愁’字,虚写竟⼣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断,似断⽽连。”
诗⼈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事,⽤诗意的语⾔构造出⼀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点点,羁旅客⼦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静⼀动、⼀明⼀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物的⼼情达到了⾼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个秋天的夜晚,诗⼈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乡秋夜幽美的景⾊,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使他领略到⼀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意境深远的⼩诗。表达了诗⼈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夜未眠呢?⾸句写了“⽉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升起得早,到“⽉落”时⼤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的寒意,从四⾯⼋⽅围向诗⼈夜泊的⼩船,使他感到⾝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句写诗⼈⼀夜伴着“江枫”和“渔⽕”未眠的情景。
⼩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及泊船上的⼀夜未眠的客⼈。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看到的,后两句是诗⼈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夜未眠的诗⼈有何感受呢?游⼦⾯对霜夜江枫渔⽕,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且揭⽰了夜的深沉,⽽诗⼈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中了。
这⾸诗采⽤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扩展阅读:
作品误读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当代⼈考证,“⽉落”不是⽉亮已落或将落未落,⽽是村庄名或桥名,“乌啼”并⾮是乌鸦夜啼,⽽是⼭名。⽽“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亦为桥名。于是乎,朦胧的⽉⾊、渔⽕间若隐若现的枫树以及让⼈⼼动的乌啼都已不复存在,⼀⾸流传千年的古诗竟然变得那么具体⽽实在,那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乡秋夜图也消失殆尽,只剩下⼀连串村庄名或桥名的罗列。不可否认,我仍然喜欢童年读到的那种意境和况味,尽管是误读。记得多年前曾有⼀⾸流⾏歌曲《涛声依旧》,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带⾛⼀盏灯⽕,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眠”,“⽉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等等。虽然这是两件不同的艺术作品,但显然《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被误读的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来,更多的⼈还是认同那种误读的诗意。还有很多⼈把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外⼭……”中的“长亭外”唱成“长城外”。台湾⼥作家席幕蓉曾经在⼀篇题为《燕⼦》的⽂章中写过这样⼀件事:她的⽗亲喜欢这⾸歌,也常常哼唱这⾸歌。⽽当有⼀天⼥⼉纠正他说歌中的“长城外”错了,应该是“长亭外”,他连连说:“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直以为是长城外啊,好可惜!我⼀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家……以往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是啊,对于那些游⼦来说,想到长城⾃然就想到了故乡,想到了祖国。(《美丽的错误》)但也有的资料上说这些⼭和桥正是因这⾸诗⽽得名的。
鲜为⼈知的唐代诗⼈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寺流传千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