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读《中国医德》有感

读《中国医德》有感

2021-09-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未来的我

-----读《中国医德》有感

唐代的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至想。”

现代医德楷模林巧稚也说:“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看了40多年的病了,哪个人应当收留住院,哪个人不应当收留住院,要看她的病情,不管她是谁。”

历史上有不少如他们一般具有优秀医术又有良好医德的人,如杏林春暖的董奉,坐堂医圣的张仲景等。何为医德,医德就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说明白点就是医务人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地与疾病、不卫生作斗争,保护和增进人们身体的健康,还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利益。良好的医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病人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旦医德丧失,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诊疗效果,更可能会造成医疗事故,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今社会上,又有多少医务工作者践行好了这三个行为准则呢?更有甚者,只一味的顾及自己的利益,居然置患者的生命安全于不顾,这是对医德的亵渎,对良心的践踏。从一开始的收受红包回扣到后来

竟发展到合伙贩卖婴儿,他们丧失的不仅是医德,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底线。

自从上了护理学专业,慢慢地了解了更多的医疗事故和医护人员丧失医德的行为,对此我的触动很大,可是生活中是永远不会缺少正能量的,最美乡村医生郭光俊,荣获南丁格尔奖的主管护师泽仁娜姆,他们在薄雾层层中散发出柔和的光芒,为我们指引着优良的医德方向。所以我心目中未来的我应该是这样的: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以后能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医院,用无限的爱心去关心病人,真诚地与他们交流,用良好医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像南丁格尔一般忠贞职守,尊重患者,给患者的权利予以应有的保护,并且履行自己的义务,决不透露病人的隐私。正如《中国医德》中说:“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看到患者迷惑而无奈的眼神,我们怎么好意思再把“天书”交给他们?看到患者羞涩而痛苦的表情,我们怎么忍心再暴露他们的隐私?被病痛折磨着的患者,总是对我们充满敬意,我们能不能也把坦诚送给这些坚强而善良的人们?患者瘦削的脸庞总是闪烁着期待的目光,患者无力的双手总是紧紧地抓住我们的双手,就像抓着救命稻草,我们能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的病情,同时给

他们更多的选择?”

中国现已经步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老年人人口增多,未来的病人中老人的数目也会水涨船高,老人身体各方面技能的下降,会给他们的治疗过程带来更多的痛苦,而且他们有的已经丧失伴侣,子女又忙,很少回来看望他们,这时就更需要每天都会与他们接触的医务

人员给他们带去阳光的微笑,带去生的信念。 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应把“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做病人之所需”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做一个有良好医德的白衣天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一份贡献。

孔子说:“仁者爱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贵,才会尊重每一个生命,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医务人员。而医院里爱的世界需要你我共同筑建。

不论是孙思邈还是林巧稚,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说话,为我们树立起了一面良好医德的鲜明旗帜,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的我,不仅要时刻约束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他人的生命,更要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别人,为医护人员的良好医德形象注入鲜活的清流,更好地诠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