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夷制夷”,又称“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原指春秋时期中原王朝处理与周边非华夏民族的一种策略,后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并发展为处理与藩属国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晚清政府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历史过程中,晚清统治阶层对西方列强从疑忌转向依赖的过程中的产物。所谓“以夷制夷”策略就是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外交的主要思想。在当时“内忧不休,外患迭起”的时代,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劣势地位和不利处境。他宣称“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为争取和局,李鸿章大胆利用国际均势主义,周旋在各国之间,他不仅看到列强作为一个侵略整体对华的压迫与威胁,而且意识到列强作为一个组合体,其内部既有利益,又存在矛盾,充分利用其相互挚肘的诸因素,为中国谋取发展的一线契机,足以见得李鸿章对国际形势的把握。
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上升阶段,争夺霸权,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只有当其势均力敌时,才出现国际间的一时和平,均势遂成为和平的保障,任何霸权国家的出现都势必遭到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随着各国实力的消长,这种均势局面不断被打破、重建,这其实给弱国、小国提供了生存机会。而李鸿章正是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形势,更是出于中国国情,提出了以夷制夷,其目的就是希望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争取国家的生存空间。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在实力远不如人的情况下,利用列强矛盾,周旋于他们之间,不失为一种可取的策略。但这种策略无疑是步险棋,在自己国家无实力掌握外交主动权时,片面依赖一“夷”的矛盾,其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往往不是“制夷”,而是被“夷”所制。虽然在有些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得了些成功,但与其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而他之所以失败,我觉得应该从国际形势、国内政治以及李鸿章的实际权力进行分析。
从国际形势来看,19世纪末期的西方是一个经济发达、政治成熟的世界。在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长期影响下,西方国家的生产力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商品被大量生产,而日益狭小的国内市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资本家们的巨大野心。当时的中国对西方开放的通商口岸也已经无法迎合列强的需要了,为了拓展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列强纷纷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深深陷入半殖民地的泥沼。在这么一个积贫积弱的过度里,复杂的国际环境,给李鸿章“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平添了不少阻力。
从国内政治看,当时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没落和清王朝衰败的事情,已无可挽回地走下政治下坡路,根本无力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势力抗争。清王朝“天朝上国”的心态还没有完全摆正,被动地与西方建交,却又不能急图自强,事事都已应付为主,加之官场的敷衍习气,构成了当时中国所特有的没有一定方针的外交,外交决策往往摇摆不
定。而清朝对外体制在那时也不够完善,只有一些近似办理涉外事务的单位,这对外交政策的实施颇为不利。
作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是中国对外交涉的开创者,也是最重要的谈判负责任,其被赋予的外交权力是很大的,他在处理外交事务时还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但他虽然表面上是决策的核心人物,其实却是朝廷的替罪羊,因为他所做的决策有时也受到上层决策中心的影响。而且按制度,李鸿章的决定和采取的政策必须得到总理衙门的认可,这使得李鸿章的决策更难实施。
而对于拥有多种职位的李鸿章本身而言,在处理外交的过程中,也总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权衡利弊,犹疑不决,常常错失良机。但他在这么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度里,既没有政治上的配合,又没有军事上的后盾,却仍能利用矛盾“以夷制夷”,为当时的中国取得一定时期的安定环境以求自强。就其个人而言,他已经尽力,而他的最终失败,恰恰证实了弱国无外交这一论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