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第二季》 第一集 郭亮村—自强不息
(旁白) 河南省辉县,太行山深处的一所中学里,学生们正在朗读课文《愚公移山》。“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 课文描写的正是孩子们所处的南太行山区,一个关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故事。在距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古朴清秀的小山村,一群被称为“现代愚公”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据辉县县志记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郭亮曾在此驻扎,村庄因此得名“郭亮村”。明清时期,大批的郭亮村先人为躲避战乱迁居到这里。在险峻的绝壁边缘,用一块块石头,一张张石板,建起了100多座独具风格的太行石屋,成为奇特的“崖上人家”。郭亮村也因此被称为“绝壁上的村庄”。几百年来,人们居险守峻,在将近1200米的山崖上过着遗世独立的生活。
(辉县市政协文史委员万洪志)说道:在当地有一句老话,叫做“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这是郭亮的先人们用几百年的时间建造了这样一个村子,显示了郭亮人这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旁白) 太行山区自古以来就有“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东汉末年,曹操率军翻越太行山时曾写下诗篇《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形象而真实的描述了太行山的巍峨险峻。为了方便与外界的沟通,郭亮的先民们冒着生命危险,一锤一凿,日积月累,在绝壁上开出了一条出山的小路。这是一条垂直高度近百米,宽不过一米,430多级石阶的绝壁天梯。以前的郭亮人下山,只能背负一点点东西,像猴子一样,沿着石阶,抓着树木、藤条,手脚并用,攀岩上下。
(记者)问道:这是之前郭亮村民与外界交流唯一的路吗?
(文史委员万洪志)答道: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了。看病都是背上背下的,村里面的人找对象比较困难,换亲比较普遍,如果没有姐姐妹妹的话,只好打光棍了。
(旁白) 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让后人过上好日子,找出路,一直是郭亮人祖祖辈辈的梦想。
(郭亮村村民李章锁)说道:“整年是爬天梯,包括小孩也是爬天梯。我上学的时候就是爬天梯,来回走还不能空走,还都得拿东西。”
(旁白) 20世纪70年代,郭亮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们要在百米高的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隧道公路。
(村民李章锁)说道:“郭亮人打这个山洞,好像是一群不服调教的牛,有犟劲,坚决要把山路打通。”
(旁白) 在那个物资及其匮乏的年代,没有现代化的施工工具,郭亮人就靠自己的一双手,发誓要打通这条绝壁山路。10年修不成就干20年,这辈人老了下辈人接着干。当年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90人,村里强壮的青年人自发组成了“十三壮士突击队”。在1972年,二月二龙抬头的那天,炸响了第一声开山炮。
(村民赵路群)说道:“这一口气打120锤,有的打到140锤,打得起泡,都是流血水的。”
(旁白)从打响开路的第一炮开始,郭亮村里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动员了起来,依靠
最原始的技术和工具,手工凿洞修路。没有钱买工具买炸药,他们就变卖家产换物资。
(村民李章锁)说道:“开始村里面有点儿积蓄,把山羊和大树都卖掉之后赚了点儿钱,后来又是老百姓捐了点儿钱,又捐点儿物资,就开始干。到第三年以后就没有钱了,钱都花光了,粮食也吃完了,后来没办法,只好停一段时间。到山西陵川县去给人家搞副业,挖育林坑,一天可能就能挖个十来亩,一亩是五块钱。(村民赵路群)说道:“抡锤打到头上,或者打到手出血了,就用纸擦一擦,从衣服上擦一擦,照样还是干,哪有不受伤的,不受伤是不可能的。”
(旁白)憋在闷气的石洞里,时刻面临着塌方的危险。单位了改变命运,造福后人,他们没有退却,宁叫砸死也不叫吓死。打通出路是他们当时唯一的信念。
(文史委员万洪志)说道:当地有一种说法,叫作“宁打青石一米,不打红石一米”,郭亮洞全都是红石,最硬最难打,搞工程的专家说用最先进的盾构机,一天也就打一米多,打这样的洞要两年时间。全凭手工,用五年多的时间打成郭亮洞。郭亮人没有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是不可能的。
(旁白)从1972年到1977年,用了五年的时间,一条长达1250米,宽6米,高4米的,有35个天窗的绝壁长廊——郭亮洞,终于打通了。郭亮人联通了外面的世界,从此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后来有人统计,打通郭亮洞一共清理了2.4万方石渣,仅制作钢钎等工具,就耗费了12吨钢材,用坏铁锤2000多个,今天,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险要的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的十八条公路”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郭亮洞,像一首写在万丈红绫上的诗篇,向世人讲述着郭亮人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故事。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说道: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来自《周易》,但它反映的确是中
华民族,亘古以来的一种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最核心的一点就是
自强不息。郭亮人用自己的实践,用自己最原始的工具,创造了
一个人间奇迹,郭亮人的行动在当代社会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的
核心内容,就是自强不息。
(旁白)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是人们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弃旧图新,不断进取。打通郭亮洞后,外面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郭亮人又有了新的追求。
(旁白)66岁的刘看福老人,开凿郭亮洞时只有23岁,是突击队十三壮士之一,他是郭亮村里有名的石匠,郭亮洞修好通车后,刘看福和村里的其他石匠们一起,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1990年,为了发展旅游,很多外出打工的郭亮人又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刘看福自告奋勇和弟弟一起承担了一段陡峭而艰难的开路工程。
(村民刘看福)说道:“可受罪的很,早上我吃了早饭,就带点儿干粮,到这儿,吃点儿干粮,喝点儿河里的冷水就可以了,晚上一直到黑,我们才回去。”
(旁白)当年,村里能支付给刘看福的工钱只有200元,这只是他外出务工一半儿的薪水。刘看福兄弟两人把一吨多水泥一袋袋背到山上,一边开挖平整阶梯,一边到附近山坡上开凿石条,每块石条都有200多斤,常常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到一旁的山涧。兄弟俩
最终花费两个多月时间,铺设好432块石条,修好了108级台阶。这就是郭亮村后来著名的“好汉梯”。
(文史委员万洪志)说道:“很多游客以为好汉梯是爬上去才是好汉,其实本意不是这样的,是修这个梯,好汉修的这个梯”。
(旁白)几百年来,大山深处的郭亮人,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生存了下来,繁衍生息,先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已融入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村民刘看福)说道:“郭亮有句老古话,那就是蜂吐蜜,蚕吐丝,一勤快就什么都有了”。
(旁白)刘看福55岁的那一年,村里的基础建设完成了,他放下了手中的钢钎和铁锤,找到了新的营生。要做好这份“甜蜜的事业”,除了积累丰富的经验,更需要像蜜蜂一样的勤劳。刘看福老人养的是中华本土蜂,实际上就是野蜂,养这种蜂,首先要把野蜂都收集起来,这就是所谓的“引蜂”。
(村民刘看福)说道:“这里面进了蜂了,我必须得把上面这个口去掉,下面这个口也去掉。用香点着之后,从下面熏住它,它不好受就要往上跑,一跑它就从这个口出来,上面放个蜂巢,顶在这儿,它就全部就上了蜂巢,满了以后放到蜂箱里面。”
(旁白)十多年来,老人先后经历了五次失败,每一次都会损失到一无所有。但生性倔强的刘看福经受住了每一次惨重损失对他的打击。现在,刘看福每天围绕着50多箱中华本土蜂,起早贪黑,随机入群,细心呵护,如同养儿育女。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郭亮洞打好了,郭亮的交通改变了以后,在他的身上体现出郭亮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一种精神。”
(旁白)当年的十三壮士如今依然还有六七位健在,有的还在做着石匠的重活儿,虽然有的年事已高,但他们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善而享受安逸的生活止步不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的性格。这一切都深深影响着郭亮村的后辈们。
(旁白)46岁的申建青是郭亮村出名的能人,他的父亲是当年的十三壮士之一,从小受父亲的影响,申建青勤劳能干点子多,村里人都称他“点儿长”。
(村民申建青)说道:“修成这个郭亮洞实际我们这儿还很穷,后来就想办法挣钱,跑药材,养羊、养鸡、养猪,我啥都干过。”
(旁白)为了过上好日子,申建青开动脑筋想办法。他是村里第一个把药材背到新乡市卖,第一个把木材卖到林县,第一个向辉县信用社贷款,第一个开始招工用人的郭亮人。
(村民申建青)说道:“不怕吃苦,敢想敢干,只要你想干的事坚决完成。”
(旁白)郭亮村发展旅游以来,申建青积极参与,村子里每一步的发展都有他出的主意。他蹚出的路,他建议开办山村农家乐,并建起了郭亮村第一个集吃、住、游于一体的郭亮宾馆。为配合村里旅游发展升级换代,他又购买了两辆观光旅游车,至今已经发展到十三辆。几年前,他投资100多万元,在郭亮洞对面的绝壁上建起了公共观光台和新一代农家乐“崖上人家”。
(村民申建青)说道:“这房间是100块钱,几乎星期五星期六都能住满。”
(旁白)近年来,在申建青的引领下,村里大部分人家开办起山村农家乐,旅游旺季时,生意红红火火。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说道: “洞打通了,路修好了,郭亮人
要怎么办,郭亮人要怎么样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在申建青的身
上,我们看到了第二代郭亮人的一种自强不息精神的另一类的一
个代表。”
(旁白)由于地处偏远,为防止盗匪侵扰,历史上,郭亮村人一
直有习武强身保卫家园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在村里
人已不再习武,但是争强好胜的性格却像血脉一样代代传递。男
人们敢于迎难而上,敢想敢干,女人们也同样不甘落后,勤劳坚
韧。在开凿郭亮洞时,村里的女人们也自发组成突击队,手持铁
锤钢钎,干着和男人一样的力气活儿。直到今天,郭亮村的女人
们仍然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着未来的生活。
(旁白)2012年41岁的王春莲发现贫瘠的山地无法支撑无法支
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生活。像村里大多数媳妇一样她也开始摸
索着经营起了山村农家乐王春莲的父亲王怀堂,不仅是当年开凿
郭亮洞十三壮士之一,也是唯一把生命献给郭亮洞的人。郭亮洞
开工后,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轮换过的队员,所有的工程大方向
由它决定,所有的活都是他带头干。就在工程结束前一年,王春
莲的父亲不幸牺牲在工地上,当年只有32岁。按照当时郭亮人前
仆后继,世代开路的决定,王春莲的叔叔又补进了专业队,当时
王春莲只有4岁。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王春莲,16岁初中毕
业,辍学到了新乡,开始打工卖水果的生活。有人劝她从此离郭
亮村,在新乡市成家。王春莲却说,郭亮再穷也是家,她要回去
和家乡人一起自力更生改变生活。前几年,农家乐的房子盖起来
了,硬件设施的费用还不够,丈夫就去煤窑打工,王春莲到山上
摘果子,在村头卖干果。饭菜不可口,王春莲去给别人打工三个
月。做帮手,学做菜。客源不好,她一大早到郭亮洞入口去给游
客义务当导游,感动游客到她家食宿。
(记者)问道: “这个申明信是您什么人啊?”
(村民王春莲)答道:“他是我老公公,我父亲就跟着他一起打郭亮洞。那时候他牺牲了,唯一的一个人。所以这相片上就没有留下他。”
(记者)问道: “那您对他还有印象么?”
(村民王春莲)答道:“没有,一点也没有。我们郭亮村老一辈的人说,我长得特别像他,我的性格也特别随他。我父亲是一个勤奋的人,他就是想干什么事情他就必须要把这个事情干好干完。”
(旁白)打通郭亮洞离不开郭亮全村人家家户户的参与。今天,郭亮村的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父辈们的影响。他们性格里的吃苦耐劳,正是父辈们的血脉传续和耳濡目染。今天,郭亮洞已成为中国人自强不息精神的代名词,名扬海内外。同时,又打开了这个封闭很久的小山村把外界的信息和风尚吹进郭亮村。郭亮人的视野开阔了,他们开始走出家乡,闯荡世界。
(旁白)今年29岁的申院青,是上海远洋公司的一名高级海员。2002年,虽然郭亮村已经慢慢富起来了,申院青却决定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一个人出去闯荡世界,走向更远的地方。
(村民申院青)说道:“妈,我回来了。”
(旁白)第一次远航,这个大山里走出去的年轻人,才真正领教了大海的力量。体会到了什么叫晕船,什么叫寂寞。
(村民申院青)说道:“当时吐的,我不知道每个人能不能看到自己的黄胆水,甚至你自己看到那种水你会恶心。真的,早饭吃过两个小时,你就光想着到床上趴着,然后当你吐出来的时候你胃里面会吐得一点儿都不剩,那真的是晕船。”
(旁白)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申院青没有退却,这个新一代郭亮人,要在更广阔的生命航程中,开凿出自己的“郭亮洞”,修建自己的“好汉梯”。七年的远洋生活,如今已是二副的申院青,成了村里走出去跑遍世界的年轻人。利用休假时间,申院青回到了家乡,这一次,他要拍下让他引以为傲的郭亮洞,拍下郭亮村的新变化。他要带给他的同事和外国人,让他们了解这个小山村里自强不息的故事。带着家人和孩子,走走郭亮洞,看看石板房,听听父辈们的故事。申院青希望能让孩子的心里,永远记住一个叫郭亮的小山村,记住这里有他们的根。这里有他们萦绕不去的浓浓乡愁。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说道: “他体现的是郭亮人不但是在自己的家乡要创业,而且要走出郭亮,走出大山,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所以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新一代郭亮人他的胸怀,他的眼界。
但是仍然坚持着郭亮人那种自强不息,奋斗的精神。”
(旁白)今天,在郭亮村,无论在古老的石板路边还是陡峭的绝壁上,
亦或是曲折蜿蜒的郭亮洞,总会发现一群群写生的师生,一位位画家、摄影家,或者
金发碧眼的旅行者。面对这个令他们叹为观止的世界奇迹,他们的目光中除了惊叹,还充满感动。
(孩子们念书)“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旁白)《愚公移山》还在被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学子们诵读着。郭亮村,正是这篇文章在新时代最好的注解,它以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
精神,在巍巍太行山上书写着无数的传奇,在岁月更迭之间也书
写着郭亮人自信幸福的笑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