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篇一:家乡变化 调查报告
暑期实践报告
——家乡变化
时间:
地址: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乡
学号: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焦光莹2014年8月16日 21205011016
家乡变化 调查报告
时间过的可真快呀!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前,随着升学的缘故,我带着简单的行里,坐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这座陌生的而又美丽的城市(安徽黄山),虽然离开了我的家乡,但故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永远是那么熟悉。
我的家乡所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集镇,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而独特,号称“淮南市的北大门”,203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虽然我在外读书不经常回家,但每次回家我都会惊奇的发现家乡变化越来越大,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下面就是我发现家乡的一些变化:
一、交通。
以前的泥土路坑洼不平,年久失修,一到下雨阴天出行就更难了,现在修的村村都通水泥路,基本都能通到家门口,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交通更便利。
二、环境卫生条件。
以前乱倒垃圾,乱堆乱放,散养家禽,很不卫生。现在各村都配有保洁员,专门管理环境卫生,水泥路每天打扫一便,路两边绿花草树木种植整齐绿树成阴,环境优美。村庄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6-10准时开关,人们晚上出行也安全多了,不象以前那样漆黑一片。
三、住房。
以前小村庄的老房子全部拆迁,退耕还田。现在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全部安排到水泥路两边建房,一幢一幢的,一排一排的楼房拔地而起,看上去非常整齐,外观新颖。而且室内装璜也非常漂亮,设施齐全,美观大方。
四、家电。
以前农民家有两样电器家居可也不能用,成为摆设。现在好了,随着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民
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现在国家实行家电下乡补帖的政策落实,农民基本上都能买到实惠的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太阳能等电器住进了每位村民的家。人们的脸上也时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五、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家乡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以前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孩子们留守在家给老人看管,没有地方去玩,只能关在家里。现在可不一样了,农村跟城市差不多了,农村建有公园,配有健身器械齐全、图书馆、娱乐中心,想到那玩就去那玩,白天到图书馆带孩子们看看书,晚上吃过晚饭出去散散步、跳跳舞,非常开心。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工后顾之忧。
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据调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惠制、福利性的社会保障事业,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总称。它把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现有各项社会养老保障对象之外的城乡居民纳入进来。填补了现有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足和空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地方财政给予补贴。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待遇水平和个人缴费相挂钩的办法,到在60周岁后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据调查:以前农民生病基本上都是在家睡上两天,不上医院看病,因为那时候没有钱看病,就一托再托,实在不行了才上医院看看。现在不同了,人们经济发达了,各村都建有卫生室,医疗设备齐全,加之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农民有病没病都上医院定期检查检
查,小病在乡村卫生室看看,大病到县医院,省医院治疗,临时就在本医院报销,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八、深入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1、据调查。以前那些老种植或养殖办法全部取消。现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实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种工程。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建立各类种子繁育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水平。大力推广机插秧、机收玉米,桔杆还田等一条龙的机械化,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一对一帮抚,帮抚那些无劳动能力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经济持续增长
由于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以惊人的速度大步跃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逐渐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再生还,继而开始进行其他经济增长点的探索。
3、就业形势较好
由于相关乡办企业,所以家乡的就业形势比较良好。加之,现在国有的政策对农民工的特殊照顾和工资的保障,有许多人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整体看来,就业形势比较良好。
4、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更是为农民的经济和收入大幅度提高,主要收入来源有种地所得和打工所得。尤其是党中央决定减负农业税以后,农民种粮的收入更加可观。更让人欣慰的是国家
还对农民进行相关补助,解决了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使家乡的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5、新农村衣食住行的变化
现在站在我的家乡感受的全是新的气象,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向
我走来,居民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样式的衣服不再只是城里人的特权,农民也一样享受,一季一换。不象一前那样,买大一些的衣服多穿几年,大的穿小了小的接着穿。还有美味丰盛的菜肴同样出现在农民的餐桌上,一座座小洋楼,一辆辆小汽车也正在家乡入住。以前的自行车根本看不到了,现在老年人都骑的是电瓶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快速的改变我家乡的新面貌。
结论:我的家乡的经济生活改变了很多,低矮的平房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宽敞的水泥路,方便实用的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变化尽管是方便了我们,可还是影响了我们的家乡,如浪费粮食,不珍惜资源,这将为我们家乡带来不好的影响,不爱护环境,随手乱扔杂物,这将严重的影响家乡的面貌。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改掉那些不好的习惯。我们的家乡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篇二: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家乡的变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探寻家乡变化来感受体验社会的发展,增加对家乡的热爱。 二,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来了解省庄镇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概括。
2:通过走访旧村,与新村来了解他们的差别。
3:毕竟旧村不是之前的老房子,所以还需要走访老人的家中与他们交谈,在他们的带领下,走访村子的深处。
4:总结,记录
三,话题的提出:
经济的快速发展,习主席的三年农村改革措施,让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从小就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去了河北,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把我带回了我的老家泰安,由于某些问题我们从现在我们居住的地方-------省庄镇羊东村买了房,羊东村以南,都是土路平房,羊东村以北,则崛起了一座座高楼,这让我发现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了。所以我决定进行这一次的调查。
四,总结方面:
我通过走访调查,觉得可以从经济发展、住房、道路交通、教育、文娱建设、人民思想建设这些方面来谈谈羊东村这十年来的旧貌与新颜。
五,总结:
(1)经济发展:
旧貌:
经济比较落后,村民们大多数以种地为生,由于这样挣得钱不是多,还很苦很累 ,所以一些中
年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即使这样村民们也都不是很富裕。
发展历程: 由于省庄镇盖起了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亚奥特,中兴天和,等著名的景点,企业。这极大的拉动了羊东村的发展。有些村民富了,建起了一个个苗圃,那些花花草草长得非常茂盛,所以许多人慕名前来购买,这让羊东村更富了,还有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苗圃事业越做越旺,许多村民也加入了进来。也有村民养起了牛,种起了女儿茶。
新颜:省庄镇目前项目聚集区现入驻企业48家,其中,规模企业15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家;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2家。已初步形成机械制造、食品乳业、建筑建材、包装材料、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六大工业门类。每个季度省庄镇都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前几年增长30%;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0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32%;实现利润总额4296万元,同
比增长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8.8%。
农业结构步伐也加快了。全镇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8万亩,女儿茶面积5800亩,奶牛存栏量2.2万头,居全市领先位置;市外劳务输出人数逐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迅速增长。
(2)住房
旧貌:村里的房子70%是老式泥瓦房屋,而且还有陈旧的木头房,有些房子已经坍塌,有些已经荒废了,只有极少数的房屋还有老人在居住。
发展历程:由于房子的时间过长,村民们也已经富起来了,所以村民们就在村里盖起了小平房,
还有人在道路边上盖起了二层小楼用来做买卖。不知为什么,在某一天东杨楼的一个地方地表迅速的渗了下去,从上面冒出了许多水,村民们幸运的躲过了一劫,从那时起羊东村引起了泰安市政府的关注,这被定为了塌陷危险区,而且还在北边盖起了八栋高楼供人们搬迁居住。
新颜:在村的北面盖起了20栋七层小楼,而且景观设施,医疗设施都已配备完毕,人们在里面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人们的脸上也流露出了最幸福的微笑。
(3)道路交通:
旧貌:村里面有三条主干道是比较窄的水泥路,一到雨天路边的泥水都流到路上非常的脏,这还不算什么,大部分的路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路,相当的泥泞。到了夜晚也没有路灯,而且这路很窄,最多能挤进去一辆面包车,这不便的交通让村民很是头疼
发展过程:在政府的要求下和村民集体的建议下,村里又增加了几条水泥路,而且还在主干道旁增设了路灯,变得更方便了,雨天也不怕了。而且原有的道路也变宽了不少,这种便利,让村民们很是高兴。
新颜:目前村里还是有几条泥巴路,但是比起以前来强多了。而且羊东村北面建起了六车道的泰莱路、泰莱高速、环山路、和新集铁路西面建起了博阳路、文化东路,南面建起了京沪高速、泰良路,如此方便的交通让家乡的变化变得更大了。
(4)教育:
旧貌:一位老人与我们讲述,以前我们在羊南连小上学,那时的教室很小,人很多,而且晚上还得用煤油灯上晚自习,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不上学,都在家中帮家人干活。这种情景让我很是惊讶。
发展过程:羊楼小学迁入了省庄二中的大院里,在那里盖起了4层小楼,那里的环境很好学生们在那里快乐的学习着。学生们也越来越多的走入学堂了。
新颜:羊楼小学也迁走了,来到了羊楼新村,从那里盖起了更高级的教学楼,而且东苑庄小学也盖起了一栋高楼,省庄二中也把羊楼
小学的楼当做了实验楼,而且省庄镇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省庄镇现有中学2处,小学10处,成教中心1处,幼儿园25处。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是“省级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5)文娱建设,人民思想:
旧貌: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文娱设施,而且那时的人们的思想很落后,大多数人都拒绝孩子入学,而且都讲着方言。
发展过程:随着羊东新村的建设,村民也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了,羊东新村里建有许多文娱设施,和各种宣传栏,极大地推动了人民思想的前进。
新颜:羊东新村里建设了众多体育设施,人民的身体素质增加了许多,而且羊东新村还建设了农家书屋,信息学习室,报刊阅览室,等提高人民思想的东西,人民的公共素质提高了,所以逐渐有人在羊东新村门口办起了广场舞,还有人每天早晨晨跑,晨练,生活在这样其乐融融的气氛中能不开心吗?
六,结束语:五年,十年,二十年,这个村庄的变化还是很大的老百姓们都在不断奋斗,不断努力,建设着我们那美丽家园,这个村是个和谐,其乐融融的小村庄,我们21世纪的青年也会好好学习,长大后让我居住的村庄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我敢保证,十五年后,我一定会让我的家乡有更大
的变化,人民的思想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六年级一班 李洪杰
篇三: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四川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课 序 号:34
任课教师:xxx
年 级:2011级
学 院:xxx学院
姓 名:xxx
学 号:xxxxxxxxxx
邮 箱:xxxxxxxxxxxx
电 话:xxxxxxxxxxxxx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展变化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7-8月
调查地点:重庆市酉阳县浪坪乡
调 查 人:xxx
1.总序——调查对象、方法、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多年了。30年
对一个国家来说,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大
变化、大发展和大调整;30年对一个人
来说,从嗷嗷待哺的幼儿已成为社会的
栋梁之才。如今,人们已经享受到改革
带来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
的发展,已经惠及到千家万户。今年暑
假,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改革开
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我集中利用一
个月的时间,走访了我的家乡——重庆
市酉阳县浪坪乡。综合运用访谈法、调
查法对家乡的3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调
研。重点深入到烤烟种植基地和国家二
级公路施工现场,深切感受到了重庆“万
元增收工程”为民创收致富带来的好处,
在推动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上起到的关
键作用。通过浏览政府和相关地方企业
网站,收集到了政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惠民政策及重要举措。在认真分
析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以期对家乡发展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2.浪坪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2.1走访地简介
浪坪乡位于酉阳、彭水、黔江两县一区交界处,距县城107公里,是酉阳的
西北门户。该乡东与黔江鹅池镇接壤,南临苍岭镇,西与庙溪乡相邻,北接彭水
- 2 -
县鞍子乡、梅子垭乡,处于酉阳、彭水、黔江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全乡辖3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2462户、人口11000多人。幅员面积6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84亩,天然林2.33万亩。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750米,以烤烟、畜牧和粮食生产为主导产业,盛产水稻、玉米、薯类、花生、油菜、核桃,出产云石矿。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风光迤逦,土家风情浓郁,建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我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几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之下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家乡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入到了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2.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推动一个地区的发展不是依靠原始人力,而是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发挥地区资源、人力等优势,着力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适合当地民情的发展新路。近年来,浪坪乡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并依托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2.2.1经济建设取得新发展
- 3 -
家乡地貌以山地为主,当地居民依靠种植业创收致富,但我们知道,农作物受天气影响较大,只有当风调雨顺时,才有可观的收获。在改革开放以前,农工技术不发达,当地农民种植依靠的仍然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经验。当遇上干旱水涝等恶劣天气时,连地头田垅间的野菜也会吃光的。在xxx的家中,他爷爷给我们讲起当年的情景。“在那个年代,村子里有生产队,全村子所有的老少爷们儿在
一起吃饭,就是俗称的‘大锅饭’,刚开始吧,都感觉到新鲜,这样还是不错的,也能吃得饱。但是需要大家一起挣工分,并且按工分进行分粮食,那时候我们家中人口众多,然而劳动力少,有时候就挨饿。xxx的爸爸是长子,十岁左右就辍学了,跟着生产队的其他孩子一块去放牛,打猪草,帮助家里挣工分。即便这样,每年呀都会有几个月,家里就得吃糠咽菜,家中的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
为那个时候能吃
上一顿玉米干
饭。”听罢xxx爷
爷的话,我很吃
惊,因为用现在
的眼光看社会,
不是家家都有的
吃有的穿么?但
是我突然又意识
到,社会的发展
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是从一个低级的、原始的,依靠着人民的智慧和劳作,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高级的、现代化的社会。最近几年,xxx家所在的村子,乘着重庆市“万元增收”项目的成功启动,又借着当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已经推动全村开始致富。据当地居民反映,目前他们人均收入达到3000-5000元每年,出门务工人员也能挣到6000-10000元,而且出门就有活干。
xxx的两个叔叔都在四川成都一家建筑企业打工,从去年开始他们已经搬进新盖起
- 4 -
的两层小洋楼了。当地政府对在家带孩子、看老人的家庭妇女,也通过多种途径为她们谋取职业。如对各家林业经济、两种繁育体系建设实行补贴,并大力提倡栽种烤烟辣椒等经济作物。2008年以来,重庆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启动了大规模的10万市级机关干部“大下访”活动,同时组织实施了 “三进三同” (“三进”: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吃住在农民家中)活动。知识分子们走进基层一线,为当地居民发家致富出谋划策,为他们排忧解难办实事。
在走访中,我听到很多议论,讨论的主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xxx老人今年75岁了,她见证了这一切的变化。“那个时候,哪有吃的噻,我们一大家子每天晚上坐在火炉旁边烤红薯,还不是每人一个,两个人分一个。我那个老幺连裤子都么得,要出门了才穿上老大的或老二的裤子,那时候苦呀。如今你们看看,家家都有电视,户户都有电话。我都七十五了,我还有个手机呢。”说完老人将手机拿出来晃了晃,那是一款诺基亚平板儿手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我乡居民耐用消费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我乡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从1996年家家户户用上电至今,历经几次电改,电压稳定了许多,电费也逐渐降低收费标准。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许多家庭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2.2.2 文化教育实现新突破
文化教育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一个地区居民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那个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年代,哪儿还有心思去学习呢?我的爷爷是那个时代村子里仅有的几个初中学生之一,那时候爷爷上完学回家还得帮家里挣工分,晚上集中村民授课,奶奶根本没进过学堂。父亲念到初中毕业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上高中,母亲也仅仅是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由于经济极度落后,人们
的认知水平也不高,文盲和
半文盲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
一,当然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人们的认知基本停留在放牛
—娶媳妇—生小孩—放牛这
个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断深入,许多父母该变了旧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