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教师根据当前的考试重点和难点准备一套完整的模拟试卷,学生进行解答,解答完成后系统自动进行评分,并且标出正确答案,教师登录自己的账号以后可以看到学生近期的学习动态,观看试卷的答题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地方,并给予帮助。随着教育部启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新时代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外研在线Unipus发布了全新的“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简称“U校园”)”,截至目前,U校园已覆盖了中国除西藏、海南和港澳台以外的所有地区,400余所高校、4000余名教师、57万余名学生选择使用U校园。U校园上的学生学习时长为5185186小时,完成练习题9484323道,利用语音测评自主进行口语训练达9625899次,进行作文智能批阅达9221355篇;教师发布作业121556份,批阅作业与测试359041次。(三)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提高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实施英语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者、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者。因而,要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使其从中锻炼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研部可以组织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信息(上接第142页)重视,笔者就此提出几点措施。第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充分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要注重将其和自媒体特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自媒体的科学应用开展审美教育,为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5]。自媒体的应用要注重和其自身的特征紧密结合,在声音及图像等多种信息的综合下,为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素材,将审美教育的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充分重视对网络的管理工作,高校可以以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加强自媒体平台的建设,让学生通过自媒体的应用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走向。第二,突出审美教育时代性的特色。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能将时代特色鲜明地呈现出来。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拓宽,要和多元文化进行融合,审美教育要和时代发展的走向契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美学角度分析,指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审美观。同时,对艺术作品解读的时候要深刻、全面,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能从具体的事物当中提高,让学生对审美的认识能有所提高。审美教育当中要注重审美情趣的延伸,注重审美功能的充分发挥。第三,注重审美教育方式的创新应用。在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进行调动,通过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对新媒体的优势应用,将审美教育内容动态化地呈现出来,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散,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外延伸化教学大赛,让英语教师以此为平台观摩、学习和交流。各级各类公开课、优质课、信息化教学大赛要围绕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的应用展开,如组织以“英语教学评价”为主题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在大赛中,让各位英语教师灵活应用量规量表、电子档案袋、电子作品集、网络问卷、QQ、微信、电子表格、在线测验、信息化评价系统等技术工具进行高效、客观、公正、全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学评价。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活动,提高英语信息化教学水平。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化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有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高职英语教师应该从自身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学生发展情况,努力进行观念更正,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加强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参考文献:(8):124.
[1]霍焱.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7
2017(35):111.
[2]王春云.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才智,
[3]贾志颖.基于信息化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8-60.
的审美化,将课外的内容和学生的审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特长及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只有从这些层面得到加强,才能有助于审美教育的质量提高。第四,重视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为了审美教育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加强重视,要能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找到恰当的培养方式。这就需要开展系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在资源的利用上要充分,提高学生自媒体的操作水平。加强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使学生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从而为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三、结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审美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能从新的角度出发,科学应用新媒体,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动力和技术,只有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保障审美教育工作的质量,才能有助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参考文献:[1]赵浚.审美育人,构筑人之精神世界的德育:从美育视角看德育哲学[2]王久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及高校辅导员美育策略[J].艺术教育,2015(4):46.
[3]王等等,张月霞.我国学校美育研究3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J].美育学刊,2016,7(6):15-21.
[4]陈博,史丹丹.自媒体视角下大学生审美教育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
的价值实践[J].贵州社会科学,2018(1):83-87.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3):82-83.
[5]陈风华.民族高校多模态校徽建构审美素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54-1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