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瓷绘简说

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瓷绘简说

2020-07-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民国时期粉彩人物瓷绘简说

作者:张名

来源:《文物春秋》 2010年第3期

(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关键词】民国时期;粉彩瓷器;瓷绘;人物图案

【摘

要】民国时期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特殊时期,一批瓷绘艺术家致力于粉彩人物的研究与探索,他们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借鉴并吸收中国画的风格与韵致,逐步形成了具有写意风骨的人物粉彩,在题材、瓷绘技艺、粉彩调配运用等方面均有了创新发展,从而迎来了粉彩瓷器的烧造高峰。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期,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长达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制瓷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变革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景德镇专门烧制皇家用瓷的官窑名存实亡,旧传统中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行规开始改变,科学先进的瓷业理论被引进,出现了众多制瓷高手。此时有一批瓷绘艺术家活跃在景德镇瓷坛,致力于粉彩人物的研究与探索,他们以瓷代纸,把中国绘画艺术运用到瓷绘艺术中,使瓷绘艺术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构图灵活,图案变化巧妙,有了国画的艺术韵味。

粉彩是我国传统瓷中的低温装饰品种,由于它比五彩色调柔和,故又称“软彩”。粉彩是第二次烧成工艺,烧制程序比较复杂:先在选好的素胎上施一层透明白釉,入窑经

1200℃~1400℃高温烧成,在烧成的器物上用墨线勾画出图案轮廓,然后在线内填上一层玻璃白打底,釉料敷于玻璃白之上,再经画、填、洗、扒、吹、点等瓷绘技法,将色彩按所需要的深、浅、浓、淡依次晕染,二次入窑经700℃~800℃低温烧成。由于在器表加施了一层玻璃白彩,所以烧成后的器物图案有了一定的厚度,色彩更加透明亮丽,阴阳向背极富层次,增加了立体效果。

粉彩创烧于清康熙晚期,由于尚处于发展提高时期,在绘画及烧制工艺上还不是十分精到。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并成为此时期的主流产品。乾隆时期继承雍正时期的制作工艺并有所发展,在器物局部或通体出现了刻划纤细的缠枝花纹,俗称轧道工艺。嘉庆、道光至清末,粉彩的品种有所增加,制作工艺仍延续乾隆时期的风格。民国洪宪时期,在继承康、雍、乾三朝粉彩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发展,胎坯精薄、洁白、细腻、坚致,彩调柔美亮丽,融入了国画技法,使瓷绘出现了宣纸上的艺术效果。其瓷绘技巧富有新意,远虚近实、深浅薄厚灵活多变,因此深受上层统治者及富豪绅士们的推崇,并成为此时期瓷器陈设、欣赏的一种时尚,备受人们的青睐,也迎来了粉彩瓷器的烧造高峰,其烧造品种多、产量大、销售广,装饰题材也多彩多姿、丰富多样。

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瓷绘人物主要有两大流派,一个是传统人物画派,另一个是时装人物画派。传统人物画派以“珠山八友”的王琦、王大凡为代表。王琦以小写意人物最具影响,绘画风格以“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为范本,图案题材多取神仙故事、文人士大夫及传统国画中的仕女形象,有时也画纤夫、渔民、乞丐等形象,他注重人体刻画,形体各部位结构比例力求

准确,同时衣纹线条稠密、重叠,服饰的束窄、宽松都要细心处理,如同衣服穿在身上,得体而又舒适。王大凡属缜密人物画派,绘画技法承袭清代著名人物画家改琦、费丹旭,构图多为古代仕女、高士及贵族官僚,笔法工细严谨,人物造型神采飞扬,秀润委婉,衣褶飘拂随意自然,设色沉稳脱俗,风格秀朗雅致。他在1939年创造了“落地粉彩”釉上彩工艺,釉面上不用玻璃白打底色,直接将色料描绘在瓷胎上,不加渲染,入窑烧成,简化了工艺,画意更浓,对后来的景德镇粉彩影响很大。

时装人物瓷绘的构图内容都是新鲜图样,大多是时尚的妇女和儿童形象,她们以时髦为荣耀,有的演奏手风琴,有的对镜剪短发,有的持望远镜远眺,有的推儿童车出游。其造型也一改古代仕女的形象,头戴蝴蝶结,臂挎坤包,腕带手表,胸佩鲜花,足蹬高跟皮鞋,中式上衣,短裤或短裙,是当时女性的时尚装束,展示出了民国时期妇女开放的仪表风貌。时装人物的背景多为富有特点的洋楼和室内陈设品,画面上的水泥电线杆、铜杆白砂玻璃罩电灯、镂花铁门额、百叶窗、五彩玻璃花檐窗及室内陈设等,与传统瓷绘中的山川河流、亭台楼阁、树木山林等背景大相径庭,反映出民国时期的新思想、新生活、新景致等时代气息。

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上的人物瓷绘传统题材还有很多,如佛教神话故事的十八罗汉、八仙祝寿、达摩东渡、钟馗除鬼、刘海戏金蟾,传统戏剧的西厢记、三娘教子、落马湖、黄鹤楼、空城计、长坂坡,文人典故的踏雪寻梅、风雪访戴、携琴访友、东坡品砚、陆羽煮茶、四爱图(王羲之爱鹅、陶渊明爱菊、周茂叔爱莲、孟浩然爱梅),历史人物故事的风尘三杰、桃源问津、闻鸡起舞、东山报捷、岳母刺字、苏武牧羊,仕女题材的天女散花、弄玉吹箫、吴王采莲、御园赛马、金陵十二钗等等。以下介绍几件私人收藏的民国时期粉彩人物图案瓷器。

“麻姑献寿图”瓶一对(封三,1)

高59.2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20.2厘米。撇口,束颈,溜肩,长弧腹,腹下内收,近底外侈,下承矮圈足。主题纹饰绘陡峭的崖壁间山花烂漫,梅花绽开,麻姑肩着花锄、花篮缓步前行,一梅花鹿口衔灵芝、背驮仙桃,在前边引路。麻姑娉婷婀娜,身材优美,梅花鹿机灵活泼。另一侧墨彩草书题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落款“桐华居出品”。麻姑献寿是我国传统绘画题材,是以麻姑为主体,由灵芝、寿桃与梅花鹿共同组成的吉祥图案,象征福禄双全,寓意吉祥。民国时期,祝寿宴庆,晚辈大多以这种题材的寿礼相赠长辈。

“香山九老图”瓶(封三,2)

高58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16厘米。侈口,束颈,溜肩,长弧腹,近底内收,矮圈足。主题纹饰绘仙山一隅,一株古松鳞栉,弯曲向上直入云霄,树下怪石横卧,石后丛竹葱绿,九位老者在树下石旁谈天说地,有的观画,有的仰天观望迎面飞来的仙鹤。有墨彩题书:“香山九老,程玉新出品”及“当年九老入香山,白发养然两鬓斑。不料于今千载下,后人画作画图看。程玉新写于珠山客村。”画面描绘文人雅士在香山聚会的场景,古松高耸,仙鹤凌空,九老相聚在空旷幽静的仙山之上。人物造型准确,面部表情生动传神,衣纹秀劲洗练,设色多彩多姿且富有变化,以干湿浓淡大片渲染的笔法使画面色彩清新亮丽,人物形象生动活泼。“香山九老”指唐代的九位文人: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李元爽、禅僧如满,他们志趣相投,常在一起饮酒聚会、赋诗作画,并结为“九老会”。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开始出现九老题材绘画,在南宋画院时盛行起来。

“美色清华图”帽筒(封三,3)

高28.2厘米,口径12厘米。圆唇,直口,筒形腹,矮圈足。画面为时装人物题材,绘三个衣着新潮时髦的城市女性形象,梳垂髻发,俗称“疙瘩鬏”,上身着高领碎花袄,下着直筒

裙或紧身裤,缠足小脚,旁有二幼童高举小旗嬉戏,背景是新式的楼房。墨彩题书:“美色清华,庚申(1920年)冬,洪书明写于昌江。”画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住房、穿着及儿童玩具等都非常时尚,体现了当时国门初开,新思潮促进文明的迅速发展,但也反映出当时摧残妇女的缠足还在流行。

“熄猎图”灯笼瓶(封三,4)

高23.7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8厘米。侈口,束颈,腹微鼓,近底内收,下承矮圈足。画面绘一对夫妇,男子头戴帕头,足蹬笏头履,腰围抱腰巾,肩扛长筒猎枪。女子双膝跪地,双手扯住男子腰间丝带,一水壶置于男子身后。构图简洁明快,主题鲜明,人物刻画细腻真实,眉目传情,衣纹弯曲自然,纤细流畅,色彩淡雅明快,每一种颜色由深渐浅过渡,富有层次感。其瓷绘技法活泼自然,有民国时期中国画的风格,此题材的内容是“戒杀劝善”,正与当时袁世凯提倡“以维人道”的政令相吻合,是当时紧跟形式的一件时尚作品。

民国时期虽仅有短短的38年,但出现了一批致力于粉彩人物研究与探索的瓷绘艺术家,他们立足于传统粉彩工艺,借鉴并吸收中国画的风格与韵致,逐步形成了具有写意风骨的人物粉彩,使此时期的瓷绘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而产生的艺术光华对景德镇瓷绘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许潞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