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号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位封座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密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号第I卷(选择题)
场 不考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订 A. 窸 .窣(xī) 精髓.(suí) 抱厦.(xià) 混.凝土(hǔn) B. 鲁 .莽(lú) 岑.寂(cén) 付梓.(xīn) 锱.铢必较(zī) C. 屋脊装 .(jǐ) 潜.力(qiǎn) 提.防(dī) 毗.邻(bǐ) 号证D. 纤维.(wēi) 着.魔(zháo) 霎.时(chà) 胚.细胞(pēi) 考准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只 A. 凝练 因缘 流敝 自名得意 B. 原故 言荃 干燥 绵密 C. 纯粹 押韵 膨涨 添衣无缝 卷 D. 幅射 泻露 点缀 叫嚣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名姓A. 硬要一位不会唱曲的嘉宾来一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这算不算差.强.人.意.呢? 此 B. 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 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 着, 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一个人身边。
级班D. 他是遇事豁达忍让、为人开朗的“好好先生”,平常并不为人事纷纭所恼,但遇到强 制性指令,免不了也会做些抗争,这种随和中包含原则,是所谓绵.里.藏.针.的性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政府近日表示,还没有用武力解决伊朗问题的打算,这是真实的想法还是麻痹伊 朗的手段,国际社会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 针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 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
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D. 3 月 17 日,6 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 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6.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云销雨霁 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B.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曷不委心任去留
C.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之.二虫又何知 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8.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之二虫又何知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彼且奚适也 奚以知其然也 C. 祖母刘夙婴疾病 宇文新州之懿范 D. 遂见用于小邑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 城。” B. 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C. 除,一般指免去旧职且不授予新职。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D. 擢,由选拔而提升。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而允许有错落参差。 B.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例如《出师表》《陈情表》等。
C. 骈体文的对仗(即对偶句)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初期骈体文,以四、六字句为 主,其中也往往掺杂其它句式。而到了唐宋以后,“四六”的格式就定型化了。
D.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所著的《老子》又称《道德经》,庄周是继 老子之后的另一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骨文的“王”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 戴帽子的王”,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戴帽子的王”,见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王”字,孙诒让释为“立”,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 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戴帽子的” 是“王”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亦‘王’字”,“且据所载诸文观 之,无不谐也。”
“王”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 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 “王”;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王”。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
1936 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字的 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字形看,“王”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 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一”,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 钺。“王”字像斧钺之形是因为“王”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 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
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 军事首领墓葬中,曾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 记·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矢斧钺“,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 征伐之权。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它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 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 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 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这就是“王”要用一个正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
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王”字下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 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甲骨文中,所谓“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王”字,是指“王”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 B. 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王”字和金文“王”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王”字。 C. 对于“王 ”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王”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D. 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们采用斧钺之形的“王”字来表示军事首领。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所谓“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是说“王”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
B. 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
C.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利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威力就不复存在。
D. 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王”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字字 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
B. 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多年前殷王室的遗物。
C. 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利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
D. 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字并正确解释
它的字形结构的。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必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 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 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 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 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庠。郭以是德 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 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 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 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 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 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 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竞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 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 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浣:弄脏。②狃:因袭。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责问 B. 素与郭善.
,登门造访——友好 C. 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 D. 乃录.
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抄录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
是益疑狐妄 C.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
画也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 A. 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 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 于是渐不信狐
C. 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 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 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 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 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 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 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 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 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 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 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 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 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林冲与众人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 贼配军!见我如何
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刺刺的!我看这 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 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 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 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 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 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 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看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直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 便只说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 谢。”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 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 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 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 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 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於路感冒风寒,未曾痊 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 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 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 “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气力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 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 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多谢看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役责骂和恐吓。
C. 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给管营的书礼拿出来。 D. 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 小说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20.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分析。 21.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2.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请结合文章内容,概 括林冲的性格和心理。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23.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24.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评卷人 得分 五、句子默写
25.补写出下列句子部分。 (1)悟往之不谏_____ (2)舟遥遥以轻飏_____ (3)云无心以出岫_____ (4)_____眄庭柯以怡颜 (5)_____,报养刘之日短也。 (6)_____,晚有儿息。 (7)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8)山原旷其盈视,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小作文
26.请以“青年人要勇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250 字的议论性短文。
2018-2019学年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案
1.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精髓(suǐ),抱厦(shà),混凝土(hùn);B项,鲁莽(lǔ),付梓(zǐ);C项,潜力(qián),毗邻(pí);D项,纤维(wéi)。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流敝——流弊,自名得意——自鸣得意;B项,言荃——言筌;C项,膨涨——膨胀,添衣无缝——天衣无缝;D项,幅射——辐射,泻露——泄露。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句意是强迫,不合语境。芸芸众生: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平凡普通的人,和“普通”重复。C项,春意阑珊:春意将尽,句中语境是欢快,不合语境。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也比喻外貌和善,内心恶毒。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表意不明,“这”指代不明;C项,结构混乱,“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句式杂糅;D项,搭配不当,介词使用有误,“关于”应改为“对”。故选B。
【点睛】
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
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C“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 【答案】D
【解析】A项中一句话中有了两个冒号,造成关系不明,层次混乱。“两个主题” 后的冒号可以改成逗号。B项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总管全句。C项“扶贫吗”后边要用“?”“哈哈”后边可以使用感叹号。) 6.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平时注意积累。题中A项,销——消;B项,有——又;C项,衡——横,蓐——褥;D项,辩——辨。故选C。 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①中“何之”是宾语前置,即“之何”“之”是动词,到,往。②“之九万里”是动宾结构,“之”是动词,到,往。③ “之”是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④“之”是助词,的。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解答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时,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语法结构、对应位置、特殊标志、语气表达等来理解判断。 8.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题中A
项,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C项,被动句/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状语后置句。故选B。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从文学文化常识的角度设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除”,意为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1.表示举荐授予和提升官职的词语: (1)表示举荐的:举、荐、征、辟、察、召、策等。(2)表示授予和升迁的:起、拜、授、除、迁、提、拔、擢、进、晋、升、封、陟等。2 表示罢免和贬谪的词语:贬、谪、左、迁、罢、黜、废、免、夺、出(京官外调)。3 一般调动的词语:迁、调、徙、改、转等。4 表示暂代或兼职的词语:(1) 表示兼职的: 领、加、兼等。(2) 表示暂时代理的:摄、代、署、权、判、行、假(临时的,非正式的)。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职的,如“赠”,表示恢复官职的,如“复”,补。)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易错警示】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人的称谓;二、古代职官;三、天文历法;四、古代地理;五、科举制度;六、风俗礼仪;七、饮食器用;八、音乐文娱;九、文史典籍;十、目录辞书;十一 古代军制。该题干中, A.B 、C.D项考核“古代职官”。 10.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题中A项,“以五言七言为主”错误,应是“四言和六言”。故选A。
11. D 12. B 13. D 【解析】
11.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D项,“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斧钺正是军事首领统率权的象征”另外,前后分句也没有因果关系,并不因为拥有斧钺,所以才用“王”字表示军事首领。故选D。
12.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始终”与“最高统治者”都属无中生有,原文意思是说“在
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地中,曾发崛过玉钺、石钺”,但没说“始终可以放在最高首领的墓葬中”。故选B。
1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这个推断明显错误,吴其昌的正确解析就是对这一推断的否定。故选D。 【点睛】
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14. A 15. D 16. B 17. C
18. ①(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 诉王生。
②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 【解析】
14.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质:询问。故选A。
15.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A项,而,连词,表转折;B项,介词,因为;C项,所字结构;D项,介词,由/介词,在。故选D。
16.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题中B项,“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是指郭生重新看过之后,觉得确实像可以删去。没有谦虚之意。“于是渐不信孤”是指郭生慢慢地不相信狐狸,并没说他骄傲。故选B。
17.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
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C项,“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错误,文中内容为,郭生对狐狸在叶公的文章上泼墨感到怀疑,一直到最后不相信狐狸。故选C。
18.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1)但;副词;只是、仅仅;异:意动用法,以之为异,感到奇怪;白:告诉。(2)以是:固定结构,因此;德:动词,感激、感恩;恒:常常;啖饮:吃。 【点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参考译文】
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
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
当时,叶公的文章,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公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
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
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
19. BC
20. 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21. 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①对比法。②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 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22. 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解析】
19.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选文第二段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林冲与差拨的对话,所以A项是正确的;选文通过第一段中“一般的罪人”与林冲的对话,以及差拨对林冲的辱骂,分别从侧面和正面揭示了管营、差拨对犯人的残忍欺压,并真实地展示了牢营的黑暗,所以D项是正确的;E项则可以通过第二段中林冲的原话得到证实;B项中“一般的罪人”并非都知道林冲被高太尉陷害,因此,该项中的因果关系不成立;C项中“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的原因不是林冲“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而是差拨要诈人钱财。故选BC。
20.此题考核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求回答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的作用,这类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宏观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然后再分析第一段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以及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就全文结构来看,第一段通过写“一般的罪人”与林冲的对话,侧面揭示了牢营的黑暗;而文章后面的部分,则从事实上深刻揭露了牢营的黑暗和看管牢营的各色人等的丑恶嘴脸。尤其是写林冲在给钱之前和给钱之后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更是将牢营的黑暗和差拨的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从全文来看,第一段既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1.此题考核欣赏作品中的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第一问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差拨的形象首先通过“一般的罪人”初步勾勒,继而通过大骂林冲、勒索敲诈等言行描写及前倨后恭的态度变化,塑造出了这一势利小人的形象。第二问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与第一问紧密联系。差拨先骂后夸,前后态度明显不同,一是因为林冲“使钱”的作用,二是有柴大官人的书礼这个“人
情”。当时之世态人情,于差拨身上略见一斑。
22.此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尤其是第一问“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联系上下文即可发现,林冲”陪着笑脸”,隐忍顺从的一面固然符合他目前“配军”的身份,但应对差拨的辱骂和敲诈的整个过程却仍显得沉着冷静,又正好体现了林冲是禁军教头出身。这一角色可定位于其中一种身份,但必顺言之成理,并与第二问的“性格和心理”的分析相照应。 【点睛】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散文中主要是引用故事、传说等、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比如对比、烘托、排比等手法塑造,小说有时也用这些手法,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23. 【答案一】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答案二】“明”和“出”。“明”意为明亮,雨后新晴,田野外银白色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波光鄰鄰,更加明亮夺目;突出河水的清澈透亮。“出”意为“冒出、现出”,化静为动,远处碧色的峰峦,在群山的身后冒出来,让人惊奇。突出了雨后新晴,空气的清新澄澈。景色迷人。
24. (1)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2)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
23.试题分析:(1)诗的么三联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景色,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2)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平添了无限生意。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4.试题解析: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考点: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知来日之可追 风飘飘而吹衣 鸟倦飞而知还 引壶觞以自酌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门衰祚薄 落霞与孤鹜齐飞 川泽纡其骇瞩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根据上下文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觞”“酌”“陛”“衰”“祚”“鹜”“纡”的写法。 26.青年人要勇敢
这世界上没有人生来就是勇敢的,但勇敢并不是不害怕,而是会把自己的害怕伪装起来,然后再去一点点的克服。但当现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勇敢起航,勇敢去爱、去恨、去忘记、去向前,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但至少到你年老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也许我这一生并不完美,但我勇敢过,那时再回看这时勇敢年轻的你时,你会感觉那时的自己真的很美。
沈三废曾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痛苦着自己的痛苦,与这个世界无关。“所以你的行为没有必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只要它是对的。也不用去害怕它是不是会让别人的情绪变成什么样,因为无论怎样都不会考虑的到每个人的感受。现在这个年轻的你只需要勇敢起航,也只有这样你现在才会有快乐的经历,年老才会有美好的回忆。
趁还年轻,勇敢起航,就算没达到理想,你至少有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微写作能力,要求以“青年人要勇敢”写一篇议论性的短文,属于微写作的范畴,秀总是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可从“为什么要勇敢“怎样做到勇敢”入手分析,在行文中一定要注意对“勇敢”的界定,是“大智大勇”不是“匹夫之勇”。题干要求是议论性短文,注意体现论点、论据论证这议论文的三要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