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白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颗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渭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儿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长途跋涉用笔精简,而作者渴望一览泰山之情却蕴含其中。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
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 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顶晚景图。
2012奉贤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9、本文作者是代(朝代)桐城派古文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第一段写了观日出所看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之情;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交代了作者登泰山的季节是在冬季;
C、“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衬托出入日观峰的高大雄伟;
D、“皆不及往”是指作者来不及去参观泰山上的建筑群、石刻等古迹。 2010宝山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9、选文作者为,他是清代派古文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描绘的是泰山夕照图,第二段描绘的是泰山日出图。 B、第二段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相照应。
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由高向低俯视,“绛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
妖娆”的日出美景。
D、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雄伟、壮丽的日出景象。
2010闸北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9.选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待日出时,由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 B.日出时,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勾勒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景象。 C.作者在日观亭看远古的石刻,许多都磨灭消失了。
D.在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中,饱含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13模拟C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从京师到泰山长途跋涉的历程。B.第②段写登山过程,描绘山顶壮丽景色。
C.“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写出登山的乏味。D.“半山居雾若带然”形象地写出云雾的情状。
2013松江月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泰山正南面有。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上文选自《》,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姚鼐。(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及既上,,。
11.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节选语段写了作者登山的过程以及在山顶上所见的景色。 B.作者选择避开东谷登山,是因为中谷和西谷路上没有天门。 C.末句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景色的美丽。 D.作者描绘山顶的壮丽景色,旨在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013浦东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登泰山记
姚鼐
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本文作者是朝派古文家姚鼐。(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1.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介绍从京师到泰安的旅程及登山时间等情况。 B.第②段交代登山路线:从中岭出发,经西谷到山顶。 C.“苍山负雪”一句以动写静,描绘了群山雪厚的情形。 D.选文叙述与描写结合,体现了“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2013长宁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注释】摴蒱(chūpú):古代一种赌具,类似“骰子”。 9.选文的作者是(朝代)的。(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1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风扬积雪击面”,句中“击”字,生动地表现了高山上寒风之猛烈。 B.“戊申晦”其中“晦”是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写云海形成一片红光,烘托着上升的红日。
D.选文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全过程,展示出一副动人的美景。 2014静安(青浦)一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姚鼐,代文学家。泰山,即(姓名)在《望岳》中吟咏的“岱宗”。(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泰山可以从中谷起步,也可以沿东谷进入。B、作者所经过的天门并非古人口
中所称的天门。
C、登山时沿途风雪交加,石阶滑湿,非常艰险。D、作者大致是在黄昏时分终于攀
上了泰山之巅。 2014普陀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②大风扬积雪击面。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④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⑤或曰,此东海也。⑥回视日观以,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登泰山记》的作者是(朝代)(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①句交代了“我”和友人静待日出。B.第②③句叙写太阳未出时的冬日景象。
C.第④⑤句表现日出过程中的蓬勃气势。D.第⑥句写日观以西峰都沐浴在阳光中。
2015闸北一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上文作者(人名)是(朝代)桐城派古文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10、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ī”,意思是“石阶”。D、作者艰难登山是为饱览雪后泰山的雄浑瑰丽奇观。 2015虹口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①泰山正南面有。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选文是清代着名派文学家(人名)的作品。(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0、选文第②段内容是:。(3分)
2015金山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明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居雾若带然。 8.(1)本文的作者是(朝代)桐城派的古文家(人名)。(2分) (2)东岳泰山为我国“五岳”之首,下列不属于其他四岳的是()。(2分)
A.南岳衡山B.西岳华山C.北岳恒山D.中岳黄山
9.选文主要写了。选文中能表明冬季特征的句子有:(1);(2)。(4分)
2015杨浦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①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②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③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④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⑥
8、选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__派古文家____________(人名)。(2分) 9、联系上下文,“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一句作者描述“山”的视角是()。(3分)
A.平视B.仰视C.侧视D.俯视
10、根据文意,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起笔交代戊申那天天气阴晦,五更时分,作者与友人在日观亭坐候日出的情景。
B.“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生动展现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C.选文第⑥句,作者写回视西峰“而皆若偻”,令人联想到杜甫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选文主要通过日出前后云霞色彩的鲜明变化,勾勒出日出的雄伟、壮丽景象。 2016虹口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6分)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课文《①》 作者是②(人名) 词语解释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③ ④ 句子翻译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我”从东谷进入,经过中岭、西谷到达山巅。B.古时候一般人都是从东谷登山,经过天门溪水。 C.“我”登山时遇到的困难有道路冰滑、迷雾等。D.“我”登上山巅看到了汶水、徂徕如画的景致。
2016松江二模
(三)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节选语段的作者是清朝派古文家(姓名)。(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崖限当道者()(2)半山居雾若带然() ..10、下列对划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描绘了泰山顶上时而日照时而迷雾的奇特气象。B、“半山居雾若带然”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泰山之高。 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表现了积雪的厚实白亮。D、表达作者历尽艰险领略到美景后的兴奋畅快之情。
2017奉贤一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登泰山记(节选)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本文作者是清朝________派古文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极天云一线异色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风........皆云满漫”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 B、文中“若摴蒱”、“若偻”以小喻大,突出了泰山的雄伟。 C、作者“回视日观以西峰”的视角是由进向远的平视。
D、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2012闸北一模 9.清姚鼐(2分)
10.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3分) 11.B(3分) 2012奉贤二模
9.清(1分)姚鼐(1分)10.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3分) (3分) 2010宝山二模
(三)(8分)9、(2分,每空1分)姚鼐桐城10、(3分,得分点:既、及、负、烛)到达山顶后,看到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明亮亮地照亮南方的天空。11、(3分)C
2010闸北二模
9.清姚鼐(2分)
10.那些僻远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3分,关键词“当”、“及”) 11.C(3分)
13模拟C (三)(8分)
9.(2分)清代(1分)姚鼐(1分)
10.(3分)古时候叫东谷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 11.(3分)C 2013松江月考
(三)(8分)
9.(2分,每空1分)登泰山记桐城 10.(3分)等到爬上山顶,(只见)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及、
负、烛)
11.(3分)B 2013浦东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9.(2分,各1分)清桐城
10.(3分)汶水和徂徕山像是一幅图画,而且半山腰里停着的云雾像一条带子。 11.(3分)B 2013长宁二模
(三)9清姚鼐10渐渐看见云雾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11B
2014静安(青浦)一模
9.清杜甫(2分)10.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3分,一句一分及、既、负、烛)
(3分) 2014普陀二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8.(2分)清(1分)姚鼐(1分)
9.(3分)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 10.(3分)D 2015闸北一模 (三)(8分)
8.姚鼐清朝(2分,各1分)
9.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3分) 10.D(3分) 2015虹口二模
8桐城派姚鼐
9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10我(与子颖)在日观亭观看到日出前后的美丽景色。 2015金山二模
(三)课内文言文(共8分)
8.(1)清(1分)姚鼐(1分)(2)D(2分) 9.登泰山经过及到达山顶所见景色(2分) (1)道中迷雾冰滑(1分)(2)(1分) 2015杨浦二模
(三)课内语段阅读(8分) 6. 桐城姚鼐(2分) 7. D(3分) 8. A(3分)
2016虹口二模
(三)(9分)
8.(6分)①登泰山记②姚鼐③背,覆盖,以背载物④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称之为)天门。(关键词:当、道) 9.(3分)A
2016松江二模
(三)(9分)
8.(2分)桐城(1分)姚鼐(1分)
9.(4分)(1)占着,挡着(2分)(2)停留(2分) 10.(3分)A
2017奉贤一模
8、桐城派,姚鼐(1+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9、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奇异的颜色。(3分)(“极”、“异”语句通顺)10、C(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