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祖菩提达摩至六祖惠能等
陈晓倩(1002010149)
摘 要: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兴起,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经过长期发展,汇融了中国文化,从而形成了各个宗派,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宗派为“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主要的宗派之一,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禅宗全名是“禅那”,意思是静静的思维、静虑。很多人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表,禅宗对中国佛教的影响重大。其实目前流传的禅宗只是原始禅宗的一派,即禅宗的南宗,禅宗在五祖弘忍门下分为北宗与南宗,北宗以“神秀”为代表,南宗则以“惠能”为代表。南宗后来逐步占有了优势,超过了北宗。禅宗如何从印度传进?如何在中国流传至六祖惠能?本文将进行简要的阐明。
关键词:中国佛教 禅宗 佛教宗派
一、禅宗的来历
禅宗的主张“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为基本特征。教外别传即通过禅修方法来实现。对于禅宗传说有记载如下: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1
以上是禅宗著名的“拈花微笑”的传说,据说有一时佛陀在灵山法会上拿着花对着大家,只有大弟子迦叶微笑着表示了解世尊的意思,从那时候起大迦叶就成为了传承佛心的第一代祖师。
从大迦叶以后,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达摩由南印度来到中国把禅宗传承下来,成为东土初祖。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门下有神秀及惠能。
二、禅祖
东土初祖“菩提达摩”的史料,最早记载在《洛阳伽蓝记》:
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
1
宋·普济著,属渊露点校:《五灯会元》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页。
光照云表,宝锋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物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
连日。1
他是波斯国人,出自“荒裔”之地,曾经游历诸国,然后来到中国,自称150岁,对洛阳永宁寺的壮观之像赞叹不已。
菩提达摩到中国时正值梁武帝时代,曾与梁武帝对话但见解不同,于是到北方的嵩山少林寺去壁观九年。达摩的禅法分为两门即“理入”及“行入”;
理入者,谓借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为理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之行。
理入的内容是要人们认识到众生都有佛性,但是被错误的思想所蒙蔽就不能自觉;行入的内容要求人们在各种情况下都根据佛教的道理去思考,保障思想感情的正确无误。包括四项,①报冤行;②随缘行;③无所求行;④称法之行。
二祖慧可,传说中最广泛的说法就是“立雪断臂”的故事,据说达摩面向墙壁坐禅,不理慧可来嵩山找他求法,不肯轻易地接受他为弟子,慧可便在大雪中一动不动坐了一天一夜。为了表达求法的坚定决心,用一刀斩断自己的左臂,达摩遂感动传法予他,于是慧可成为了禅宗的二祖。
三祖僧璨,在史料很少记载,就是禅宗认为他是慧可的继承人。在《历代法宝记》中有记载僧璨得慧可传法后,隐居舒州司空山,因遭到周武帝灭佛法,就隐居皖公山十多年。在《景德传灯录》中又有记载慧可头痛换骨,为僧璨梯度,并为之取名、授戒。
四祖道信,禅宗在此时期开始兴盛起来。道信是蕲州广济(湖北广济)人,俗姓司马。据《景德传灯录》卷三载:
师于幼时即慕空宗诸解脱门而出家,隋开皇十二年(592),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一说十年),得其衣钵。大业十三年(617),领徒众至吉州庐陵,遇群盗围城七旬,其时泉井枯涸,众皆忧惧,师乃劝城中道俗念摩诃般若;盗贼遥望城,如有神兵守之,相谓曰(大五一·二二二中):‘城内必有异人,不可攻矣!’遂解围而去。
道信少年时曾经在舒州皖公山跟随僧璨学禅,十年后到吉州、江州,后来在庐山大少林 1
《洛阳伽蓝记》卷一
寺留止多年,受到三论、天台等多方面的影响。道信的禅法与达摩的禅法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继承关系,倒是与当时中国佛教中流行的禅法有着密切的关联。
五祖弘忍,蕲州黄梅人,七岁时从道信门下出家,后来常于双峰山东传法,时人称为“东山法门”。东山门下接引弟子,普遍授禅。这样大规模的传授禅法在当时历史上还是空前的。据印顺《中国禅宗是》所引《传法宝记》说:“即受咐嘱,令望所归,裾覆凑门,日增其倍。三十余年间,道俗受学者,天下十八九。自东夏禅匠传化,乃莫之过。”反映出弘忍时代禅宗的盛况。弘忍进一步发扬了道信开创的事业。
三、禅宗的分化
禅宗在五祖弘忍门下分为北宗与南宗,其实北宗与南宗在某些地方有着共同的看法。例如:把人心划为对立的两个方面,清净与染污、觉悟与烦恼、真实与虚妄;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性是成佛的基质与条件,人人都可以成佛,要达到觉悟,就必须具备觉悟的能力、成佛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是先天具备的;只是人们的心中充满了“烦恼”,所以成佛的能力还是潜在的。
后来南宗逐步超越了北宗。其原因是南宗的政治经济条件比北宗的要好;而且南宗在宗教思想理论方面还提供了北宗禅学所不能提供的新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洪修平著,《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邢东风著,《禅宗与禅学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8。
(陈晓倩、1002010149、哲学系进修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