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案例分析》课题组2004.4.4
杨炳华执笔
四月一日市本级进行了一次说课活动,到会的代表共53人。会上由秀州中学徐德
忠老师,嘉兴一中陈国平老师进行了15分钟的说课。他们说得都很精彩,精彩就精彩在每个人都说自己这一节课比前一次上这节课时内容有那些不同和补充、有那些长进。说课的靓点就在此中;说课的意义就在此中。这种说课活动就是最好的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案例分析。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案例分析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一整节课;有的是15分钟微格课。有的是只从知识与技能角度谈;有的是只从过程与方法角度谈;有的是只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谈;有的是从三位一体角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地谈这都是充许的。以教育叙事的方式谈,到会的人如同是听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故事。我们今天推荐这两位老师的说课材料,供各位老师评说和学习。
《万有引力定律》微格教案
秀州中学 徐德忠
一、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
A.叙述牛顿之前科学家对地球和太阳引力的研究(表述) B.结合圆周运动分析,建立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应用)
C.通过对引力规律的推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写出数学表达式(应用) D.说出万有引力常量的大小和单位(标识)
E.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 F.叙述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论意义(表述) ② 过程与方法
A. 认识科学的探究方法:猜想——证明——检验。 B. 通过合作学习,锻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法
C. 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能与同组成员及组间成员进行交换意见
能协调本组成员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通过讨论学习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注意万有引力定律形成过程,认可并赞同各位科学家的贡献(接受)
B.对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作出自己的评价,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反应) C.正确评价万有引力定律,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信奉) ④ 人际交往
A.在课堂中充分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 B.能与同组成员及组间成员进行交换意见(交流) C.能协调本组成员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回答(合作) 基于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及个人常识,在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对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作了如下处理: 二、重点、难点 ① 重点:
A.强调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B.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万有与引力)并能正确运用
② 难点:
A.牛顿证明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路
基于以上的学生特点特制定以下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同时使用讨论法和演示法。
四、教学仪器
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设备
五、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定律》 导入 教 授 新 课 情景回放 图文(太阳系第十行星),实验(模拟双星),视频(神州五号)。 问题包1 1.是不是牛顿特别聪明,所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牛顿是如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3.如何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5分钟 20分钟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解包1 重点:思路的形成。 1. 时代背景: 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开普勒: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受到来自于太阳的类似于磁力作用。 笛卡儿: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 胡克:行星受到了太阳的引力,证明了在圆形轨道前提下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牛顿的成绩: 牛顿于1665年就思考了苹果落地问题,并联系到了地——月间的作用力,但由于当时月球半径测量有误,所以牛顿没有公布自己的理论运算。 牛顿凭借他超凡的数学能力证明了:如果太阳可行星间的引力与平方成反比,则行星的轨迹是椭圆,并阐述了普遍意义下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我取得一点成就,只是因为站在前人(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肯定前人的伟大贡献,揭示机遇与实力缺一不可。 2. 掌握扎实的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而且要有一定的毅力。 3. 如果你看到苹果落地你会如何思考? v2 圆周运动: Fm ① rr3开普勒第三定律 2K ② T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 由①②③可得: 万有引力定律: FGMm ④ 2r11G的大小与单位:G6.6710 问题包2 Nm2/Kg2 4.为什么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 有何依据? 5.如何才能正确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讨论,师生互动——解包2 重点:,推广到整个宇宙问题 4. 月——地检验 证明:已知:月地距离r=60R(r=3.8×10m) 84242r311k由 a2r ① 222TTrr地面附近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gk 10分钟 1 ② 2R由①②得 a = 2.7 × 103m/s2 又月亮的绕地周期为27.3天,由圆周运动可知: 4243.142a2r606.4106m/s22.7103m/s2 2T(27.3243600)即证明了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为同一性质的力。 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利用了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冥王星,我们研究地球、太阳等天体的质量,发射宇宙飞船、卫星等都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 5.万有引力定律的运用: 对r的理解: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 万有引力是引力 万有引力普遍性:“万有” 万有引力相互性: 万有引力宏观性: 总 结 新 课 1. 注意万有引力定律形成过程,认可并赞同各位科学家的贡献。对人类认识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作出自己的评价,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2. 掌握万有引力定律:FG 5分钟 Mm r23. 能灵活运用万有引力定律 4. 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人文价值。 5. 布置作业。 查找阅读牛顿的生平资料。 书本:P107.(2)、(3) 六、课后反思:
1.个人认为成功之处:
我认为本课在定位上还是比较准确的,能抓住学生的特点及当前的课改趋势,而且
积极的加入到课改的队伍中。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理念,不断的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设计上能充分的体现本课的教学重点,在难点的处理上作出了自己的设计,力图通过教学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好的接受。
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的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论对错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完整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力图让其他同学予以纠正,最好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在学术上产生争论的氛围,以使学生能够完全被课堂所吸引。从而更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更高效率的进行学习。 2. 对教学的几点担忧:
① 此前曾用问题教学法上过三节课,还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的进程。
② 从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最好在上课时让学生合上书本,让学生用自己的
思考、自己的方式回答问题,而不是课本上的原话来回答。 ③ 在课堂上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能否形成争论的局面。 3.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几点措施:
a) 在上课的进程中注意时间的分配,把巩固练习放到下一节课中,预留足够的时间。 b) 课前让学生充分的预习,上课时让学生合上书本。重要的复习书写在黑板上。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程:
寻求解决 提 出 研 究 交 流 问题情景 尝试
途径和方案 问 题 问 题 评 价 创设 解决 教师打包 课堂合作 组内、组间 师生合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