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雀公主的故事与印度文化的关系
作者:龚艺雯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6期
摘 要:孔雀公主的故事出自傣族事长诗《召树屯》。通过梳理孔雀公主的故事源流,发现其确与印度文化有关联,特别是小乘佛教对孔雀公主的故事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上的影响。
关键词:孔雀公主;印度文化;佛教;故事
叙事长诗《召树屯》在傣族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改编成电影《孔雀公主》,颇受好评。孔雀公主故事属于天鹅处女型故事,这类故事以男子因窃取仙女羽衣娶妻为主题展开,广泛流传于我国中原地区,壮、苗、藏、瑶等少数民族区域。关于孔雀公主故事的起源问题,虽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讨论,但在民间文学界依然颇有争议。大致看来,关于这类型故事的起源归纳起来有本生论、中原论、西藏论、外来论、回流轮、多元论六种看法。本生论者认为该故事源于傣族古代的鸟神话。原始社会初期,傣族先民曾产生过鸟图腾崇拜,创造了多种“人首鸟身”与“人鸟相婚配”的神话,这是孔雀仙女与人结合的最原始原型;中原论者认为该故事原型出自中国境内许多民族都有的“鸟衣神女”神话,王松认为“《搜神记》卷十四的《毛衣女》演变为《召西纳》和《召洪罕和婻拜芳》,同时又演变成《地上的西顿和天上的西顿》,再次演变成《召树屯》”,;西藏论者李佳俊先生认为故事原产于三世纪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藏阿里地区流传的《普兰飞天故事》,后传入印度再经东南亚传入西双版纳等地;外来论者蒋述卓认为该故事原型产生自印度佛本生故事,“《召树屯》的故事直接来源于印度佛本生故事,它与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虽然没有谁影响谁的关系,但都同属一种佛本生故事”;回流论者刘守华认为“《召树屯》所依据的孔雀公主故事原型出自中国,传入印度,被人改编成佛本生故事之后,又随佛教文化回流到中国境内,演变成《召树屯》等作品”;多元论者认为天鹅处女型故事由来已久,传播广泛形式多样,它的源头也并非只有一个。
基于以上关于源流的讨论,可以看出孔雀公主故事确与印度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孔雀公主故事在渊源问题上引起学者的关注,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但究其各种源流来看,不管它有没有源于印度,都有很大的可能在印度存在过,所以孔雀公主故事不无与印度文化有关系。持外来论的学者,大多数认为该故事源于印度,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输入中国。傅光宇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渊源乃是阿里藏族的《普兰飞天故事》,传入印度经过长期的印度化和佛教化;尔后,或由南海道传入东亚译为汉文;或北传西藏为藏文,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再由黑喇嘛传到蒙古族中;或由佛教徒北传中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或虽南传上座部佛教之传入东南亚,由清迈《班雅萨》经佛寺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并深入民间,又经历了与本民族文化传统、中原文化因子之选择与汇融过程”。《普兰飞天故事》产生于公元前三世纪以前阿育王当政时期,小乘佛教在南亚、东南亚各国及我国傣族地区的流传主要归功于阿育王的推行佛教政策。而它何时进入傣族地区,学术界的看法不一。傣族地区流传的《召树屯》故事生成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传播有关,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关系都可能影响故事的形成,无论外部因素怎么影响,在孔雀公主故事中还是依稀可见印度佛教文化的踪迹。小乘佛教徒从印度出发,通过南亚及东南亚各国才进入西双版纳等地。初入傣族地区与当地的原始宗教相互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争才取得一席之地,而且当时佛教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对佛教教理和民间文学的宣传完全只能靠口耳传授。巴利语贝叶经从印度或东南亚地区传入后,自然承担了记载孔雀公主故事的任务,同时很多佛本生故事也被佛教徒一次次的输入使原有的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异。经过学者的努力,已发现佛教在印度盛行的早期创作的梵文本有很多均存在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情节相似的故事,在不同地点却同时存在的文化现象说明傣族地区流传的孔雀公主故事与印度文化有关。
所谓佛本生,其内容即讲述佛祖释迦牟尼曾转生为形形色色的人或动植物,借以宣传佛教教义的故事。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创作时王子召树屯正是佛祖的形象化身,人们为了宣扬他坚毅刚强,英勇无畏等美好品德才塑造的形象,也是佛教徒在接受外来佛教的过程中对所接纳外来事物的本地化过程,出于一种对佛陀在世的憧憬和赞美。《普兰飞天故事》和孔雀公主属“鸟毛衣女”故事类型,而《搜神记》中的“毛衣女”出现其后,藏文化与印度文化无论从地域还是内容上都有合适的互通性,在《普兰飞天故事》传入印度并与印度佛教文化发展碰撞之后,此故事类型改编存在为印度佛教经典,以佛本生的故事形式宣传佛教教义,顺应当时阿育王当政时期对佛教的推行,随着佛教徒的施教传送到南亚、东南亚地区,后进入中国傣族地区,傣族地区群众在接受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通过佛教徒的传习了解了佛教文学的经典,其中不乏“鸟毛衣女”故事,并结合当地的原始宗教文化和地域特色,经过口耳相传不断改编为人们熟识的孔雀公主故事。至此傣族文学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受到印度文学的影响产生贝叶经,章哈制度,孔雀公主故事无论从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与印度文化佛教有关联。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王松.关于“羽人”的争议[J].民间文学,1986(12).
[2] 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3] 刘守华.孔雀公主故事的流传和演变[A].贝叶文化论[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4] 傅宇光.《召树屯》源流辨析[J].民族文学研究,1996(03).
作者简介:龚艺雯(1991- ),女,云南德宏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