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已逐步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势,如: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节能减排环保、缩短工期、有利于冬季施工等,已得到社会人们的认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优势;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1.前言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就开始了,由于当时我国的建筑业能力有限且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开发商为了眼前利益不愿意转型和升级改革,导致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整体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60至70年代中期,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之下,大型预制构件混凝土厂房开始慢慢起步,在这一阶段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得到了明显发展;时至80年代,我国装配式建筑达到高潮期,但是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漏水、透寒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装配式建筑行业尝试暂停下来。从90年代至今,随着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多个部门的转型改革之下,我国重新开始进入装配式建筑的进程,在近10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自主研发了一些具有中国特点的施工技术,并开始建造了一些装配式建筑,为我国赚够是建筑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2.1 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要求设计必须精细化、协同化。
(2)装配式可以提高建筑精度。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误差以厘米计,而预制构件的误差以毫米计,误差大了就无法装配。预制构件在工厂精致的模具中生产,实现和控制品质比现场容易。预制构件的高精度会“迫”现场现浇混凝土精度的提高。
(3)装配式可以提高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环节的质量。现场现浇混凝土,模板拼装不易做到严丝合缝,容易漏浆;墙、柱等竖向构件不易做到很好的振捣;施工现场也很难做到符合要求的养护。工厂制作构件时,模具组装可以严丝合缝,混凝土不会漏浆;墙、柱等竖向构件大都“躺着”浇筑,振捣方便;板式构件在振捣台上振捣,效果更好。
(4)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前提。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对人、对责任心等不确定因素的依赖。由此可以最大化避免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 2.2 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1)对钢结构、木结构和全装配式(也就是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的)混凝土结构而言,装配式能够提高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2)装配式建筑使一些高处和高空作业转移到车间进行,即使不搞自动化,生产效率也会提高。工厂作业环境远远超过施工现场,工厂化生产不受天气因素制约,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影响构件制作。调配平衡劳动力资源工厂会比工地更为方便。
2.3 节能减排环保
(1)节省劳动力:工厂化生产与现场作业比较,可以较多的利用设备和工具,包括自动化设备,可以大大的节省劳动力。节省多少主要取决于预制率大小和连接节点复杂程度。 (2)改变从业者的结构构成:由于设计精细化和拆分设计产品设计、模具设计的需要,还由于精细化生产与施工管理的需要,管理人员比例会有所增加。由此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构成将发生变化,知识化程度得以提高。
(3)改善工作环境:很多施工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高处或高空作业转移到平地进行;风吹日晒雨淋的室外作业转移到车间里进行;工作环境大大改善。
(4)降低劳动强度:装配式建筑可以较多地使用设备和工具,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2.4有利于冬季施工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制作在冬季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工地冬季施工可以对构件连接处做局部围护保温,也可以搭设临时暖棚,因此冬季施工成本比现浇建筑低很多。 3.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3.1装配式建筑的局限性
(1)建筑风格的适宜性:就大规模推广而言,对于个性化突出、重复元素少且规模较小的建筑不大适应,或者说经济上并不合算。
(2)结构体系的适宜性:各种结构体系都能做装配式,但不是各种结构体系都适宜做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做装配式的适宜性就不如框架结构等柱梁结构体系。
(3)对建筑规模或体量的依赖:装配式建筑建立在工厂化基础上,如果建筑规模小,开工量不足,工厂就很难生存。 3.2预埋深化遗漏
我国目前具有装配式建筑资质的设计单位相对比较少,许多装配式建筑深化图纸不够完善,管线预埋遗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开槽打孔会影响结构安全,重新制作构件则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工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需要各个专业(包括装修专业)密切配合与衔接进行协同设计。设计人员还应与部品部件制作工厂和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互动,了解制作和施工环节对设计的要求和约束条件。装配式建筑对遗漏和错误不“宽容”,埋设在预制构件中的管线、套筒、预埋件等如果有遗漏或位置错误很难补救。 3.3构件运输问题
传统式建筑工程质量由监理人员进行验收,而在装配式建筑中,由于构件由厂家生产然后运至施工现场,对构件质量的把控不严密。因此选派监理驻场以及考察构件厂家能力等措施,可以将构件质量缺陷控制在生产阶段前。在运输过程中,构件开裂现象比较常见,选择较好的减震措施能相应减少损失。同时,尽量保证当天完成构件吊装,避免二次搬运对构件造成磨损。对于无法及时吊装的构件,需设置构件堆放区域,对构件边角部或链索接触处宜设置保护衬垫。
4.装配式建筑未来趋势 4.1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加大。目前装配式建筑行业面临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十分严峻,培养装配式建筑专业人才将成为趋势。现在部分装配式建筑相关企业已经逐渐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人技能培训与评价,着力培养自有专业人才队伍。 4.2建立协同平台
装配式建筑强调协同设计。协同设计就是一体化设计,是指建筑、结构、水电、设备、装修各个专业互相配合;设计、制作、安装各个环节互动;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一体化设计,以满足制作、施工和建筑物长期使用的要求。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要求部品部件相互之间精准衔接,否则无法装配。
(2)现浇混凝土建筑虽然也需要各个专业间的配合,但不像装配式建筑要求这么紧密和精密,装配式建筑各个专业集成的部品部件,必须由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协同设计。 (3)现浇混凝土建筑的许多问题可在现场施工时解决或补救,而装配式建筑一旦有遗漏或出现问题,则很难补救,也可以说装配式建筑对设计时的遗漏和错误宽容度很低。 4.3建筑信息化
在装配式建筑中,针对各个流程环节的管理要求会十分严格,同时更加依赖信息化管理技术,BIM的信息管理云平台是通过建立一个云数据中心作为工程项目BIM设计、生产、装配信息的运算服务支持。在BIM一体化设计中,建筑、结构、水电、装饰各专业根据统一的基点、轴网、坐标系、深度和时间节点在平台化的设计软件中进行模型的搭建。装配式建筑对BIM技术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而言价值巨大,意义非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我国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更上一层楼,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掌握装配式构件的关键施工要求和技术要点,保证各道施工工序顺利实施,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达到建设项目的质量目标。需要各相关单位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及推动先进技术的运用,建立建全信息化平台,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加快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装配式混凝土技术规程》(JGJ1-2014)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15J939-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