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评析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回到原点”导写与例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审题提示】
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了这一特色。而且一如去年“材料加命题”的命题方式,为广东考生所熟悉,符合广东考生的实际。
写作本题,要注意几点:
第一,要弄清楚概念——什么是“原点”。
“原点”本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出发的地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在这里, “原点”又是一个数学概念——坐标的中心;同时还是一个哲学概念——事物的根本。因此,
1
审题时首先要将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导语“可以是……”这几句话,从四个方面对“原点”做了阐释和引导:
道路的起点——空间的;
长河的源头——时间的;
坐标的中心——时空的、多维的、正反的;
《回到原点》满分作文2篇
范文1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
2
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点评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敏
这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议论性散文。文章以第一人称角度,书写“我”回到孕育自己的
3
“人生第一课”的西关老屋的所见所感,将个人生命的“原点”与岭南文化的“原点”融为一体,讲述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
作者以舒缓柔情的笔墨,细绘了老猫懒睡、祖孙相乐的两幕场景,突显喧嚣大城市深处老巷的“悠闲与宁静”,倾诉铭刻于心的童年记忆,怀旧的温情与眼前西关老屋的青石板路、趟栊门、古榕树等相互浸润,构成情意绵长、富于历史底蕴的美丽景致,与下文笔锋突转地描写老屋即将被拆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继而指出,拆掉老屋,“就是毁掉我的根,就是毁掉了许多广州老街坊的根”,表达了强烈的“回到原点”的观点,深化了文章主题。
文章从两个层面描写“回到原点”:实写“回到”老巷,虚写“梦回”老巷;实写个人出生和童年的“原点”,虚写岭南文化的“根”,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虽然文章作者还难于就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回到原点的“寻根”问题作更辩证的分析,但总体上看,这已经是相当优秀的一篇考场作文。
范文2 《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
4
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
5
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胡家俊
高考作文评分,看重学生独立思考与思维的能力,看重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看重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能力。文章从人的性情的角度,论述“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的观点,思路清晰,构思严密。先是以电影《让子弹飞》中的张麻子为例,引出自己的观点,夺人眼球。再引用毕淑敏的一句话,拓展开去,深化自己的思考。接着以自己对空乘人员的体验作为例子,强化自己的观点,更加让人信服。还以马寅初的事迹作为论据,加深对观点的认识。最后,联系现实,以问句作结,引起反思,令人回味。文章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文采,而且相当多的文句很有意蕴,耐人品读。
2010年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
《与你为邻》: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范文1 与你为邻
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
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6
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里,一起在公交站台等车,一起在绿茵场上驰骋,一起倾听啦啦队女生的尖叫,一起讨论巴萨vs国米;一起研究编程算法,一起约好报考深大计算机专业,一起梦想着有一天我们共同开发的网站像youtube那样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你高大健硕,眉宇间透出一股俊秀,班上的女生悄悄给你取了个外号――“小柏原崇”,而我却只得了个“许三多”的美称,说实在的,我还真有点嫉妒。你的学习成绩虽然在班上不是最好的,但在球队,你是最好的,教练经常拿你当作榜样来训斥其他队员,用他带着方言的普通话说:“要想踢比赛,首先学习成绩要好,进入大学里,会有更多的比赛机会。”末了总不忘补上一句:“像某某同学那样,踢球学习两不误。”
我最忘不了的是去年那件让我烦恼的事,我生病了,尿血,是你旷课把我送到深圳友谊医院的结石科去。当时数学课正上到复数这一章节,是期末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每天下课之后你都会来到医院看我,把你做好的课堂笔记给我看,第一次翻开笔记的时候我很感动,从没见你这么认真的做过笔记,几乎是把一节课上老师所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了下来……
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按规定,考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高考,你说会放弃报考深大,因为深大在老家的招生人数较少,另外安徽的学习环境,使用教材与深圳不同,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放弃。
今天,我们会同时走进考场,为自己的明天书写一份答卷,不同的是,我在深圳,而你在陌生的老家。
我知道,在深圳还有很多很多像你一样的同学,他们的父母,和所有深圳人一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推动着城市发展,他们同样拥有这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彼此为邻,相互
7
依存。然而他们却要比我们承受的更多,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成为“高考移民”的一员,并为此放弃心仪的学校,使梦想走得更远……
我祝福你,我的朋友,我们的邻居,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们。
评:“与你为邻”是2010年广东省高考的作文题,参与阅卷的李老师称,他在批阅一名考生的作文时被深深的打动,作文中所提到的“高考移民”现象是该老师的学生曾多次经历过的事情,以至当场流下泪水,并给予了该考生作文满分。这是今年广东省的首篇满分作文,老师点评该文章具备下面五点优秀的作文的要素:
一、这篇作文是在用心去感悟生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多角度对生活的观察,多生活的了解,融入了一些青春色彩,完全达到题目的要求;
二、文章的语言生动,语句通顺没有前后矛盾,没有故作深沉的装腔作势,有铺垫,有悬念,有转折,有升华,末尾点题,语句表达生动,亮点频现;
三、文章的思维独特,逻辑严密,从自己的一个个切身感受通过剥洋葱的形式慢慢展开,引发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立意上有相当的高度;
四、感情真实抒发了该考生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能打动人心;
五、有健康的价值观,分寸把握到位,表达出自己健康的情感,使文章赋有灵魂。根据以上几点,该作文是一篇难得的优秀作文,以自己独特的视觉精准的抓住“与你为邻”这个命题,所以给了满分。
范文2《与你为邻》
8
那是我一直在寻觅着一种意境,一恍然见到的灯火阑珊处的身影。似乎是醉酒李白眯着惺忪的双眼大吼“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万丈;又好像白乐天笔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般袅娜多情;或者又是易安的那丝丝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无奈薄凉。
偶尔会坐在书房,捧上一阕词,让鼻翼间充斥这茉莉花的芳香。半闭着目,就仿佛完全沉醉。那似真似假的梦境里有的是《饮水词》中纳兰容若对她妻子的缠绵悱恻,又有着《漱玉词》里李清照的那份凄凄惨惨戚戚,曾几何时也看到了曹雪芹那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摸辛酸泪啊。我不禁梦得痴了,在梦中跌宕起伏,体验人生如南柯一梦。看那些诗人们,流着眼泪笑、皱着眉头忘,最后终究只留下了这几行墨迹蔓延。直至我们的心底。
我梦到了,梦到李白在我梦境中撒泼。在牡丹拥簇的亭台楼榭里,他命力士脱鞋,国舅磨墨,却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柳条微抚的春风中,他双眼垂泪,无语凝噎,叹息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在皎皎的明月下,他高举酒杯,对影空自怜,只得哀伤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便是爱着他这份率性大方,那一袭白衣、或大气或清雅;那一樽清酒、也被一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写到淋漓了。我便在梦境里,看透了他的红尘梦,不过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我心中却泛起了一丝狂放后的凄凉。
我梦到了,梦到苏东坡在我梦境里的那略一皱眉。是初来黄州任知府时,满目的荒芜也敌不过心底的荒凉的那点心酸,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凄凉;是东坡心傲时犯下的“乌台诗案”,其实错的并不是那句“明月枝头鸣,黄狗卧花心”的荒唐,而是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无奈;又或许,那皱眉是为了他那识词达意的“如夫人”,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心中的悲切。我看到的他,是“永不背叛感觉”的性情中人,又何尝不是横绝百年的男子,天资卓绝的才人,最后、
9
不也是释然了,不然、如何唱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超旷。他的一生,是一只荆棘鸟,最后用最痛来换取所有的最美好。
我还梦到了,梦到了易安居士的一颦一笑,是她“惊起一滩鸥鹭”的无措,也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无奈与荒凉;我也梦到了,梦到那千古情皇李后主的那一声轻叹,那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的香艳,又或许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那份落寞。
我在梦境中,体会着人生苦短,看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她们“女为悦己者容”,看他们冷暖自知,看他们……
是梦境与我为邻。
范文4《与你为邻》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虽历经磨难,但也已走上了复兴之路;而日本也成为了文化强国。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在合作与竞争中推动自己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共同创造更灿烂的文明。
与你为邻,或多或少会有冲突,但请你尊重中华文化,因为这是合作的前提。《西游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惩恶扬善,团结一心是它的核心价值,然而在你创作的动画作品中,却将唐僧化为女性,并与多位女性有恋爱关系,令这部作品的传统核心价值荡然无存,致使许多国外友人误解,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容忍的。文化的发展需要创新,但必须要在保持作品核心价值的前提上。只有充分尊重我们的文化,才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否则,胡乱地修改,只会给双方的文化与感情造成伤害。
10
与你为邻,我们要向你学习优秀的成果,因为这才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从而促使你也进步。我们的动漫还处在萌芽阶段,因此有必要向你学习。我们通过借鉴你的创作理念、制作手法,打造出了大受欢迎的《三国演义》,既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又得到了像包括你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好评,同时也推动了你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我们积极向你学习,表达了我们对你的尊重和赞赏,也促使你更努力,锐意创新,与我们一竞高下。因此,相互学习,并不会使我们针锋相对,而是加强竞争,共同进步。
与你为邻,便不能回避,要大方地打开国门,因为这是相邻的必然要求,否则,便不利于我们的关系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承认自己有许多不足,例如限制你的动画在黄金时段播出,拒绝引进一些以人类、社会为题材的深奥的电影。但多年的合作也令我们意识到, “闭关锁国”无法保护自我,打开国门才能使自身充满生机。于是相关部门也制定法规,减轻壁垒,因此《日本人是丑陋的》等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市场,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你的了解。同时,也希望你能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我们关于“二战”的历史研究书籍进入你的国门,这样才能更好的认识过去,迎接未来。
与你为邻,便要与你为友,日本朋友,让我们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成果与开放的心态来互相面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希望中日文化都能不断辉煌,永葆生机!
【点评】高考作文中,只要一谈到与日本的关系,绝大多数考生都习惯从抗战历史的角度构思成文。该文作者站在当代流行文化的角度来思考“与你为邻”的中日友好关系,令人眼前一亮。(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郑有才)
2008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11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2008全国各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没有新的突破,仍然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但从立意上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体现人文色彩则是比较鲜明突出的特点。
范文1 《不要轻易说“不”》
人的一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可能不遇到风风雨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不可能不遇到坎坎坷坷。遭遇挫折,面对苦难,我们该怎么办?有人会选择毫不犹豫的退缩,有人会选择不顾一切的奋进,而我们的选择则是,不要轻易说“不”!
不要轻易说“不”,可以使我们遭遇挫折时,更加理智更加坚韧;不要轻易说“不”,可以使我们面对苦难时,更加沉着更加勇敢;不要轻易说“不”,可以使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力量。
遭遇挫折时,我们不要轻易说“不”。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人生的黄金时代——21岁的时候,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双腿瘫痪了,从此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他的人生。双腿瘫痪,对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来说,该是多么多么沉重的打击啊!瘫痪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史铁生坐着轮椅,痛苦地徘徊在地坛公园里,有时真想以死来了却此生。是他的母亲,一个普通而伟大的女性,给了他深沉的爱和生存下去的勇气,让他没有轻易说出那个“不”字——不活了,而是选择了走文学创作的道路,毅然拿起笔来,去描写丰富多彩的人生,去刻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给迷茫的人以启示,给痛苦的人以鼓舞,给空虚的人以充实。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像史铁生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西汉的司马迁,在遭遇宫刑以后,他没有轻易说“不”——我不想活了,而是忍受这奇耻大辱,继续他的创作,为后人
12
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的曹雪芹,在家道中落以后,过着三餐都吃不饱的日子,这时他没有轻易说“不”——我过不下去了,而是刻苦地写作,用了十年的时间,写出了《红楼梦》,成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峰,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假如他们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时候,都轻易地说“不”,选择“不再活下去”,那么后人还能知道司马迁、曹雪芹、史铁生这些光辉的名字吗?世人还能享受那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吗?中国的文学史还能像今天这样熠熠生辉吗?
面对苦难时,我们不要轻易说“不”。中华民族是个历经磨难的民族,五千年来,经历了多少次的动乱和饥荒,相信没有人数得清。别的不说,就说共和国的这六十年的吧,我们经历了大跃进的闹剧,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文化大革命的动荡,面对这些苦难,我们轻易说“不”,说国家不行了吗?没有,我们选择了重新振作起来,选择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快车道;我们经历了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肆虐,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南方大雪灾、拉萨暴乱和汶川大地震,面对这些苦难,我们轻易说“不”,说不行了,说不管了吗?没有,我们选择了坚强,选择了沉着应对,选择了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重建美好的家园。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我们的民族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是力求上进的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因为我们的国家要求强大,我们的人民要求富裕,我们的事业要求发展,我们要雄起于亚洲的东方,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假如我们轻易说“不”了,我们的国家就没有希望了,我们的人民就会受人欺辱,我们的土地就会遭人宰割,近代史上的沉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啊!
南方雪灾已经过去四个月,汶川地震也快一个月了,让我们牢记:遭遇挫折时,面对苦难时,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说“不”!
【名师点评】不要轻易说“不”,可以使我们遭遇挫折时,更加理智更加坚韧;不要轻
13
易说“不”,可以使我们面对苦难时,更加沉着更加勇敢;不要轻易说“不”,可以使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力量。这是本文立论的亮点,面对灾难,不能轻易说不,文章的主题表现了坚强和坚韧,从中华民族的精神角度进行议论阐述,立意高远,气势磅礴。语言上气势很足,在高考众多表现地震主题之中也属于罕见之作。
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05年广东卷题目: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进行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过去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个人对事对亲朋的怀念。形式或许不同,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800字以上;⑥不得抄袭。
范文1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沙滩上有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犹太人民族的故事。在二战被逼迫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时候,犹太人们仍抱着复兴的希望,他们从不放弃,从不妥协,他们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来自于哭墙。那堵饱经历史沧桑的哭墙,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过去,光荣与梦想。每一个犹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到哭墙下,纪念自己的
14
前人,正是这份纪念的心情,让这个民族保存着自信、坚韧,让他们再一次在地平线上高高站立。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居里夫人对民族的怀念。居里夫人一生清贫,在年少求学之时已离开祖国。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多年之后,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她知道这元素将带给她数不尽的荣誉,而她,这位感恩的科学家,立即想到以“Po”来命名这元素,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或许正是这份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心情,让居里夫人一直不懈努力着。之后,她又提炼出“镭”,并成为少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沙滩上有一颗感恩的贝壳,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求学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一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起来。三毛的心灵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到:“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份帮助人的心,这份感恩的心传递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和滋润着读者们的心灵,这便是她的纪念方式。
有人从黄河的各水段中采集不同的样板,来纪念创造灿烂华夏文化的先人;有人羁旅在外,仍随身带着泥土,纪念自己的祖国;而我们,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会带着思念,去纪念为我们幸福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信念,我在沙滩上拾取几颗贝壳,珍藏在身,纪念历史,心中已准备好,创造未来。
【简评】
此文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为考场作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地
15
把握题意。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串起作者精选的三个事例。三个事例,展现了纪念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各种真切的回响。
文章叙事析理放得开、收得拢,将多种纪念方式及动机、意义,缝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心突出,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功底是扎实的。语言上,文字意蕴深刻,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看问题。 (点评教师 李新彦)
范文2《芬香永存》
芬香永存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16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简评】
这一封发往天堂的信能在40多万高考作文卷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两个特点: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撷取三个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文贵情真,这篇作文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 (点评教师 王小应)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感觉体力不支,
17
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到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咬紧一下牙关,再攀一点高度!“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和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范文1《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一、李白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 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影)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18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是捡(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柳)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宝马雕车)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19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尘)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我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名师点评
李白、苏轼、辛弃疾是三位极具才情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无尽的辉煌,同时他们的一生也都有无尽的遗憾。但“无尽的遗憾”是不是世人及后人对他们的“期望”,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是不是他们的“自我认识”、他们的人生追求?
我不敢批评辛弃疾,就像不敢批评鲁迅,因为在他们身上有让我们震撼的、正义的、民族的精神。我也不能批评苏东坡,因为他总在不懈地追求,虽然他曾多次遭遇不幸,但他总是宠辱不惊,终能成为一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且杭州的苏堤、扶风的喜雨亭等也将永远为后人讲述着他的政绩。而对李白,我就不能完全认同后世给予他的景仰,因为在他的诗中很难读到关于天下苍生的作品,而在那仅有的几篇中也总是透着永远挣脱不
20
了的私我意识,以至于我们无法将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与他同时代的杜甫相比。应该说这三位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迥然不同的,所相同的是他们都有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结局都是无尽的遗憾。
当然,能在考场上构思这样一篇话题集中、思路条理、而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已经很不容易了,就像李白、苏轼、辛弃疾既是历史的辉煌也是历史的遗憾一样,本文有它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李振民)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