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马 莉
来源:《黑河教育》2008年第04期
一、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伊始,教师先播放一段录像,引发学生思索:为什么风会动?树木、小麦、大豆等植物为什么也会动?请学生猜想是什么物质使它们在动。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在阅读教材后通过实验来证明他们的猜想,比一比哪组实验方案最佳。
二、自主探究学习
学生猜想是空气使风和植物等在动,然后开始讨论研究实验方案。在学生充分探究后,教师请各组选派代表上前演示实验:
1组: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这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组: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这可以说明空气的真实存在。
3组: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中冒出。这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4组:吹气球,发现气球鼓起来了,说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三、合作交流学习
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这时,教师又进一步提出问题:从生活经验和以往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那么,空气中还有其他气体吗?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又是多少呢?教师请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氧气的体积分数,学生交流、讨论后,教师请一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用集气瓶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上述设计中,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该实验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讨论后认为按上述方案,气体的体积减少量无法测定。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将实验方案修改如下:先将一支较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再点燃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人集气瓶内。这时,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四、课堂回顾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述实验,并做进一步思考: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却远远小于1/5,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互相交流和纠正,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五、 教学反思
实施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课堂回顾”为基本流程的化学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挖掘课程资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身边的化学物质、网络资源挖掘教材,积极开发实验替代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和探究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发挥激励效能。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当学生在学习中有积极表现时,教师应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表扬,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当学生回答、操作错误时,不要简单地批评、责怪他们,而要以信任期待的目光和激励性的语言引导、点拨他们,使师生产生情感共鸣,保持并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研究学生间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要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给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还要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
4.贵在灵活运用。该流程中四种教学活动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师只有根据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责任编辑 李 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