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裂缝与破损
墙面裂缝
开裂、破损
裂缝产生原因:
①抹面砂浆弹性模量偏高,抗裂性能不足。胶含量少;水泥含量过高;“压折比”不能很好反映柔韧性,注意抗冲击性;网格布外砂浆太厚;砂浆超过可操作时间。
②玻纤网格布增强作用差。耐碱性能差;断裂强力低,克重小;首层未用双层网;铺设时没绷直抻平;搭接宽度不够,甚至未搭接.
③没有正确使用,缺乏正常维修.超出许可的重物、硬物冲撞墙面;剔洞安装建筑物轮廓灯;不及时维修,使问题越发严重(宽度0.2mm是界限)。
有的工程在设计时就考虑了瓷砖饰面、围栏和绿化隔离带,防止了不当的人为活动损坏墙面。
2、渗 漏
线管出墙口处理不善
檐口收头处理不好
渗漏产生原因:
设计粗糙,没有考虑到墙体附属物如何处理;没有选用合适的配套件; 施工不负责任,不能留有渗水的开口、漏洞;监理应严格验收把关; 业主应记住:便宜无好货。 介绍几张外保温质量联盟节点图:
窗侧口膨胀密封条的安装
窗口滴水的安装
窗台板的安装
3、保温层脱落
2008年底北京刮大风,某高层住宅4~16层外保温大面积脱落,幸好无人伤亡.
残片表示:XPS与粘结砂浆粘结不好
粘结砂浆~混凝土基面粘结良好
事故发生后,参建各方审查施工全过程及资料,一致认为“现场施工技术准备充分,施工物资
合格,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施工过程控制到位,各项施工资料齐全,验收符合规定程序,施工满足规定要求。\"据施工单位反映,当时施工时间是2007年,开发商和设计方把原设计的EPS改成XPS,要求按当时的图集和规程实施,而该图集和规程都是针对EPS编制的.当时谁也没搞清XPS与EPS有什么差别,当然没有使用界面剂。材料复验时,规范要求复验粘结砂浆拉伸粘结强度,但没规定同谁粘结,他们检测了同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复验了抹面砂浆与聚苯板的粘结强度,但按照规程使用了EPS板,复验结果都符合规程要求。委托检验了“保温抗拉拔力\"(应是系统拉伸粘结强度),有一试件的检测值是0.082MPa,检验报告写“委托要求≥0.1MPa”(正确是≥0。10MPa ),结论是“该组试验检测值均达到委托要求强度”,让人哭笑不得。
这一事故的根本问题出在忽视对系统性能的审查。外保温系统应有型式检验报告,当主要原材料发生重大变更时,要重新检验。如果重视这点,有包括耐候性检验在内的型式检验合格的报告,就不会发生这次质量事故,这还说明用材料性能来代替系统性能是错误的,会酿成悲剧。
4、饰面砖脱落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4.2.10“外墙外保温工程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饰面层;当采用时,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砖应做粘结强度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08年北京某高层住宅发生大面积瓷砖空鼓、脱落
脱落原因:
模板内置有网体系,用1:3水泥砂浆找平后贴砖;11月施工,薄层普通砂浆脱水。
18层楼西山墙全高不留置伸缩缝,砖缝用普通水泥砂浆勾缝,温度变化产生很大内应力,导致砖缝开裂。
先空鼓后脱落,脱开位置:瓷砖胶~找平砂浆界面,此处砂浆强度很低。
用背涂法贴砖,砖四周虚粘,局部缺胶,粘结面积小,水渗入后在缝隙停留,致使发生冻胀破坏。 一般规律:
瓷砖脱落的破坏面常常发生在瓷砖胶~瓷砖界面(局部脱落),或瓷砖胶~粘结基面界面上(先发生较大面积空鼓)。
经分析,相对于自重和风荷载,合格的瓷砖拉伸粘结强度有很大的安全系数。
瓷砖日久脱落的根本原因不是外荷载,而是常年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应力,以及水汽渗透对粘结强度的削弱和冻胀破坏。
北京某工程-—膨胀拱起产生的内应力破坏了粘结强度
破坏面在瓷砖胶~瓷砖界面
东北某工程——破坏面在瓷砖胶~瓷砖界面,瓷砖胶未满粘
砖先膨胀拱起的证据
贴石材工程—-破坏面在瓷砖胶~石材界面,石材可粘结性差
还是瓷砖胶~瓷砖界面
(1)影响温差应力的主要因素
冬夏温差、昼夜温差,
温差大、应力大、选用浅色砖, 相邻材料热胀系数差异,
如有可能,加以考虑伸缩缝间距, 嵌缝材料变形能力,
伸缩缝间距不宜超过6m,用弹性嵌缝材料,
砖的尺寸、砖缝大小、填缝剂变形能力, 小砖宽缝,填缝剂有变形能力,
瓷砖胶变形能力(弹性模量),
控制瓷砖胶横向变形。
(2)影响渗水、冻胀的主要因素
砖、填缝剂的吸水率, 吸水率符合各自标准,
外保温系统无可渗水裂缝,
填缝剂、抹面砂浆柔韧性不降低标准, 瓷砖胶应满粘,
宜使用“组合法”施工, 避免水蒸气渗透受阻, 考虑系统透汽性合理组合,
在贴砖的起始处和收头处做好防渗处理.
(3)防止饰面砖脱落的对策
(来源:筑龙网,由《施工技术》编辑整理,欢迎推荐给圈内朋友,转载请注明出处。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