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信息化
2020-07-31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09年第4期 第11卷(总第56期)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ⅡY No.4,2009 General No.56,Vo1.1 1 浅谈教育信息化 徐殿清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江苏宝应225800) [摘 要】介绍了教育信息化快步发展的特征、环境建设、信息意识、教育观念更新及师资队伍培训 等方面内容: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意识;观念更新;师资队伍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30(2009)04-0139-02 教育信息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在加 灵魂。 快着步伐.是当今乃至今后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对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 教育信息化离不开三个环境建设.硬件环境建 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形成直接冲击,推动教 设、软件环境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 育实现根本性变革。尽管在有些环节上还有些障 硬件环境包括各种教育教学媒体.多种教育教 碍.但学校由信息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不会就此打 学设备、设施.学校的周边环境等,没有这些硬件环 住。 境.无法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一、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软件环境包括以不同介质记录教育教学信息 在学校里.教育信息化表现出的特征有三个: 的软件、软件的构思、内容和质量等。 第一是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方面 人文环境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 的;第二是物质层面的,主要是教学媒体方面的;第 教育体制、教育法规,人们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掌握 三.是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第一方面起决定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等等。 在这三个外部特征中.有个教育信息化的内部 硬件环境建设是基础,软件环境建设是保障, 特征,这就是教育的民主性。这是教育信息化的本 人文环境建设是关键。没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 质和灵魂 意识.没有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 古代不讲教育信息化.那时把学生看成是先生 育工作者.没有符合教育规律和中国国情的教育体 的附属品.学生成了先生精神文化层次上的私有财 制、政策法规,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再好的现代教 产.学生依附于先生,甚至可以有某种程度的人身 育技术条件,都将难以发挥作用.再好的现代教育 依附关系。现在,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实现信息化了, 技术设备都难以发挥作用。 教师角色变了。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成为学习的引 三、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意识是关键 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团队 教育应该是首先进入信息化的行业之一.学校 的协调者和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角色多元化了,教 应该是信息化的先进载体。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取决 师技能提升了,既是服务者,又是研究者。学生在 于很多因素.而人们的信息素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 多元化学习组织中从事多元化学习.不再是被动的 因素。而在信息素质中。信息意识尤为重要。如果没 受教育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处理者。教与学的关系、 有形成先进的信息教育观念.那就很难在学校中运 师与生的关系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学校的教育体 用信息技术.即便运用先进思想指导.也不会取得 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 很好的教育效果 学评价都要变化发展.时时处处体现出民主性这个 信息意识是作为信息社会人人所应具备的观 【收稿日期】2009—04—14 【作者简介】徐殿清(1966一),男,江苏宝应人,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教师。 140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第l1卷 念和意识,包括尊重知识、全新的时空观、未来意 对于培养人才,转变学习方式.产生新的文化与价 识、创新意识等,包括能够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 值观念,甚至语言的演变都有重要影响。 势,正确面对信息化的特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 五、网络互联接入是基础 学习和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并了解其局限性,正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 确对待和理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后果.还包括敢不 模.特别是大学校园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完 敢使用信息技术.在遇到问题时是否想到使用信息 备。现在,部分地区已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 技术来解决问题。 四、教育观念更新是前提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 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无论是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 教育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转变观念是教育信息化 的首要任务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 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 机化或网络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 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知识传授过 程进行系统分析、认识的过程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 上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才是我们所需 要的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应有紧迫感。学校领 导也要转变观念,不能认为教育信息化可有可无, 可早可晚。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为教育信息化创 造必要的条件.要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利用现 有设施.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科研工 作。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 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 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 生自我学习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 过去培养学 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强调利用好两个工具.即字典和 图书馆.今后要增加一个工具.更应该强调通过互 联网学习。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利用 新技术开发课程课件.一本教案用多年的教师肯定 要被信息社会淘汰。 教育信息化就学生而言.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 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 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 这里就有一个观念问题.不能仅认为只有进入课堂 才是学习.只有教师讲的才是知识.只有考分才说 明能力.要全面、正确地理解教育信息化。 互联网不仅提供了新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 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 效果,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中小学校校园网在解决了通网络的问题后.网 络教育资源化.各学校都应提高参与教育资源建设 的积极性,而不是一个学校搞“小而全”。在课件软 件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中.统筹规划。达到 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浪费。 六、师资队伍培训是保障 教育信息化首先是人的信息化.因此师资培训 就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人 是教师.人人是学生.在教与学的对象上不再有严 格的界限,只要你有真知灼见.无论你的社会地位 是什么,是谁,都可以“结庐授课”。学习的形式不再 局限于授课、学习、交作业、考试等等,可以是听讲, 可以是讨论,可以是论战。不过要达到这样一个境 界,必须依赖互联网提供的学习平台与工具。因此。 人的信息化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基础 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 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 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 益。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N-i/ ̄l作为重 点,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注意纠正重硬件、轻软件 和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总之,教育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的社会体系,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 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的意义。教育信息化建 设过程及其全方位应用.不仅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是中 华民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