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历史名⼈简短⼩故事精选 郑和
明朝时候,有个着名的航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多个国家,最远到过⾮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的⽂化和⽣产技术,促进了中国和亚⾮各国⽂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航海的创举。这个航海家就是郑和。
郑和是云南昆阳⼈。⼩的时候,他的祖⽗和⽗亲曾经乘着⼤船,去过很远很远的地⽅。每逢他们归来,⼩郑和都要缠着他们讲故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在他幼⼩的⼼灵⾥扎下了根。他多么盼望⾃⼰也能驾着⼀条船去远航啊!可是他不太⼩,驾驶不了⼤船,他就经常做些⼩船玩。
⼩郑和找来纸,叠了许多⼩船。他把⼩船放在⽔⾯上,让微风把它们吹向远⽅。他⽬送着顺⽔飘荡的⼩船,⼼中有了远航的愿望。郑和暗暗下定决⼼:长⼤以后,⼀定要做个航海家,像祖⽗和⽗亲那样,乘上船,到很远很远的地⽅去。
渐渐地,郑和不再叠纸船了。只要⼀有空⼉,他就围着造船的叔叔、伯伯们转,问这问那,把造船的⽅法牢牢地记在⼼⾥。
这⼀天,郑和捡了⼀些碎⽊条和⼩⽊⽚,在屋后的空地上,⾃⼰悄悄地造起⼩⽊船来啦!
郑和⼀⼼⼀意地造船,把别的事情都丢在了脑后边。为了造船,他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没⽤多少天,郑和就造出了三⼗多只⼩⽊船。
船造好了,郑和的欢喜劲⼉就甭提了!⼀天,他把⼩⽊船都运到湖边,⽤绳⼦⼀只⼀只地连起来,郑重地放到⽔⾥,系在⼤船后⾯。看着⾃⼰造的⼩⽊船排成了队,郑和⾼兴地⼜蹦⼜跳,嘴⾥喊着:“我的船下⽔啦!我的船下⽔啦!”
伙伴们好多天没看见郑和了,听到他的喊声,都跑过来,⼀看:“嗬,郑和造了这么多船啊!真是太好啦!太好啦!”⼀个个都⾼兴得拍起⼿来。
郑和⼀本正经地说:“我的船队就要出发了,你们愿意做我的⽔⼿,跟我去远航吗?” 孩⼦们争先恐后地说:“愿意!愿意!”
郑和让伙伴们上了⼤船,他⾃⼰当船长,等伙伴们拿起船桨,就⼤声说:“现在起航!”
孩⼦们⼀齐划起船来,三⼗多只⼩⽊船跟在⼤船后⾯,像⼀条长龙似的在⽔⾯上游动。郑和挺着⼩胸脯,站在船头,不断地下着命令,可威武啦! 这⼀年,郑和才10岁。
【篇⼆】历史名⼈简短⼩故事精选 杨时
“程门⽴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宋代理学家将乐县⼈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就聪明伶俐,四岁⼊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岁就能作赋,⼈称神童。他⼗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榜。他⼀⽣⽴志著书⽴说,曾在许多地⽅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书院,潜⼼攻读,写作教学。 有⼀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步深造。有⼀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个正确答案,他俩⼀起去⽼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他们把⾐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不敢惊动打扰⽼师,就恭恭敬敬侍⽴在门外,等候先⽣醒来。
这时,远⼭如⽟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的素装。杨时的⼀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过了良久,程颐⼀觉醒来,从窗⼝发现侍⽴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披雪,脚下的积雪已⼀尺多厚了,赶忙起⾝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先⽣”。此后,“程门⽴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篇三】历史名⼈简短⼩故事精选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桥镇)⼈。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的天⽂学家,为我国天⽂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学等⽅⾯,张衡也表现出了⾮凡的才能和⼴博的学识。
⼉时的张衡天资聪明,态度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早上带着露珠的花朵,中午⾼悬天空的太阳,晚上天空中皎洁的⽉亮、⼀闪⼀闪的星星都让他产⽣了⽆穷⽆尽的联想。他总是跟在⽗母⾝后问这问那。 有⼀次,他和母亲⼀起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升起,红艳艳的,煞是可爱。他不经意间看见了⾃⼰的影⼦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那样⾼⼤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篮⼦野菜。他跟在母亲后⾯,⼀蹦⼀跳地⾛着。“咦!影⼦哪⾥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看,影⼦缩成了⼀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影⼦就会变短缩成⼀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的时候,影⼦还会变长的。
回到家⾥,张衡⼀直关注着⾃⼰的影⼦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的影⼦⼜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他感觉⾃⼰⼜学到了⼀点新知识,⾼兴极了。
⼀个夏天的晚上,⽗母带着⼩张衡⼀起到打⾕场上纳凉。这是⼈们⼀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们⼀边摇着扇⼦,⼀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们则叽叽喳喳地玩得不亦乐乎,⼀会⼉捉迷藏,⼀会⼉过家家。只有张衡⼀个⼈不声不响地呆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还⼩声默念着“⼀个,两个……”母亲以为他⽩天跟⾃⼰出去累着了,就说:“衡⼉,你要是累了就⾃⼰回屋⾥歇着吧,不要愣在那⾥,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不转睛地望着苍穹。
⽗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过了好⼀会⼉,⼤⼈们都困倦了,接⼆连三地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望着天空。这时,⼀个⼤点⼉的孩⼦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咳!傻了,⽼瞅着天上⼲什么,那上边⼜不会掉⾦⾖⼦。”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揉酸痛的脖⼦说:“谁指望天上掉⾦⾖⼦了,我在数星星。”此语⼀出,⼤家都愣住了。“什么,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经数到⼀千多颗了。” 旁边的⼀位⽼爷爷插话道:“孩⼦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这些星星⽆穷⽆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天空就只有⼀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爷爷被张衡的执著精神打动了,⼀下⼦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亲赶紧过来打圆场:“不许这样跟⽼爷爷说话。”张衡意识到⾃⼰的不对,连忙向⽼爷爷道歉。但他回过头来,还是想跟⽗亲辩解⼀番。⽗亲早看出他的⼼思,就说:“衡⼉,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挨个数是不⾏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弄清、记牢。” ⼩张衡点了点头,按照⽗亲说的去做,果然⼜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当时,各种⾃然灾害频繁地发⽣,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它来⽆影去⽆踪,⼀旦发⽣却极具破坏⼒。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种在地震发⽣后准确测定其⽅位的仪器,以便及时调拨物资进⾏救援。定下⽬标以后,他查阅了⼤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资料,亲⾃来到刚刚发⽣地震的地⽅,测量⼤地的震感。有⼀次,他把测震仪插⼊⼤地,刚要读取数据,⼀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道⼟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快,往旁边⼀跳,才躲过⼀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泥。他拍拍⾝上的灰⼟,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百姓⼗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地研究地动仪。 不久,地动仪成功问世了。【篇四】历史名⼈简短⼩故事精选 苏轼
中国北宋(960-1127)有名的⽂学家苏轼,字⼦瞻,号东坡居⼟。眉州眉⼭(今四川眉县)⼈。⽣于宋仁宗嘉祜三年,
(1036),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享年六⼗六岁。苏轼多才多艺,在中国古代名声极⼤。在散⽂⽅⾯,他是唐宋⼋⼤家之⼀;在词坛,他是豪放词派的⾸领,在书法⽅⾯,他是宋代四⼤名书家之⼀;在绘画⽅⾯,他既是画家,⼜是⽂⼈画理论的奠基⼈,他的⽂⼈画理论对中国宋代以后的绘画发展产⽣过深远的影响。
但苏轼的⼀⽣充满了艰⾟,从他⼆⼗六岁挤⾝官场之后,四⼗年间⼀直在党争的漩涡中受冲击、受迫害、蹲监狱,遭流放,最后被贬到今⽇之海南岛。好不容易在宋徽宗上台(1101)时被赦免,下令调他回⾸都汴梁(今开封),准备委以重任。但由于当时正值盛夏,他连⽇赶路,过分劳累,⼜是六⼗六岁⾼龄的⽼⼈,⾝体虚弱,当⾛到江苏常州时,终因中暑病倒,不久死于常州。
苏轼为官期间,为⽼百姓办过不少好事,在民间⼀直⼴为传颂。写画⽩团扇救⼈之急,就是突出的⼀例。根据何远《春渚纪闻》记载,苏轼被贬杭州作官时,⼀天有⼀位绫绢商⼈上堂起诉,状告⼀个制扇⼯匠⽋他两万绫绢钱迟迟不还。苏轼派公差传唤制扇⼈到公堂受审。制扇⼈跪禀道:我家世代以制扇为业,前不久⽗亲死了,今年开春以来,杭州地⾯连⽇阴⾬,天⽓寒冷,没有⼈买扇⼦,我⼀时拿不出钱来还帐,不是故意拖⽋不还。苏轼听后觉得值得同情,感到此案很难处理,想了半天才想出办法。对卖扇⼈说:快把你家的扇⼦取来,我帮你卖出去。那⼈忙回家把扇⼦抱来,苏轼挑选了⼆⼗把⽩团夹绢扇,顺⼿拿起判状⼦的⽑笔,在扇⾯上以⾏草书题字,画枯⽊⽵⽯,⼀会就完成了。然后交给制扇⼈说,赶快拿到衙门⼝外⾯去卖,换了钱⽴刻还⼈家。制扇⼈接过扇⼦叩头谢恩,刚出府门就被买扇⼈围起来了,你争我抢,⼆⼗把扇⼦很快就卖光了。每把⼀千,⼆⼗把卖得钱刚好够还帐。苏轼此举,使很多杭州⼈感动地落了泪,夸赞郡守苏轼为官清正。制扇⼈全家更是感激啼零。 苏轼的书画虽然很值钱,但他从不以此赚钱,当时⼈称赞他善书⽽不求售。相反,有不少⼈求他写字画画,只要⾼兴,就当场挥毫,慷慨相赠。苏轼被贬到⼴州时,南⽅有⼀位和尚名叫契顺,步⾏⼏个⽉到⼴州求东坡写字。苏轼被贬边陲,难得有⼈敢于同他往来,见契顺如此诚⼼,便⾮常⾼兴,⼀⽓写了数篇相赠,⼆⼈从此成了知⼼朋友。
苏轼的书画作品流传不多,因为有的在党派⽃争中被烧毁了。绘画作品流传得则更少,现在所能见到的他的绘画真迹,只有⼀幅⽊⽯图,画了⼀块⼤⽯头,压着⼀棵⼲枯的弯树,树根旁长了⼀丛⼩草,⽯头缝⾥长了⼏丛嫩⽵。这幅画上有同时代⼈刘良佐、⽶芾的题字,才知道是苏轼所画。关于这幅画的寓意,根据苏轼的朋友黄庭坚、⽶芾的有关记载,说他胸中有盘郁之⽓,即不平之⽓,故意把枯⽊画得怪怪奇奇,以发泄怒⽓,这话⼤概是可信的。
【篇五】历史名⼈简短⼩故事精选 ⽶芾
⽶芾六岁熟读诗百⾸,七岁学书,⼗岁写碑,⼆⼗⼀岁步⼊官场,但他⾏为乖张,
⽶芾笑话很多,他出门不穿宋朝⾐服,却弄⼀⾝唐代⾐帽。⾛在⼤街上,常常引来⼤量群众围观。⽶芾洋洋⾃若,反⽽更神⽓活现,别⼈⼀看那个架势,不认识的⼈也知道,整个⼤宋除了“⽶颠”没第⼆个这么怪的。古⼈写信,结尾总会客套⼀句“再拜”,⽽⽶芾写到这,他就把笔放下,站起来整理好⾐服,然后真的就拜了两拜。
⽶芾嗜⽯,《宋史》本传记有其事。元倪镇有《题⽶南宫拜⽯图》诗:“元章爱砚复爱⽯,探瑰抉奇久为癖。⽯兄⾜拜⾃写图,乃知颠名传不虚。”据说,有⼀天,⽶芾外出遇到⼀块希奇古怪的⼤⽯头,形状奇丑,仿佛⼈形,⽶芾⾮常喜欢,围着这块⽯头转了⼏圈,不愿离去,他特意将⾃⼰的官服脱下给⽯头披上,并作了⼀个揖,嘴⾥念叨:“⽯兄,⽯兄,你能不能随我⼀道回府?”。当然⽯头不会⾃⼰作答,⽶芾也不需要⽯头回答,他命轿夫将⽯头搬进轿⼦⾥,就打道回府了。轿夫好不容易将⽯头抬回⽶府。家⼈连忙出来迎轿,⼀掀开轿帘,⼤吃⼀惊:“怎么⽼爷变成了⽯头?”再往轿后⼀看,⼀个短⾐短衫的⽼头⽓喘吁吁的⾛过来了,家⼈忍俊不禁,原来⽼爷⼀直⼩跑跟在后⾯,满头⼤汗。
⽶芾对此癖好⾃鸣得意,⾃写《拜⽯图》。后世画家亦好写此图,于是⽶芾拜⽯⼀事便喧腾⼈⼝,传为佳话。⽶⽒宝晋斋前也有异⽯,以供清玩,《书异⽯帖》记有此⽯。相传⽶芾有“瘦、秀、皱、透”四字相⽯法。
⽶芾玩⽯甚⾄达到⼀种不理衙务的地步。⽶芾在江苏涟⽔做官时,这地⽅靠近安徽灵壁,灵璧出产的灵璧⽯是有名的玩⽯。⽶芾收藏了不少灵壁⽯。每块都题其名⽬,经常把玩终⽇不出。杨次公按察使,管⼀路司法和官吏考核,视察到涟⽔时,对⽶芾严肃地说:“朝廷将千⾥郡的地⽅交给你,你怎么能终⽇玩弄⽯头?”⽶芾从左袖中取出⼀灵壁⽯,嵌空玲珑,峰峦洞⽳俱全,⾊极清润,在⼿中翻转抛接给杨看:“这⽯头怎么样?”杨不看。⽶芾将⽯纳⼊袖中,⼜取出⼀块⽯头,叠峰层峦,奇巧得很,不看⼜纳⼊袖中。最后取出⼀⽯,极尽天划神镂之巧,看着杨说:“这种奇⽯,怎么能不爱?”杨忽然开⼝道:“并⾮只有你爱,我也很喜欢它。”他就从⽶芾⼿中抢过此奇⽯,径直登车离去,⽶芾逃过考核⼀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