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看看合作社里咋种田?

看看合作社里咋种田?

2023-06-1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看看合作社里咋种田?

作者:王帮高

来源:《农机市场》 2013年第10期

王帮高

踩着软软的土地,闻着小麦秸秆的清香,笔者去地里找到了维松农机合作社里的掌门人杨伟松。此时,他正在莱州市朱旺村一大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指挥机械植保、水肥灌施“一条龙”作业服务。

今年44 岁的杨维松是山东省莱州市城港路街道朱旺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5 年多年,他硬是把合作社流转的260 亩的盐碱地种成了亩产过千斤的样板田。

土地流转——向规模要效益

眼下不少农民在感叹种粮效益低的时候,维松农机合作社却对种粮却情有独钟。

6 月2 日,得知自己260 亩小麦打出了近30 万斤小麦时,杨维松喜上眉梢:“现在国家政策好,粮价稳,收入足,土地流转形成了规模效益,合作社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

合作社在海边承包了280亩盐碱地,其中260 亩用种植优质小麦、玉米,其他20 亩种植经济作物。杨维松在长期耕作中体会到:种粮,规模越大效益越高。

“由于合作社是规模种植,农用物资都是批量,可以适当优惠。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合作社种粮补贴力度,只要科学管理,种粮一样能赚钱。”杨维松边说边扳起手指算起了账,“ 今年,合作社的小麦亩产平均625公斤,按小麦平均每公斤二块五毛钱算,一亩地可收入1560 多元,加上120 元的小麦直补和10 元的种子补贴,每亩地的收入在1700 元左右,规模种地的效益比过去可观多了。”

杨维松介绍,现在国家鼓励农村土地合理流转的政策很好,原来一家种个三五亩地,效益不高,还得占个劳力,280 亩地就得占用近70-80 个劳力。现在能流转了,农机合作社把各家各户的分散地块集中起来,不仅节约了看似不起眼却为数不少的边界土地,还方便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从实践来看,规模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每亩地的收益比农民在小地块上精耕细作能多出300 块钱。

“依靠政府的农机补贴,合作社购买了收割机,还有免耕播种机,种地不求人,这260 亩地耍着干,利用早上和傍晚时间,收种就能全部完成,不比你们城里人辛苦多少——如果没有机械化生产,打死我也不种这么多地。”说话时,杨维松一脸轻松。合作社里的“一条龙”机械化作业,还让全村人尝到了机械化的甜头。

站在地头,70 多岁的村民林世达回忆说:“以前那种‘割麦累得扒层皮’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往年,每到麦收时节,麦田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齐上阵,农民常常把奋战“三夏”比作“虎口夺粮”,一个麦季下来,人累瘦了,脸晒黑了,仿佛剥了一层皮。“如今大不一样了。”看到机械化的威力,他深有感触地说:“俺家种了3 亩小麦,收割时只需来地头转悠,然后回家等着就成,全部都是合作社给俺忙活。我明年也准备不种地了,以每亩500 元的租金把地交给合作社种,自己再也不用操那个心了。”

保护性耕作——增收节支显现

莱州近几年极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全市保护性耕作达到了25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3%。笔者正好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遇到了杨维松,他正在用农机部门奖励给合作社的五组机械化节水灌溉机械给刚刚出苗的玉米进行浇水,这是他第三年实施保护性耕作了。

去年,合作社里的200 亩小麦采用了保护性耕作。“别看今年早春冻寒,加上后来少雨,合作社只浇了一遍水,但一点也没影响到收成,相反,还少施肥了,但产量每亩却增加了80 多斤。”

杨维松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实施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手段,把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省去了传统的旋耕灭茬、土壤耕翻、扶垄筑畦等多道作业环节,一次完成起垄、灭茬、施肥、播种等工序,有效减少农业生产环节,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每亩节省机械作业费用40 元;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蓄水能力增加15%左右,粮食产量增加10%左右,每亩节约化肥20 公斤,另外实施保护性耕作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技术,有效减少耕地水分蒸发、促进保墒,起垄播种的小麦播在沟内,减少雨水径流,有利于雨、雪集中使用,这样比传统播种可减少浇水一到两次,节约灌溉用水15% ,包括人工费在内每亩至少增收节支220 元以上。”

杨伟松说,保护性耕作的小麦,要比常规播种的小麦明显粗壮,根系发达,分蘖性好,秸秆粗壮,抗倒伏,抗病虫害。“虽然今年春天大旱,但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所受影响较小。”

随行的莱州市农机局的同志向我们介绍,莱州市一直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机合作社推广的重点,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推广这种种植方式,并不断加大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力度,目前,全市免耕播种机已经达到了423 台。今年,莱州市要将保护性耕作面积推广到30 万亩,年增收节支6280 万元,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大地激发农机合作社种粮的积极性。

土地深松——抗旱增产保丰收

春耕备好田,夏收不用愁。“以前由于没有大机器,一直靠家里那台陈旧的小四轮,无法完成深松,眼看着土壤板结,却无能为力。现在这些问题解决了,有了这台深耕机,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粮食每年都会获得大丰收!”回想起春耕生产的情景,杨维松谈到合作社新买来的3台大型深松机,喜不自禁。

“这几台机器真争气,这个春天,合作社二分之一的土地都进行了深松,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杨维松收拾他那台心爱的深松机,像宝贝一样,为机器除土扫尘。停下机器,老杨拍拍那台崭新的东方红904 型拖拉机,兴奋地对我们说。

杨维松告诉我们,由于近年来政府补贴资金充足,合作社一下子圆了多年的夙愿:不到2 年时间,合作社就利用政府补贴资金先后购置了一台东方红904型拖拉机,二台深松机,一台小麦玉米两用机,还有一台欧豹820 拖拉机和一台免耕播种机。有了这些机械,合作社不仅完成承包地的活,还可以为农户提供小麦、玉米机收,土地深松作业和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了。

“土地承包到户快30 年了,这两年土地才开始深翻、深松。以前由于没有大机器,无法完成深松、深翻,眼看着土壤板结,却无能为力。有了这台深松机,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粮食丰收很有把握!”

“深松作业对粮食增收有什么促进作用?”笔者问。

“实施机械化深松作业可打破多年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透气、蓄贮水能力,犹如给庄稼建造了一个小型蓄水池,并能将作物残茬留在地面起到防止水

蚀与风蚀的作用,可大大提高土地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通过这二年的对比试验,在气候、种子、化肥、生长期相同的情况下,深松后每亩土地多产粮食200-300斤是没有问题的。”人称种地“老把式”的杨维松谈起土地深松时如数家珍。

“对土地进行深松,要比一般的费用高一大截,以前种地不赚钱,大家都不愿意多花钱对土地进行深松。现在种地不光有粮食直补,还有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税全免,费用比以前少多了,深松政府也有补贴,所以种粮有赚头,大家也舍得投资搞农业了。”来找合作社代为深松作业的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大原村种粮大户林维升接过话茬。

据介绍,为实施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规划,今年以来,莱州市加快了农机合作社建设的步伐,大力推广玉米机收、土地机械深松,免耕播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浅翻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单粒播种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作业成本,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粮食平均增幅都在15%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