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以AgNO3为标准溶液,用吸附指示剂(如荧光黄或曙红等)指示终点的银量法
原理: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样品中的C1—,以荧光黄为指示剂,其反应如下:
HFI=H’+FI— (荧光黄)无色 黄绿色 AgCI.Ag++FI—=AgCI·Ag·FI
黄绿色 淡红色
荧光黄为有机弱酸,在溶液中可离解为黄绿色的FI—离子,但若溶液的酸度太大,将抑制其离解,使终点不敏锐。所以滴定介质的酸度主要由吸附指示剂的酸离解 常数决定。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由于样品中的C1—仍大量存在,AgCl胶粒带负电荷,
—
荧光黄阴离子FI不被AgCl胶粒吸附,到达化学计量点后,过量一滴AgNO3的标准溶液,使 AgCl胶粒带正电荷(AgCl·Ag+)+,带正电荷的(AgCl·Ag+)+胶粒强烈吸引FI—,可能由于在AgCl表面形成了荧光黄银化合物,导致颜色发生变化,使沉淀表面呈淡红色,指示滴定终点。
淀粉作用:保护胶体的作用,可以减免AgCl沉淀的聚集,有利于吸附
硼砂作用:加入一定量2.5%硼砂溶液调节pH值使之为弱碱性, 这时终点极易
观察。
加水作用:为减少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一般滴定的体积以大些为好,故须加
水稀释试液。
终点判断:至黄绿色荧光消失,刚呈现淡红色即为终点
pH值对氯化钠注射液含量测定终点判断的影响 中国药师 2000年第2期第3卷 经验交流
作者:邵红燕
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药检所 562400 关键词:pH值;注射液,氯化钠;含量测定▲
-1
氯化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95版(二部)采用了“银量法”。以0.1 mol*L硝酸银溶液为滴定液, 吸附指示剂荧光黄指示终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在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时, 当被滴溶液的pH值为弱酸性时, 终点颜色变化不敏锐, 从而影响滴定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向被测溶液中加入一定量2.5%硼砂溶液调节pH值使之为弱碱性,
这时终点极易观察。现介绍如下。
1 药品与试剂
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分别为4.8, 5.5, 6.3)由贵州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
0.1 mol·L硝酸银滴定液(按《中国药典》95年版附录配制); 2.5%硼砂与2%糊精溶液(实
验室配)。 2 方法与结果
分别取pH值4.8, 5.5, 6.3的0.9%氯化钠注射液, 按《中国药典》95年版二部规
[1]
定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另取pH值为6.3的氯化钠注射液用2.5%硼砂溶液调节pH值
为7~9后按上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观察滴定终点的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
表 1 测定氯化钠注射液含量的终点变化观察结果
溶液pH值 4.8 5.5 6.3 7.0 7.8 8.4 9.0
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黄绿色→黄白↓→粉红
终点分辨程度
黄白转变为粉红变化不清晰,终点不灵敏 黄白转变为粉红变化不清晰,终点不灵敏
黄白转变为粉红较不灵敏 颜色变化清晰,终点灵敏 颜色变化清晰,终点灵敏 颜色变化清晰,终点灵敏 颜色变化清晰,终点灵敏
3 讨论与建议
吸附指示剂荧光黄为一种有机弱碱, 在溶液中可离解为黄绿色的荧光黄阴离子和质子,
-7[2]
ka≈10。因此, 当溶液的pH值小于7时, 荧光黄的电离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 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以致其阴离子浓度太低, 不易被氯化银沉淀吸附, 致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敏锐。实验结果表明, 当被滴溶液的pH值为中性至弱碱时, 有利于终点颜色的观察。厂家生产的该注射液pH值一般偏弱酸性, 因此, 在执行药典标准对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时, 建议可加入2.5%的硼砂溶液1 ml调节pH值为中性至弱碱性, 这样可使滴定
终点更易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 1995版. 二部. 946
[2]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第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449
收稿日期:1999-08-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