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一部分 (全校统考部分)
系-----------专业-----------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单选题答案的表格中,否则不算分数。每小题1分,共40分)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 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5、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激变论的观点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8、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0、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1、人们对森林的滥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水源枯竭,土地荒漠化,气候恶劣化,生物物种减少。在因果联系上,这属于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多因多果 D.同果异因
12、“存在即是过程”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主义的观点
13、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为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5、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磨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6、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7、价值原则 A.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 B.是一元的
C.是体现主体尺度的要求 D.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
18、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
A. 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19、.在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
C.产品的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20、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个人心理 B.社会心理
C.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学 D.道德、艺术和哲学
21、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
22、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能转化为必然性是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23、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种观点是
A. 折衷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2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25、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26、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27、有人认为,地球上产生生命是纯粹偶然的,没有任何必然性,就像一个人偶然得到一笔 巨款成为百万富翁一样。从哲学上看,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非决定论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进化论观点
28、“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属于 A.神学历史观 B.唯心主义历史观 C.自然主义历史观 D.唯物史观
2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31、矛盾斗争的无条件是指
A、不需要任何条件 B、能脱离斗争性而进行斗争 C.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D.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3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3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
34、在价值关系中要求“物趋近人”的观点 A.体现了价值的客观性 B.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 C.体现了价值的多元性 D.体现了价值的历史性
3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36、人在价值关系中与其他存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人既有自然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然价值 B. 人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物质价值
C. 人既可以是价值客体又可以是价值主体,其他存在物只能是价值客体 D. 人既有自我价值又有社会价值,其他存在物只有自我价值
37、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A.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B. 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3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所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39、.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A.非直接同一的 B.直接同一的 C.相互包含的 D.相互转化的
40、认识是对主体的反映,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 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至五个你
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多选题答案的表格中,否则不算分数。多选、少选或错选均无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
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E.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
3、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有 A.西方古代的影像说 B.西方古代的流射说 C.西方古代的蜡块说 D.西方近代的白板说 E.西方古代的回忆说
4、属于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的有 A.手工工具 B.现代的机器系统 C.现代的动力能源系统 D.望远镜、显微镜 E.电子计算机
5、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二部分(全校非统考部分,由任课教师出题,50分)
中山大学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题纸
系-----------专业-----------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6 16 26 36 7 17 27 37 8 18 28 38 9 19 29 39 10 20 30 40
二、多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2 3 4 5 三、其他题目
2004学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统考部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C 11 A 21 C 31 D 2 A 12 B 22 B 32 C 3 A 13 D 23 B 33 C 4 B 14 D 24 D 34 B 5 C 15 C 25 B 35 C 6 A 16 B 26 B 36 C 7 B 17 C 27 B 37 B 8 C 18 A 28 D 38 C 9 D 19 A 29 C 39 B 10 C 20 C 30 A 40 B 二、多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ABDE 2 ABD 3 ABCD 4 ABC 5 CDE
中山大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一部分 (全校统考部分A卷)
系-----------专业-----------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单选题答案的表格中,否则不算分数。每小题1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 义
3、现代西方哲学虽然流派众多,但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思潮,即 A、经验论和唯理论 B、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C、唯名论和唯实论 D、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4、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关系
7、圣经记载道,上帝用尘土(即指大地泥土)造人,将生气(即指灵)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 对这一观点,从哲学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地说明了世界的本原 B、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圣经中的“上帝造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上帝造人”是宗教的观点,是正确的
8、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曾经是新中国引以为自豪的大型水利工程,然而由于该工程没有考虑到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可能会造成三门峡水库的淤塞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三门峡水库泥沙日益淤积,库容不断减少,对下游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这个根本要求是 A、世界是多样性 B、世界是统一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一切从实用出发
9、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关系是: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0、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隔天遥看一千河”所包含的哲理思想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本质的稳固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3、王安石的“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的诗句 A、否认绝对运动 B、反映了形而上学的观点 C、强调相对静止 D、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14、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亮之
多智而近似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15、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D、同一性和斗争性
16、“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得死”这说明
A、外因是变化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C、外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7、“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的话,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这句话应理解为
A、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有着根本的区别 B、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绝对对立的 C、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相同的 D、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
1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1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20、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2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2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3、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很多重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5、2002年,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26、2004年9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 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27、1991年冬天,英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他使用同台计算机和相同的计算程序,仅仅是第二次输入数据时四舍五入了小数点后的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令罗伦兹教授目瞪口呆: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
28、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
A、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科学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D、科学技术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29、“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
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D、激变论的观点
30、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31、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2、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A、通过生产发展水平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社会制度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3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C、自然规律是自发的起作用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D、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34、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是
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3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 D、分工协作关系
36、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劳动工具
37、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态的规律 D、阶级斗争的规律
38、阶级在实质上首先是
A、政治范畴 B、历史范畴 C、经济范畴 D、思想范畴
39、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40、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至五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多选题答案的表格中,否则不算分数。多选、少选或错选均无分)
1、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A、我思故我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 D、万物皆备于我 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说“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不同的表达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3、《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E、分析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4、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类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 A、人造的或人为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世界 B、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
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 D、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E、 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5、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所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获得预期的效果 E、能否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中山大学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题纸 系-----------专业-----------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11 21 31 2 12 22 3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6 16 26 36 7 17 27 37 8 18 28 38 9 19 29 39 10 20 30 40 二、多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2 3 4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二部分(全校非统考部分,由任课教师出题,50分) 中山大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一部分 (A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D 11 D 21 B 31 D 2 B 12 C 22 D 32 A 3 B 13 D 23 D 33 C 4 D 14 B 24 D 34 D 5 C 15 D 25 D 35 B 6 C 16 C 26 B 36 C 7 B 17 A 27 C 37 C 8 C 18 D 28 B 38 C 9 B 19 B 29 A 39 D 10 D 20 A 30 C 40 C 二、多选题答案填充表格 1 ABDE 2 BCDE 3 ABD 4 CDE 5 DE
一、叶启绩2005学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题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社会历史条件:大机器生产、三次工人运动等(3分)。
②、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分)。
③、思想理论来源:吸收与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分)。
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3分)。 ②、它是理解其他规律与范畴的中心线索(2分)。
③、它是指导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根本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分)。
四、辨析以下命题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16分) 1、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具有物质性的特点,又不能归结于一般物质性(1分)。
②、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以主体为主导地位与中心地位的(1分)。 ③、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是以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而实现的(3分)。
④、是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与主体对客体的超越性的表现,是人类实践活动本质内容(3分)。
2、既然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它们都是必然的。
①、这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它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定偶然性(2分)。 ②、任何现象都有原因,但不都是必然现象,因为还有偶然现象(3分)。
③、必然现象是由事物内部本质原因所导致,偶然现象是由非本质原因所导致(3分)。
五、论述题(18分)
联系当前实际,试说明实践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关系。
①、实践标准主要是从认识的正确与否即是否是真理方面来谈的。它遵从的原则主要是:客体尺度、客观制约性、一元性(4分)。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主要是从应当与否即对人类发展价值方面来谈的。它遵从原则主要是:主体尺度、人的目的性、多样性(4分)。
③、实践基础上实现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的统一、这两方面标准的统一(2分)。 ④、联系实际论述(6分)。
二、林滨2005年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第二部分 (50分)(林滨)
三、简答题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水是万物的始基”是西方哲学史的第一个哲学命题”?(8分) (1)思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特点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 方法:直观的观察与经验、大胆的推测与猜想
评价:从自然本身探究其本原,从物质本身来说明物质,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但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揭示物质的本质。5分 (2)“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个命题:
表示人类第一次摆脱了用超自然的力量或神话来说明世界的产生,而是从自然本身来说明世界的本原,它标志着哲学开始从宗教或神话的怀抱中解脱出来
这个命题的产生反映了人类的思维从众多中发现共同,从多样中得出单一的特点,标志着哲学所具有的抽象思维的形成。3分 四、论述题
1、 如何辩正评价哲学唯心主义?并举你所了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的思想加以说明与分析。(12分) 哲学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认识大树上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哲学唯心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阶级、认识论根源,由于人类认识过程是曲折而非直线式的,如果把这个曲折过程中的某一个片段夸大起来推向极端,就回陷入唯心主义。
对待哲学唯心主义应该采取辨证否定观的原理,采取扬弃的方法。(6分) 第2部分灵活改卷(6分)
2、 如何理解实践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试谈这一原理对于人生的启迪。(15分) 主体对象化:是指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
客体非对象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6分)
第2部分灵活改卷(6分),一方面强调人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方式展开生命,把能力、才华、追求与价值外化到客体上,另一方面在实践的过程通过客体主体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丰富与成长。
3、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并谈谈你由此获得的启发与感想。(15分) 价值的主体性:
(1)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2)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
(3)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
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价值关系中不是人趋近物,而是物趋近 人;表现在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8分) 第2部分灵活改卷(7分),强调尊重与理解、强调创造性与主动性、强调人不被物化
三、吴育林2005学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哲学试题(问答题)及标准答案(要点)(吴育林)
1、什么是哲学问题?哲学问题和哲学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
哲学问题是关于宇宙之谜(人之所在)、人生之谜(人之所是)和文化之谜(人之所作)的最一般的问题,其中,人生之谜是哲学的核心问题。
哲学问题具有如下特点:普遍性、抽象性、求解的多元性、时代性和万古常新性等。 哲学思维方式具有如下特点:哲学是思与史的统一;哲学是思与问的统一。
2、什么是可能性?怎样分析可能性?
可能性是指指包含在现实事实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可从质和量两个层面对可能性进行分析。就质的角度而言,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可能和不可能;二是分析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二是分析是好与坏两种相反的可能性。从量上分析可能性就是分析可能性的大小。
3、怎么理解真理和真理的客观性?说明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几种情况。
真理是指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则是主观的。所谓客观真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真理向谬误的转化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所特有的适用范围,超出其适用范围,真理就可能变成了谬误;二是真理是发展的,真理必须随着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发展,否则真理也有可能变成谬误;三是真理是全面的,即任何真理都是一个思想理论体系,其中的每个观点、每个思想相互之间都具有逻辑的统一性,如果割裂其中的联系,断章取义地理解真理,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
4、什么是生产方式?怎么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这是人类其它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发生的基础;其二、它是把人类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的根本途径;其三、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其四,它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起制约作用。
5、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所谓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在没有外来条件严重干涉的
情况下,其社会形态将按照自然历史过程发展,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二是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民族,都具有共同的本质特征。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包括如下几层涵义:一是各国、各民族在经历某种社会形态时,其经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各国、各民族在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时间和方式是多样的;三是某些国家、民族和地区,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在五种形态依次更替的序列上,可以越过其中某个甚至几个发展阶段。
四、程本学2005学年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期终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要点)(非统考部分)(程本学)
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1.唯心主义就是主张精神和理想的崇高作用。
错误。唯心主义之所以称为唯心主义,并不是因为它推崇精神和理想的崇高地位。唯心主义之所以叫唯心主义,是因为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中,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推崇精神和理想的崇高作用与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不是一回事,因此,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正确。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识对象存在于认识之外,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原则。但是,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消极、简单的摹写,而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表现在主体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创造出概念和理论体系;主体根据需要,能动地创造出未来世界的蓝图,指导实践,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地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3.“你若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正确。这是德国诗人歌德的名言,意思是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活动对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活动对于个人自身的意义,即社会对个人或自己对自己的满足。在这两个尺度中,社会价值尺度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根本尺度。这是因为,为社会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个人为社会奉献越多,社会越进步,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就越多。因此,人的价值是奉献与满足、创造与享用的统一,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试论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这种关系使事物保持着稳定、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对立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存在使得事物呈现出动荡、不稳定、变革的状态。矛
盾的斗争性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制约斗争性。但同一性并非是无差别的等同,而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这种同一的许多条件要通过斗争来建立,所以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斗争性寓于同意性之中,同一性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没有改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因此,我们一定要辨证地处理好社会改革与稳定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2.“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进行分析。
自私是一种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利益的观念,它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人都是自私的”,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具体地说:
(1)自私这种观念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从根本上说,它是私有制经济的产物。远古时代没有私有制,人们也就没有自私的观念。“人都是自私的”,实际上否定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事实,因而是错误的。
(2)自私这种观念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必将随着私有制的消灭而最终消灭。在彻底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也不会再有自私的观念。这表明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它的产生或消灭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所决定。“人都是自私的”把自私看成是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认为社会意识不会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是错误的。
(3)在阶级社会中,私有观念也不是一切阶级统一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由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是大公无私和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思想的产生进一步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从本质上看,“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把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看做是一切阶级和个人的共同意识形态,因而是错误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