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以系统论和控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出发点,并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管理会计报告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1.1管理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认为所有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等级结构性、时序性等共同的基本特征。现代系统论包括三个原则:整体性原则;最优性原则,即指从多种备选形式中选择出系统的最佳形式,使系统处于最优的状态,进而达到最优的效果;模型化原则,即用数学方法对系统进行准确的计算,使系统方法能够进行定量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该根据现代企业的一般特点和运作规律去控制、构建、管理以及改造,从而使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满足公司管理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通过调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系统结构,促使企业健康的向实现其战略目标方向前进。
1.2管理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理论
管理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目标、功能和作用,以及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和框架结构。
管理会计报告的主体——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即管理会计报告的需求主体,大体分为以下三类: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和基层管理者。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即帮助管理当局对资源的最优化使用作出决策。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规划的功能。管理会计报告的规划功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数据及其他的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从而帮助各级管理当局对某些重大运营问题作出专门、准确的决策分析;并以该决策分析为基础,编制企业的责任预算与整体规划,进而确定各层次目标,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企业运营活动;其次,组织的功能。管理会计报告的组织功能主要是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以及处理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程序,以便对人、物、财等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和使用。再次,控制的功能。管理会计报告的控制功能主要是根据企业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对预期可能发生、或实际已经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保证计划目标的顺
1
利实现。最后,评价的功能。管理会计报告的评价功能主要是指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其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业绩,以便合理实施奖惩,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
管理会计报告具有以下作用: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保证了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与可靠;弥补了财务会计报告滞后性的缺陷,它放眼于特定目标的决策,未来的决策;随着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就需要运用管理会计报告向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制定决策;管理会计报告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固有形式,报告形式多样,期限不受限制,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需要,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以上作用同时反过来证明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重要地位。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特征:注重目的性和实用性,突出目标理论的核心作用;动态发展性;为企业的管理服务;以相关性作为首要信息质量特征;偏重时效性。
综上,不难发现,管理会计报告更注重企业信息对管理者的及时性和相关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对信息的需要,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现代企业管理者应适应由注重财务会计报告转向注重管理会计报告的转变。
二、 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2.1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思路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该是融入到企业的整体运行流程当中的,因此,根据管理会计报告的特征,在进行体系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目标导向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设计思路,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首先要有逻辑出发点,本文以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作为整个体系的出发点构建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报告的目标出发,依据管理会计报告设计的相关、及时、灵活和成本效益等原则,涉及管理会计报告的具体内容,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管理会计报告基于管理会计报告的职能共分为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和责任考评报告三部分,其中预算报告主要从营业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个角度来开展;决策控制报告从投资决策、筹集决策、经营决策以及控制分析四个层次来展开;
2
最后的责任考评报告从预算评价和业绩评价两方面阐述。
2.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内容
本文所构建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根据管理会计的功能展开的,分别为预算报告、决策控制报告和责任考评报告。
2.2.1预算报告
根据全面预算的思想导向,预算报告体系主要包括营业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和财务预算报告。这里主要从介绍预算报告的编制内容和设计报表格式两个角度展开。
营业预算报告是与企业经营业务各环节紧密结合的,主要包括销售预算报告、生产预算报告和成本费用预算报告;资本预算报告主要包括投资预算报告和筹资预算报告。投资预算在先,筹资预算在后。其中投资预算报告是指企业为了做大做强,获得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收益而作出的资本支出计划;财务预算报告包括现金收支预算报告、损益平衡预算报告和财务状况预算报告。
2.2.2决策控制报告
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需要将进行的各项预算落实。因此,决策控制报告体系包括决策模块和控制模块,是为企业的管理层进行投资、筹资、经营等决策服务的,主要包括筹资决策报告、投资决策报告、经营决策报告和控制分析报告。
筹资决策报告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帮助管理决策层对筹资的方式、数额、结构等进行决策的报告。筹资决策报告是根据资金需要的预测来选择适合企业的筹资渠道和方式;投资决策报告主要以企
3
业内部项目投资决策为主,如果企业资金富余,可以自行选择金融资产投资、证券投资等外部投资方式。投资决策报告是指通过比较不同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率来选择对企业价值创造最有利的投资项目的报告;经营决策报告是以一定的期间和业务量范围为基础的,通过分析不同经营方案给企业带来的贡献损益来进行决策的报告。重点是确定不同经营方案的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控制分析报告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所费编制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首先设定控制标准,即所费的限额,然后按标准执行,在此过程中需将实际开支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以发现差异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达到消除差异的目的。控制能否有效执行需要企业上下的配合,只有全员参与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2.2.3责任考评报告
责任考评报告主要是根据各个责任单位被授予的责任和权力,来评价其业绩的好坏的报告体系。按照不同的业绩计算和评价方式,可以将企业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主要包括成本中心、收入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各个责任中心的建立都是以权、责、利相统一的机制为基础,各自为中心,通过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形成严密的企业控制体系。是否能以尽量小的成本来帮助管理层实现企业的目标可以作为评价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好坏的标准。而责任考评报告即以企业整体战略目标为标准,对各个责任中心和组织结构的运行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责任考评报告体系主要包括预算评价报告和业绩评价报告两大模块,而预算评价报告又可按照不同的责任中心分为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收入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利润中心预算评价报告和投资中心预算评价报告。
成本中心预算评价报告主要是对该责任中心的实际耗费与预算标准的差异进行评价的报告。对于不同的成本中心来说,成本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在进行编制评价表时,应充分考虑各项成本费用是否是该部门的可控成本,以划清责任;收入中心预算报告是以企业整体目标为依托,考评责任中心的预算销售额的完成情况的报告。收入中心的目的是扩大企业的销售额,同时保证销售收入的质量,所以在编制收入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时就应该包括收入质量的考评;业绩评价报告是以各个责任中心的预算评价报告为基础,从财务业绩评价、经营业绩评价和综合业绩评价三方面来编制。主要包括财务业绩评价报告、经营业绩评价报告和综合业绩评价报告;财务业绩评价报告是指根据财务报告中的数据,选取适合企
4
业的财务评价指标来对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价的报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财务评价指标,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指标很多,在选取时应着重考虑指标的代表性,以尽可能少的指标反应更全面的企业状况;经营业绩评价报告主要是利用经济增加值指标来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在具体应用时,根据企业的相关财务报告表数据,加以分析调整,进而合理计算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以达到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综合业绩评价报告是对企业整体业绩的评价报告,基于战略的视角评价企业业绩。要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不能只考虑财务相关指标,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完整性来说,还应该包括客户满意度、企业内部流程完善度和企业自身的学习和成长的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的评价。
从财务角度来讲,主要是对企业业绩的事后总结和评价,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计量的典型指标有企业的利润、净经营现金流量、资本报酬率、收入增长率以及经济附加值;从客户角度来讲,主要的目标主体是与企业长期合作的客户群,不仅包括现有客户,也包括潜在的客户群。根据目标客户和市场的导向作用,对客户的消费时间,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以及售后服务满意度等进行分析,来制定对策,以吸引和保持客户,进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计量的典型指标有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新客户的开发和市场份额等;从企业的内部流程角度来讲,企业相关会计人员需要在完成财务和客户的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企业的内部流程相连接,通过分析主要业务流程,来评价、发现关键业务增值活动,以最终满足客户和股东的要求。计量的典型指标包括循环效率、次品率、预防成本、故障成本以及新产品研发时间等;从学习和成长的角度来讲,其计量的主要对象是公司的员工,员工的学习和成长企业的希望,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动力。计量的典型指标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动率、员工技术、员工工作效率等。
三、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同西方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会计界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却缺乏应有的重视。
3.1依附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对于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依附状况首先体现在教育体制上。在课程设置上,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介绍管理会计,并逐步将其设为高校会
5
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但是管理会计课程的设置目的似乎仅是为了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并没有涉及管理会计本身的体系设计。相对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中级到高级的体系,管理会计教育体系的设置显得十分单薄,呈现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迹象。
其次,在实务工作中,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关心的主要是会计报告是否符合一般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惯例要求,而很少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高度去重用管理会计。同时,会计工作主要偏重于财务会计报告,大部分的精力也集中于财务会计报告的日常工作简单循环上,大多数企业管理当局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的观念也都很传统,认为会计工作就是事后算账和报账,对管理会计报告知之甚少,缺乏对管理会计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是应用了。事实上,管理会计是一项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工作,需要企业设有专门的责任机构和人员来负责,才能有效的开展起来。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报告的现状的确不容乐观。
3.2报告体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目前,我国关于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较少有结合实际的案例,将管理会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关于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研究现状可以说是尚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注重书本的研究,而且存在引进多于研究的状况,集中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是大多理论研究学者的精力所在,而很少与特定的企业联系,这就导致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没有很好的立足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不知道我国企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研究结果必然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理论不能有效的指导实际,也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研究价值。
3.3缺乏系统性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国的会计界对管理会计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严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受其影响,导致对于管理会计报告的研究更是缺乏系统性,因此,很难引起人们对管理会计报告的重视。管理会计报告缺乏系统性是指缺乏一个能将管理会计报告的价值全面的体现出来的完整的运行报告体系。只有获得这样一个系统的运行来支持,才能有效的执行管理会计实施反馈控制的功能,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将企业运营中发现的问题提炼,进而实现企业的终极价值目标,才不会让管理会计报告成为一张空白计划。
6
四、 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建议
现代管理会计报告承载的任务就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决策、战略规划等方面的信息,旨在提升企业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4.1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内容建议
企业内部管理会计报告应重点反映如下内容:产品销售信息。反映企业主要产品销售数量、成本、收入和盈利情况及分部地区的销售情况,有利于确定和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和生产部署;风险管理能力信息。风险管理能力信息属于非计量性信息,这些信息无法用货币形式表示,也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但企业有必要对这类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人力资源信息。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部分信息应当包括人事状况,具体有领导班子水平、基础管理水平以及一般员工的状况等;企业预测、决策、分析报告信息。为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体现管理会计的职能,企业应当及时有效的披露预测、决策、分析等信息,因为发生的具体经济业务都会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他信息。如某些专项工程的效益分析、新产品开发的效益分析、对外投资效益分析等等。
4.2 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报告模式建议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强大外部竞争压力,要求我国建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但是目前尚无管理会计方面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也没有颁布管理会计公告,在现阶段只能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情况建立各自的报告体系,模式可以自行设计,灵活多样。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支持下,管理会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不同期间管理会计报告可以随机产生,通过建立实时报告系统以及按责任中心建立层级报告系统,可以向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多方位信息。
综上所述,在新世纪新的经济和管理环境下,管理会计必将大有所为。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管理会计报告是管理会计的本质要求,与财务会计报告的关系是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建立一个以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的报告体系,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
7
参考文献
(1)陈艳,浅析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2010,(6)
(2)池国华,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3)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4)杜杰,黄旭,对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报告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3,(11) (5)祁均业,构建现代管理会计报告体系[J],经济论坛,2009,(5) (6)孙茂竹、文光伟,管理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