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毫针针刺手法_黄鼎坚

论毫针针刺手法_黄鼎坚

2022-02-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手法医学·

论毫针针刺手法

黄鼎坚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530023 南宁市园湖路2号

关键词 毫针;针刺手法;分类

  黄鼎坚(1939~),壮族,广西东兰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现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顾问、临床一系副主任。社会兼职:广西针灸学会理事、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广西医学教育专科学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足部健康法专业常务委员,《广西中医药》编委等。对针灸治疗痿、瘫、痹、痛等常见及疑难杂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擅长以传统手法治疗面瘫、头痛、眩晕等。对指针点穴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挑针疗法及全息诊疗法等有较深的研究和体会。独著及参加整理、编写的著作有《点穴

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等6部。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发表的论文有《浅谈虚实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外藉学员临床实习中的普遍问题及指导原则》等10余篇,参加的科研课题有“康泰牌

保健鞋垫”、“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整理和疗效验证研究”。1981年主持创办广西第一家针灸专科病房、率先接纳澳、美、英及港台等10多国家和地区的针灸留学进修人员。1984~1987年参加中国医疗队派遣非洲工作。被《中国中医名人辞典》及《中医名医列传》收录。  针刺手法简称刺法、针术,是各种针刺操作技术方式、方法的总称。它是构成针灸学“理、法、方、穴、术”五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自古以来,针刺疗法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均离不开针刺手法,因此一直倍受重视。针刺手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伴随着针具的发明、改良,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古有九针,即

[1]

泛的针具,而且最具有代表性。其刺法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进与探索,无论在内容上或是在形式上都越来越丰富多样,形成了名目繁多的术式手法。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毫针刺法已逾一百余种,各种手法在临床应用上各有所长、各有所宜。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对各种手法分门别类加以认识。1 从针刺临床效应来分,不外“补”、“泻”两端。有些针刺手法在临床上可以产生补虚的效应,而有些刺法则可以起到泻实的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针刺补泻手法”。凡是能起补虚作用的手法统称为“补法”,凡是能起泻实作用的手法统称为“泻法”。针刺补泻手法在组成上又可以分为基本补泻手法和综合补泻手法两大类。基本补泻手法又称为单式补泻手法,是由最基本的毫针刺法构成,术式单一,但临床应用较为简

1·针、圆针、针、锋

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针具有别,其刺法也不尽相同。随着针具的改良,

其刺法也有所改进,并且衍生出了一些新的针具和刺法。目前临床上不仅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芒针、挑针,还有皮内针、磁针、小针刀等,针具的种类在扩大,刺法也随着相应地丰富起来。

在众多的针具中,毫针是临床应用最为广

黄鼎坚:论毫针针刺手法                             (总109)·便、实用,其包括捻转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徐疾补泻、开合补泻、呼吸补泻、九六补泻等手法,这些手法均是通过单纯的补泻术式要求刺激穴位而完成补泻作用的。综合补泻手法又称为复式补泻手法,它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式补泻手法和行气法等多种手法配合应用,在单式补泻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应用较为复杂。这类手法有以针后产生热感或凉感达到补虚泻实目的而命名的“烧山火”、“透天凉”的凉热补泻法;有以动物形象命名,具有行气催气和补泻作用的“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龙虎交战”、“子午捣臼”等法。实质上均是把提插、捻转、取向等单式补泻手法按一定的方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术式的补泻手法。

大量的临床事实和研究结果业已表明,针刺治疗所具有的临床补泻效应是客观存在的[2]。因此《内经》所提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对针刺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并熟练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才能保证和提高针刺治疗效果。

此外,在针刺补泻手法中尚有一种不分补泻而以得气为主的手法,操作时不快不慢,均匀地提插捻转,使病人体会到刺激不太重又不太轻的均衡针感,效应平和、舒适,称为平补平泻法。这类方法通常都为单式手法,即单纯通过提插或捻转等术式起到通调经脉气血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多用于脏腑经络虚实不明显的患者。

2 从刺激方式来看,手法有快、慢之分。这种刺法上的快慢可表现在进针和出针的操作上,也可反映在整个针刺治疗时间的长短方面。快速进针法包括快速刺入法、快速捻进法、弹针法、飞针法和管针进针法等;缓慢进针法如缓慢捻进法等。进针的快慢可对皮肤产生不同的刺激,快速进针对皮肤施加的刺激迅速而短暂;而缓慢进针对皮肤施加的刺激则相对缓和与持久。对皮肤的刺激迅速而短暂往往能起到避免或减轻针刺通过皮肤时的痛感

[3]

持久的皮肤刺激则可以充分发挥皮部的功能以

利于得气和调气[4]。

在出针方面亦有快慢之分,快速出针法包括快速拔出法和快速捻出法,缓慢出针法有缓慢拔出法和缓慢捻出法。此外,在针刺治疗时间长短方面则有不留针法和留针法之分。不留针法又称为单刺法,即在针刺得气或气到病所后短暂停留或立即起针;而留针法则是在针刺得气或气至病所后将针留置于穴位中较长一段时间。刺法上的快、慢刺激方式常常被用于补泻手法中,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就有“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之说,即慢进针快出针为补法,快进针慢出针为泻法[1]。

3 就刺激量而言,针刺刺激有强弱之不同。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以产生不同的刺激量。一般来说,手法操作幅度较大的所产生的刺激量就大,手法操作幅度小的所产生的刺激量就小。例如,提插捻转的幅度大,产生的刺激量也相应地大,而提插捻转幅度小时,产生的刺激量也相应地小[5]。在临床上所采用的各种针刺手法其目的均是给予患者一种良性刺激,通过不同的有效刺激量使机体出现所预期的针刺效应。所以把握好适宜而有效的刺激量是确保和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而有效刺激量的确定则要取决于机体所处的机能状态。

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其对针刺刺激所产生的效应有所不同,所要求的刺激量也有所不同。当机体机能状态亢进时,应给予较大的刺激量,因为强刺激对亢进的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从而缓解机能亢进的状态。当机体机能低下时,需要的有效刺激量相对较小,故须给予较弱的刺激,因为弱刺激对低下的机能可以产生兴奋作用,从而提高机体机能状态。

针刺刺激量的大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物理指标,而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对刺激量大小的判定会由于个体对针刺刺激感应性的不同而有差别。一位患者所感受到的较轻刺激对于另一位患者来说可能是较强刺激,因此个体的针感强弱可作为刺激量大小的判断标准。新近的针刺手法量学研究也表明,刺激量的强弱与得气感

[6]

。而缓和与

总110)                      广西中医药1997年6月第20卷第3期·2·(的强弱程度成正比关系,即刺激量强的得气感也强,反之则弱(《世界针联第一届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北京,1987)。另外,从刺激量与针刺补泻效应的关系上看,一般认为相对较轻的针刺刺激量较易产生补虚的效应,相对较重的刺激量较易产生泻实的效应[7]。

4 就临床操作的程序而言,针刺手法可分为持针、进针、行针、留针和出针这五个环节。在各式各样的毫针刺法中这五个环节贯穿治疗的全部过程,任何一个环节进行得不好都可影响治疗效果。首先,持针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进针、行针和出针环节的操作。原则上说,持针的方式应以方便灵巧地运用指力为原则。常用的持针方式有三指持针法(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四指持针法(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持针)以及两指持针法(拇、食二指持针),临床操作上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可以视毫针长短、进针角度和部位决定,但无论采用何种持针法,手指持针的力度要刚中存柔,以便操作起来稳健而灵活。

在进针方面,主要的方法有双手进针法(包括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包括快速捻进或缓慢进针)和管针进针法。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针刺部位以及毫针长度来决定选用何种方法以及进针的快慢。在进针操作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运用适宜力量和准确刺入穴位外,还要注意运用两手配合,以使进针无痛或把痛感降低至最小限度。从患者的角度看,进针疼痛与否是评定施术者操作技术是否娴熟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8]。因而无痛性进针为广大针灸医生所追求,历来受到医家的推崇。

行针是针刺治疗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针操作完成以后,要使针刺产生一定的治疗效应,就得借助于一定的行针手法,最基本的行针手法有提插、捻转术式以及震摇、弹刮等辅助方法。虽然行针方式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首先是为了使患者获得针感(得气)和促使针感向病变部位传导(气至病所),然

后在此基础上再按照一定的操作要求进行针刺

补泻手法操作。前者主要是起到催气和行气的作用,后者则是起到补泻的作用。临床实践表明,针刺得气和气至病所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条件,也是施行补泻手法的前提,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1]。在临床操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证候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行针手法,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几种手法交替使用,而不必始终拘泥于某一种术式。但是切忌为了追求得气而盲目加大操作幅度,同时也要避免片面强调针刺补泻手法的作用而忽视了得气这一基本前提。

留针环节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候气,留针片刻以待气至,主要用于行针一般时间而仍未得气时;二是留针于穴中以保持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维持一段时间的治疗效应。这就要求在留针的过程中,定时地给予间歇行针,反复激发经气以提高疗效。临床上留针时间的长短除了要依据患者体质、病情和证候等因素而定外,尚应考虑季节因素。一般体质壮实者、阴经病、寒证及秋冬季节宜留针时间稍长,而幼儿老人、阳经病、热证及春夏季节留针时间宜短些[9]。

出针是针刺治疗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形式上有快速出针和缓慢出针之不同,前者多用于浅刺,后者多用于深刺。在操作上要求出针时用力均匀和缓、不急不躁,即使运用快速出针法也不可突然用力拔针,以避免惊吓患者,或造成出针疼痛、断针、出血和留下过于强烈的针刺后遗感等不良情况。另外在出针的同时是否需要按压针孔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在施以补法后或在易出血的部位出针时需要按压针孔片刻,避免经气外泄、出血或血肿形成;而在施行泻法后出针时则不按压针孔,以使邪气随针而出。

祖国医学的针法术式和技巧丰富多彩,以上仅从毫针刺法方面稍加阐述。针刺手法操作技术精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结果好坏。

(下转第15页)

3·黄鼎坚:论毫针针刺手法                             (总111)·中药治疗扁平疣80例

陈德华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541001 广西桂林市乐群路95号

关键词 扁平疣;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1993年10月~1995年10月,笔者用中药治疗扁平疣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均符合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诊断标准[1]。门诊患者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1岁。病程2周~3年。皮损部位:额部、颧部、颊部、颏部、手背,尤以面部为多。皮损特点:米粒至绿豆样大实质性扁平丘疹,呈淡红色、浅褐色或褐色,皮损数目少则20个,多则50~200个不等;其中5例病人皮损有线状排列现象,多数病例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例微痒。2 药物及使用方法

 生牡蛎30g  煅牡蛎30g  黄 柏8g赤 芍10g紫 草15g

每天1剂煎服,儿童酌减。10天为1个疗程。3 疗效判定及结果

痊愈为皮损、痒感消失;有效为皮损消失70%,痒

桑 叶10g

板蓝根30g

感好转;无效为治疗2个疗程结束,皮损、痒感未完全消失。痊愈73例,占91.25%;无效7例,占8.75%.治疗中未发现不良反应。4 体 会

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病程慢性,可持续多年不愈。我国赵炳南称为“扁瘊”,应属瘀证范畴或痰核流注。笔者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兼顾解毒化斑。方中:牡蛎具有滋阴潜阳、化痰软坚之功效;黄柏泻相火、清湿热,现代药理研究有抑制和杀灭细菌作用;赤芍凉血清热,活血消肿;桑叶祛风散热,清肝明目;板蓝根、紫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化斑之效,药理研究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本方特点为皮损消退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

1 王侠生,康克非.皮肤科手册.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2.9~10

(1996-11-07收稿/编辑 林 江)

1983.1

2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01

3 吴绍德,王佐良,徐玉珍,等.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

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59

4 吴其康.从皮部作用谈缓慢进针法.针灸临床杂志,1997,(2):1

5 李石良.试论针灸的量与度,针灸临床杂志,1996,(5.6):24

6 朱琏.新针灸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117 倪光夏,杨兆民.针刺补泻手法之我见.针灸临床杂志,1996,(5.6):5

8 刘万成.实用毫针刺法手册.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0

9 陆寿康,胡伯虎,张兆发,等.针刺手法100种.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8.35

  (上接第3页)

清代李守先氏论针灸之难时指出:“难不在穴,在手法耳”,不仅说明手法的重要作用,还强调了掌握手法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除了辨证、立法、配穴和取穴正确合理之外,尚需正确灵活地运用针刺手法来加以保障。毫针刺法如此,其余各类针法亦不例外。为了全面认识和掌握各种针刺手法,就必须多学、多练、多实践,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相应的手法,并从中细心观察,总结出各种手法的特点和操作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对针刺手法内容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才能使针术精益求精。参考文献

1 张珍玉.灵枢经译释.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04-29收稿/编辑 彭 洁)

陈德华:中药治疗扁平疣80例                          (总123)·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