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视域下育儿题材电视剧热播原因探析
为例—以电视剧《小欢喜》——
阴秦璨综合央视索福瑞等多家收视率调查平台数据,摘要院电视剧《小欢喜》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上涨,其作为同时段卫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形态,近年来,视电视剧收视率冠军已无争议。电视剧的题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伴随着全育儿题材电视剧逐渐成为观众电视剧消费的新热点。作为整个文化消费链条中的动力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讨论与反思,试从受众的文化选择、源泉所在,受众是文化消费研究中的重点。本文以电视剧《小欢喜》为例,文化认同及文化置换三方面探析育儿题材电视剧收视与口碑皆高的内在原因。文化消费;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关键词院育儿题材;电视剧;文化置换①(2019)在时代的巨轮下,《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个家庭都面临的重要问题。80后已成现实题材依旧占据电视剧生产的最大比例,高达为新兴的育儿主体,其教育理念的变化深刻影响了电视都市《虎妈猫爸》到《小别63.16%,且中央、卫视收视排名前30的热播剧中,剧选材的主体内容与思想表现。从他们情感、家庭题材依旧占据最大比重。2019年,现实题材离》《小欢喜》都将镜头对准了新时代的父母群体,引爆电视剧消有着与孩子平等电视剧继续发力,收视与口碑持续走高,虽然有着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年龄差距、费市场热点。其中,《小欢喜》共处的美好愿景,但依然要遭受因孩子叛逆、学》等反映亲子关系、展现代际冲突的育儿题材作品异观念差异而带来的代际冲突与矛盾。育儿题材不仅取“家长里短”等传军突起,打破了“婆婆儿媳”“柴米油盐”材于社会现实,更是对这一现实问题的深层思考。统题材独大的局面,开创了电视剧消费新趋势。清华大“人的意识”(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随着文化“家庭关系始终是中国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因素而不是随着机体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④,人在选择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民众更倾消费文化时,与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素养高低都有紧密的也等育儿题材电视剧的向于向家庭寻找心理安慰。中国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关系。《小欢喜》《小别离》《少年派》②”如使得家庭伦理剧有很多好题材。作为家庭伦理电视剧“走红”与观众对家庭教育理念的需求是紧密相关的。具有教育意义,何打破原生家庭传统的教育理念,如何构建新型亲子关中的“新成员”,育儿题材不仅紧贴现实,引发强成为80后家长们迫切也更加符合观众的消费心理———直击内心痛点、系,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的成长,烈共鸣。的文化消费需求。关于育儿题材电视剧的界定,业界存在一些争议。人实现文化选择的过程,就是人用文化来塑造自己⑤育儿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总的来说,作为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一种产物,的过程。从文化选择到自我塑造,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及一个则是主题材电视剧是在新型亲子关系、方面,一个是主体向外投射和摄取的过程,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理念变化下的,围绕“育儿”展开叙体内化和被文化塑造的过程。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小述的一种家庭伦理剧③。那么,育儿题材电视剧为何逐渐欢喜》的剧情扎根于现实生活,无论是场景铺陈、情景叙受到观众青睐,成为当前电视剧消费的一大热点呢?本事还是人物塑造都聚焦在“高三”家庭这一真实的社会文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群体上。电视剧创作者在选择“高考”这一话题时直击了社会痛点,观照了现实生活。社会的内涵是文化,而文化一、文化选择:代际冲突中的自我塑造又必须寄寓于社会系统中。相对而言,《小欢喜》等同题我们在消文化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动态的交互关系,材电视剧在生活中摄取真实,将“代际冲突”“中年危机”并被文化所塑造。正如米“原生家庭”费文化时,也在借此创作文化,等现实话题搬到荧屏之中。其对亲子关系的为了创制文化,社会必勒在其文化消费理论中提出的,使其思考与改变自真实展现与深刻探讨又影响着受众,其所生产之物。现实须先生产(外化),然后扬升(内化)身的教育行为。这就在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中实现了传紧跟现实社会题材电视剧始终以反映社会现象为己任,者与受者的交互关系。的风尚与潮流,把握时代的发展脉搏。观众在进行电视电视剧《小欢喜》聚焦了三个不同亲子关系的家庭,更会被剧消费选择时,不仅会从自身的文化需求出发,方圆和童文洁一家“虎也反映了多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等影响与塑造。电视剧中传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单亲家庭宋倩妈猫爸”式的常态中国家庭“双簧”首先,育儿题材电视剧的诞生受到了社会对家庭教父亲则是“爱女如对女儿的高压力、严要求的严苛教育,育重视观念外化的启发。随着社会分工的精密化,教育命”的宠溺式教育;区长季胜利和刘静因与孩子疏离太也是孩子成长成成为每一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核心话题,三个家庭虽各有难处,久,不知如何沟通的放任式教育。如何更好帮助孩才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但却不断地寻求改变,在冲突不断中逐渐找到与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一子成长成才,塑造新型、健康、观众在收看过程中,往往能与自己、与家庭的和解方式。18
|RADIO&TVJOURNAL2020.06
在剧中进行自我投射,反省自身问题,寻找教育方式或相处模式的改变。诚然,我们很难去界定究竟何种家庭教育是完美的,何种亲子相处模式是最佳的,但人是通过文化选择活动来塑造自己的。观众在文化选择与消费中,因自身的价值判断与文化素养的不同,也逐渐被电视剧所传递的文化所塑造。二、文化认同:社会焦虑下的自我满足“我们的认同,乃是由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存在所形成的,亦即我们在社会中的行动与互动。因此,在讨论认同时,也必须探讨文化消费。”⑥换句话说,观众获取认同感的一大途径就是文化消费。在层出不穷的文化消费形态中,电视剧因其开放性、娱乐性、情境性等特征成为文化消费的主流。大众通过电视剧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性的感官体验,将自身置于想象的文化叙述中,构建出自身的认同感。电视剧所营造出来的“世界”与客观世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偏差有时直接决定了观众对这部电视剧的喜好程度。所以,当电视剧表现生活越真实、情节越紧凑,且与观众相似的价值观念反复出现时,一般观众就很难将电视剧的真实与生活真实区隔开,更容易将自身代入电视剧中而产生“错位融合”之感。以人物塑造来反映典型的社会群像,获取观众的心理认同,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流创作模式。育儿题材电视剧塑造的父母形象往往十分写实。电视剧《小欢喜》将镜头对准了高三学生父母这一中年群体,刻画了一个个生动鲜活又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年群体不仅要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同时事业也进入了瓶颈期,面临着降级、减薪甚至失业的工作压力。而当孩子进入高三,代际冲突与矛盾不断凸显,焦虑如同火焰在父母的心中被不断点燃。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现状的不满,引发了更深层的焦虑。如片中塑造的童文洁这一角色,就是许多兼顾职场与家庭的女性的真实写照。她在家中要扮演严母的角色,时刻紧盯着儿子的成绩,为高考全力冲刺;同时,她在办公室中还要与同事勾心斗角,与老板斗智斗勇;而不会处理婆媳关系的她,还要在间隙中学习如何与婆婆和睦相处。除此之外,刘静、宋倩等不同的“中国式母亲”的形象同样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焦虑与不安。作为电视剧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中产阶层需要通过自身的文化消费选择来获得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正如梅登·舍瑞普所观察到的:“文化消费如今已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获取认同的方式。”而我们的认同正是部分建构于我们的文化消费商品中。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商品,电视剧提供着消费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同时体现了阶级群像,折射了社会变革。观众通过对电视剧的消费达到了对片中人物与叙事的认同,也就达到了对自身的认同。换句话说,消费者消费的内容,说明了他们是谁,他们要成为怎样的人,以及别人如何看待他们。这样的一种选择不单单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更是由其社会实践与存在决定的。电视剧《小欢喜》所讲述的三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苦恼,每一对父母都有着难言之隐。观众从旁观者的角度发现自己在生活中的琐事与论
坛
烦恼,剧中人物也有相同境遇,这也就促成了观众内心达成自我安慰,并通过对剧中人物遭遇与自我现状的投射对比,达到了对自身乃至对同一群体的身份认同。最后,当消费者在文化消费中获得了自我认同,也就会想要实现高层次的自我满足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强收看电视剧的兴趣与动机。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积极地去寻找特定的媒体和特定的内容,从而得到一定的满足。”⑦当消费者通过媒介的使用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后,他会认为这一媒体的内容对其是有价值的,从而增强其文化消费的延续性与连贯性。从这一角度看,《小欢喜》等育儿题材电视剧很好地抓住了主流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精准地传达了社会痛点,从而激起了具有共同文化背景下拥有相同价值观的群体的共同心理反应。三、文化换置:理想生活中的自我投射加拿大人类学家格伦特·麦克奎肯认为文化消费往往可以“淬炼希望与理想”。他认为,消费品是通往希望与理想的桥梁。在电视剧消费中,观众通过观看电视剧形成心理期待后,往往会将对自身或生活的期许、理想投射入电视剧人物或剧情发展中,形成一种“意义的换置”(displacedmeaning)。这种换置即是文化意义被刻意抽离一个社群的日常生活,放入一个遥远文化领域的过程⑧。就当前来看,育儿题材电视剧消费变成了一种手段,借此消费形式观众得以重新取得先前换置的文化意义与理想期待。譬如,许多观众都希望电视剧总是圆满落幕而不是以悲剧结尾,都希望电视剧中的好人能有好报,而坏人应受到惩罚,这些正是在真实生活中难以完全实现的场景。正如麦克奎所宣称的,当前意义换置的过程正在加速,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了一个事实: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真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所以,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所怀抱的换置期待也就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育儿题材电视剧中的人物一出场就被寄予了观众的部分理想与期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关系一直是不少家庭成员的内心诉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孩子的叛逆、观念的差异和沟通的缺乏,和谐的代际关系并不多见。如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冲突与争吵可谓是家常便饭,每集剧情几乎都有冲突爆发。观众在收看中逐渐对童文洁与方一凡能否化解矛盾、和谐相处,失去了母亲的学霸磊磊能否解开心结、圆梦清华,一直与母亲貌合神离的英子能否与母亲重归于好、真诚相待等剧情都充满了期待。观众所消费的电视剧文本,也为个人与文化提供了通往换置意义的桥梁。对比电视剧《都挺好》在公众愤怒情绪达到高潮,迎来大团圆结局的仓促无力而言,《小欢喜》通过前期细节的铺陈与人物的情感伏笔很好地在结局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预期与需求,这种与观众期望的契合达到了与前期剧情设置的和谐。最后,电视剧消费活动与人的精神活动紧密联系⑨,观众往往期望获得育儿题材电视剧当中温暖的拟态环境。在现代钢筋水泥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与疏离,而电视剧却往往营造了相对宽松温暖的人视听2020.06|
19
论坛
王家卫电影的音乐研究
阴盛晶晶使其影片中充斥着大量摘要院王家卫是华语导演中善用音乐素材的典型代表。他将各种音乐类型融合于电影中,风格迥异的原创音乐与非原创音乐。音乐成为他的又一叙事手段,并为他的作品构建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本文从王家卫电影中的音乐出发,分析其对电影沟通主旨的推进与烘托作用,并以音乐为线索,探索影片的城市空间想象与时代记忆,以此为研究王家卫电影的视听风格与叙事特征另辟一条途径。叙事手段;时空描摹关键词院王家卫;电影音乐;作为香港新浪潮第二代电影人的领军人物,王家卫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投身电影创作并形成个王家卫显然是其中人风格。与同时期的香港导演相比,而是在电影中的异数。他并不刻意且唯一地强调香港,融汇了各国各地的风情文化。或是地域空间上的直接他将20世纪30年代迁移,或是在歌曲配乐上的挪用,的上海、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的菲律宾等时代记忆都进行了回溯与重现。适逢80年代MTV与MV的流行,王家卫将其压箱又或者直接启用香底的心头好音乐大量挪用到电影中,港本土的原创配乐班底,使得他的电影作品形成了MTV式的视听化风格。音乐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成为一烘托主题,又因其极种重要的叙事手段,不仅推动情节、强的空间地域性而成为表征时代与记忆的文化符号。笔者将通过情感沟通、城市空间与时代记忆三个层面对感受王家卫电影中的原创音乐与非原创音乐进行剖析,其艺术审美的同时,更加深化对其电影风格的认识。一、叙事手段:原创音乐对主旨的升华正如杜琪峰所说,王家卫电影只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人与人之间存在主题,那就是沟通。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着隔阂,眼睛与嘴巴的感官社会性被消弭,所有人都丧失了沟通能力,处于一种失语状态。在此基础上,王家卫将音乐作为另一种语言符号,填补了声音的空缺。电影中的原创音乐,是服务于电影的情节、主题与人物而特别制作的音乐作品。因为采用原创班底进行创作,所以《小欢喜》《虎妈猫爸》中际交往环境。如电视剧《小别离》朋友就在对都营造了一个类似的语境:爱人就在身边,同样,电视面,构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感官世界。剧《小欢喜》主要讲述的三对父母不仅同为一所学校的随着剧情的深高三学生家长,也机缘巧合地成为邻居,入更成了无话不谈、共渡难关的挚友。虽然其中也有争吵与磕绊,但这种成年人的友情着实难能可贵。对比而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已言,在现代钢筋水泥的社群中,难觅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紧锁的房门与隔阂的内心。此种温暖的人际环境,更让观众心向往之。面的必然结果,也为今后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注释院淤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R].北京: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2019-03.于尹鸿,阳代慧.家庭故事窑日常经验窑生活戏剧窑主流意识要要要中国电视剧艺术传统[J].现代传播,2004(05):56-64.盂胡蓉.伦理叙事与社会镜像[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榆[美]莱斯利窑A.怀特.文化科学要要要人和文明的研究[M].曹锦清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29.虞彭定安.文化选择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227.愚余[英]约翰窑史都瑞.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M].张君玫译.高雄:巨流出版社,2002:185,192.舆[美]理查德窑韦斯特,林恩窑H.特纳.传播理论引导院分析与应用[M].刘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34.俞文长辉.媒介消费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3.⑩黄可.媒介消费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7:17.(作者系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助教)四、结语总之,作为一种人们获取和享用大众媒体精神产品或传播服务的活动,观看电视剧首先来源于消费者的需求,这种需求与消费者的信息意识和认知水平紧消费者就会进行信息的密相关。当需求得以满足后,占有、吸收和再生产。电视剧消费一个很大的特征在并且在一于消费者绝不仅仅是简单被动地获取信息,甚至成为生产定的条件下掌握了信息传播的控制权,⑩反者的角色。《小欢喜》等育儿题材电视剧紧贴现实、满足映生活,符合观众的期待,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了观众的需求,同时观众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与改变着电视剧的内容生产。二者的这种转换关系其实就是文化消费的过程的互动性,消费者通过能动性的选择间接地创造了内容。可以说,《小欢喜》等优秀的育儿题材电视剧成为电视剧消费的新热点符合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典型特征,是大众文化消费更偏向于体验层20
|RADIO&TVJOURNAL20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