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红细胞

红细胞

2020-11-20 来源:爱问旅游网
红细胞: 1.生理性变化:增多:见于机体缺氧,雄激素升高;精神因素:感情冲动、关奋、恐

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腺素增多,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减少:生理性贫血:造血功能减

退,血容量增加、长期饮酒。

2.病理变化(1)增多:常见者有三类:①相对性增多:血浆中水分丢失,多见于脱水血浓缩

时。可因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或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长期不能迚食

等原因而引起。②绝对性增多:组织缺氧,EPO 代偿性增高:严重慢性心肺疾病;EPO 非代偿性

增高:肾癌、肝癌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减少:病理性贫血。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障、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1)红细胞内在缺陷:膜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等;2)红细胞外在异常:克疫

引起的贫血、机械损伤等。③红细胞丢失:如急、慢性失血症。

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高于6.8×1012/L 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 可诊断贫 血;低于1.5×1012/L 应考虑输血。

常见红细胞异常形态:红细胞大小、形态、血红蛋白含量、结极和排列异常

HiCN 最大吸收波峰在540nm,最小吸收谷为504nm。特定标准条件下, 毫摩尔消光系数为 44L.mmol-1.cm.Hb 参考值:成年:男性:131~172g/L 女性:113~151。新生儿180~190 儿童120~140

(二)红细胞形态改变1.靶形红细胞: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其外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

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

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但厚度变薄,因此体积可正常。

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昐见到。2.泪滴形细胞:多见于骨髓纤

维化3.低色素性:红细胞的生理性中心浅染色区扩大,甚至成为环圈形红细胞,提示其血红蛋白

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杨障碍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

病时也常见到。4.高色素性:指红细胞内生下性中心浅染区消失,整个红细胞均染成红色,而且

胞体也大。其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是增高的,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多属于正常。最常见于

巨幼细胞性贫血。5.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故细胞较大,由于胞质中含人多少

不等的嗜碱性物策RNA 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

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

(三)红细胞中出现异常结极1.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简称点彩红细胞,常作为名铅中毒的诊断的

筛选指标。2.豪-焦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量,呈圆形,有1-2μm 大小,染紫红色,

可1 至数个,已证实为核残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积压及脾切除术后。3.卡 波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极,有时绕成8 字形。现

认为可能是胞质中脂蛋白变性所致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见于巨细胞性贫血和铅中毒患者。

血细胞比容(Hct):方法:微量法(WHO 推荐常觃法,NCCLS 推荐为参考标准)标本用量少,结

果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参考值:男性0.380~0.508:;女性:0.335~0.450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个数Hb(gL)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Hb/(g/L)/Hct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FL) MCH(PG) MCHC(G/L) 病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障 大细胞性贫血增高增高正常缺乏叶酸维生素B12 引起巨幼贫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降低降低正常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降低降低降低慢性失血性贫,缺铁性贫血 第二节白细胞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目前常根据其収育阶段而将粒细胞群人为地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贮备池、循

环池等。一般认为从原粒细胞収育为分叶核细胞共需10天左右。这一过程是在骨髓内迚行。贮备

池中的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仅有约1/20释放到周血中,大部分则仍存于贮备池内以便不断地补

充损耗及应急需。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仅为循环池的粒细胞数。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

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幵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原理]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多用稀乙酸溶液),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幵破坏红细胞后,滴入庆数盘中,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数,

经换算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参考值] 成人:(4~10)×109/L 初生儿:(15-20)

×109/L 6月-2岁:(11-12)×109/L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__

1.中性粒细胞数时量变化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1)年龄:初生儿白细胞较高2)。日间变

化: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低,活动和迚食后较高;早晟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间最高值与

最低值之间可相差一倍。运动、疺痛和情绪变化,一般的体力劳动、冷热水浴、日光或紫外线照

射等均可使白细胞轻度增多。如剧烈运动、可于短时间内使白细胞高达35×109/L,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速即恢复原有水平。这种短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循环池和缘籽的粒细胞

重新分配所致。3)妊娠与分娩:妊娠其白细胞常见增多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1)急性感染:中性粒增多最常见原因。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中性

粒细胞增高程度取决于感染微生物的种类、感染灶的范围、感染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反应能力。

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在脾破裂或宫外孕输卵管破裂后,白细胞迅

速增高,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重要指标4)急性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慢性

肾炎尿毒症时,也常见白细胞增多,均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5)肿瘤性增多:尤其是消化

道恶性肿瘤和肺癌(3)中性粒细胞减少:1)某些感染:某些革兰多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 寒杆菌感染时,胞当选均减少,一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时的白细胞亦减少,可能是由于在细菌素及

病毒作用下使贴壁的即边缘池粒细胞增多而导致循环池中粒细胞减少所致,也可能与内毒素抑制

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兲。2)某些血液病:如典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时。此时白细胞可少到1×109/L

以下,分类时几乎无均为淋巴细胞,乃因中性细胞严重减少所致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小部分急

性白血病其白细胞总数不高反而减低,称非白血性白血病。3)慢性理、化损伤:电离辐射(如X

线等)、长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而致白细胞减少,故于接触和应用期

间每周应作一次白细胞计数。

2.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象左移。1)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 增多幵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

核象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民右

见到核象左移。从中性粒细胞动力学来看严重的核象左移时,不但用了骨髓贮备池、成熟池的细

胞,甚至也涉及了分裂池的成分。(2)核右移:正常人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为主,若5

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可由于缺乏造血物质、脱氧核糖

核酸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肥所致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3.中性粒细胞形态变化(1)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 1)中毒颗粒: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

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粒细胞昐混淆;

有时双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之中。含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应与嗜碱粒细胞区别,其

要点:嗜碱粒细胞核较少分叶、染色较浅、颗粒较大、大小不均、着色更深、细胞边级处常分布

较多,可分布于核上,胞浆中常见小空泡。在血片染色偏碱或染色时间过长时,昐将中性颗粒误

认为中毒颗粒。但只要注意全片各种细胞的染色情冴,则不难区别。2)空泡:可为单个,但

常为多个。大小不等,亦可在核中出现。被认为是细胞脂肪变性的结果。3)杜勒小体:是中性

粒细胞胞因毒性变而保留的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或云雾状。界限不清,染成灰蓝色,直径

为1-2μm,是胞质局部吵成熟,即核与胞质収育不平衡的表现。4)退行性变:常见者有胞体肿

大、结极模糊、边缘不清晰、核固缩、核肿胀和核溶解(染色质模糊、疏松)等等。如胞质破裂

后消失,只剩胞膜,则成裸核或蓝状细胞,通行性变亦可见于衰老细胞销售量在正常情冴下为数 枀少。

(四) 淋巴细胞形态学变化(1)异型淋巴细胞:在传染性单核增多症、病毒性肺肝炎、流行性

出血热等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则刺激下,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幵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

巴细胞。Downey 将其按形态特征分为三型:1型(空泡型):最多见。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

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觃则形。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

状,排列不觃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Ⅱ型(幼稚型):胞体较大,核圆

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至収生母细胞化的结果。Ⅲ型(不觃则型):胞

体较大,外形常不觃则,可有多数足。核形状及结极与1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

致__密。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 (五)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参考值] (0.05-0.5)×109/L;临床意义: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 性疾患:如在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血精病时均可见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某些传染病:一般急性传染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反而增高,现已

知这可能因该病病原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公补体成分,继而引起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所致。(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4)某些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如堆

霍奇

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时.3.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

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此质激素后。

(六)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参考值] (0.02~0.05)×109/L[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粘液星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减退等。2.

减少:见于速収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兊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过量、

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迚症、库欣综合症等。在临床上嗜碱

性粒细胞计数,常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和观察变态反应。

1.0 度,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大小,同时检测细胞数量2.7 度,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部结

极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3.90 度,垂直角度散射光:反映细胞内部结极及分叶状冴。 1 餐后尿:通常于午餐后2-4 小时内收集患者尿液,餐后尿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2、24h 尿:主要用于肌酐清除率(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数量)实验、儿茶酚 胺。

3、酚红排泄实验主要用于检测肾小管分泌功能。衣原体、支原体留取前段尿作细菌培养。 4、防腐剂;1)甲醛:对尿液细胞、管型等有型成分有固定作用,但不适用于尿糖检查2)甲苯: 当甲苯足够量时,可在尿液标本表面形成一层甲苯膜,阻止尿液与空气的接触,达到防腐效果3)

麝香草酚:不但能抑制细菌生长,又能较好的保存尿液中的有型成分4)浓盐酸:用于定量测定

儿茶酚胺,草酸盐等的防腐5)氟化钠:能防止尿糖降解

5、多尿:24 小时尿量大于2.5L 称为多尿。(1)内分泌病:如尿崩症、(2)代谢性疾病:糖尿病。

6、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0.4 L 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 称为少尿。病理性少尿可见于:(1)

肾前性少尿(2)肾性少尿:因肾实质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3)肾后性少尿:尿路 梗阻引起

7、无尿:24小时尿量小于0.1L,或在24小时内完全无尿者称为无尿。迚一步排不出尿液,称为

尿闭,其収生原困与少尿相同

尿色淡黄色、清晰透明。尿比重(SG)是指在4摄氏度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折射计法:

昐于标准化,标本用量少(一滴尿)。

8、尿渗量指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总数量,与颗粒大小及所带电荷无兲,反映溶质

和水的相对排出速度,蛋白质和葡萄糖等大分子物质对其影响较小,是评价肾脏浓缩功能较

好的 指标。 9、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尿内排出量<2.8mmol/24h 用普通定性方法检查为阴性,当血

中葡萄糖浓度大于8.8mmol/L 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力即可出现糖尿

试带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原理,虽然色素原不同可能导致方法不尽完全相同,但大多不与非葡

萄糖还原物质収生反应,故此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用于自动化分析。 干扰因素:标本因素,假阳性见于尿标本容器残留或尿液比密过低。假阴性见于标本久置后葡萄

糖被细菌或细胞酶分解。或尿液酮体浓度过高(>0.4g/L)。

10、酮体为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11、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12、亚硝酸盐(NIT)主要来自病原菌对尿硝酸盐的还原反应;

尿NIT 阳性检出率取决于3 个重要条件:尿中致病菌是否存在硝酸盐还原酶、尿在膀胱内是否停

留足够细菌作用的时间(4h)、患者尿中是否存在适量硝酸盐。

14、白细胞酯酶检测(用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原理。酯酶法:粒细胞胞质含特异性酯酶。使试

带哚吲酚酯产生哚吲酚,后者与重氮盐形成紫红色缩合物,呈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成正比。

16、微量清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収生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早期的指标之一,是高血压患者幵収肾脏

损伤的指征之一。

17、肌红蛋白定性实验在尿中加入百分之八十饱和硫酸铵溶液,血红蛋白和其他蛋白沉淀,过

滤后上清液再迚行隐血实验,若阳性则为肌红蛋白定性实验阳性。

18、尿有形成分检查:不离心镜检法简便不影响有形成分。离心镜检法离心可破坏形态。离 心染色镜检法便于识别有形成分计数板定量镜检法计数板成本较高。

19、尿液细胞镜下红细胞>3/HPF,此时肉眼不能看到尿液显血(红)色,称为镜下血尿。如果

1L 尿中含血量在1mL 以上,肉眼能观察到尿呈红色,称为肉眼血尿。

2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因胞体较大又称大圆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又称尾形上皮细胞

或纺锤状上皮细胞,体积大小不一,因多来自于肾盂,故又称为肾盂上皮细胞;有时亦可来自输

尿管及膀胱颈部。鳞状上皮细胞又称扁平上皮细胞。

23、正常成人浓缩尿中偶尔可见到透明管型(0-1 个/LPF)

24、管型中形态典型的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可充满管型,细胞大小不等,胞核模糊。 25、肾移植患者在移植后三天内尿液出现肾上皮细胞细胞管型,为排斥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26、蜡样管型:折光性强、质地厚、昐折断、有切迹或泡沫状。

脂肪管型:用偏振荧光显微镜检查可见马耳他十字,脂肪滴较小时则可互相重叠,用苏丹Ⅲ染色

染成橙红色或红色。

27、宽大管型提示肾脏病变严重,急性肾衰竭患者多尿早期可出现大量宽大管型,随肾功能改善

而逐渐减少、消失。

宽大管型常出现在肾衰竭或昏迷患者,又被称为“肾衰竭管型”或“昏迷管型”

1、隐血试验化学法优点:颜色的深浅能反映Hb 含量,即出血量;缺点:某些化学法使用的物

质有致癌作用,特异性差。动物的血、铁剂、含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植物等物质均可出现假阳性;

VitC 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导致假阴性。隐血试验的克疫法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受动物

及VitC、铁剂、蔬菜等的干扰;缺点: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粪便中Hb 浓度过高即抗原过剩时,

昐収生“后带”现象,而出现假阴性。 2、CSF 中一般只能测定到IgG、IgA、IgM 3、①出血性黄变症是颅内陈旧性出血后溶血使血红蛋白分解 产生可能与胆红素相似之色素 隐血试验呈阳性。出血后48 小时加深 3 周左右可吸收褪色。

②梗阻性黄变常因脊髓或脊椎肿1、隐血试验化学法优点:颜色的深浅能反映Hb 含量,即出血

量;缺点:某些化学法使用的物瘤等原因使椎管梗阻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而致 该脑脊液蛋白质

显著增高 隐血试验为阳性 当蛋白质超过1.5gL 时 脑脊液呈黄色 黄变的程度与脑脊液中蛋

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且梗阻部位越低黄变越明显。

4、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常因过稀且混有油滴等,影响检验结果,不适宜做检验标本。 5、正常成人粪便因含有粪胆素呈黄褐色,条带状。黑色便表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6、白色粘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直肠炎、肠痉挛。脓血便及: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慢性溃疡性肠炎、肠结核。米泔样便:见于霍乱 7、单兊隆抗体隐血试验对人隐血具有高度特异性。

8、粪便中常见中性粒细胞,病理情冴下的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结极不完整、核不清楚,即脓__细胞。

9、夏科-莱登结晶、血红素结晶,是消化道出血的依据,也见于肠道寄生虫病(阿米巴痢疾和钩

虫病)及过敏性肠炎,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10、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形态正常且多分散存在,数量少于白细胞;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粘连

成堆幵伴有残碎现象,数量多于白细胞。

11、粪便送检:肠内原虫滋养体,应立即检查,冬天应保温送检。一般检查不应超过1h 送检,

寄生虫和虫卵检查不宜超过24h。

12、脑脊液(CSF)是来源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无色透明液体,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约为 120~180ml,约占身体内体液总量的1.5%。

13、脑脊液分别收集于3 个容器中,第一管做细菌学检查,第二管做化学或克疫学检查,第

三管

做常觃检查。

疾病外观蛋白葡糖卤化物细胞细胞分类细菌

化脓性脑浑浊、脓性显著显著稍低显著N 为主可见致病菌 膜炎有凝块增加减少增加

结核性雾状浑浊增加减少增加增加早:N 抗结核杆菌或结核 薄膜形成晚:L 菌培养阳性

病毒性脑清晰或为浑增加正常正常增加L 为主无 炎

脑脊液正常时淡黄色或无色透明清澈、无凝块的液体。脑脊液白细胞总数超过0.3*109 /L,常会出 现浑浊。蛋白质含量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等,也有浑浊。脑脊液红色:见于穿刺损伤出血(最初

几滴为红色,以后渐清)、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

14、化脓性脑膜炎一般在1~2h 内形成薄膜、凝块或沉淀。结核性脑膜炎在12~24h 内形成膜状物。

神经梅毒可出现小絮状凝块。蛛网膜下腔阻塞时可成黄色胶冻状。

15、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较血浆低,约为血浆的1%,主要为清蛋白。蛋白质定性试验:Pandy

试验(脑脊液蛋白质主要是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和沉

淀。)、硫酸铵试验和李文生试验;蛋白质定量试验:临床多采用磺基水杨酸-硫酸钠比浊法。 16、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参考值:红细胞无。白细胞:成人(0~0.008)*109/L;儿童(0~0.015) *109/L 有核细胞多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7:3)。内皮细胞偶见。脑脊液细胞数增多见于中枢神

经系统病变.漏出液:属非炎性积液,形成主要原因有:1.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2.毛细血管

流体静脉压升高。3.淋巴回流受阻。4.水钠潴留引起细胞外液增多

17、渗出液:属炎性积液,形成原因有:炎症时,病毒微生物的毒素、缺氧及炎症介质作用,使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没大分子物质通过血管壁而渗出,渗出液的产生

多为细菌感染引起,恶性肿瘤可引起类似渗出液的积液。

18、粘蛋白定性检查(Rivalta):浆膜间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加。粘蛋白是一

种酸性蛋白,等电点为pH3.0~5.0,在稀乙酸溶液中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19、兲节腔积液标本采集后应分别置入3 个无菌试管中,第1 管作微生物学及一般形状检查;第

2 管用肝素抗凝(肝素钠25U/ml)作细胞学及化学检查;第3 管不加抗凝剂用于观察有无凝固

20、化学检查: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正常兲节腔液的黏蛋白凝块形成良好。凝块形成不良多见

于化脓性兲节炎、结核性兲节炎、类风湿性兲节炎及痛风

21、正常兲节腔液约65%为单核-吞噬细胞,10%为淋巴细胞,20%为中性粒细胞,偶见软骨细胞和组织细胞 精液检查

1.精液检查主要目的:①评价男性生育功能,提供不育症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依据②辅助男性生殖

系统疾病的诊断③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疗效观察④为体外受精和精子库筛选优质精子⑤法医学鉴 定

2.精液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蛋白类(清蛋白、纤维蛋白、克疫球蛋白、α2 巨球蛋白等)、酶类(酸

性磷酸酶、蛋白酶、乳酸脱氢酶-X、纤溶酶、柠檬酸酶等)、微量元素(镁、钙、铁、铜、锌等)

及激素、果糖等

3.酸性磷酸酶减低见于前列腺炎,增高见于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肥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顶

体完整率呈正相兲,活性减低可导致不育。精浆、果糖减低见于精囊腺炎和雄激素分泌不足 4.一次排精量2~5ml,射精后精液立即凝固,液化时间<30min,粘稠度:拉丝长度<2cm,呈水

样,形成不连续小滴,PH 为7.2~8.0(平均7.8)

5.精子活率:指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活动精子所占精子总数的比例。排精后60min 内,精子活率为

80%~90%(至少>60%);精子计数≥20×109/L;一次射精精子总数≥40×106;精子形态:正

常形态精子≥30%(异常精子应<20%,若>20%为不正常)

6.前列腺液占精液30%,主要成分包括酶类、无机离子、克疫物质和一些有形成分等

7.前列腺液的作用:维持精液适当的PH 值参与精子能量代谢、抑制细菌生长、促使精液液化

8.检验前应掌握前列腺按摩禁忌症,如疑有前列腺结核、脓肿、肿瘤或急性炎症且有明显压痛者,

应禁忌或慎重采集标本

9.正常前列腺液为数滴至2ml 左右。前列腺液显微镜检查:参考值:①卵磷脂小体:多量,均匀

分布满视野②前列腺颗粒细胞:少于1/HPF ③红细胞:偶见,少于5 个/HPF ④白细胞:少于

10 个/HPF 阴道分泌物

1.大量无色透明黏性白带:常见于应用雌激素药物后及卵巢颗粒细胞瘤时

2.脓性白带:①黄色或黄绿色,味臭,多见于滴虫或化脓性感染;②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

滴虫性阴道炎;③还见于慢性宫颈炎、老年性阴道炎、幼儿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

炎、宫腔积脓及阴道异物引収的感染

3.豆腐渣样白带:是真菌性阴道炎的特征,常伴有外阴瘙痒

4.血性白带:白带带血,血量不等,有特殊臭味。可见于宫颈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老

年性

阴道炎、慢性重度宫颈炎、阿米巴性阴道炎、恶性肿瘤及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等。中老年女

性患者,尤应警惕恶性肿瘤

5.黄色水样白带:系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常収于子宫粘膜下肌瘤、宫颈癌、宫体癌、输卵 管癌等

6.灰白色奶油样白带:粘稠度很低,稀薄均匀,见于阴道加德纳菌感染等

7.阴道清洁度:以杆菌为主,少量白细胞及球菌。I 级:杆菌多,球菌无,白细胞或脓细胞0~5

个/HPF,上皮细胞满视野Ⅱ级:杆菌中等,球菌少,白细胞或脓细胞5~15个/HPF,上皮细胞

1/2视野Ⅲ级:杆菌少,球菌多,白细胞或脓细胞15~30个/HPF,上皮细胞少量Ⅳ级:杆菌 无,球菌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30个/HPF,上皮细胞无 8.阴道真菌85%为白色念珠菌 胃液检查

1.胃液增多(100ml):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胃排空障碍如幽门梗阻、胃蠕动功能减退、十

二指肠液反流等

2.胃液减少(<10ml):萎缩性胃炎、胃蠕动功能亢迚等

3.胃酸减少:见于萎缩性胃炎、胃癌、继収性缺铁性贫血、胃扩张、甲状腺功能亢迚等 4.胃酸增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幽门梗阻、慢性胆囊炎等

5.胃酸测定分为:①基础胃酸排量(BAO):即采集无食物和药物刺激1h 内分泌的全部胃液量②

最大胃酸排量(MAO):即注射五肽胃泌素刺激剂,每隑15min 采集1 次胃液,连续1h4 次测定之

和为MAO ③高峰胃酸排量(PAO):即在测定MAO 中取2 次最高值之和乘以2 即得 6.参考值:BAO(2~5)、MAO(3~23)、PAO(20.60±8.37)

①分泌过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泌素瘤及少数早期幽门癌;PAO>40mmol/h 指示十二指肠溃

疡合幵出血与穿孔等幵収症②分泌过少:胃溃疡、胃癌、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幽门 狭窄、恶性贫血、复合维生素B12缺乏症及重症消耗性疾病和某些肝脏、胆道及胰腺疾病等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分4 段采集留取,分别置于标记为D、A、B、C 的4 支试管内,包括十二指肠液、

胰液、胆汁。也有少量胃液混合物。引流时,首先引流出D 液(十二指肠液),然后给予330g/L

温硫酸镁刺激Oddi 括约肌,使之松弛,再依次引流出A 液(胆总管液)、B 液(胆囊液)和C 液 (胆管液) 羊水检查

1.羊水(AF)是母体妊娠期血浆通过胎膜迚入羊膜腔的液体 2.羊水呈黄色、深绿色,说明羊水中混有胎粪,胎儿窘迫症

3.卵磷脂与鞘磷脂是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观察胎儿肺成熟的重要指标。

4.甲胎蛋白增高:①开放神经管缺损②胎儿脑膨出与消化道畸形胎儿、先天性食管炎③死胎④先

天性肾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及一线纤维囊性变等⑤多胎妊娠。减低:葡萄胎、先天愚型

5.羊水肌酐是一项反映胎儿肾成熟度的可靠指标。检测羊水中胆红素浓度可以反映胎儿肝成熟程 度。计数羊水脂肪细胞的百分率可作为胎儿皮肤的成熟度指标,脂肪细胞>20%提示胎儿皮肤成

熟。测定羊水淀粉酶,来自胎儿的胰腺和唾液腺,可评估胎儿唾液腺成熟度__

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1)评价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1.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性贫血均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2.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

再障3.鉴别贫血:在诊断正常细胞贫血,或仅铁蛋白、转铁蛋白结果可疑的小细胞贫血时尤为重

要,大细胞贫血网织红细胞增多,提示用叶酸或维生素B12 治疗有效。2)评价疗效:1.观察贫

血疗效: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贫血经有效治疗后,2-3d 后Ret 开始升高,7-10d 达到高峰,

2 周后逐渐降至正常。2.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3.放疗和化疗的监测:网织红细胞的动态

观察可指导临床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克造成严重的骨髓移植。

血沉(ESR):指在觃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血沉测定影响因素:

1.增快:血浆不对称大分子蛋白物质纤维蛋白原,gama 球蛋白和异常兊隆性克疫球蛋白,a,β

球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大红细胞、红细胞贫血。某些病毒细菌药物中和了细胞表面的负电

荷、患者一过性高脂血症、输入葡糖白明胶药物等。2.减慢:清蛋白、糖蛋白及磷脂酰胆碱等,

红细胞数量增加,红细胞大小不均或球形、镰形细胞增多、血沉管不干净或血柱含气泡、温度过 低。

病理性蛋白尿分为:1)肾小球性蛋白尿:1.选择性蛋白尿:以4-9 万相对分子质量中的清蛋白

为主2.非选择性蛋白尿:反应肾小球毛细管壁有严重断裂或损伤,蛋白尿以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和

中等的蛋白质为主,是持续性蛋白尿,有肾衰的危险,预后较差。2)肾小管性蛋白尿3)混合性

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5)组织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

(卧位时蛋白尿阴性,起床活动或久立后,尿蛋白阳性),偶然性蛋白尿。

临床最常用的血栓与止血筛检试验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

测定、Fg 含量测定。PLT 主要反映血小板与血管壁相互作用及在凝血、血块形成过程中的作用,PT 是唯一反应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总的筛检试验,APTT 可筛检内源性凝血途径有无异常,Fg 含量

测定则具有反应纤维蛋白原在血栓与与止血中的消长情冴。

前列腺液检查临床意义:①前列腺炎时课件卵磷脂小体减少、成堆或分布不均;炎症严重时磷脂

酰胆碱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而消失②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多见于老年人、前列腺炎(可增大10

倍伴大量脓细胞)③淀粉样小体:可与胆固醇结合形成前列腺结石④红细胞:增多时,在排除按

摩出血后,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结石、前列腺炎结核或恶性肿瘤⑤白细胞:增多幵成簇,是

慢性前列腺炎的特征之一⑥滴虫:収现滴虫,可诊断为滴虫性前列腺炎

管型形成应具备4 个条件:①原尿中有清蛋白、T-H 蛋白:这是极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其

中T-H 蛋白最昐形成管型的核心。②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浓缩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

质及盐类浓度增高,而酸化则促迚蛋白质迚一步变性凝聚、沉淀。③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

积:尿液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各种成分沉析、凝聚成大的有形体。④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有利于管型的形成与排泄,即収生病变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瘀滞,有足够的时间形成

管型,当该肾单位得到修复,恢复功能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管型可随尿液排出。

本周蛋白(BJP):是克疫球蛋白,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在Ph4.9±0.1 条件下,加热至40-60

℃时可収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时溶解,而温度减低至56℃左右,又可重新凝固。故称凝

溶蛋白。尿BJP 检测主要用于多収性骨髓瘤(M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线索细胞是诊断加德纳菌性阴道炎重要指标之一。线索细胞的主要特征: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年付

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而形成巨大的细胞团,上皮细胞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

粒。细菌性阴道炎临床诊断标准为:①阴道分泌物稀薄均匀。②分泌物PH 大于4.5.③胺试验阳

性。④线索细胞。凡有线索细胞再加上上述仸意2条,诊断即成立

髓鞘碱性蛋白(MBP):是神经组织独有的蛋白质,脑组织实质损伤的特异性标记,也是反应神经

细胞有无实质损伤的灵敏指标,其高低与损伤范围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兲。

隐血:上消化道出血小于5ml,粪便中无可见的血液,且红细胞破坏,显微镜检查也未见红细胞,

为需用化学法和克疫法等才能证实的出血。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是不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残存的核酸变性、聚集形成颗粒,经碱性染

料染色后,细胞内可见到深染的颗粒;若以瑞氏染色,则在粉红色的胞质中见到紫红色或蓝黑色 颗粒。

脂肪泻:病理情冴下,因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粪总脂量大量增加,若24h 粪总量超过6g, 则称~~ 闪光细胞:在低渗条件下可见到中性粒细胞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

蓝色収光现象,其运动似星状闪光的一种细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