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2020-09-28 来源:爱问旅游网


铜梁一中高三年级2017年11月月考试题卷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C. 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植物释放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 D.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以检测酵母茵无氧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鉴定,A错误;质壁分离的原理是细胞的失水与吸水,血红蛋白的释放是根据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胀破,故两者原理相同,B正确;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形成对照,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错误;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

考点: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1、检测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2、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2.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的团队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性的原生动物,下列关于疟原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B. 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C. 疟原虫的线粒体中含有与蛋白质结合的DNA D.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解析】疟原虫的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A正确;细胞内核

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B正确;疟原虫的线粒体DNA为环状,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细胞结构。 【名师点睛】生物膜系统的联系 1.成分上的联系

(1)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等组成,体现生物膜系统的统一性。 (2)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差异性。 2.结构上的联系

(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

3.功能上的联系

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核糖体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内质网对来自核糖体的多肽链进行初加工,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未成熟的蛋白质进一步加工,最后由细胞膜将成熟的蛋白质分泌出细胞外部。

3.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 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

C. 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 A、B的多样性由d中的m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A可以自我复制,且A控制B、B控制C的合成,所以A为DNA,B为RNA,C为蛋白质,a是脱氧核苷酸,b是核糖核苷酸,d表示核苷酸,人体内的核苷酸有8种,A错误;由于C是蛋白质,则c是氨基酸,e也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最多20种,B正确;A是DNA,是大多数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某些病毒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RNA,C是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错误;A(DNA)、B(RNA)的多样性由d核苷酸中的n碱基的排列顺序充分体现;C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了与e氨基酸中的R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A→B→C”,进而推测出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 4. 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的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循环。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只要有了Na+—K+泵,细胞就能维持其膜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B. 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结构Ⅰ和结构Ⅱ均为糖蛋白,都能控制物质进出

D. 根皮苷可抑制结构Ⅰ的活性,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可降低餐后的血糖水平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依赖其细胞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不断向细胞外排出Na+,以维持细胞外的高浓度Na+环境”,说明Na+-K+泵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中发挥了作用作用,但细胞内钠离子浓度的维持还依赖于结构Ⅰ,则不能说明只要有了Na+-K+泵,细胞就能维持其膜内外的渗透压平衡,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葡萄糖可以从肠腔逆浓度梯度进人小肠上皮细胞,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葡萄糖再顺浓度梯度进入组织液”可知,肠腔

+

+

中的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转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是易化扩散,B错误;结构I和结构II均为载体蛋白,C错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与小肠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都是主动运输;人们发现根皮苷可抑制结构I的活性,这样会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因此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根皮苷后,血糖将会下降,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解答本题关键能够掌握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明确载体蛋白的专一性,再结合题图信息准确判断各项。

5. 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 B.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

C. 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D. 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a表示细胞生长过程;b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数目增加,但细胞种类不变;c表示细胞分化过程,细胞种类增加,而细胞数目不变。

6.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接种不同的疫苗都能使抗体甲产生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

B.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C.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相应抗体产生的速度快、数量多 D. 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答案】C

【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初次接种疫苗甲后,产生抗体甲,其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再次接种疫苗甲后,能快速产生抗体甲;接种疫苗乙后,抗体甲的含量不会随之变化,但会产生抗体乙,其含量也是先增加后减少。 抗体甲的产生量与疫苗乙无关,因此接种不同的疫苗乙后,抗体甲产量不会增加,A错误;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体内产生大量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发挥的功能,B错误;因为记忆细胞的存在,同种疫苗追加第二剂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的速度快、数量多,C正确;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再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大量增生、而不是第一剂残留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D错误。 二、选择题

7. 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3种二糖(糖A、糖B、糖C)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5min后检测每只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下表。

(1)请写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现象与相应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斐林试剂,不同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1mL的酶X溶液,编号为甲、乙、丙。 ②向甲试管中加入1mL酸,向乙试管中加入1mL水,向丙试管中加入1mL碱,摇匀。 ③将_____________溶液各2mL注入到甲、乙、丙三只试管中,置于_____________ 中保温5min。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答案】 (1). 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有还原糖;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无还原糖 (2). 该酶能分解3号试管中的二糖为单糖,但不能分解1、2号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 糖C (4). 37℃水浴 (5). 斐林试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酶的专一性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1)、(2)是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3)是设计实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先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按照单因子变量的原则和对照原则对实验进行设计。 (1)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在水浴加热情况下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如果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可以用斐林试剂与检测物质混合,水浴加热后有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糖;若不出现砖红色,说明没有还原糖。

(2)分析表格可知,该酶能分解3试管中的二糖,不能分解1、2试管中的二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 实验的步骤:

①取三支洁净试管,向三只试管中均加入1mL 的酶X溶液,编号为A、B、C; ②向A试管中加入1mL 酸,向B试管中加入1mL 水,向C试管中加入1mL 碱,摇匀;

③将糖C溶液各2mL 注入到A、B、C三只试管中,置于37℃水浴中保温5min ; ④在各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斐林试剂,然后水浴加热5min,观察颜色变化。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结合给定的实验方法步骤,遵循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量性原则),分析实验过程,完善实验步骤,推断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8. 图甲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甲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大于、等于、小于)300mg。

(4)乙图中,若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浓度,B点将向______(左/右)移动。在生产实践中,常采用施用农家肥的方法增加CO2的浓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光照强度 (2). 0-5和20-24 (或20—5) (3). 588 (4). 大于 (5). 右 (6). 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出大量CO2

【解析】试题分析:甲图中A点表示只有呼吸作用;AB段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点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即光补偿点;BC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图乙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0-5只进行呼吸作用,5-6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6-19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19-20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和20-24(或20-5)进行呼吸作用。图中阴

影部分所表示的O2白天光合作用释放量。

(1)图甲中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光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在AC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2)乙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24小时内不进行光合作用时氧气的释放量会最小,吸收率最大,所以时段是0-5和20-24(或20-5)。 (3)图乙中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白天光合作用积累量-夜晚总呼吸作用量,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表示白天(AB段)光合作用积累量,故该值大于300mg。24小时内的呼吸速率为12mg/h,故24小时呼吸量为288mg,实际光合量(产生的O2总量)=净光合量+呼吸量=300+288=588mg。

(4)适当增加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光合速率提高,实际光合量增加,故B右移。农家肥富含有机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呼吸作用)产生CO2和无机盐,促进其光合作用。

【点睛】本题易错点:一是忽视5-6和19-20两时段有光合作用进行;二是植物一天产生的O2总量就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总O2量误认为是一天净光合产氧量。

9.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中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提高血糖浓度。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血糖浓度的神经调节过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中,②结构是血糖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器官)。该器官既是神经中枢,又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3)靶细胞感受激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糖尿病患病机理是_________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 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 血糖含量降低 (3). 下丘脑 (4). 糖蛋白 (5). 胰岛素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①表示传入神经,②表示下丘脑,③表示传出神经。刺激X表示血糖浓度降低,刺激Y表示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二者具有拮抗作用。 (1)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进血糖升高。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血糖平衡调节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3)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靶细胞感受激素的“受体”的结构基础是糖蛋白。 (4)糖尿病患病机理是:胰岛素分,葡萄糖进入细胞代谢受阻,血糖浓度升高。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熟悉血糖调节的机制:一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细胞直接感受血糖含量变化的刺激,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进行调节;二是神经中枢(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这是间接对血糖含量的调节。

10. 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3)在图中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4)着丝点分裂导致图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5)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

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次级精母细胞 (2). bde (3). ab (4). b→a和d→c (5). 阻滞第一次卵裂 (6). 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解析】据图分析:a细胞内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细胞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1)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为次级精母细胞。

(2)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d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bde。 (3)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细胞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和b。

(4)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图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和d→c。

(5)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用细胞松弛素B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在于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数量变化规律,确定图中不同的细胞类型。

11.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植物中的许多有效成分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求。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⑴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_________菌种接种到切成小块的豆腐上,目的是利用其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 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各种疾病。在胡萝卜素的提取中,所用的有机

萃取剂应该具有_______较高或较低)的沸点,以利于___________胡萝卜素。在加热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还需要在瓶口安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毛霉 (2). 肽和氨基酸 (3). 甘油和脂肪酸 (4). 杀菌、除氧 (5). 添加菌种,加快发酵过程 (6). 较高 (7). 充分溶解 (8). 回流冷凝装置 【解析】试题分析: 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蛋白质在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催化下被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在毛霉等微生物分泌的脂肪酶催化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关键在于选择萃取剂,为了充分溶解胡萝卜素,需要选择沸点较高的萃取剂。

(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腐乳制作过程中,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杀菌、除氧。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这样可以添加菌种,加快发酵过程。

(3)在胡萝卜素的提取中,所用的有机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以利于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在加热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还需要在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原理。

12. 资料甲:传统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是经由核移植构建成重组胚胎过程中获得的。 资料乙:现代在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导入4个多能性相关的基因、2种特殊组蛋白的基因,在添加特殊化合物的培养基中培养,能快速获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但是,这种方法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必须应用逆转录病毒才能进行基因组整合。

资料丙:应用iPS已经成功培养和分化出心肌、神经、胰腺、骨等多种体细胞和不同的组织,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在器官再生、修复和疾病治疗方面极具应用价值。 回答下列问题:

(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____________ 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________ 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iPS建立的过程需将病毒介导后的细胞种植于__________细胞上,并于ES细胞专用培养体系中培养,以维持不分化状态;所用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工具,且病毒应对生物体____________。

(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 因子,可诱导iPS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基因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4)用上述两种方法获得的自体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相应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比传统器官移植的优点是可避免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答案】 (1). 囊胚 (2). 原始性腺细胞 (3). 饲养层 (4). 运载体 (5). 无害 (6). 分化诱导 (7). 选择性表达 (8). 免疫排斥

【解析】试题分析:(1)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细胞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

(2)欲维持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不分化的状态,需将其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所用逆转录病毒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且病毒应对生物体无害。

(3)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可诱导iPS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与传统器官移植相比,用自体干细胞诱导分化形成的相应组织、器官进行移植,可避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