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1. (2016东北育才)梁启超评说《临时约法》:“倘使我国约法将国会之弹劾与政府之解散权对立,则议员亦何至漫无忌惮以滥用其权力!苟滥用者则政府亦依法解散之耳,有何奇异!不幸而约法缺此规定,议员遂藉为护身符横行无忌,„„而解散则又违法,然则此非政府之罪,实法律之罪也。”他在此评论的是B A.立法权与司法权的矛盾B.约法之弊与政治乱象的关系
C.维新派与共和派的权力之争 D.议员的素质与滥用权力问题 2.(2016衡阳联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呈,参议院表决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对于中国版的“光荣革命”理解错误的是B
A.与英国“光荣革命”的形式相同 B.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C.充分暴露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符合法律 3.(2016哈三中)在1921年中国商联会年会上,商人汤富福说道:“我们长期以来拒绝参与所谓肮脏的政治,但是
如果政治是肮脏的,那是因为商人们允许它肮脏。”这句话反映了D A.商人对民国初年的政治失望 B.一战后民族工业逐渐发展壮大 C.商业发展可以影响国家政治 D.部分商人的参政意识有所增强
4(2016武昌调研)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
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B A.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C.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5.(2016衡阳八中)中共“二大”召开期间,陈独秀等人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后,“革命的参加者无产阶级仅能得自由与民主权利,尚不能完全解放。”这表明当时的中共B
A.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对中国民主革命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缺乏正确认识 C.尚未认清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D.已受到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
6.(2016衡阳八中)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严重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惧而日渐向右”。会议要求“一切群众组织和运动,尽可能的和国民党合作”。基于此种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应当A
A.扶助国民党左派领袖 B.继续大力开展工农运动 C.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 D.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 7.(2016湖师附月考)辛亥革命时期,有人作《论黄帝纪元》一文,认为“自革命以来,各省军民皆用黄帝年号,此为一时权宜计,固足以唤起国民之种族思想。然为永久计,若欲以此为民主国之纪元,则与新民国之民主主义大相刺谬”。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
A、采用黄帝纪元是为宣传排满革命 B、辛亥革命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C、黄帝纪年是封建统治的象征 D.公历纪年是民主共和的象征
8.(2016衡阳八中)《官话报》曾经是北京各报中最反对共和支持清廷的报纸,但1912年1月4日该报的社论完全改变了立场,敦促清帝接受必不可免的事情并逊位。这表明B A.“预备立宪”破产 B.共和思想影响扩大 C.清朝统治覆灭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9.(2016银川一中)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
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B
A.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 B.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 C.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 D.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
10.(2016湖北稳派)辛亥革命后,有些进步知识分子深感“以往努力的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此种反思A A.是近代中国建设民主政治的努力失败的产物 B.切中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问题 C.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国情的全面认识 D.对此后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正确方向 11.(2016临川一中)《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B
A.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12.(2016陕师大附中)1906年外务部提出用人原则:“嗣后需用人员,应先就兼习各国语言、文字,曾出洋或在各省办理洋务者,择优调取至卒业学生,亦宜先尽曾经留学欧美各国及日本者,而专在本国学堂肄业者次之。”因此说明晚清D
A.学习欧美重用留学人才 B.主动而积极的融人世界近代化 C.“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彻底剔除 D.外交制度在转型中试图逐渐与世界接轨
13.(2016长沙一中)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
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A 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
14.(2016临川一中)“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
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C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15.(2016临川一中)“愿公为华盛顿,毋为拿破仑”,革命党人曾在1912年发出这样的期待。但现在,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至于他治下的国家不仅没有因此挣脱泥淖,反而走向了更剧烈的动荡与纷争。材料中的“‘华盛顿’沦为欲望的奴仆”主要是指A
A.袁世凯搞专制并复辟帝制 B.张勋复辟C.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 D.蒋介石背叛革命 16.(2016湖师大附中)1926年8月,有文件规定:“凡与(上海)租界治安直接有关之刊事案件,以及违警案件,均由法庭单独裁判,领袖领事仅可派员观审,且无干涉判决之权,其与租界治安无关之华人刑事案件,及华人民事案件,完全由法院全权审理。取消领袖领事对于拘票、传票之签字权”这一规定表明( B A.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B.孙传芳采取了一些客观上顺应民意的外交举措
C.列强在华的治外法权被废除 D.蒋介石国民政府开展了争取主权的修约外交 17.(2016湖南六校)从近年来俄罗斯陆续公布的有关档案资料来看,1923 年至 1927 年期间,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联共中央政治局共召开了 122 次会议,做出了738个决定,事无巨细地指导中国大革命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这说明( C )
A.大革命胜利与俄国的正确领导相关B.苏联关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C.当时的中国革命受苏联的影响很大 D.中国共产党完全听命于苏联 18.(2016唐山摸底)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C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B.满清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19.(2016山西联考)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高兴地说:“自共和告成,合五族为一家,享同等之权利,我四万
万人,亦可以仅存国民之名称而不复有种族之界限矣。”下面对他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D A.全体国民实现了权利平等B.境内各民族已融合为一家
C.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等级差别D.现代国家观念已经出现 20.(2016衡阳八中)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经济
1.(2016湖师大附中)1920年8月上海总商会进行了会董换届改透,正副会长易人,原有的33名会董中改选者达31人,新当选的会董中有1/4的人还不到40岁。这表明(D)
A、上海总商会积极响应学生运动 B、北洋军阀进行反革命的反攻倒算 C、总商会内部保守势力仍居主导地位D.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商业生态
2.(2016陕师大附中)状元实业家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C A.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文化
1.(2016长郡模拟)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作家都热衷于用现代精神对传统的人物形象重新解读,如鲁迅在白话
小说《理水》里将大禹的形象从刻板的儒家圣人变为一个为民众艰苦奋斗而最终为陈腐的官僚集团同化的悲剧人物,《采薇》中把儒家经典中的义士伯夷叔齐塑造成在媚俗的社会里被剥夺了尊严的可怜人。这种经典重构的意义是A
A.通过对经典的重构,传播现代精神 B.对儒家圣人形象进行改造,以起到“打倒孔家店”的作用 C.借助古代经典的影响力来宣传民主与科学 D.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2.(2016江西八校)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中说“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
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说明袁世凯( )D
A.主张循圣修身 B.主张革新与礼俗并举 C.以儒学为立国之精神 D.掀起复古逆流,为复辟做准备
3.(2016武昌调研)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知识界“将民间看作是与传统的封建帝国王朝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力量”,
由此开始,“形成了大规模的‘到民间去’的热潮。纷纷循着各自的方案与路径去发掘民间的、乡村的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上述现象发端于C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4.(2016武汉调研)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
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D 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 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
5.(2016武汉调研)毛泽东说:“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
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上述言论出自A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6.(2016哈三中) 1916年,易白沙《新青年》杂志一文:“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借口;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这一观点B A.有力地批判了儒家的思想核心 B.体现当时社会思想潮流 C.为推翻君主专制奠定思想基础 D.有失公允不具时代意义
7.(2016陕师大附中)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A
A.救亡图存乃是时代的主流 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8. (2016哈师大附中)20世纪初,中国人文精神的灵魂不是西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对于国家民族独立的强烈追求,导致东西方人文精神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B
A.文化传统不同 B.社会性质的差异 C.根本目的相左 D.思维方式的区别
9.(2016荆门月考)1924年底,孙中山在日本神户高等女校发表演说,认为欧洲文化是用科学与武力使人屈服的霸道文化,而亚洲文化是以仁道和道德感化对手的王道文化,王道文化好过霸道文化。这反映了孙中山C A.意在用中国传统理念诠释西方文化 B.民族主义思想蕴含反对帝国主义内涵 C.力图用亚洲主义理论对抗西方霸权 D.已经完全与新文化运动阵营走向对立
10.(2016枣阳一中)1919年5月11日时事新报刊登《对于国人之大警告》一文指出,南北政府中“无一可恃之人,无一非巧取豪夺,日与吾人为仇为敌,其思想,其行事,无一能与平民政治相容”。这段材料C A.表达了对南京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强烈不满B. 对五四运动的发生起到了动员作用 C. 体现了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愿望D.反映了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
11.(2016衡阳县一中)1919年1月,梁启超一行抵达伦敦,开始为期一年的欧游。欧游之前,梁对中国传统文化
之批评本有取舍,甚至怀疑;欧游归来,他彻底放弃“科学万能”之迷梦,主张在中国文化上“站稳脚跟”,倡导“中国不能效法欧洲”。导致梁启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新文化运动 D.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12.(2016湖北稳派)孙中山曾说:“中国亦素自尊大,目无他国,习惯自然,遂成孤立之性,故从来若欲有改革,
其采法惟有本国,其取资亦尽于本国而已,其外则无可取材借助之处。”孙中山这段话主要强调了B A.推翻传统文化和旧社会制度是近代社会进步的前提 B.中国社会封闭保守,对西方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不足 C.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应挖掘自身资源改良政治 D.中西方文化实质上多相通之处,应该吸取二者共性
13.(2016开封模拟)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关于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陈独秀号召发动工农群众起来反抗军阀专制统治 B.材料背景是要领导五四运动
C.材料中的“政治觉悟”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D.陈独秀要实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4.(2016合肥质检)“我旧说以忠孝节义范束全国之人心,一切法度纲纪经数千年圣哲所创垂,竟毫无可贵?何必
先自轻贱,一闻新说,遂将数千年所尊信持循者弃绝不值一顾,对于新人物有自惭形秽嗫嚅不敢言之概,甚或迎合新人物毁骂先代遗传,诟辱自家学理。”这种观点C A体现了狭隘的民族情绪 B充分肯定了新文化运动 C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5.(2016衡水四调)“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 ( D )
A.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 B.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 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16.(2016衡水四调)“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文中的“这场思想变革” ( D )
A.促使了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 B.为结束封建帝制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营造了必要空间 17.(2016衡水四调)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 A ) 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18.(2016衡水四调)有学者评价新文化运动者“不再过多强调从制度上解决自由问题,而是更强调能使恰当的制度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对自我和社会的态度”。这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 ( A ) A.否定制度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B.吸取辛亥革命政治失败的教训 C.认识到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D.强调社会意识对制度深层反应 19.(2016衡水四调)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蒸为习尚,„„以昌学术,以明廉耻,以正人心,以厚风俗。”李大钊的主要目的是 ( D ) A.否定传统思想,宣传民主思想‘ B.提倡儒家学说,重建公序良俗 C.提倡新的道德,批判复古主义 D.继承传统美德,扭转人心风俗 20.(2016衡水四调)“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人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 C )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21.(2016长郡月考)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A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22.(2016衡水四调)五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 ( C ) 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 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 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
23.(2016衡水四调)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 C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
C.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4.(2016湖师附月考)美国历史学家罗素说:“我相信,中国人如能对我们的文明扬善弃恶,再结合自的传统文化,必将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两个极端的危险。”中国近代史上曾经走向“两个极端”的是C A、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5.(2016长郡月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C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D.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同质题(2016湖南六校)在中国近代,五四时代的思想是非常活跃的。“五四时期对人格的尊严,对人的自由,对学术的独立探讨精神,这些价值正是当前我们开发社会资本,培养文化能力,发展有创见性的理论思维、道德理性和精神价值的必要条件”。五四时期,思想多元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
A.帝国主义对华文化侵略的放松 B.各种政治力量寻找中国未来发展的道路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当时的中国政府推行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 26.(2016东北育才)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陈先
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这一现象表明B 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 B.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有限
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 D.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 27.(2016湖北三校)“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
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D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 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28.(2016湖北八校)1919年1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因革之方”。1919年5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A A.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B.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D.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29.(2016湖北百校)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1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
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的一个指标。”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C
A.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30.(2016陕师大附中)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D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共富
31.(2016唐山调研)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
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B 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
32.(2016天一联考)1919年7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就是民众联合
的胜利,号召中国人民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统治。这表明此时的毛泽东C A.找到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通路 B.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C.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模糊 D.主张走俄国式的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