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财政学(陈共)第九版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陈共)第九版知识点整理

2021-08-17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 财政学对象

1. 财政学的本义:

2. 财政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思考:

3. 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 (1)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

(2)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3)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其中的机制与手段:(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

(4)创新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大幅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力提倡采取PPP方

式,带动民间资本的发展

2.收入分配职能

机制与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

(2)规范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机制与手段:(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的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等

基础公共设施的发展

(4)财政首先应切实保证民生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4.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职能

第二章 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学的核心问题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1)市场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此时,资源配置实现了“帕累托效率”,一种理想的状态市场效率为资源配置效率。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这种资源重新配置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效率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可能的资源配置状态。

(2)市场失灵:现实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一些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这种情况称为“市场失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无法影响价格。而当买者或卖者能够左右一种商品的价格时,就出现了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

型,即: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②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③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④ 收入分配不公

⑤ 经济波动

3.政府干预与政府失效

(1)为什么要干预:市场失灵使政府的积极干预成为必要 (-)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 (三)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四)市场机制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五)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六)市场不能自发界定市场主体的产权边界和利益分界,实现经济秩序 二、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有限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的不完全及缺陷,特别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就业制度,使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并未建立,而且地区性就业市场的隔离主要由于地方政府的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必须干预本国的劳务输出,通过制定相应的就业促进和保障法律,以及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对其加以宏观调控。

(2)干预的手段:

a.政府的宏观调控。B.立法和行政手段。C.组织公共生产和公共物品。d.财政手段

(3)政府干预失效

含义:所谓政府失效,主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度,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效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合理发挥,另一方面是政府干预不足,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不能满足弥补市场失效和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作的合理需要,这样也会导致市场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原因:a.政府决策失误 b.政府干预为寻租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c.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d.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第二节 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基本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 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 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三节 我国财政的法治化和民主化

(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修订

(3) 建立统一完整,法治法规,公开透明,运行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

第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1. 国家预算及其类别: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

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2. 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

3. 公共预算:是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以保障各和改善民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分类和科目设置

4. 政府性基金:政府性基金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

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的发展。

5.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

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6. 社会保险预算基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社

会保险制度的实施计划和任务编制的、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年度基金财务收支计划。

第二节 推进依法理财,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1. 编制部门预算

2.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

3.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4.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节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2)基本原则:遵循现代国家治理理念 划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着力推进预算的公开和透明

2.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措施:

(1)完善预算体系,积极推进预算公开

(2)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

(3)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制度

(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5)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论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

(2)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有公共提供方式和市场提供两种方式,也可采用混合提供方式。而其有效提供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政府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

第二节 公共生产与公共定价

1. 公共生产:

(1)含义: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2) 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仅集中以及在公有制经济主体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为基础的, 而国有经济师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他控制这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 公共物品提供: 1) 提供纯公共物品和某些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

位,应采取国有国营模式(资金来源:国家预算拨款、按政府规定的项目和标准 向公众收费) 2) 垄断性国有企业应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3)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应采取公司制改造模式 4) 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2. 公共定价

(1) 含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给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2)对象: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政策: 1) 纯公共定价:自然垄断行业 2) 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

(4) 目的和原则:不仅在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使公共物品得到最有效的使用,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而且是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 活安定的重要措施

(5) 一般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2)二部定价法3)负荷定价法

(6)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亏损的弥补,部分可以通过财政渠道以补贴形式进行,部分可以通过自身的收费弥补)

(7) 结论:政府若要既充分提供高公公物品又要提高有关政府支出的效益,就必须按政府的政策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1. 财政支出效益:指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分配的比例性和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财政支出效益好是财政支出产生的成果较多,或者取得一定的成果所耗用的财政资金较少。

2.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最低成本法

3.评价的基本原则: 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兼顾(3E原则) 针对性和兼容性相结合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工作需要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第五章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

第一节 公共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1.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代替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会增加。每一次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动荡, 都会导致财政支出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财政支出上升的规律,被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这些投 资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乃至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应继续进行,但这是政府投资将逐步转换为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4) 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分析 1、 宏观因素: 1) 经济性因素:主要

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 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证据是否稳定 !!整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政府干预政策 3) 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 2、 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 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3、 政治决策程序(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变化以及最终形成最佳的相对稳定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必须晚上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形成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1. 关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学说:

内生增长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路 :

(1)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社会民生的长效机制

(2)要处理好和把握好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几种关系: 1)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②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③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④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第六章 经常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一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1.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属性:

(1)两者同属于民生性支出,是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使用后不形成任何资产。

(3)是两项基本的财政支出; (3) 两者是全社会消费的一个必要组成

2.行政管理支出:是政府(政府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等政府部门)为行使其最基本的职能所必须花费的一项支出。

包括三类科目:见P82

3.影响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因素:政府职能 机构设置 行政效率 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4.国防支出:

(1)我国的国防政策

(2)国防支出的构成:见P86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1.教育、科技支出和医疗卫生的属性 :

(1)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生产性劳动: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创 造物质财富的劳动;非生产性劳动:除此之外的劳动,皆为非生产劳动。

(2)投入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而且从事这些劳动的过 程中,劳动者还须消耗物质财富。所以,根据这一标准,用于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事业费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2.教育支出:

(1)教育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正外溢性。具体表现:①教育是高素质劳动力的来源。②教育能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③教育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尽管教育也有一定的负外溢性,如提高犯罪技能等。但总体说来,教育的正外溢性大大高于负外溢性,这是近现代国家大体上都必须大力介入教育,直接为教育提供大量经费的根本原因所在。

(2)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初级教育:小学、初中(外部效应很明显):多数国家通过宪法规定对初级教育规定若 干年的义务教育。 高层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两面性:①高层次的教育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②高层次的受教育者得到的利益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

(3)教育经费规模偏低。我国的教育投入水平,还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4)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教育经费在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之间分布的级次结构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初级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普及教育

长期处于落后境地。

(5)教育投入改革的方向: 政府应该承担公共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应该更大范围地、更多地向市场开放

3.科学技术支出:

(1)科学研究的性质 1科学研究具有外部性 :基础性科学研究和 应用性科学研究 2.科学研究具有风险性与收益的不确定性

结论:对于外部性较强的科研活动的经费,主要是基础性、公益性以及高新科技的科研经费,必须由政府来承担。应用性科学研究的经费,则由微观经济主体承担,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一定补贴。

4.医疗卫生支出:

(1)含义:政府安排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社会成员的卫生事业方面的经费。

(2)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3种 ①政府提供:或公共提供,即谁来出资的问题。 ②市场提供:在医疗服务领域进入市场竞争机制,由营利性提供,供给方通过向患者收费来解决弥补成本。 3)混合提供: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医疗服务。即政府对医疗服务企业以补贴的方式提供部分资金,医疗服务企业再通过向患者收费方式解决部分资金的来源。 政府补贴方式主要在医疗保险制度中实行,其中保险基金由政府补贴一部分,另外部分由单位和职工共同分担。

(4)政府应选择应当介入的主要方面: 提供医疗卫生领域的纯公共物品和部分准公

共物品,保证这些公共物品的生产、提供和 消费达到最优; 纠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缺陷,使医疗保险兼顾效率和公平; 补助穷人,为他们负担必要的保险,获得相应的基本医疗服务。

第七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一节 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1.投资与经济发展:

(1)积极作用: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紧密。在经济理论界,西方和我国有一个类似的观点,即认为经济增长情况主要是由投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要素投入和资源配置来分析。

(2)消极作用:财政投资支出增加会排挤私人部门支出,并与私人部门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公共投资也许被私人部门不用于生产能力的扩张上,比如更好的道路可能排挤卡车和其它交通设备的投资,而私人产出水平保持不变。因此,财政投资支出增加会阻碍经济增长

2.政府投资

(1)含义:政府投资是指使用预算安排的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活动,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点:(1)非政府部门的投资特点:从投资领域选择来看:由于企业的微观利益所限,企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一般选择投资数额相对较小、资金周转快、

见效快的短期投资项目。 (2)政府部门的投资特点:①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②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③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3)地位与作用: 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主从顺序:①非政府投资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②政 府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挥作用。

政府投资的调控方式:1、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非政府投

资规模,保持稳 定增长;2、调节自身投资结构,纠正非政府投资结构的偏差,使全社会的投资结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4)政府决策标准: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 就业创造标准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1)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1)基础设施的内涵:基础设施投资是指能够为企业提供作为中间投入用于生产的基本需求,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基本消费服务,能够为社区提供用于改善不利的外部环境的服务等基本设施建设的投资。

2)基础设施的特征:+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

(3)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 1)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

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从价值构成来分析,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基础设施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 2)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感应度系数较高。基础设施在产业锁链中属于这样一类产业,即当基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时,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

2.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PPP模式——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第三节 财政三农的投入

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解读

2.政府必须介入三农投入的理由

1)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落后。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3)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同时产品附加值不高,(4)许多农业投资项目只适于由政府来进行。(5)三农投入的特殊性,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进入以农促工,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期来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

3.加强三农投入的措施和力度

见P111

第八章 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一节 社会保险支出

1.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和意义

社会救济: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以下的公民和因自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 而暂时生活处于困难中的公民提供货币或实物帮助,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是最初出现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济贫和救灾。

主要资金来源:财政预算拨款;同时鼓励社会捐款和公民互助。

目标:克服贫困。

社会福利:由政府出资兴办,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 供货币或实物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主要表现为:国家、企业或集体兴办的福利院、敬老院、疗养院、儿童福利院、福利企业,其目的是使无生活来源的孤老残幼得到基本的生活待遇。 社会福利的经费:一般由政府财政负担。

社会抚恤:是指对国家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给予补助和褒奖,确保优抚对

象 有一定的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

主要包括:现役军人及其家属、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烈士家庭、牺牲、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和其他特殊对象。 资金来源:国家财政拨款。

3. 社会保险

(1)定义: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 (1)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特征(2)商业保险的局限性 ①可分性:保险面向个人提供;(3)政府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几点理由②排他性:先尽交费义务,并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上才能享受该服务; ③竞争性:增加一个人的保险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3)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

1) 商业保险由个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在受 到某些损失时得到补偿。 2) 社会保险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 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3) 社会保险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 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险政策和措施体系。

(4) 3.社会保险的内容 (1)社会养老保险 是指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劳动者在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退出社会就业领域,在养老期间给予养老金、医疗待遇及生活方面的照顾。 (2)社会失业保险: 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劳动者在失业时,应给予其基本的生活费、医疗补助费,并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3)社会医疗保险: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劳动者所享有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权利。按一定的补助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医疗费用。

(4)工伤保险:政府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劳动者因工作而负伤、致残、死亡时,给劳动者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提供物质帮助(支付伤残补助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生育和疾病保险:对因生育而中断劳动和因患病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给予其生育和患病期间的收入补助。

西方保险制度类型(1)社会保险型;(2)社会救济型;(3)社会福利型;(4)国家保障型。

(5)社会保险资金的运作基本上采取三种: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部分基金制。 (1)完全基金制(fully funded):是一种以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要求劳动者整个就业期间或者投保期间在一个相当长的计划期间内,采取储蓄方式积累、筹集社会保险基金,整个社会当期交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养老基金。 账户,使退休 金直接来源于社会成员本身的储蓄积累。

其特征是建立个人

完全基金制的特点:投保人

在工作期间积累资金,退休后领取保险金,支付水平与本人 在职时的工资和缴费水平直接相关,可以激发投保人缴费的积极性,从而实现自我保障。

时间跨度大,储备基金容

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压力非常大。 (2)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特点:完全依靠当前的收入去支付现在的支出,

以支定收,基金没有结余,从而避免了 完全基金制下基金遭受通货膨胀而贬值的风险,也能够对基金进行有效的管理。

(3)部分基金制:是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两种模式的结合。当年筹集的基金,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制满足当 前支付的需要;另一部分采取积累式以满足未来支付的需要。 一方面,该种运作方式可以避免收费率的频繁调整,使企业和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负担 均衡;另一方面,由于储备数量较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就小,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社保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6)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我国部分基金制运作模式:各地逐步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系。经过几次调整,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由单位负担缴费,单位按照员工工资的20%缴纳养老金,这部分金额进入统筹账户,政府用来“现收现付”,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 个人账户由职工个人缴费,为缴费工资的8%,金额随着工作年份的增长不断累积。

第二节 财政补贴

1. 财政补贴的概念: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目标,对指定事项由财政安排专项基金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贴。

2. 财政补贴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依据是政府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政策目标,并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修正、调整和更新,因而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可控性。财政补贴具体补给谁、补贴多少、在哪个环节补贴、何时取消补贴等内容是由财政部门根据政策需要决定的,是政府可直接控制的经济杠杆,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3)灵活性。财政补贴杠杆作用的对象、范围、效果和要达到的目

标,由财政部门根据政策的要求适时地确定和调整,因此财政补贴在直接调节经济和协调各方面经济关系时,比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更为灵活、直接和迅速。 (4)时效性。财政补贴是为实现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当某项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将作相应调整;当某项政策实施完结、失去效力时,某项特定的财政补贴也将随之中止。 (5)专项性。财政补贴只对政府政策规定和指定的项目或事项进行补贴,其他以外的项目均不给予补贴。

3. 财政补贴分类:①按照财政补贴的政策目的分类: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出口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②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和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3)对国际贸易的危害程度:禁止性补贴 可诉补贴 不可诉补贴

4. 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

(1)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

(2)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5. 财政补贴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1)首要意义在于有效的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财政补贴能够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从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4)消除挤出效应

(5)对社会经济稳定发挥积极效应

6. 财政补贴使用过度的消极效应:

①财政补贴项目偏多,规模偏大,会加重财政负担,总体上削弱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②2)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的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影响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人为地加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政策性亏损”掩盖了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引起的经营亏损。 ③长期过多过广的补贴,人为地扩大了经济体系中政府行为,相应地缩小了市场活动覆盖的范围,而且财政补贴成为受补单位的既得利益,易上难下,将演变为经济改革顺利进行的阻碍因素。 ④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扭曲合理消费结构,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7. 我国财政补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①财政补贴项目仍然偏多,规模仍然偏大。②长期的财政补贴不可避免地会使受补单位产生依赖思想。③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④某些补贴的不当,扭曲了价格体系,刺激了不合理消费,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8. 财政补贴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①从制度创新入手,提高财政补贴支出效益,取消不符合WTO规则的补贴,合理利用可诉补贴,用足用好不可诉补贴,调整现行一些效率不高的补贴; ②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改革补贴方式。

第三节 税收支出

1. 税收支出的概念: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这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 税收支出的分类:按税收支出发挥作用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1)照顾性税收支出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这类支出带有明显的财政补贴性质,其目的在于扶持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在采取该项支出时,要严格区分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

(2)刺激性税收支出是税收支出的一种形式,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其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根据支出对象不同,刺激性税收支出分为二类:针对特定纳税人的税收支出和针对特定课税对象的税收支出。

3.税收支出的形式

(1)税收豁免 税收豁免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常见的税收豁免项目:一类是免除关税与货物税;另一类是免除所得税。

(2)纳税扣除 纳税扣除是在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

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在累计税制下,纳税人的所得额越高,这种扣除的实际价值也就越大。

(3)税收抵免 税收抵免是指纳税人从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4)优惠税率 优惠税率是指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比一般较低的税率。其适用范围可视实际需要而予以伸缩。一般而言,长期优惠税率的鼓励程度大于有期限的优惠税率,尤其是那些需要巨额投资且获利较迟的企业,常可以从中获得较大的利益。

(5)延期纳税 延期纳税也称“税负延迟缴纳”,是指允许纳税人对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该方式适用范围较广,一般适用于各种税,且通常应用于税额较大的税收上。

(6)盈亏相抵 盈亏相抵是指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款;或是冲抵以前年度是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已缴纳的部分税款。一般而言,盈亏相抵办法通常只能适用于所得税方面。

(7)加速折旧 加速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可以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一些得到折旧费和减免税的税款。

(8)退税 退税是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

第九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一节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经济因素

可分为四点:(1)经济发展水平(2)科学技术水平(3)分配体制和分配制度(4)价格水平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

1.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的原因和影响:见P136

2.九五到十一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3.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收入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三节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评估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见P138

2.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

(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

(3)由于我国政府性基金规模较大,公共财政收入也不宜增长过快

(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5)坚定实行税率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

(6)调节财政收入规模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的变化

第四节 我国公共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收入分析

1.我国公共财政收入的构成

公共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收) (1) 专项收入:是指具有特定来源,按照特定目的建立并规定有专门用途的收入。包括:排 污费收入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内河航道养护费收入

(2)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授权的行政、司法机关和其他机构依据法律、

法规、省级人 民政府规章的规定,为行使其管理职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包括:民政性收费、司法性收费,资源性收费、证照性收费;检测、计量、咨询费用、使用费。

2.财政收入其他形式(公共财政以外部分)

(1)政府性基金收入 概念: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政府性基金的特点:强制性、非补偿性 (3)政府性基金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1、定义: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

国有资本收益。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包括下列项目: (一)利润收入;(二)股利、股息收入(三)产权转让收入;(四)清算收入。

(3)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

(4)债务收入:不列入财政收入,而使用债务收入所形成的的支出必然会列入财政支出, 形成支大于收,表明财政赤字。 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中央政府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收入 当年中央财政的国债余额 =上年国债余额+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还本额

3. 公共财政收入中政府收费的性质与特殊作用

(1)首先看收费的性质:主要是使用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的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此外,还有少量其他费用,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

(2)再看收费的特殊性:收取使用费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有特殊作用,可以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二是收取使用费有利于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

第十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1.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3税收的职能:

(1)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2)税收的公平分配职能;(3)税收的经济调节职能 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 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增加,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增加,从而相应减少了消费和投资; 政府可以利用税收政策,调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鼓励或者限制某些产业或产品的生产和发展。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1.税收术语

(1)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每一种税都必须明确对什么征税,每种税的课税对象都不会完全一致。

(3)课税标准:课税标准指的是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或称课税依据。一般有纯所得额、商品流转额、财产净值等。

(4)税率:税率是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是国家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征税额,反过来说,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5)税率分类:

一般来说,税率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类。

(1)比例税率是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在具体运用上又可分为几种类型:行业比例税率,即按行业的差别规定不同的税率;产品比例税率,即按产品的不同规定不同的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比例税率下,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的负担相同,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的优点,也有利于税收征管,一般应用于商品课税。比例税率的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且具有累退性质。

(2)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它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定额税率在计算上更为便利,而且由于采用从量计征办法,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它的缺点是负担不尽合理,因而只适用于特殊的税种,如我国的资源税、”车船牌照税等。

(3)累进税率是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累进税率因计算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两种。

1)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税率征税即按课税对象适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统一征税。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使用几个税率。

(6)税收能力与税收努力:

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包括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政府的征税能力

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

(7)起征点和免征税

起征点 起征点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

免征额 免征额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关系 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相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小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予征税。两者也有不同点,即当课税对象大于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采用起征点制度的要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采用免征额制度的仅对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8)课税基础:课税基础又简称税基,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概念,指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2. 税收分类:

(1)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可将各税种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1) 所得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或纯收入)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一般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税、资本利得税等一般也划入此类。

2)商品课税,包括所有以商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

税等。

3)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如一般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2)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方法随着税收理论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并最终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即凡是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归属于间接税,凡是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归属于直接税。一般认为,所得税和财产税属于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

(3)从量税与从价税::度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量或体积计算;二是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采用前一种计税方法的税种称为从量税,采用后一种计税方法的税种称为从价税

(4)价内税与价外税 : 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与之相适应,价内税的计税依据称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

(5)中央税与地方税 : 与前几种分类方法不同,中央税和地方税是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的。从理论上讲,税收的存在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因而任何税种都隶属于国家,也就是隶属于中央政府。

第三节 税收原则

1.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税收原则是政府在税制的设计和实施方面所应遵循的理论准

则,也是评价税制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两大标准:效率与公平)(还有适度与法治原则)

2. 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1)公平类税收原则: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2)效率类税收原则: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和税收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3. 税收中性问题

(1)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进行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税收超额负担(无谓负担):税收中性就是针对税收超额负担提出的,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纳税税额以外的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了纳税人的支出,增加了政府部门的支出,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税收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因而对纳税人的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1. 税负转嫁与归宿概述

(1)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机制:1)税负转嫁是税收负担的再分配。其经济实质是每个人所占有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没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构成税收负担的转嫁。 2)、税负转嫁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运动过程。其中不包括任何感情因素。至于纳税人是主动去提高或降低价格,还是被动地接受价格的涨落,是与税负转嫁无关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阶级对立关系,还是交换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与税负转嫁无关的。 3)税负转嫁是通过价格变化实现的。这里所说的价格,不仅包括产出的价格,而且包括要素的价格。这里所说的价格变化,不仅包括直接地提价和降价,而且包括变相地提价和降价。没有价格变化,不构成税负转嫁。

(2)税负归宿:表明转嫁的税负最后是由谁来承担的。是税负转嫁税收的最终落脚点。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就是负税人。

 税负转嫁与逃税(偷税、漏税、抗税)是有区别的。 税负转嫁导致税收归属变化,国家税收未减少。偷税、漏税、抗税是违法行为,造成税收减少或流失。

(3)税负转嫁方式:

税负转嫁方式 1)前转——也称为顺转:纳税人按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用提高商品或劳务的销售价格的办法,把所纳税款向前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这是税负转嫁的基本形式。 (完全转嫁;不完全转嫁)

2)后转——也称逆转:纳税人无法实现前传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的办法,把税款

向后转嫁给货物或劳务的供应者。 例如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的生产者以转嫁税负。 在本销售环节不因税收而提高价格。

3 )散转、混转,也称混合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一部分前转嫁,一部分后转嫁,使其税负不归于一人,而是分散给多人负担。属于纳税人分别向卖方和买方的转嫁。

4)消转——纳税人通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自我消化税款。

5)税收资本化: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实质:减少买价) 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是由卖方负担。 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转嫁的对象是资本性商品。)

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商品难以转嫁。

(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易转嫁。

3. 我国的税负转嫁

(1)我国已经存在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见P161

(2)有关税负转嫁的政策性问题:见P162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税收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

1.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者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不征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

第二节 税收对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1.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是征税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减少或放弃闲暇,增加工作时间;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是由于征税使得劳动和闲暇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劳动收入下降,闲暇的相对价降低,促使人们选择闲暇以替代工作。

2.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税收对储皆的收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的商低; (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替

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就越大:; (3)高收人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 (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3.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投资决策是由投资的净收益和投资的成本决定的。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税前抵扣和税收优惠的措施影响纳税人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

(1)征收企业所得税 会压低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因此而降低了投资人对纳税人的吸引力,导致投资者减少投资而消费者代替投资,就是发生了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2)如果征税和提高税率减少了投资者的最后净收益,而投资者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加投资,那么这就是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3)税收对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4.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输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障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1.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3)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 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供给学派认为, 高边际税率会导致地下的“黑色经济”泛滥,助长纳税人逃税的动机,反而会减少税收收人;降低边际税率,会使纳税人心安理得地纳税,从而增加税收收入。

2. 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

(1) 高税率不一定带来高税收收人,而高收人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

(2)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人,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书中173页图11-6中的D点和E点,税收收人是相等的,但D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

(3) 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种兼顾税收收 人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十二章 税收制度的演进和我国税制改革

第一节 税收制度概述

1.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政府) 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方法的总称。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政府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也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律规范。从一般意义上说,税收制度是由税收主体、税收客体、税率和违章处置等要素构成的。

2. 税收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我国工商税制改革

1. 改革开放前的工商税制:见P178

2. 改革开放后的工商税制及其发展:见P179

第三节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

1. 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见P181

2. 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

3. 以黄宗羲定律为戒,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防止反弹

4.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1)进一步落实乡镇机构的精兵简政

(2)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

(3)调整和改革现行财政体制

(4)逐步化解农村隐形债务

第四节 我国建立绿色税收体系--环境税问题

1. 绿色税收:绿色税收也称环境税收,是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为目的,建立开征以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的“绿色”税制,从而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狭义的绿色税收即实现保护环境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和对环境保护起作用的税收。

2. 我国建立“绿色税收”的问题:见P184

第十三章 我国现行税制

第一节 商品课税

含义:也称为流转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为征税对象,并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所课征的税种。 由于商品课税的主要对象是消费品或劳务,而且是在流通过程中征收的,所以通常又称为流转税。流转的环节:生产、批发、零售、消费

商品课税的特征

(1)课征普遍(2)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3)实行比例税率(4)计征简便 对国家财政的作用:(1)税源充足,保证国家财政收入(2)纳税成本低,征税技术简单(3)实行差别比例税率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有效调节

1. 增值税

(1)含义: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 :1)征收范围广、税源充裕。2)实行道道环节征税,但不重复征税。 3)有利于出口退税的处理 4)税收负担随着应税商品的流转而向消费者转嫁,最后由该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承担。

(3)增值税的效率与公平分析 效率:规范化的增值税制度对经济运行呈中性影响,即对生产者的决策和消费者的选择不产生干扰、扭曲作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率,但是税务效率较低。 增值税单一或接近单一的税率制,难以按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调节作用。 公平:不符合按能力负担的税收公平原则

(4)增值税类型 (1)生产型增值税——企业不能扣除购入的固定资产总额,也不能扣减折旧。 (2)收入型增值税——企业只能扣除固定资产的折旧额计税(当期购入固定资产不得扣除)。 (3)消费型增值税——企业可以扣除包括购入固定资产在内的所有金额进行计税。

(5)增值税的计征方法 1)加法:增值额=本期发生的工资薪金+利息+租金+利润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2)减法增值额=本期销售额-规定扣除的

非增值额(即购入金额) 增值税实际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3)扣税法(抵免法、凭发票抵扣)增值税计算征收一般采取抵免法

(6)我国现行增值税制的主要内容

1)征税范围:①销售货物和进口货物(大部分,不含不动产)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③视同销售货物——如自用、赠送、分配等,避免逃税④混合销售(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 2)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7)我国实行的税收制度和改革:见P188-191

2. 消费税

(1)含义: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在对商品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

(2)我国消费税的特点:

1)征税范围具有选择性2)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个别消费品的纳税环节为零售环节)3)平均税率水平比较高而且税负差异比较大4)征收方法具有灵活性。(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 (3)税率 按不同税目,分别设置: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复合税率 征收环节:生产、加工和进口环节征税(其他环节不征收)金银首饰只在零售环节征收

3. 营业税

(1)含义: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2)9个税目

(3)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标志着实施60多年的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营改增)

第二节 所得课税

含义:所得课税简称“所得税”,按课税对象分类的一类税。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具体地说是对纳税人收入总额扣除为取得收入所支付的费用后的余额所征收的税。

特点:

① 税负相对公平

②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③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效益

④ 课税有弹性

功能: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 ;还是一

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也是政府经济稳定的重要工具(自动稳定器)

1. 企业所得税

(1)含义:对我国境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征收范围: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场所(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没有、设机构场所,但从中国境内所得(20%,减按10%征收)

(3)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4)可以扣除项目: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

(5)税收优惠和改革:见P197

2. 个人所得税

(1)含义:以个人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2)纳税人

① 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指由于户籍、家庭和经济利益关系而

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期满1年的个人 ——应当就其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 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没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应当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PS: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3) 个人应纳税额计算公式:每月应纳税额=全部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 月工资、薪金收入- 5000元 - 其他规定扣除项目 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书P199) ; 中国公民以外的其他纳税人: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收入- 5000元- 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

(4)税收优惠:见P200

3. 土地增值税:

(1)含义: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减去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

(2)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3)特点: 1)以转让房地产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2)征税面比较广。 3)实行超率累进税率 4)实行按次征收。

第三节 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

1. 资源课税:以资源为征税对象一类税的总称。具体见P201

2. 财产税:

(1)财产税的特点:税负不易转嫁;课税具有选择性;符合纳税能力原则

(2)财产税分类:①对财产所有者或者占有者课税,包括一般财产税、个别财产税; ②对财产的转移课税,主要是遗产税、赠予税

第十四章 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

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系概述

1.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规范化,

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的责任(即财权)范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分工明确

(2) 一 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3)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实行转移支付的预算调节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调节方法可以经常进行调整。

2.政府间转移支付

(1)含义:也称补助金制,是指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差,采取由中央政府直接拨款补助,也就是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是上级政府将一部分财政收入以一定形式拨付给下级政府使用,以达到该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做法。

(2)功能:

① 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② 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③ 弥补地方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第二节 中国分税制改革

1. 改革的指导思想

(1)合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的同时又要考虑地

方经济的发展

(2)合理调节地区间的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既要借鉴国外经验,又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5)必须抓重点,分布实施

2. 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支出责任与收入划分的基本方案

(2)两税返还办法及其进一步完善

(3)所得说分享改革

(4)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分税制改革

1. 现行制度的问题:

(1)消减了中央的支出责任

(2)地方责任繁重,主要依赖中央转移支付

(3)支出责任层层下沉,导致基层政府特别是中西部的陷入财政困境

2.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3. 中央与地方划分

4.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 加快省以下各级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的基本原理

1. 国债

(1)含义: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2)产生与发展:见P220

(3)种类:

①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② 按发行地域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

③ 按偿还期限不同,国债可分类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④ 按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

⑤ 按债券的流动性划分,可分为可流通国债和不可流通国债。

(4)国债结构:应债主体结构 国债持有者结构 国债期限结构

2. 国债负担

(1)认购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2)政府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政府举债的负担首先是付息,其次是还本。

(3)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 (4)代际负担:由于有些国债的偿还期较长,连年以新债还旧债并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就会形成这一代人借的债转化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负担的问题。

3.国债的发行:直接发行 连续发行方式 承购包销方式 公募招标方式

4,国债的还本付息:

还本:分期逐步偿还法 抽签轮次偿还法 到期一次偿还法 市场购销法

新替旧偿还法等

付息:按期分次支付法 到期一次支付法

5.国债债务率:等于财政赤字率÷GDP增长率

第二节 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1.国债的经济效应

(1)国债的资产效应:国债的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

(2)国债的需求效应:

(3)国债的供给效应:

2.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2)筹集建设资金(3)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节 国债债务率分析

1.国债债务率与财政赤字的分析

db= b(r-y)+z

式中,db代表以微分符号表示的国债债务率的升降变化,b代表国债债务率,r 代表实际国债利率,y代表GDP实际增长率,z代表基本赤字率。

公式实际上是对影响国债债务率的因素的分解,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债债务率的变化取决于三个因素:实际利率、经济增长率、基本赤字率,或者说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和基本赤字率,而其中实际利率又是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r=im)。由公式很容易看到,基本赤字增碱是决定国债债务率的基本因素,而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率往往也是影响国债债务率的重要因素,当年付息的实际利率与国债债务率正相关,经济增长率与国债债务率负相关,只要当年存在需要付息的国债余额,

2.建立防控债务风险的制度机制

(1)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2)我国当前的债务率

(3)我国当前的杠杆率问题

第四节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

1.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如政府的内外债及由法律规定的养老金负债等。

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要看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由政府来承担。

隐形债务和或有债务是一种世界性现象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和治理

(1)地方债务的形成见P235

(2)规范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四点举措见P235

第五节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1.国债市场: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中央银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直接买卖,国债回购、反回购交易)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借此存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

2.国债市场的功能:

(1)一是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国家可以采取固定收益出售方式和公募拍卖方式在国债市场的交易中完成发行和偿还国债的任务。(作为财政政策工具)

(2)二是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国债市场中,国债承销机构和国债认购者以及国债持有者与证券经纪人从事的直接交易。国债持有者和国债认购者从事的间接交易,都是社会资金的再分配过程,最终使资金需要者和国债需要者得到满足,使社会资金的配置趋向合理。若政府直接参与国债交易活动,以一定的价格售出或

收回国债,就可以发挥诱导资金流向和活跃证券交易市场的作用。(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3.国债收益率曲线

(1)国债收益率曲线是描述某一时点上一组上市交易的国债收益率和它们所余期限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曲线,如果以国债收益率为纵轴,一年期期限为横轴,将每种国债的收益率与它的到期期限所组成的一个点,拟合成一条曲线就会形成一条国债收益率曲线。如图所示:

(2)作用:

① 一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代表的各期限的收益率是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所有金融产品的定价都要以基准利率为基础,加上适当的风险报酬。因此,准确反映资金供求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保证金融市场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制度。

② 另一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对货市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货币政策制定者既可以通过国债收益率曲线获得市场对于未来利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胀趋势如何预期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来调控实体经济。

第十六章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一节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概述

1. 财政平衡: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矛盾。任何国家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都面临财政收支总量关系的处理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支大致相等,我们就说这个国家的财政是平衡的。

如何理解(1)财政平衡不是绝对的,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平衡

(2)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察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状况。动态平衡则要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研究未来财政收支的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周期对财政的影响以及财政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以求得-一个时期的内在平衡。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

(4)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5)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预算列有赤字,并不意味着预算执行的结果也-定有赤字,因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增收节支的措施,实现收支的平衡。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出现赤字

(6)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2. 财政赤字地计量口径和分类

(1)计量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赤字或结余= 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

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

总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不含债务收入); 无条件赠款包括各国政府赠款、本国其他各级政府赠款和国际组织赠款。

3. 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cyclical deficit)是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赤字。

结构性赤字(structural deficit)是指非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财政赤字,即经济活动保持在某种潜在水平时预算赤字依然存在的情况(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称为高度就业赤字或充分就业赤字。

4. 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

结构性赤字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而周期性赤字是经济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由此,将财政赤字分为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两部分,对判断财政赤字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政府的财政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动态:见P247

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给平衡

1.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关系 : 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简单的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和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

C+S+T+M ≡ C+I+G+X 1)

G-T ≡ (S-I)+ (M-X) (2)

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贸易经常帐户赤字

封闭型经济: M-X=0,有G-T≡S-I (3)

即: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

开放型经济: 假定M-X>0,即贸易经常账户处于赤字状态。

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S>I S=I S<I

结论 (1)财政平衡是社会总供求平衡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研究财政平衡,就财政本身研究财政平衡难以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2)国民经济整体平衡的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财政平衡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局部平衡,因而对社会总供求平衡而言,财政平衡本身不是目的,而不过是总供求平衡的一种手段; (3)消费、储蓄、投资以及进出口属于市场行为,而财政收支属于政府行为,因而财政收支平衡是掌

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平衡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总需求,间接调节社会总供给。

2.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

(1)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

① 债务化融资:通过发行国债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也称赤字国债化。

② 货币化融资: 直接方式:财政部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 间接方式:

财政部向公众出售国债,随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即中央银行将债务货币化。

(2)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① 债务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债务化融资一般不会增加基础货币量,从而也不会扩大货币供给量,因而赤字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 货币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赤字融资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量,进而按照货币乘数作用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需求之上,从而对总需求具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因而有极大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3. 关于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问题

(1)通货膨胀税 : 经济学界将通货膨胀税理解为,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持有者遭受的损失。 从财政角度来看,通货膨胀税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的再分配而增加的收入。

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会发生有利于政府的再分配: 1)累税制下,纳税人收入随物价上涨而上升,会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档次”,由此增加政府的税收收入; 2)当政府由于弥补赤字而发行国债,而且没有实行国债的指数化,由于物价上涨,使得债权人的资产缩水,而政府作为债务人则获得收益。

(2)铸币税:原指中世纪西欧各国统治者对送交铸币厂用以制造金、银铸币的贵金属所征的税。 在现代文献中,铸币税被定义为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特权所获得的货币面值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 所谓“铸币税”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税种,而是理论上对货币发行收入的界定。

(3)布兰查德和费希尔提出了铸币税的简单计量方法。这种方法设定了三个前提:(1)适应经济增长而发行的 货币;(2)基础货币;(3)没有通货膨胀因素。

铸币税的计量公式:S=△B/P 其中,S代表铸币税,△B代表基础货币增发量,P代表物价水平(用平减物价指数调整)。

铸币税通常被与通货膨胀税等同起来。 在信用货币这一前提下,铸币税一般总是存在的,但如果发行的货币是经济活动所需要的,那么则不存在通货膨胀税。 只有当过度发行的货币引起了通货膨胀时,才存在通货膨胀税。但两者一般并不相等。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1.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的一般原理:见P254

2. 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的分析:见P255

3. 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① 完全“排挤”效应。 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当财政扩张增加需求时,由于经济中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所以财政赤字不能增加总产出,只是提高了均衡利率。

② 不完全“排挤”效应 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中,一般不会发生完全挤出。财政扩张将增加总产出,但是同时也提高利率,因此挤出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总需求增加提高了收入,从而储蓄水平随收入上升而上升。储蓄增加反过来有可能为较高的财政赤字融资而不会完全挤出私人支出。

③ 无“排挤”效应 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从而产量有可能增加的情况下,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配合财政扩张。因此,利率不断升高,从而不会发生挤出现象。

4. 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 :见P257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1. 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2.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1)财政政策主体:是指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只能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

(2)财政政策目标:执行财政职能来实现财政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稳定

(3)财政政策手段

① 税收:税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宏观税率、具体税率的确定、税种选择、税负分配(包括税负转嫁)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规定发挥政策调节作用,主要是发挥剌激需求总量的作用

② 一般公共支出: 一般公共支出指政府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

③ 政府公共投资:政府公共投资主要用于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公共设施、基础性产业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

④ 国债: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国债最初主要用来弥补财政赤字,增加财政支出,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政策手段。

3. 财政政策乘数:税收乘数 购买性支出乘数 转移性支出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中级宏观里有详细说明)

4.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 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一般分为两种 情况: “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类型

1. 需求侧与供给侧

(1)凯恩斯主义是需求侧调节财政政策的代表---罗斯福新政

(2)供给学派是供给侧调节财政政策的代表---里根政府

2. 调节需求总量的不同分为

(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是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在国民经济已出现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达到供求平衡。实施紧缩性财政的手段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在一般情况下,中性财政政策要求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第三节 我国开放后的财政政策实践

1.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

2.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1998 年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目标可以说是多元的,既包含反周期的短期政策目标,也包含结构性调整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但首要目标是化解外部冲击,扩大需求,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安定。(2) 这次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主要手段的扩张性政策,增发国债是施政的主要措施,也是启动措施,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3) 没有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惯用的减税政策,同时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4) 优化支出结构,增加的收人主要用于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提高公教人员的工资等一般公共需要。 (5) 实行“紧中有松”的稳健货币政策与松中有紧的积极财政政策,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3.2005年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1)基本维持现有规模的赤字水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2)积极增加财政收入,合理调整增长速度,增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3)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管理,提高效率(4)推动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2009年重新启用积极财政政策:2009年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护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人群体的收人,大力促进消费需求;进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

5. 供给侧改革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进一步减税降费,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加快步伐,加大收费基金清理和改革力度; 二是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 三是调整优化支

出结构,按可持续、保基本的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 四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创新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 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定的宏 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 货币政策工具:(1)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贷款。(2)存款准备金制度。即各专业银行要将吸收的存款按一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3)利率。中央银行根据资金松紧情况确定调高或调低利率。(4)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人政府债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5)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对商业银行所持票据再贴现的再贴现率来调节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量。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的必要性(结合中级宏观理解)

(1)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2)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3)两者在扩张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4.不同的政策组合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打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率而打大货币供给规模。显然,“双松”政策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组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所谓“双紧”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遏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政系较为有效。案的货币政策可以免过痛的加价的服率。 低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道些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通免通资膨服。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巨额的财政赤字。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1)财政政策的效力:主要与财政支出乘数k和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和货币需求对利 率的敏感程度h有关

(2)货币政策的效力:主要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d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h有

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时滞

(1)内在时滞

① 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认识所经 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② 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应对政策之前对经济问题调查研 究所耗费的时间

(2)外在时滞

③ 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的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

④ 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交付有关单位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

⑤ 效果时滞:是指从政策正式实施到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这三种时滞与决策单位发生直接关系,故称外在时滞,而且比内在时滞更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