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十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十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1-06-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十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月考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2.(2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钢尺来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

B.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声源振幅不断变小

C.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D.“土电话”通话说明气体传声效果比固体好

3.(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

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

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 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第1页(共32页)

4.(2分)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6.(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7.(2分)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在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左右两幅图片的对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D.以乙火车为参照物,小华一定是静止的 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第2页(共32页)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2分)如图所示,是不同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甲图和丙图 B.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乙图和丙图 C.甲、乙、丙三种声音一定是乐音

D.丁是噪声,噪声在生活中毫无用处,应该禁止其产生

10.(2分)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表演空中加油。有人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C.战斗机

B.天安门城楼

D.蓝天上的白云

11.(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要想分清原声和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17m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D.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1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13.(2分)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5:3,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2:5

B.5:2

C.15:6

D.6:15

14.(2分)常温下,小林对着一口废矿井大喊了一声,0.2S后他听到了回声,那么井深( )m。

第3页(共32页)

A.34 B.68 C.3.4 D.6.8

15.(2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B.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的振动

C.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体育学考中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0g B.家用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 C.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km/h

D.在高原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是90℃

17.(2分)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

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

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动的时间即可

18.(2分)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 ) 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D.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第4页(共32页)

19.(2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20.(2分)某同学从下列表格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介质 空气(0℃)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 煤油(25℃) 水(常温) 声速/(m/s) 331 340 346 500 1324 1500 介质 海水(25℃) 冰 铜(棒) 大理石 铝(棒) 铁(棒) 声速/(m/s) 1531 3230 3750 3810 5000 5200 A.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4分)人耳由 、 、 三部分组成。

22.(4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23.(4分)有句成语叫“隔墙有耳”,若把耳朵贴在墙上,就可以听到隔壁房间里的人的说话声,这个说话声是通过 和 传入人耳的。这说明 和 都能传声。“骨传导”就是利用了 能传声的原理。

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第5页(共32页)

24.(6分)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它像喝醉酒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够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有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两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中横线依次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

(3)从短文3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左右,声波具有 。

(4)从短文2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2)与 有关,关系是 。 25.(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生的音乐家﹣﹣昆虫

蟋蚌等秋天呜叫的昆虫,一般只是雄性的才会呜叫,但是它们没有声带怎么能发出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呢?原来,它们的歌声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腹部发出来的,在蟋蚌等一些雄性昆虫的腹部,有一对双层的前翼翅,其上翅背面有锯齿纹,此纹与下翅根部的摩擦片互相摩擦发出声音,并经过下翅摩擦片旁边的发音膜将音量放大,声音就很洪亮了。另外,在雄蟋蚌的翼翅和腹部之间有一个气囊,能起到共鸣箱的作用。当雄蟋蟀振翅摩擦时,所发出的声音经过发音膜和气囊放大、共鸣,变得既洪亮又悦耳。如果用小提琴作比喻,锯齿相当于弓,摩擦片相当于琴弦,发音膜和翼翅下面的气囊相当于共鸣箱,昆虫利用这样的装置和不同的摩擦速度,能发出各具特色的叫声。它们真是天生的音乐家,生来就有随身携带的乐器,走到哪里都可以奏出最有个性的乐曲,我们虽然也有自己随身的乐器﹣﹣口哨,可是远不如它们的乐器精妙。

第6页(共32页)

(1)我们人类靠 振动产生声音,而吹哨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

(2)一般雄性昆虫没有发声带,但它们也能发声,除上文蟋蟀以外,你还知道什么昆虫利用以上原理发声?

(3)小华通过学习以上文章,受到了启发,他找一个一次性的纸质杯。一段棉线、剪刀、大头针、火柴棒、松香等器材,制作了一个“喔喔叫”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纷纷向他请教制作方法。原来是用大头针在纸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火柴棒将棉线固定在杯底,在手指上拈少许松香,向下拉棉线,便发出“喔喔”叫声。请你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一下,简单写出“喔喔叫”发声的原因。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26.(9分)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图乙中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一张纸的 厚度/mm 第7页(共32页)

27.(9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并分别填在a、b、c处。

28.(9分)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设计三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要求:(1)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2)写出实验过程。 29.(9分)给你一把钢尺,设计两个声学实验: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现象 例如: 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发声 方案1 方案2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物体振动发声 第8页(共32页)

2018-2019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十中八年级(上)第一

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月考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D.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在2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掷实心球的距离在6~8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C、女子800m成绩一定大于3min20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男子1000M成绩在3.5min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

2.(2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钢尺来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

第9页(共32页)

B.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声源振幅不断变小

C.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关系

D.

“土电话”通话说明气体传声效果比固体好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3)明确声音的诸多实验中,分别是用来探究声音哪方面的知识(如产生、传播、特征、噪声等)。 【解答】解:

A、利用钢尺来探究影响声音的音调、响度两个方面;音调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与拨动钢尺的力度有关,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不断抽气时,听到的钟声逐渐变小,是因为介质在减少,声音传播靠介质;而声源的振幅是不变的;故B错误;

C、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鼓面的振动幅度的关系;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

D、“土电话”通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声音的多个知识点;深入理解声音的传播知识、声音的三个特征;明确声音的几个实验所探究的内容,可做出选择。

第10页(共32页)

3.(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

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

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 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分析】(1)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大小有关;

(3)音调的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4)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

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距离声源距离不同导致的,实际上,该现象中声波的振幅是不变的,故B错误; C、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所以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减弱噪声方式的理解、响度和音调的理解、声音的利用的理解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4.(2分)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11页(共32页)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解答】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 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

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 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5.(2分)医生在诊病时使用的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

【分析】(1)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

(2)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A、心脏的振幅是不变,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的振幅,不能改变心脏的响度,不符合题意;

B、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这样可以清楚的听到心跳声音,易于判断病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心脏的材料和结构是不变,材料和结构影响声音的音色,听诊器不能改变心

第12页(共32页)

脏的结构和材料,不能改变心脏的音色,不符合题意;

D、心脏的频率是不变的,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的频率,不能改变心脏的音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固体传声减弱声音的分散,固体传声效果好。

6.(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分析】(1)声速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2)减弱或消除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时,体积越小的发声体音调越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敲击、拨动的力度大可以加大振幅。

【解答】解:A、噪声监测设备只能显示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故B错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太低,故C错误; D、用力敲使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求掌握声音的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速影响因素、噪声的控制、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等,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7.(2分)如图所示,小华乘坐的是火车甲,在窗外看到的是火车乙。试根据左

第13页(共32页)

右两幅图片的对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 D.以乙火车为参照物,小华一定是静止的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择一个标准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有所改变。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乙火车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火车可能都是运动的,也可能一辆是静止的,一辆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的位置在发生变化,以乙火车为参照物,甲火车一定是运动的,故C正确;

D、小华坐在甲火车里,图中所示甲火车和乙火车的位置在变化,则甲火车和乙火车的速度不同,以乙火车为参照物,小华与乙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小华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由该题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是可能改变的。

8.(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14页(共32页)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

②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声音的品质叫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

③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

【解答】解:A、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到,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及振动的频率有关。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来判断的。故B错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

D、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现象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包括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和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等,属于重要规律的应用,但难度不大。

9.(2分)如图所示,是不同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甲图和丙图 B.其中声音响度相同的是乙图和丙图 C.甲、乙、丙三种声音一定是乐音

D.丁是噪声,噪声在生活中毫无用处,应该禁止其产生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

第15页(共32页)

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错误;

B、甲振幅最小,丁的振幅较大,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正确;

CD、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但有时候噪音是一定存在的,如机器生产时的噪声;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0.(2分)国庆60周年阅兵时,一架加油机和两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表演空中加油。有人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C.战斗机

B.天安门城楼

D.蓝天上的白云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被研究物体“加油机”与哪一个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体就应该是所选择的参照物。

【解答】解:A、若以广场上的受检官兵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B、若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它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C、若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斗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D、若以蓝天上的白云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它们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所以,解答此类题目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审题,逐一分析。

11.(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第16页(共32页)

A.要想分清原声和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17m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

D.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分析】(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和次声人耳都听不到。

(4)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解答】解: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s=vt=340m/s×0.05s=17m.因时间必须大于0.1s,故距离必须大于17m.正确。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比较强,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错误。 C、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正确。

D、因为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人耳听到回声的距离、声音的特性、人耳听频范围和次声波,是一道基础题。

12.(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C.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

第17页(共32页)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分析】(1)(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4)一切声音都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A、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时,我们就听不到声音,故正确; B、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C、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故错误; D、吹哨子是靠空气柱振动产生声音的,故错误; 故选:A。

【点评】知道声音的产生条件、传播特点和噪声的分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2分)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5:3,则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A.2:5

B.5:2 C.15:6 D.6:15

【分析】知道甲乙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和所用时间之比,根据s=vt求出两者通过的路程之比。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v甲:v乙=3:2,t甲:t乙=5:3 由v=可得,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 s甲:s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第18页(共32页)

==5:2。

14.(2分)常温下,小林对着一口废矿井大喊了一声,0.2S后他听到了回声,那么井深( )m。 A.34

B.68 C.3.4 D.6.8

【分析】人发出的声音经井底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井底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井深。 【解答】解:声音从从人传到井底的时间: t=×0.2s=0.1s, ∵v=, ∴井深:

s=vt=340m/s×0.1s=34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传到井底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

15.(2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B.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的振动

C.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越高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物理学中的噪声和环境保护角度的噪声是不同的。根据这个不同点来作答。 【解答】解:A.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正确;

B.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声带的振动,正确;

第19页(共32页)

C.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越低,错误,符合题意;

D.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正确; 故选:C。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还要将声音的知识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2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 )

A.体育学考中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500g B.家用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 C.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4km/h

D.在高原地区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是90℃

【分析】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对质量、电流、速度、温度进行估测,然后选出符合实际,并与自己的估测较为接近的选项;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我们要能够大致估测其大小。 【解答】解:

A、体育学考中所用实心球的质量在1.5kg=15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家用电饭锅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在1000W左右,电流约为I==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20km/h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水沸腾时的温度,可以是90℃,故D符合实际。 故选:ABC。

【点评】了解生活中物体的真实物理量数值是解此题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多接触

第20页(共32页)

≈4.5A

社会,多走进生活。

17.(2分)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

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

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动的时间即可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运动的快;二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的运动的快。

(2)平均速度是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只反映整个过程运动快慢,比较物体始终运动快慢要看每时每刻的速度。

【解答】解:A、起跑时,相同时间内,兔子通过的路程大,因此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乌龟先到终点,它们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乌龟用的时间少,因此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等于总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不是兔子跑动的时间,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点评】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只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能反映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

18.(2分)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 ) 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第21页(共32页)

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D.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1)时间相同时,比运动路程的长短,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 (2)路程相同时,比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

(3)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则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指路程与其相应时间的比值(所以的时间都计算在内)。

【解答】解:AB、兔子、乌龟跑完全程,路程相同,乌龟用时少,平均速度大。故A正确、B错误;

CD、平均速度只能表示乌龟和兔子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运用及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

19.(2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分析】(1)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解答】解: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故A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第22页(共32页)

C、一般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一般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关系,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20.(2分)某同学从下列表格信息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介质 空气(0℃) 空气(15℃) 空气(25℃) 软木 煤油(25℃) 水(常温) 声速/(m/s) 331 340 346 500 1324 1500 介质 海水(25℃) 冰 铜(棒) 大理石 铝(棒) 铁(棒) 声速/(m/s) 1531 3230 3750 3810 5000 5200 A.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气体中最小 D.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解答】解:

A、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故A正确;

B、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故B正确;

C、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故C正确;

D、声音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增加,故D正确。

第23页(共32页)

故选:AB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声速特点的了解,重点记住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关系。

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4分)人耳由 外耳 、 中耳 、 内耳 三部分组成。

【分析】根据人耳的基本结构解答。

【解答】解:人耳主要有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故答案为:外耳,中耳,内耳。

【点评】知道人耳的结构才能回答此题。

22.(4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350 Hz,人类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利用声呐装置发出的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发现潜艇、鱼群等水下目标。

【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10s内振动了350次,可以求出频率。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1)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次, 所以翅膀振动的频率:f=

=350Hz

(2)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5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350;能;超声波。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求频率以及对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第24页(共32页)

23.(4分)有句成语叫“隔墙有耳”,若把耳朵贴在墙上,就可以听到隔壁房间里的人的说话声,这个说话声是通过 空气 和 墙 传入人耳的。这说明 气体 和 固体 都能传声。“骨传导”就是利用了 固体 能传声的原理。

【分析】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

【解答】解:把耳朵贴在墙面,就可以听到隔壁房间人的说话声,声音是通过空气和墙传入人耳的,说明气体和固体都能传声;骨传导”就是利用了固体能传声的原理。

故答案为:空气;墙;气体;固体;固体。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四、解答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4.(6分)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问题。

(1)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堵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它像喝醉酒一样,一次又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够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2)如果把八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有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3)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两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中横线依次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超声 、② 音调 。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次声波 。

(3)从短文3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 20Hz 左右,声波具有 能量 。

(4)从短文2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2)与 频率 有关,关系是 物体振

第25页(共32页)

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知识点:(1)了解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的知识。(2)了解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3)知道次声波的概念已及次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解:(1)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进行探测信息和定位,所以①应是:超声。 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杯子中的水量不同,杯子与水振动的快慢不同,杯子与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所以②应是:音调

(2)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3)只有当两个物体的振动频率相同时才能产生共振现象,亚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 因为声波能够把内脏振坏,所以声波具有能量。

(4)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1)①超声;②音调。 (2)次声波。 (3)20Hz;能量。

(4)频率;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有以下几个:(1)了解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知识。(2)了解超声波的定义。(3)知道形成共振的条件是频率相同。(4)知道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5.(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生的音乐家﹣﹣昆虫

蟋蚌等秋天呜叫的昆虫,一般只是雄性的才会呜叫,但是它们没有声带怎么能发出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呢?原来,它们的歌声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腹部发出来的,在蟋蚌等一些雄性昆虫的腹部,有一对双层的前翼翅,其上翅背面有锯齿纹,此纹与下翅根部的摩擦片互相摩擦发出声音,并经过下翅摩擦片旁边的发音膜将音量放大,声音就很洪亮了。另外,在雄蟋蚌的翼翅和腹部之间有一个气囊,能起到共鸣箱的作用。当雄蟋蟀振翅摩擦时,所发出的声

第26页(共32页)

音经过发音膜和气囊放大、共鸣,变得既洪亮又悦耳。如果用小提琴作比喻,锯齿相当于弓,摩擦片相当于琴弦,发音膜和翼翅下面的气囊相当于共鸣箱,昆虫利用这样的装置和不同的摩擦速度,能发出各具特色的叫声。它们真是天生的音乐家,生来就有随身携带的乐器,走到哪里都可以奏出最有个性的乐曲,我们虽然也有自己随身的乐器﹣﹣口哨,可是远不如它们的乐器精妙。 (1)我们人类靠 声带 振动产生声音,而吹哨发出的声音是由 空气 振动引起的。

(2)一般雄性昆虫没有发声带,但它们也能发声,除上文蟋蟀以外,你还知道什么昆虫利用以上原理发声?

(3)小华通过学习以上文章,受到了启发,他找一个一次性的纸质杯。一段棉线、剪刀、大头针、火柴棒、松香等器材,制作了一个“喔喔叫”如图所示,引起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纷纷向他请教制作方法。原来是用大头针在纸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火柴棒将棉线固定在杯底,在手指上拈少许松香,向下拉棉线,便发出“喔喔”叫声。请你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一下,简单写出“喔喔叫”发声的原因。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答:(1)人能够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而吹哨是由空气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2)雄蝉是靠摩擦片互相摩擦发出声音;

(3)当向下拉棉线时,绵线振动会发出声音,通过纸杯放大和拖长声音,就可以听到较响的喔喔声。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分析解答。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第27页(共32页)

26.(9分)在练习使用刻度尺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宽,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18.49cm ;

(2)为了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小明与同学交流后确定了测量方案。请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图乙中的实验表格的设计(不需要填写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一张纸的 厚度/mm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读取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数值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如果物体最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只要读出右侧所对刻度即可;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此题是利用累积法测物体的长度,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太小无法测量时,可以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长度后除以n得一个物体的长度;但要注意课本的页码数不是课本的张数,一张纸是两页。 【解答】解:

(1)图中的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此物理课本的宽度是为18.49cm;

(2)测出物理课本总的厚度,数出课本的张数,用厚度除以张数,得到一张纸

第28页(共32页)

的厚度,实验时要三次测量课本的厚度,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

(1)1mm;18.49cm; (2) 实验序号 测量物理课本的厚度/mm ① ② ③ 课本纸一张纸的 求平的张厚度/mm 数 均值/mm 【点评】(1)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常用器材的读数方法。在对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读数准确到mm,在mm以下应估读一位;

(2)注意一张等于两页,不要把张数当成是页数;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常用到累积法。如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细铜丝的直径等。

27.(9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图中三种测量仪器的读数,并分别填在a、b、c处。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

第29页(共32页)

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首先确定标尺的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读出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3)电能表要清楚表盘上的最后一个读数是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 【解答】解: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为1mm;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45cm,物体长度为3.45cm﹣1.00cm=2.45cm。

(2)砝码的质量为20g+10g=30g,标尺上一个大格是1g,一个小格是0.2g,故游码的读数为2g,天平的示数为30g+2g=32g。

(3)对于电能表要清楚表盘上面标明的单位(kW•h)和表盘上的最后一个读数是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因此它的读数为:123.4kW•h 故答案为:2.45;32;123.4。

【点评】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等,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对于电能表要清楚表盘上的最后一个读数是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

28.(9分)给你一把刻度尺,请你设计三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要求:(1)写出实验研究的问题;(2)写出实验过程。

【分析】要设计实验首先我们想到刻度尺有弹性,可以振动发声,所以我们就围绕声音的产生,以及声音的响度和音调来设计实验。 【解答】答:①实验器材:刻度尺;

实验步骤:把刻度尺压在桌子边,第一次用较小的力拨动刻度尺,第二次用较大的力拨动刻度尺,两次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 实验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 ②实验器材:刻度尺;

第30页(共32页)

实验步骤:把刻度尺压在桌子边,第一次刻度尺伸出的短,第二次刻度尺伸出的长。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两次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实验结论:音调与频率有关。 ③实验器材:刻度尺;

实验步骤:把刻度尺压在桌子边,用不同的力拨动刻度尺,能听到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声学实验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29.(9分)给你一把钢尺,设计两个声学实验: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现象 例如: 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发声 方案1 方案2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物体振动发声 【分析】(1)通过改变物体的振幅,判断声音的响度的大小变化进行设计实验,首先确定振动物体,然后使振动物体的振幅在变化。最后判断振幅的变化导致声音的响度变化;

(2)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扳动桌外部分的钢尺,然后改变桌外钢尺的长度,重复上面的操作,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解答】解:(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一次轻轻地、一次使劲拨动钢尺;轻拨和使劲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变化,响度变化,发现使劲拨比轻拨时振幅变大,响度变大。该实验探究了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

第31页(共32页)

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故答案为:见下表:

主要实验过程 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现象 例如: 伸出桌面用力拨动发声 方案1 轻拨和使劲拨钢尺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物体振动发声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振幅越大,响关系 度越大 方案2 把钢尺的一端放在桌边并用手固定,用另一只手扳动桌外部分的钢尺,并使其振动; 然后改变钢尺露出桌外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压力扳动钢尺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频率越快,音关系 调越高;频率越慢,音调越低 【点评】此题是开放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还需要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描述。

第32页(共3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