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述林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鲟鱼的生活习性与鲟鱼的种类、分布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从整体来看,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本节对鲟鱼的生活习性给予分别介绍。首先介绍史氏鲟、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1、史氏鲟的生活习性
史氏鲟(:AclpenserSchrenckii)的外形与产地。史氏鲟(施氏鲟)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外部形态见右图。史氏鲟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
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它身体细长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披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鱼骨板带有尖棘,为软骨硬鳞鱼。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腹部均为白色。史氏鲟具有个体大、寿命长、幼鱼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集观赏、美食于一体,可在鱼池及其他人工水环境中正常摄食生长。其最大个体可达100公斤以上。史氏鲟生长的环境温度介于温水性鱼类的冷水性鱼类之间,一般其生存温度为1~26度,但据长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少数单位的养殖驯化表明,史氏鲟在30~33度时仍能存活。其生长最适水温为18~25度。史氏鲟繁殖季节为每年5~6月份,当水温达17度时,就开始产卵活动。天然史氏鲟的性成熟年龄为11~13龄,人工养殖的史氏鲟较天然史氏鲟的性成熟早,一般为6~7龄,为隔年产卵鱼类。
史氏鲟对水温与水质的要求。史氏鲟是黑龙江的鱼类,自然状态下每年要在冰下约5个月,因此它的低温忍受限为1-2℃,高温忍受限可达30℃,最适生长温度为21℃左右,最适的孵化温度为18-20℃。在生存温度内,史氏鲟对温度上下波动的适应能力很强,曾有人对仔鱼进行过试验,当水温在短时间内升高或降低8-9℃时,鱼苗仍可忍受,没有造成损失。根据史氏鲟繁殖和生长特点,该鱼应属于温水性鱼和冷水性鱼之间的类型。
史氏鲟养殖经验告诉我们:养殖应在高溶氧、低有机物、清新、流动的水中进行。总硬度略高些(2-3毫克当量/升)对孵化和育苗都有好处。鲟鱼的幼苗阶段对水质要求更高,有专门的养殖鲟鱼幼苗
水质标准。
史氏鲟的经济价值。鲟鱼以其自然的食品质量和价值,特别是它们的卵,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均是最珍贵的水产品。
史氏鲟的生活习性和分布。史氏鲟的栖息在河道中,是非洄游型鱼类,喜在底质沙砾江段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冬季游集在河流深水区越冬,越冬期很少活动。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河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成鱼5月份后开始产卵游动,进入产卵场,在底质沙砾处将卵产在沙砾上,卵具有很好的粘附性,产卵高峰持续时间较短而集中。
史氏鲟在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也有食两栖类的情况。幼鱼的食物则以底栖生物及水生昆虫幼虫为主。繁殖期间摄食强度下降或停食。
史氏鲟的最低成熟年龄,雌鱼9-10年;雄鱼7-8年,卵巢重为体重的12.7%-34.7%,成熟卵径3-3.5毫米,每千克卵3-6万粒,平均约为4.4万粒。
2、中华鲟的生活习性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的外形与产地。中华鲟是中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的形状奇特(见右图)。体梭形,头大呈长三角形,眼睛之前部分扁平成犁状,并向上翘。口在头的腹面,成一条横裂,口能够自由伸缩。上下唇具有角质乳突。口前方并列着4根小须。眼睛很小。眼后有喷水孔。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鳃耙呈短柱状,薄而尖,14-28枚,一般为18枚左右。幼鱼皮肤很光滑,没有鳞片,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背部1行,体侧及腹侧各2行,体侧骨板数为24-37块,背鳍位置很后,背鳍条54-66。尾巴的上叶长下叶短,成为一个歪形尾鳍。全身骨骼为软骨质。肠子的构造很奇特,里面有7-8个漏斗状的螺旋瓣。头部和身体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灰色。这些特征都表明中华鲟属于低等的硬骨鱼类。
中华鲟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志留纪至二迭纪地址年代(为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或白垩纪的孑遗种类),是鱼类的祖先,素有长江
“鱼王”之称,是全世界20多种鲟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生命周期最长、分布纬度最南和唯一秋季产卵的种类,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有“水中大熊猫”之美誉。中华鲟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优势更为明显,12月龄可达4kg以上,而且饲料效率高。
雄性中华鲟当长到9至18岁,体长为170厘米,重为50公斤左右,雌鱼长到14至26岁,可达到初次性成熟。这些性成熟的中华鲟在7-8月间由海洋进入江河繁殖。产卵地点主要是长江,产卵场源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中华鲟进入长江后,必须在江里滞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达产卵场所。在这一年里,中华鲟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时游时停,有时在河道坑洼处潜伏几天不动。据渔民说,当刮南风,江中水位稍有涨落时,鲟鱼就往上游;而当刮北风,水位涨落大时,鲟鱼就潜伏在江中深水处。古人有“鲟出江、淮、黄河、辽河深水处”,“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间”的记载。中华鲟在长江里要溯游三千多公里,到达金沙江下段,在四川省宜宾市往上的600公里的江段里繁殖。生殖季节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鲟鱼卵受精后被江水冲散并粘附在江底的石头上,一星期后孵出幼苗。幼鱼随江水漂游而下,第二年夏天7月份到达长江口,进入海洋生长发育,待长大后再回到它的出生地繁殖下一代。产完卵的亲鱼和幼鱼一样仍然返回海洋生活,过几年后再回到江河作下次繁殖旅行。鲟鱼繁殖力很大,1尾雌中华鲟的怀卵量为30-130万粒,但产出的卵有90%以上被铜鱼、黄颡鱼等鱼类吃掉,能够活下来的那一点点都是掉在石头缝里的。不过小中华鲟生命力很强,一旦孵出小鱼苗,就会赶紧往水面上漂,然后游到水很浅的地方,似乎知道产卵有危险,能够长大成熟再回来繁殖的个体只占出生总数的2-3%。
中华鲟的栖息与食性。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广盐性溯河洄游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平时生活在东海、南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中生长发育,它是世界鲟科鱼类分布最南的一种。在我国辽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以及珠江都有发现,但长江最常见。国外分布见于朝鲜半岛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
中华鲟为肉食性鱼类,在长江中、上游江段生活的早期幼鱼以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及植物碎屑等为食;到了河口咸淡水域中的幼鱼则以虾类、蟹类及小鱼为食。《本草纲目》中对其食性的记
载为:“其食也,张口接物,听其自入,食而不饮,蟹鱼都误食之”。中华鲟摄食方式,中华鲟身体的形态结构,是属于典型的底栖鱼类。口腹位,觅食时不是直接追捕食物,而是慢慢探索食物,凭借吻端和唇之间的触须感知食物后,再把伸缩度很大的口,伸长呈圆筒状,把食物吸入口中,其捕食方式属吸吮型。即是靠口膜的伸缩将食物吸入,食物对象多数是生活于泥表或陷藏在泥渣中的各类小型动物。但有人认为,中华鲟吻部腹面罗伦氏囊是电觉器官,在中华鲟觅食活动中起作用,而中华鲟触须味觉在觅食中作用不大,即中华鲟依靠电觉觅食。
中华鲟从海洋进入江河的整个洄游和滞留期间,基本上不摄食。因此,中华鲟在淡水中的能量消耗和性腺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它在进入淡水前体内积累的大量脂肪等物质。因而,在淡水中,愈接近成熟的个体,身体就愈消瘦。
中华鲟对水温与水质的要求。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也不能正常活动。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升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降至3毫克/升或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