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厄特《一只白苍鹭》生态伦理思想的三个维度

朱厄特《一只白苍鹭》生态伦理思想的三个维度

2021-10-25 来源:爱问旅游网
外国文学研究

朱厄特5一只白苍鹭6生态伦理思想的三个维度

李卫华

撒拉#奥纳#朱厄特(SarahOrneJewett)

(1849)

[3]

地球上天长地久、快快乐乐地生存下去的惟一选择。

1909)是美国一位乡村文学作家,她的小说多数以她那个时代的景色优美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农村为背景,用淳朴的文字表现当地的人们淳朴的性格。她的写作风格和她描写的景色一样简单、自然、优美而精致。她在作品中突出描写了城乡价值观念的对比、工业发展对乡村生活的侵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问题。5一只白苍鹭6戏剧性地展示了19世纪末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几组价值观的冲突:人与自然、都市与乡村、科学与情感、男性与女性、成人与少年的矛盾与冲突。讲述了热爱大自然的小姑娘西尔维亚在保护稀有的白苍鹭和维持友谊之间做出选择时的两难心境。

[2]111

[1]

小女孩与森林中的动物关系平等而密切,充分体现在她与老牛的关系上。她和老牛整个夏天形影不离,和老牛嬉戏,捉迷藏,尽情地与老牛玩个痛快。朱厄特拟人手法的妙用将老牛描写得活灵活现、顽皮聪颖。同时,也仍然保留动物的特性,这充分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及和谐相处的情形。奶牛聪明又机灵,调皮得像个小顽童,常常以它特有的方式逗西尔维亚。/莫丽0奶牛的调皮、可爱、聪明、机灵和善解人意让西尔维亚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真谛,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幸福和快乐。小女孩和大森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二为一。这也是作者创作该小说的意图所在。

生命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

女性与自然的和谐观

5一只白苍鹭6情节简单,但却洋溢着自然的清新空气和生命勃勃的朝气。小说的开头就呈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画面:仲夏之晚,森林之边,

9岁的西尔维亚

快乐地和奶牛回家;天边余晖,密密林木,淡淡光芒,林间小道,归巢小鸟。柔和的空气带着丝丝甜意。生活在这和平、宁静,处处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对她来说都是一种解脱。每天和小动物们呆在一起,她感到很安全,仿佛在此之前,她从未生活过似的。她喜欢这个美丽的地方,再也不愿意回到那座喧闹、拥挤的镇上去了。野生动物们都把她看成是它们的成员之一。松鼠及各种小鸟都会从她的手中索取食物。鸟鸣使她欣喜若狂,心跳加速。5一只白苍鹭6中的动植物大都富有灵性。她在提到苍鹰、蝙蝠、飞蛾、画眉时,将它们处理成并置的关系,描绘出一幅各物种和平相处的画面,用she或he指代动植物,反映了物种平等的思想倾向。当西尔维亚爬上古松树找寻白苍鹭巢穴时,古松树也在不断长高,似乎想让小西尔维亚在/他0的身上多呆一会。同时,古松树又好像是她的保护神,树枝合拢在一起,使这个瘦弱的小女孩稳当地往上爬。以此来表现古松树极通人性,善解人意,对这个勇敢的、喜欢独处的小女孩的喜爱之情。古松树是森林历史的见证,是自然万物自由生长的活化石。他的友好、宽容和体贴充分说明了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和帮助。作者在启示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跟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在

小说从自然和女性的双重视角或双重焦点出发,提倡一种/关心哲学0。她描写女性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开放全部感官去感受自然,体验自然中无限的美和真。她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精致去体验和理解自然,展示出自然的美丽和抚慰魔力。5一只白苍鹭6虽也表现女性为逃避社会和男性而隐居到世外桃源般的森林地带,更表现了女性对自然的拯救激情与鲜明的环境意识。女性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由/寻求大自然的抚慰0转变为/给予大自然以抚慰0。生态文学作家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主张摒弃将自然等同于女性的比喻;另一类则不主张摒弃将自然等同于女性的比喻。0朱厄特属于后者,她不是有强烈女权主义意识的作家,但她从女性视角进行创作、作品带有女性话语典型特点。她使女性和自然互为象征、互为意义,呼吁在人与自然间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同生共荣和协调发展。女性与自然的交融在西尔维亚身上达到了完善境界。首先,小女孩的名字本身就和茂密森林的一体性。Sylvia在拉丁语中意为(woods)/森林0。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打破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分思维,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观念。

作品中还体现了女性作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人际伦理的局限,将伦理的追问延伸到/人与自然0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中,承认非人类存在物拥有与人平等的道德

(项目编号:

2009-[4]166-167

u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0规划课题/西方生态文学与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研究0

JKGHAZ-0060)。124

地位。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颂扬对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和稳定世界的追求,洋溢着关怀、同情和/慈育意识0。生态道德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终极关怀0的问题。最珍贵的财富,不是物质占用,而是没有遭到破坏的、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这样的环境需要人类道德的自我完善,需要人类与大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有了这样的环境,人类才有真正的幸福。

男青年对森林和小女孩儿来说是一位入侵者,人类社会威胁自然的代表。他的到来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女孩儿的心理世界起了波澜,森林世界的平静即将被打破。他的猎枪代表的是强权,是征服,是掠夺,是男性力量的象征。也看到庄重、优雅的白苍鹭飞翔的身影。她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一瞬间她的心智成熟起来,这也是小女孩思想成长、精神裂变的过程,她顿悟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爬树的经历是她成长过程的一个微缩版本,她追猎的对象白苍鹭成了引导她成长的自然精灵。自然的优美、神奇冲击着她的心灵。自然以无声而博爱的胸怀接纳她,给她带来快乐,启迪她的人生智慧,放弃暂时的物质诱惑,从/小我0中走出来,形成把天地万物装于心间、道德完善的/大我0,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经历了自然生态洗礼的她精神变得强大而坚韧,内心充实而满足,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对自我身份和价值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西尔维亚的奶牛则代表了自然,是和谐,温良和奉献的象征。一方面,工业城市发展使人们逐渐远离大自然,日益把生活目标转向追逐利润和金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和睦,人际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时,人失去了对精神的追求和开阔的视野,变得鼠目寸光、狭隘庸俗。另一方面,男性的自我中心观念滋长了他们的占有欲和功利心,妨碍了他们对女性情感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同情。西尔维亚很快发现,他们爱鸟儿的目的截然不同:小姑娘爱的是鸟的自然状态,鸟的生机和活力。待鸟情同手足,常常将本来就很匮乏的食物节省下来喂鸟儿。小动物们也把她当做好朋友。那个年轻人则/爱0得十分自私和残忍:他爱的是标本而不是鸟,他摧毁鲜活的生命,又制造出僵硬的没有生命价值的艺术品,挂在家里供人欣赏。对珍稀的鸟儿尤其如此。作品表现出了女性与大自然的认同,衬托出男性与工业文明的认同。现代都市人的观念、男性的占有欲,在一个与自然为伍的小女孩眼里是那么荒谬,不可理喻。

生态意识与道德成长

自然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作用不能低估。萧平说:/没有得到自然的足够陶冶的心灵是有缺陷的,尤其对孩子来说,,很少有人注意到孩子自小缺乏自然的陶冶在心灵和性格上会造成不良的结果。0[5]265-266

自然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孩子的道德完善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5一只白苍鹭6中,小姑娘情系自然,快乐健康,而且在诱惑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追求,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不为金钱所动。充分表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关怀意识,以及自然对儿童道德选择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诚然,男青年的气质、博学和大方深深打动了小姑娘的心。为了找到白苍鹭,给那位男青年一个惊喜,她不惜生命危险去攀登参天大树。但已经和森林融为一体的她经受住了金钱、友情和亲情的考验,始终没有说出白苍鹭巢穴的秘密,让来自城市的年轻鸟类学家失望地离去结束。这足以说明,她已经发展起了足够的生态伦理意识。她虽然胆怯,甚至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讲话;但在爱护鸟儿、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又是如此坚定、勇敢。她的善良和坚定给森林带来了生命、和平与宁静。

当她站在松树之巅,极目远眺,领略到自然的壮丽,

上树具有了成长仪式的象征,使她产生了道德上的感悟。使她那朦胧的、梳理不清的无意识清晰化、显意识化,变为她的自主选择。她的道德感因为登高远望而获得升华,她的心胸豁然开朗。她为了挽救白苍鹭,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一个朋友,显示出她性格中成熟、坚定的一面,和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她失去了唾手可得的10美金以及和帅哥的友情,但她因此得到的可能是比这些更多更重要的东西:平衡的生态、和谐的世界、精神的完善。在她的眼中,那苍鹭是自然的精神象征,也是她内心精神的寄托。她获得的不是一只鸟,而是苍鹭带给她的那种自然中的生机与色彩,定力与平和。她从自然中汲取了博大、辽阔、沉静以及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超脱。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她重新找到了做人的根基与价值。

人与万物,在这个同一的生态圈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人类应怀着一颗关爱万物的生态道德之心,放下自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的心态,以一种与万物平等的身份与之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人对大自然的关爱和保护也是对自身的关爱和保护。人类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和欲望而践踏自然的尊严和完整。自然和人类一样,是有灵性、有感情、有记忆的存在,自然的和谐和平衡状态带给人类的将是诗意的生存,宁静的环境和平和的心境,拂去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焦虑和烦躁,提升人的道德和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Jewet,tSarahOrne.AWhiteHeron.TheAmericanTraditioninLiterature[M].ed.byGeorgePerkinsandBarbaraPerkins.8thed.Vo,l2.NewYork:McGraw-HillInc.1994.

[2]ElizabethAmmons,SarahOrneJewett1849-1909,TheHeathAnt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M].HeathandCompany,1990:111.

[3]陈煌书.人自然生态:5白苍鹭6的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解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06).

[4]龙娟.环境文学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6-167.

[5]刘绪源.儿童文学三大母题[M].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265-266.

[作者简介]

李卫华(1966)),女,硕士,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英语文学。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