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与精神

浅谈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与精神

2023-06-08 来源:爱问旅游网
美术时空 ART EDUCATloN RESEARCH 浅谈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与精神 口孙摘杰 要:在现代派的美术史上,表现主义是一个重要的艺术思潮和流派。表现主义画家认为,艺术要表达人类的“内在信息”,以 及人自身的内在情感与思想。艺术要直接通过自身的表现变革社会现实,而不要以客观现实的描绘复现现实,借以达到教育和训诫 的目的。他们特别强调人的情感力量和主观天性,借以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奋争与苦斗,并以此建立新的艺术与生活关系。他们还 强调精神美感的作用,认为艺术不能只表现可视的、可模仿的客观事实,也应表现内在的、不可见的精神世界。凡・高、蒙克、希勒、苏 丁在画面的精神和情感表现方面都有共性。 关键词:表现主义情感与精神艺术创作 表现主义油画充满了人性的情感和精神,这种带有人性光 环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表现主义艺术大师注重对个性、 感情、精神的表达,他们不是在画画,而是在画自己;他们不仅在 燃烧画面,也在燃烧生命。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和情感的关系 “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 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会为这些情 感所渲染,体验到这些情感……唤起此种心理态度的东西便是 艺术。”这是托尔斯泰给艺术下的定义。同时我们更要清晰地看 到艺术创作与精神表达的关系。表现主义画家认为,艺术要表 达人类存在的“内在信息”,以及人自身的内在情感与思想,艺术 要直接通过自身的表达变革社会现实,借以达到教育和训诫的 目的。他们强调人的感情力量和主观天性,借以表达人对客观 世界的奋争与苦斗,并以此建立新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 还强调精神的美感作用,认为艺术不能只表现可视的、可模仿的 客观事实,还应当表现内在的、不可见的精神世界。法国野兽派 画家马蒂斯曾经说过:“我首先企图达到的是表现。在我的创作 中,运用了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一切绘画即表现。表现既是 情感的表现又是精神的表现。”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画家画画一定 要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如果画中没有自己的感情的涌入 和精神的注入,那么这就是一张虚伪的作品。无论西方或者东 方都有这方面的理论。中国传统画论就很注重情感的作用。 如,清代孔衍拭在其《石村画诀》中说:“余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 顷刻可成。”持表现说的著名学者有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英国 美学家科林伍德,他们都认为美术是心灵的表现。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商业化的社会里。高度发 达的经济社会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任何事物 总是处在矛盾之中,这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充足的时代。社会 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而人的欲望也在社会大生产中达到满 足。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的匮乏,社会各种压力纷至沓来。绘 画的表现性和笔者对社会的理解,促成笔者的创作。尽管笔者 的创作中没有包含太大的社会意义,但也糅进了些许经验。 二、表现主义绘画创作 在现代派的美术史上,表现主义可以说是最具有影响力的 现代主义美术。表现主义无处不在,在现代的各流派中我们可 以看到“表现”的影子。表现主义始于德国并波及整个北欧。西 方的表现主义继承了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 现的特点。表现主义以人为出发点,抒发主体情感,解释人的灵 魂。表现主义的理论依据大部分是西方哲学。表现主义画家的 创作原则是“世界存在着,仅仅复制世界是毫无意义的”。真正 的艺术应该“不是现实,而是精神”,“是表现,不是再现”。因此, 表现主义绘画的题材大多是“孤独”的人生、隐藏于内心的情感、 难以忍受的痛苦等。 三、笔者的创作 笔者的绘画创作主要以风景为主题。风景绘画创作相对于 其他题材更随意一些,可以完全释放情感、宣泄情感,表达人的 最本质的东西。笔者对色彩、结构的思考更为自由,几乎不依靠 自然的色彩来表现对象,将极为主观的感情色彩流露在画面上, 所用的色彩多是夸张而主观的,很自然地将蓝、绿、红等颜色配 置在一起,不是自然色彩的统一,而是主观情绪的协调。 万物皆有灵,一花一世界,一沙一无极。世界上的事物每个 个体都是自足的生命体,整个世界又是一个自足的生命体。笔 者特别喜欢海德格尔的哲学,他对审美下的定义是:“存在性境 遇的显现。”他曾以此解释过凡・高的《鞋子》。当我们观照一个 事物时,我们之间是相互敞开的,这样才能达到彼此的精神交 流,这也非常切合“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当看日出时,笔 者能感觉到宇宙整个生命体是相互连接的。《日出》的创作是笔 者记忆的再现,与真实的日出景象相差甚远,这也恰恰是笔者想 要表达的。 结语 绘画创作的过程是个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 程既痛苦又幸福,这种滋味只有亲自体会才能明白。通过对表 现主义画者的研究和创作实践的体验,笔者真切地认识到绘画 者应该真实地表达内心情感,并不断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 言形式,不断完善和深化自己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杨身源,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4]崔庆忠.表现主义.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查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 987.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编辑王旭 3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