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通讯员李红报道)9月,荷花虽已谢去,杨柳依然青青。满眼的水波,满地的野花,让每个到玛河公园休闲、娱乐的居民,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这里曾是垃圾场吗?是,一点不错。每年,从城市运往这儿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医疗垃圾多达50万吨。但在农八师建设局、石河子市环卫处和玛河垃圾场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如今,玛河垃圾场变成了玛河公园。
玛河垃圾场场长陈常胜说:“垃圾场离石河子市区虽然有十几公里,却是出入这个城市的必经之路。我们把这儿建成一座公园,让每个经过这儿的人一眼就能看到绿色,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
上世纪 90年代前,这儿到处堆满垃圾,臭气熏天、蚊蝇飞舞。因为环境恶劣,面积近千亩的垃圾场四周寸草不生,夏天气温比市区高摄氏四五度。
如何改变这里的生态环境?从1991年春玛河垃圾场的职工在这儿种下第一棵树起,他们就开始坚持不懈地在这儿种树种草。他们千辛万苦从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拉土掩埋垃圾,然后在上面种树种草。由于水分在土壤中保留时间短,种的树和草很快死了。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树木成活。”玛河垃圾场场长陈常胜说。有一年春天,他们在一片覆土的垃圾上种了上百棵树。每浇一次水,填上去的土就会随水渗到垃圾中,地面上出现一个又一个或深或浅的坑。他们就再去拉土填坑。
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在别处要多花十几倍的力气。尽管他们引进了滴灌,但有些地方还得靠人工浇灌。浇过水的地里,草长得比树木快。于是干部、职工齐上阵,不停地锄草。春夏季节他们每天都要早早地上班,天黑透了才能回家。
现在,垃圾场上7万多棵火炬树、白蜡树、胡杨等树木长势茁壮茂盛。
为把这儿打造成旅游休闲的好去处,陈常胜带领职工们挖鱼塘、荷花池。他们的举动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支持,石河子总场等团场无偿地送来荷花苗,还有鸡粪猪粪等,帮助他们改良环境。
经过三四年的努力,鱼塘里有了活蹦乱跳的鱼,荷花也朵朵盛开,人们把这儿叫做“玛河公园”,常来钓鱼或消暑。
9月13日,笔者在玛河公园碰到了一群人。家住石河子市22小区的退休职工水自明感慨地说:“听说垃圾场变成了公园,我一定要来看看,没想到这儿这么美。” 陈常胜又在琢磨:随着城市发展,垃圾会越来越多,能不能用垃圾建一座山呢?这样,即可以节约用地,还可以形成新的景观。他的想法得到了环卫处领导的支持。于是,从2005年起,他带领职工开始实施“垃圾造山”计划。如今,这座用垃圾堆成的山已达六七十米高。通往山上的路,是职工们用拣来的砖块、路沿石修建的。垃圾场共有14名职工。由于长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每个人的脸都晒得黑红黑红的。
辛苦,不用言说。看到环境变绿、变美了,一座美丽的公园在垃圾场上出现,玛河垃圾场干部职工觉得,所有的艰难与辛苦都很值得。
沿市区向东行至312国道,玛纳斯大桥西约300米处,有一处公园叫玛河公园。此前,这里的名称为玛河垃圾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市区各单位和驻石部队官兵开始在这里大规模植树造林。如今,随着绿化面积的扩大和玛河园林职工的不断建设,它已形成具有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休闲场所。
经过市区各单位及这里的员工十多年的绿化,过去的玛河垃圾场已变成了人造公园。
走进玛河公园,游客们就能体会到它的美。春季,公园里鲜花朵朵,竞相开放;夏季,荷花池里的荷花充满了诗意;秋天,这里,红叶山头挂,黄叶落满地;冬季,这里又是一片洁白,一片静谧。公园人工湖中鱼儿游荡。坐在湖边的垂钓者,静等鱼儿上钩。林中,鸟儿鸣叫;草丛里,蛐蛐声连成一片。
人工湖东有一座小山。沿山而上的台阶是公园里的员工用石条建成的。登山观景,既是一种运动,又另有一番情趣。登到山顶,向东看,玛纳斯河顺着山脚而流。河的西岸,天业火车专用线沿岸建成,火车拉着装满着各种化工产品,驶向全国各地;向西看,市区里一片绿色。向南看,天山雪景连成线,朵朵白云在山顶;向北望,北湖公园与北工业园区仿佛近在咫尺。山不在高,有绿就美;水不在深,有鱼则趣。玛河公园,一个宁静的好地方,一处让人流连的地方,一个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天山网讯(通讯员于发江) 玛河公园位于玛河两岸,312国道两侧,是在垃圾场建设起来的,现已绿化面积达30多公顷,有各类树木6万株左右。这次建成的清水湖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可蓄水1万立方;湖中有座近200平方米的小岛,岛上已栽上了松树、月季、灌木、榆叶梅等树木,和清水湖相印的莲花湖占地3500平方米,现在湖中莲花已栽种完毕,再过20天左右,莲花的片片绿叶将会盖满湖面,石河子市的市民们又多了一处游玩的好去处。(来源:西域军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