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师生探讨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诗,明确这首诗的整体感受。 教学重点:
探讨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翻译本诗,明确这首诗的整体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杜甫我们也接触了他的许多诗,通过这几句诗,你觉得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理想、有抱负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3.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为国事担忧。
通过简单的三句诗,以及大家之前对杜甫的了解,我想大家心里都大概知道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登高》(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掌握文言词句,翻译全文。 2.探讨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2分钟)
阅读《登高》,勾画难点字词并试着翻译这首诗。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8分钟)
1、品读诗歌:(1)自由朗读(2)分组朗读。(3)学生齐读。 2、朗读诗歌,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 注意:
古今异义:百年、艰难 词类活用:无边落木萧萧下 艰难苦恨繁霜鬓
3.整体感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品读诗歌:(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抓住感情字眼)(2)分组朗读。(推荐出朗诵优秀者,老师或学生作简评,以鼓励为主 (3)学生齐读。
2.朗读诗歌,掌握文言词句。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啸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登临高台。 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
3.整体感知,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凄楚、悲伤、痛苦、孤独、沉郁、顿挫
精讲点拨: 点拨一:
翻译: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 点拨二:
整体感受情感关键字词:哀、萧萧、悲秋、多病 艰难苦恨、潦倒
六、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情感: 翻译重点:
凄楚、悲伤、痛苦 登高 古今异义 孤独、沉郁、顿挫 词类活用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背诵全诗 联系检测:链接高考点:
1、《登高》中将写景和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2、《登高》中表达作者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的情感,表现沉郁风格的句子是: 九、教学反思。
时间 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人:郭俏利 《登高》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结合翻译,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来分析诗歌的意象及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分析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2分钟) 阅读本诗,勾画情感表达的重点字词。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8分钟)
1.赏读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①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②这些景物各具有什么特点?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纯粹写景吗?若不是,诗人在感慨什么呢?
3.赏读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赏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造成杜甫悲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②苦,是什么意思? ③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自学指导二(4分钟)
1.为什么杜甫在《登高》一诗中表现出这样的情怀? 2.贯穿这首诗的感情主线是什么? 3.归纳诗歌主旨。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自学指导一:
1、(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②(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只写了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树,由树及人。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晚秋。“落木萧萧”是生命短暂之感,“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
悠久。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这两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苍茫、壮阔起来。
3、①“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②“常”:(时间上)诗人经常/多年漂泊他乡;③“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潦倒处境);④“悲秋”:悲凉;⑤“百年”:暮年;⑥“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⑦“登台”:登高;⑧“独”:诗人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4、赏读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①造成杜甫悲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国难,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他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年老多病。表现出了杜甫忧国忧民之情。心有余而力不足。
②苦,是什么意思?苦,“极度”。从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诗人很遗憾过早地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③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艰难还是个人?这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杜甫此时已是晚年,浑身是病。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
穷达,都心忧天下,表现了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精讲点拨:
①找出每一句的意象 ②找出每个意象的特点 ③意象特点联系作者情感 自学指导二
1.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诗人在垂暮之年的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 2.贯穿这首诗的感情主线是什么?
“悲”字是核心,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欲借酒消愁而不能,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搁笔。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 3.归纳诗歌主旨。
本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言辞慷低激越,感情动人心弦。诗的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后四句抒情。 精讲点拨:
①情感结合作者的身世及背景。
②找出全诗中表达情感的字词,从中提取整首诗的感情主线。
③主旨要结合全诗内容及情感。 六、课堂小结,构建思维导图。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赏析诗句的方法: ①根据注释了解作者
②找出诗句中的关键字词: 显性词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动词、形容词)
隐性词语(景物语,暗示诗人情感;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仍”“徒”等)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 口头检测:
(1)《登高》中,借“落叶”“长江”抒写心中愁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______,______写国难家愁,诗人白发日多,加上因病断酒,悲愁便更难派遣。
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练习检测:链接高考点:
赏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九、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