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二赏析抒情艺术(含解析)

(浙江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二赏析抒情艺术(含解析)

2022-06-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浙江专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精准训练二赏析抒

情艺术(含解析)

精准训练二 赏析抒情艺术

练前提示 诗歌就是抒情艺术,中国古典诗歌更是如此。高考古典诗歌鉴赏最重要的内容和题型之一就是赏析抒情艺术。这种题型在题干中一般有“如何抒情”“抒情特色(方式)”等字眼。答这种题型,要答出抒情方式和情感内涵两个要点。抒情方式有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种。如果是间接抒情,则一定要答出是借景抒情还是借事、人、物抒情等具体方式,个别的还涉及对比衬托等手法,然后指明所要表达的情感即可。如果题目问的是“如何抒情的”,且问的是全篇或者词的上片或下片,则还要逐联逐句地分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注]

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 小:词人友人家的歌女。

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句是如何表达无尽愁情的?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落花”句既写暮春时节芳华已尽,词人油然而生伤春惜春的怅惘之情;又借“落花”感叹青春易逝,佳期难再。②“微雨”句借天色阴沉,状写心境的阴郁和苦闷;又以“燕双飞”来反衬“人独立”的寂寞和孤独。③“落花”“微雨”两句,融情入景,借眼前无限凄婉之景,抒发对歌女小的怀念之意、苦恋之情以及深切的孤寂之感。 2.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凤凰山 陈孚

浮屠百尺耸亭亭,落日鸦啼野蔓青。 故国尽销龙虎气,荒山空带凤凰形。 金根辇路迎禅驾,玉树歌台语梵铃。 唯有钱塘江上月,年年随雁过寒汀。

注 ①凤凰山:在今杭州城南,山势如欲飞的凤凰,故名。宋朝在山上建有行宫,山顶平广,可供练兵。②陈孚:字刚中,号勿庵,元台州临海人。③浮屠:佛塔。④龙虎气:帝王之气。⑤禅驾:僧车。⑥玉树歌台:语出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 过去的华屋变成眼前的山丘、庙宇,给了诗人深切的心理体验,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

②①

抒发自己深沉的感伤之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首联,诗人借景抒情,借“落日”“啼鸦”和“野草”等凄凉景象,抒发自己对故国沦灭的深沉的悲凉心情。②颔联、颈联,通过对比,由眼前之景向历史时空回溯,在强烈的现实感受中渗透着沉重的历史感。③颈联,运用典故暗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导致国破家亡,引起人们的深思。④尾联,化情入景,蕴含着深沉痛切的王朝变迁之悲。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 夜 来 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简要分析上面两首诗表达思乡之情的不同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高诗借环境烘托孤独,以亲人思念含蓄抒情;来诗以“愁”情贯全诗,直接而强烈。②高诗自问自答,来诗用夸张手法表达思乡深情。③高诗虚实结合,以对方之思来抒自己之情;来诗实写自己愁况,表现思乡之浓烈。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来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注 ①寿阳:今安徽寿县,曾为楚国都城。八公山:公元383年,东晋谢安以八万精兵大败前秦苻坚八十万众于此。②芝兰秀发: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③奔鲸:前秦溃兵。④东山: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⑤桓筝:东晋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武帝猜忌谢安。

试赏析本词下片的抒情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下片前五句借景抒情,借千年之后八公山风景依然而豪杰却无处可寻,抒发了词人对当朝无英雄的失望之情;②“信劳生”“笑我来”两句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辛劳一生却壮志未酬、功业无成的悲怆之情;③最后三句借典故抒情,词人自比谢安,委婉地抒发了自

己知音难觅、年华老去、思为国所用却被弃用的悲愤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