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幼儿园蒙氏语言教育前言

幼儿园蒙氏语言教育前言

2023-02-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语言教育前言

语言是形成人的思维的工具,是生活经验的抽象化。幼儿的学习是先以经验感知为主,才能理解掌握概念进行语言的命名,但这个语言再次出现时,幼儿通过回忆感官经验印象,获得抽象的概念。如幼儿通过亲自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获得榴莲的感官印象,通过命名知道这种水果叫做“榴莲”,当榴莲的词语再次出现时,幼儿就可以借用先前已有的具体的感知经验,只听到词语,脑海里就会浮现榴莲的各种具体形象,那么当我们说出“榴莲饭、榴莲干”等幼儿没有见过的东西时,幼儿也可以想象出大约的形象,有了想象,从而思维获得发展。由此可见语言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将就语言的本质、0-6岁语言发展的特质、蒙特梭利语言教学的两大领域以及蒙特梭利教学界对汉语和汉字教学的理解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语言的本质: (一)什么是语言:

蒙特梭利曾说过:“语言是人类用以整理与收集思想的工具,在人类出现之前,语言是不存在的。而语言究其本质而言,仅仅,以及空气经过声带震动改变频率后引起的变化而已。但如果仅仅只是这一系列物理性的变化与动作的话,是不能被称之为语言的。真正的语言是由人类赋予了这些简单的震动与呼吸以特殊的意义,于是这些震动与呼吸方构成了具有意义的语言。”这是对语言最贴切的解释。

只是气息的呼出与呼入,就如动物的叫声就不能称之为语言。语言具有社会性和物理性,所谓物理性指发音器官,所谓社会性是指我们赋予语言以特殊的意义,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排列,如我们说“apple”就叫做“苹果”而不是“橘子”,约定红色的甜甜的这种水果叫做苹果,是我们的社会中约定好的语词排列的方式,是我们都知道的,所以社会化的表现。

(二)语言的特质:

语言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没有人类存在,便没有语言的存在。语法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解释语言的规律,帮助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语言尤其是口语,是人类约定俗成的一种发音方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随着人类生活的发

展,延伸出许多新的词语、词汇,以前因特网的音译翻译,现在翻译成互联网更为贴切。

书写语言(文字)是基于口语的基础上衍生出的记录方式:文字必须在口语的基础上。比如拉丁文,因为没有人在使用,所以只剩下拉丁文文字,这样就渐渐会消亡,称为死掉的语言。

语言是有生命的,具有无限的延伸与扩展性:比如汉语,从古至今很多人使用,经过不管的发展经验富足,文化丰富,融合力强,比如英语“iphone”翻译成中文就是苹果手机,可以用汉语来翻译、使用。汉语的生命力强不断发展,很多的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如“亲、点赞等等”,这些次都是以前没有的,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延伸出现的新的词语排列。

语言是人类智能的体现。晨谈以真实的物品、图片、事情为内容进行讨论,从而获得抽象经验。 (三)语言的功能:

满足了人类的社会性倾向: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在生活中住的房子有人盖,睡的床、做的椅子都是有人专门制造出来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他离开社会这个群体是无法生存的,无法脱离人类群体而生活。

允许个人发表自我,使自己能确立“个体”与 “群体”的不同:用语言文字表达不同的自我,以确认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就像有的人开口就能让别人感受到他的气质儒雅和学识渊博,相反有的人一张嘴就是脏话,让别人感觉很粗鲁,没文化。

提供了一套用于描述世界的系统,使用声音并结合特定的符号、图像以描述人类心中的所想所思:小说就是作者运用语言符号记录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思,语言能够表露内心的文化和经验,是无法复制的。语言的极限就是世界的极限,环境塑造儿童,给予幼儿什么样的环境,幼儿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说话方式,获得相应的成长经验。

“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除非你钻到他的皮囊里,像他一样行事,像他一样说话”——选自《杀死一只知更鸟》

二、0—6岁语言发展的特质: (一)口语前期(0—1.5岁)

在尚未发展出的有意义的口语之前所处的状态,会出现如下的现象:

尝试表达自我的需求(无法开口说话,饿了就会哇哇大哭) 对人类语言的极度敏感

与照顾者建立良好需求关系的过程(需求循环)

儿童产生需求(吃、喝、孤独、拉)——表达需求(哭闹)——需求被满足——平静,直到下一次需求的产生。适宜的需求得到满足,儿童就会对主要的照顾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儿童就会情绪蔓延,直到需求被满足或陷入疲倦。以此产生的后果就是缺乏安全感。

成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儿童建立如何表达需求的循环。新生带领时,不要急于给于孩子课程,要让孩子建立对老师的依赖,幼儿产生需求——鼓励幼儿自己做——得到满足后——情绪平静——产生新的需求,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幼儿的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我们要提醒也幼儿需要帮助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虽然会得到成人的帮助,但最终还是需要他自己依赖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口语期(1.5岁—4.5岁)

从发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开始直到能建立正常日常对话为止。历时三年左右,经历如下阶段: ——词汇期:单字、单词。“妈妈、面” ——简单句期:“妈妈我吃面。”

——复杂句时期: “妈妈,我想和你一起吃面。”

蒙氏教室的环境里,有富足的语言环境:晨谈、口语活动、静默游戏等;经验学习通道多:教师、家长、大孩子的语言都是幼儿学习的渠道,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有充分的学习环境进行学习。

此阶段的幼儿常会出现语言乱用的现象如:我亲手看到一只虫子。当幼儿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示范:我亲眼看到一只虫子。0—6岁儿童吸收性心智的存在,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儿童正确的示范。

(三)语言精熟度建立期(4.5岁以后)

儿童学会更加精熟的使用语言,语言的精熟度包括如下方面:

——说话的清晰度: ——说话流利: ——内容的完整性: ——语言的复杂性

三、蒙特梭利语言教学的两大领域: (一)口语:

1、可以提供各种活动的练习:

——晨谈(趣事轶闻):可以是真实的事情,真实的图片,真实有趣的物品 ——故事、诗歌、歌曲: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如与下雨有关的儿歌等 ——口语活动(三段式教学)

——声音游戏(音素的分解与分析):目的是让儿童觉察到语言有更细微的音素构成。 ——游戏(各个领域)

——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如进餐环节的沟通聊天就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础练习。 2、口语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社会交往的基本礼仪) ——尊重说话者:学会倾听,不插话

——给予正确的发音:使用普通话,创造一个标准的语言环境。

——给予逻辑完整的句子和语序:把话说完整,给幼儿精准语言印象的吸收。 ——使用合适恰当的社交语言:不说脏话,说话要让别人感到舒服。 (二)符号语言(文字): 1、符号语言的本质:

语言的书写即符号的书写,即人类使用某种约定俗成的某一社会群内通用的符号,来记录与传递某些信息。人们能够听懂与自己交流的人说的话,表达的意思,以及习惯用语。能用正确的语言与人

交流。

每一个符号,都能转换成特定的发声方式(语意),每一符号都能使用一种声音念出来(语音)。 ——语意:指语言所指代的概念本身;例如:ping guo和apple都是指一种红色可食用的水果 ——语音:用来指代某个概念的声音;例如:苹果中文:ping guo英语apple 2、语言符号的两大分支:象形文字、表音文字

——表音文字:使用少量的字母记录语言中的语音,从而记录语言的文字。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使用表音文字(英国、法国、阿拉伯、日语)编排简单方便,有强烈的可操作性,例如苹果,APPLE,就是将简单的字母符号进行的编排。

——象形文字:画图造字,以图画表述语意。

最原始的造字法(埃及文、甲骨文、古印度文、苏美尔文等。)当今世界只剩下纳西族(东巴文)与水族(水书)还在使用,其他文字随着人类种族的消亡而消失。

——表意(形意)文字,象形文字的分支(以抽象的符号表达语意)

文字符号不代表音素,只代表语素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古西亚的锲形文字,现在只剩下汉字存在。

3、学习符号语言的预备:

(1)日常与感官对书写所做的预备(动作的预备)

——书写与手相关日常生活的工作为了手的预备提供了锻炼。日常生活工作的三指夹工作以及倒的工作中练习手部肌肉的力度及在倾斜时的灵活度。

——感官领域则为了握笔的手指力度、灵活度及精细度做了预备。感官的粉红塔的工作,在取放时手指的抓握,触觉板时,触摸对手力度调节的能力。

(2)日常与感官对阅读所做的预备(符号认知的预备)

——阅读的预备关键点在于眼睛,因此日常生活的环境中也有许多要观察的部分。带座插圆柱体

要先进行观察后,将圆柱与圆穴进行对应。

——工作流程中的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顺序(正常阅读的顺序)这是正常的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几何图橱的三组卡片,更加形象的图片的认知。 4、书写:

从物理层面的角度出发,按顺序如下:握笔

——书写工具的使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刮画笔等多用于绘画) ——金属嵌板(手部三指的配合运笔)

——书写与摘抄(手部的精致化,了解语言的书写方法) 从汉字的结构把握与认知的角度出发,有如下活动:汉字认知 ——笔划砂字板(将笔划描摹出来)

——部首砂字板(将部首,了解汉字符号的构成的写法) ——汉字砂字板(将简单的汉字进行书写) ——移动汉字橱(常见及多用的汉字进行认知书写) 5、阅读:

——阅读分类卡片(词汇的认知)

——环境标签(教具橱上粘贴的标签与教具相对应) ——定义小书(学习阅读一篇内容)

——词的功能(如形容词、动词、名词等的意义运用) ——阅读分类(语法的探索)

四、蒙特梭利学界对汉语和汉字教学的理解: (一)拼音:独立的音节系统

——拼音只可以帮助我们发音,对理解意义没有作用。拼音的作用是为了将汉字符号读出。 ——正常社会生活中会使用到拼音的情况只有打字与查字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是使用汉字的书写及表达各种意义,不会使用拼音写信。。

——写好了拼音,对写汉字也没有任何帮助,拼音与汉字的书写方法完全不相同。 ——在教室中呈现拼音教具的唯一理由:本地小学要求。

——拼音可以在孩子具备抽象性的逻辑型心智时在导入,这就意味拼音属于小学课程。拼音需要将声母、韵母、复韵母等相结合进行的拼读,属于小学幼儿的认知范畴。

(二)汉字:与口语进行同步整体的吸收

——汉字非表音文字,过重着重读拼音无法建立与文字本身的链接;

——当呈现汉字时,应该在同时带入口语的命名。生活环境中,看到水杯便会命名“这是水杯” 最直观的活动:指读唐诗、指读故事,指读汉字较难,对笔划、笔顺都有认知。

——利用孩子的吸收性心智,直接让孩子吸收每个汉字的声音;理解字的含义知道所代表的意思。 结语:

我的语言极限,即是我的世界的极限。

The limit of my language is the limit of my world.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