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火烧油层(干式燃烧)室内实验研究

火烧油层(干式燃烧)室内实验研究

2021-05-0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簟18■一6— 201'卑'2月 文章编号:1006—6535(2011)06—0096—04 火烧油层(干式燃烧)室内实验研究 杨俊印 (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在现场火驱开发过程中,火烧状态很难判定,为解决这一难题,对火驱采油机理进行了室 内模拟研究。使用冷37~45—562并天然油砂,开展一维模型火烧油层物理实验,分析了在火 烧过程中产出气体和火烧前后原油组成的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CO 、CO浓度变化规律 反映了原油从被点燃到形成稳定燃烧区的过程,其浓度变化的第1个峰值对应原油自燃温度。 运用色谱、色质、红外等分析手段,结合相关化学反应机理,证实了在火烧过程中原油经历低温 氧化、高温裂解和高温氧化的过程。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现场火驱动态监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火烧油层;自燃温度;低温氧化;高温裂解;高温氧化 中图分类号:TE357.4J4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火烧油层是油藏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其他 缓慢推进,直至燃烧结束。期间燃烧过程温度场的 变化由布置于模型本体的热电偶进行实时监测,产 出的流体经油气分离系统分离收集,然后再进行物 化性质分析。火烧后原油密度为0.877 6 kg/m , 原油黏度为6.80 mPa・S。 开发方式相比具有投资少、采收率高的明显优 势¨ 。世界范围内从20世纪5O年代开始进行火 烧油层实验至今,此开发方式仍没有普及,在中国 这种开发方式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火烧油层对其 相关技术要求很高,有些关键技术至今还没有得到 解决。火烧油层(干式燃烧)室内实验化学反应特 征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实验过程中油、气、水等化学 性质的分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认识火烧油层的 2火烧油层化学反应特征 在火烧油层过程中,原油化学反应主要包括裂 解反应和氧化反应,其中氧化反应又可分为低温氧 化反应和高温氧化反应。低温氧化阶段主要是原 油与氧结合的过程,生成C一0和一OH等含氧基 团。高温氧化反应是原油与0 反应直接生成 CO2、CO、H20的过程 2.1气体组分分析 。 驱油机理,并根据油气组成变化特征与火烧的动态 过程建立对应关系,进而也可以解决现场试验过程 中难于判定地层火烧状态等难题。 1实验流程 实验采用一维模型进行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 验。模型尺寸为42 cm x9 cm×4 cm,装置主要包 由于高温氧化阶段主要生成气体产物,因此气 体组分跟踪监测是判别火烧状态的有效手段。图 1是0:、CO、CO 浓度随火烧时间变化图。从图1 中看出,CO和CO 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而0 的 浓度与CO和CO:的浓度是反相关系。原油在点 火过程中CO:的浓度快速上升,在燃烧时间为107 min达到第1个峰值(浓度为10.99%)。一般认 为,此点对应模型燃烧区的最高温度,即原油的自 燃温度,这是火驱试验的一个重要参数。 括模型本体、注气系统、油气分离系统、测量与控制 系统4部分组成。岩心取自冷37—45—562井天 然油砂,取心井段为1 480~1 600 ITI。原油密度为 0.971 8 k m ,黏度为4.42×10 mPa・s,实验压 力为0.50 MPa,点火温度为500℃。 燃烧首先从点火器端开始发生燃烧,向出口端 收稿日期:20110329;改回日期:2011052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专项“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中深层稠油开发技术示范3-程”(2008ZX05053) 作者简介:杨俊印(1966一),男,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业分析专业,现从事有机地化分析研究工作。 98 特种油气藏 第18卷 烃,如四、五环以上的含硫苯并噻吩、苯并茈类等,色 谱呈后峰型大包络分布(图3);火烧后,后峰部分的 多环重质芳烃基本消失,低环数芳烃(如单环苯、二 环萘与三环菲等)明显增多,色谱成前锋型分布。 120 100 80 心 华60 40 20 l80 l6o 140 120 100 坦8O 60 40 20 O 鼬 孵姆 lIi t 嫡 、 图3冷37—45—562芳烃火烧前后色谱 火烧后原油中低环数芳烃增加的主要原 因 ,一方面,带有侧链烷基低环数芳烃在热力作 2.5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原油火烧前后红 外特征分析 用下侧链烷基断裂,另一方面原油中大分子长链单 体烃在裂解过程中,也会出现环化和芳构化的过 程,形成芳烃化合物 8 J。芳烃色谱中多环重质芳 烃消失,这是芳烃化合物发生了缩合反应形成大分 子芳香核片交联,再进一步深度缩合形成焦炭的结 果 红外光谱是由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振动而 对特定频率的红外光产生的吸收图谱。不同频率、 强度的红外谱峰可以反应官能团的结构和相对含 量高低,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的重要手段。 在红外光谱中1 700 cm 表征C一0基团的 伸展振动;1 600 cm 是芳核的骨架C—C振动吸 收峰;1 460 em 是脂族链振动吸收峰;1 380 C1TI。。 2.4芳烃色谱一质谱分析 主要来自CH 基团的对称弯曲振动 9 J。对于石油 类产品红外分析中,通常用A1460/A1377比值来 从冷37—45—562井火烧后芳烃色质菲系列 质量色谱图中发现了蒽化合物的存在。原始地层 中烃源岩在还原环境下演化有机质中不含此类物 质,它的存在是原油在氧化环境下经历高温裂解作 用的结果,是反映原油受热程度的重要的标记化合 物。这也反映原油经历了高温裂解的过程。另外, 在菲系列色质图也可以看出,随着苯环的烷基取代 基的增加,在原油火烧过程中含量逐渐降低,到四 甲基菲系列基本消失,反映苯环侧链烷基断裂是原 油裂解的主要反应形式。 反映烷烃支化度也就是烷烃异构化程度的指标;把 AI700/(AI600+A1460)的比值做为衡量样品含 氧量变化指标;把A1600/(A1600+A1460)的比值 相当于整个样品的芳碳与总碳之比,即为衡量样品 芳香度的指标 。 火烧前烷烃支化度指标A1460/A1377比值为 1.64,火烧后增加到2.08,表明直链烷烃含量的增 加。原油含氧基团主要存在于芳烃、非烃和沥青质 之中,火烧前后红外光谱分析参数见表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