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生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表现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3)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点有哪些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3).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今后,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这一制度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我国的宗教政策包括四方面: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弘扬科学精神
中华民族大团结
1.两个共同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3. 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5.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一是56个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二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平方千米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三是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5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古代的自在民族阶段、近现代的自觉民族阶段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发展阶段。 6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发展
1),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当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构建完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前统一。
3),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相互吸收融合更加频繁,中华民族的统一性日益增强,大团结的局面日益巩固,国家和民族日益进步、强盛,中华民族正在走向新的伟大复兴。
总之,我国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不可分离的一体联系,中国各民族日益凝聚成统一的中华民族。 7.新疆各民族在融合中发展:
1).秦汉时期,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族属已较明确,出以地名称谓的居民外,有明确记载的主要居民有:寒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与汉人。
2).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与内地一样处于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等相继进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各民族的大交汇与大融合。
3),隋唐至宋辽金时期,吐蕃、回鹘、契丹等民族也先后来到西域,键入了西域民族的行列。
4).元明时期,伴随民族间更广泛,更密切的接触和往来,西域地区不但增加了蒙古族等,而且还出现了回族,哈萨克族及乌孜别克族等民族。
5).清朝统一新疆后,随着民族迁徙和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到清朝末期,新疆地区已形成了维吾尔族、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满、达斡尔等民族同存的多民族格局。 历史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变迁、最终才成为今天的新疆各民族。
8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
56个民族的总称。具有多元一体性。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
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9).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特点: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
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他们的特点包括,同一性和差异性。
10.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即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人们对祖国的河山、历史、文化、同胞的热爱和眷恋。 12.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1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特征:1).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坚持对外开放,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3).个人利益与社会主义祖国利益紧密相连,是当代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14.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要求:
1).必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2).必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国家各方面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必须维护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 4).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15.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团结合作的基础。2)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
3)国家统一是维护中华民族尊严的前提.
16. 国家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保障:1),国家统一可以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实施宏大的公共工程建设,这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为重要。2),国家统一可以形成反对外来侵略的强大力量,3),国家统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利于民族经济,文化往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7,国家统一才能维护民族尊严: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中华文明得以保护、传承下来。 2),近代以来,祖国一度陷入分裂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变了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消除了内乱抵御了外敌侵略和威胁,使得祖国日益昌盛,各族人民同享强国的尊严。
18.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社会
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是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相互适应、友好和睦的关系,是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理想、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在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
19.民族团结的意义:1),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2),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根基。 3),民族团结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因素。
20. 中学生应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1),要求各民族学生互相尊重、信任、学习、爱护、支持、互通有无、互相合作巩固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2).学习、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以及民族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做到“四个人人”的行为要求。3),在民族问题上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旗帜鲜明的与破坏民族团结的一切行为作斗争。
21.新疆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发展进步:1).60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早全国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6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3),在祖国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下,新疆的民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2为什么.发展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当今时代振兴中华的客观要求。2)发展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3).发展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由之路。 2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容及意义:
(1)内容: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2)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24,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
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
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 (3)共同语言
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 (4)共同文化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同
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要求:能够根据材料判断属于哪种识别)
第二课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形成的条件
(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2、民族形成
(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3、民族发展的基本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4、民族发展的内容
(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入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发展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
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第二单元 民族问题
第三课 民族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1、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2、民族问题的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 (2)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是民族之间互动的表现形式,是各民族在同一社会时代下各方面的联系。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包括民族利益和民族权利两个方面。
(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二者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造成的;但二者是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压迫比阶级压迫更广泛和复杂。 (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3、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自然原因:民族差异,这也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2)社会原因:是因社会制度、人的行为而导致的民族问题的原因。 4、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原因: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才能不断得到满足,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不断得到实现和保障,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才能不断形成入发展。 第四课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点
5、民族问题的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1)普遍性:民族问题普遍的存在于人类文明社会的各个发展时期,存在于所有多民族国家,可能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2)长期性: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复杂性:民族问题涉及的内容及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
(4)国际性: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问题往往会引起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反应。民族问题的国际性,首先与民族的跨国分布相关,还表现在国际社会对少数民族人权保护方面。 (5)重要性:
6、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的表现
(1)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2)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的进与退。(3)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福与祸。
第三单元 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
第五课中国的民族状况
1、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表现及意义:
①原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
②表现: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③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复兴、等等。 4、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存在的原因:
(1) 民族特点、民族差异的表现: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同,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不同,生产方式各有特点,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及心理认同多样性,信仰和精神也有差别。
(2)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发展基础、发展进程很不平衡,各民族在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将长期存在。
5、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容及意义:
(1)内容: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2)意义:(开放性试题)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第六课 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
1、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是: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集中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3、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 ③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 ④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
4、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开放性试题)
(1)怎么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等等。
(2)意义:有利于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边疆稳定;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祖国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
第四单元 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 第七课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1)是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内容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第二,民族区域自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同一区域,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
(2)民族区域自治的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3)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工区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 ②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④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具有多元一体性。 2、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华民族复兴需要
坚持科学发展观。
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繁荣。 ⑤中华民族复兴需要和谐的社会条件。 ⑥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 ⑦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国际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