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6期 2007年11月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Vo1|20 No.6 NOV.2007 础设施得到共建共享,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因此,近期应 重点解决厦门湾内厦门与漳州的经济联系紧密地区,如海 沧与龙海、厦门与漳4'J、l开发区及南太武经济开发区的规划 在市区内尽早发展城市轻轨,以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缓解 私家车增多的趋势。否则,等到城市发展定型,人口分布 状态已形成时再修城市轻轨,成本将会很高。 城市联盟规划把三市的交通连接作为切入点。在同一 走廊上,把机场、港口等串起来,为保证城际轨道交通和 大运量公共交通进行有效衔接,形成合理分工。重中之重 是预先选好通道,测算投资总量,把握土地开发强度,形 对接;加强厦门翔安区与泉州南安的石井、水头、官桥等 相邻地区联系,使相邻工业园区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四是 制定并实施厦泉漳环境质量共同行动纲领,建立污水排放 和大气质量控制机制,厦门与漳州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清 理行动,厦门与泉4'1、l开展大气污染联合控制行动。五是促 进厦泉漳旅游、文化、体育活动互动;举办海峡西岸经济 区闽南人居展;开展省级以上风景区联盟等。 3.厦门泉州漳州三地构建城市发展走廊 厦泉漳城市联盟的基本框架应该是,依托福厦交通主 干线的联接,发展成为省域内经济实力最强、基础最雄厚、 外商投资最集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最活跃的地区。 形成若干城镇密集群和都市连绵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900平方公里一100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千万的区域经 济中心和消费市场,从而能够更好地吸引投资,提高厦泉 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三市立体空间一体化和基础设 施一体化。 首先,在厦泉漳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要合理配置 生产要素,通过城市联盟,实现城市走廊产业的调整、分 工与协作。 一是在沿海走廊主要城镇带布局第二产业,形成产业 集聚区,加强产业关联度。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大 学、科研机构布局,在厦门本岛、泉州、漳州市区培育生 物制药、电子、光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 业聚集区;发挥厦门、泉州、漳州的电子、机械、化工的 产业优势,提升和带动发展走廊主导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提高制造业集群水平,形成面向全球的产业基地。 二是加强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协作,积极发展临 海沧港、泉港的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临港工业基地。并借 助闽台优势,加强与台湾的交通联系与中转,沿主要交通 枢纽形成物流园区,打造环台湾海峡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三是发展会展、旅游、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开发旅游 休闲娱乐产业带。厦门本岛主城区聚集行政、商务、文化、 会议和展览中心、商业零售、金融等服务产业,形成区域辐 射与服务中心。泉州主城区重点发展商贸和区域化工服务 业。漳州主城区重点发展综合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 尽管从发展态势上,三市总体呈现集聚发展态势,厦 门、漳州已经连为一体。但厦门、泉州由于长期行政分割, 在发展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仍存在一定间隔,存在 城镇关联的断裂带,未来三地城市空间将总体呈现环湾发 展态势。 其次,在人居环境选择上,厦泉漳规划应从城乡协调 出发,对市域内非城市建设用地进行统筹布置,分村镇建 设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等类别加以规划控 制从而打造一个厦泉漳城市走廊。将三城市的中心联结起 来,当做一个城市来运营。通过便利的交通走廊,能轻松 地实现泉州上班、厦门居住、漳州购物这样的构想。并且 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开发计划,使之真正成为具体的行动。 厦门、泉州已经分别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 市称号,漳州市重视环境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善。房地 产的发展表明,人居环境的选择已扩大到三市的大区域范 围。 再次,发展走廊在总体上形成“一廊两湾三带四组” 的空间结构。“一廊”即厦漳泉城市走廊。“两湾”即厦门 湾、泉州湾。厦门湾包括九龙江漳州城镇组团、厦门西东 海域的城镇组团、大小金门岛;泉州湾包括围头湾安海水 头城镇组团、围绕泉州湾的泉州、晋江、石狮城镇组团、 泉港惠安斗尾城镇组团。“三带”即漳州与厦门之间的云 洞岩、九龙江生态绿带;厦门与泉州之间的小盈岭生态绿 带;泉州湾与惠安之间的山体生态绿带。“四组”即漳州城 区及城镇组群;厦门城区及城镇组群;泉州湾城区及城镇 组群;惠泉城区及城镇组群。 同时,发展走廊在大区域范围将形成五个轴向的交通 联动关系,发挥辐射作用。“五轴”即沿海南北向两个对 接大区域的延伸发展轴;泉三线(泉州至三明)的发展 轴;龙厦线(厦门至龙岩)发展轴;厦门对金门、台湾的 发展轴。实现以交通走廊为依托,向内陆及海上辐射发展。 4.加强泛闽南区域合作 所谓泛闽南区域,包括泉州、厦门、漳州、龙岩和莆 田五市。之所以将这些地区纳入泛闽南概念,主要是这些 区域地理上处于福建南部——故称闽南。此外,最重要的 一点是,该区域内经济交流合作都比较密切,传统闽南厦 漳泉不必说,龙岩是闽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而且部分区域 受闽南文化影响较为突出。莆田史上与泉州是一家,尽管 后来分开了,但随着湄洲湾的开发,莆田的经济势必会与 泉州紧紧对接起来。所以这一区域可以形成一个“泛闽南 区域”。 三、厦泉漳城市化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建议 当前,城市化发展道路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有市场主 导型模式和政府引导型模式两种。笔者认为,当前比较适 合厦泉漳城市发展的模式为市场主导型模式。市场主导型 模式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以市场机制为主,调动资源 的流动和分配,劳动力作为一类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流动 的规模、速度和方式是根据迁移地之间的劳动收入的差距 来决定的,当然他也会考虑到其他的非经济因素。政府的 作用是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对微观领域的活动并不进 行直接干预。这种模式一般适合于那些工业化程度高,城 市发展较快,拥有现代化大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市场意 识浓厚,乡镇企业不断涌现以及城市问相互联系较强的地 ・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7年第6期 论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及合作共赢 区。这些地区在经济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资本、人才技术 聚集程度较高,市场活跃,产业链长,城乡联系紧密,产 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繁荣,外资利用环境好,政府职能 转变到位早,居民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强,完全可以通过 市场机制来配置生产要素。这些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 内两个市场资源,形成较强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率先 进入城市化发展快速通道。 1.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发展 城市边缘区因临近城市,容易接受城市产业经济的辐 射而成为乡村地区城市化发展最快、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其发展途径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城乡产业发展的横向联系,促进乡村产业经 济发展。由于城市边缘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地区有条 件同时面对城乡两个市场,根据城乡两个不同环境的市场 需求,发展互补型产业,如为城市高收入群体及寻求低房 租的低收人群众提供建房用地和廉价房屋,为城市居民提 供假日休闲场所等。由此加快乡村地区产业发展,推动城 市化进程。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做好城市向农村辐射的“二传 手”。一方面,根据农村经济社会服务发展的需要,有针对 性地吸收消化城市的生产技术、工艺,接收中心城区的产 业转移;另一方面,根据城市生产生活需要,利用农村充 足的农副产品、劳动力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市场, 服务城市,并在自身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带动城镇的发 展。 三是纳入城市统一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边缘区 的城镇和居住区建设一般都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其城市 化是城市规模扩展的重要内容,表现为城市的规模扩展, 将来可形成城市的外围组团或卫星小城镇。 2.交通干道沿线区城市化及发展途径 交通干道沿线区具有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产业 基础相对较好、小城镇分布密度较高、处于城市和发展相 对薄弱地区的结合部等特点,其城市化发展途径包括以下 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结合区域资源条件, 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重视第二产业的适 度集聚,适时接受城市产业扩散并注重对邻近发展相对薄 弱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区域经济发展 实力,为城市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之成为仅次 于城市边缘区的乡村地区城市化先行地区。 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 推广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市场导向型集约之路, 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最大限度地超前于其他城市化释放农 业剩余劳动力,并使之随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率 先实现转移,为福建省推进城市化发展作出贡献。 三是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发展以小城镇为核心的 开放型市场体系网络。变“通道型”过境交通优势为地区 “节点型”发展优势,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按照市 场经济运行规律规范和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聚集,催 ・2O・ 育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3.平原农业区域城市化及发展途径 一是大力推进乡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城市化发展动力。 平原农业区应充分利用农产品丰富、劳动力充足的条件,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机械、医药、 化工等工业,以生产、加工、销售为中心,推进农业产业 化进程,从而在实现乡村经济综合实力逐步提高,剩余劳 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推进乡村地区城市化的 发展。 二是进一步完善乡村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城镇发展 活力。平原农业地区人口稠密,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今后 应在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教育、文 化、卫生等社会服务设施,加强道路交通、电力、电信、 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农村经济的同时,提高城市化 发展的活力。 三是加强中心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提高城镇的经济组 织功能。城镇作为乡村经济中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平 原农业区应有选择地建设一批规模较大、职能突出、建设 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心城镇。并加强中心村的建设,完善基 础设施,进一步扩大中心村镇的影响力,从而完善区域城 镇体系及村镇体系结构,提高功能,加速乡村地区城市化 进程。 4.山区城市化及发展途径 一要加强资源优势地区和城镇的道路交通、电力、通 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进一步 改善山区资源开发条件,尤其是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 和城镇建设条件,加强山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加大市场 建设力度,扩大经济开放度。 二要对资源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地区制定切实措施, 鼓励人口及产业向交通相对便利,建设条件好的地区集聚, 对规模较小、位置偏僻、分布分散的村庄实行迁村并点, 围绕中心村及小城镇加强各项建设。 三要加大山区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加工深 度,推动山区进一步发展,为山区城市化发展提供较强的 产业支持。 参考文献: [1] 钟秀明,武雪萍.城市化动力[M].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2006. [2] 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陈甬军.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4] 靳景玉,刘朝明.城市联盟的动力与价值创造机制 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5] 陈元勇.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2003,(11). [6] 经济观察:闽南金三角区域经济走向联盟[N].香 港商报,20o5一O8—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