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语文 编制 李雪军 授课教师: 备课时间: 11.7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让世界充满爱》 课时 2 第( 1 )课时 授课类型 课堂作文指导 学习目标 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表达真情实感。 重点提示 本单元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次以“爱”为难点分析 话题的作文来训练 环节和导学过程 一、 [写作导引] 问题预设和 导学评价 本单元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次以“爱” 为话题的作文来训练。话题作文较强的开放性,大家练习时首先要放飞联想,搜寻 自己生活、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然后根据占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特长选择好文体。话题作文虽然范围极大,但仍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本文题来说,我们可以采用如下 步骤来完成这篇作文。 1.围绕话题,选取材料 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也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 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本文以“爱”为话题,显得内涵较广,但也 并非广而无边,其限制就是话题范围。因此同学们在写作时万万不可偏离话题,另 起炉灶,随便写出一篇文章来。选材的依据应该是你自己认为最熟悉的,最有把握 的,有话可写,较新颖的。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就不必担心没有素材,因为生活是挖掘不尽的艺术宝藏,我们尽可以将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搜寻写作的素 材;我们更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于亦实亦幻的灵感空间,去营造圣爱的神话。 2.围绕材料,确立中心 写作话题作文一般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即相关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创造性原 则。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美的情操,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新 精神。首先要做到真实独特,情感真挚。写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内容,不要脱离 实际去刻意追求立意的深与新,不写矫揉造作的虚情假意,瞎编乱造的文章没有真 情可言。其次,立意可以化大为小或是以小见大。一个话题,可供立意的角度有很 多,但并不一定每一个角度都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选取最能拨动读者心弦的角度,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3.拟好标题,选定文体 人们常把标题比作“文章的眼睛” 。还有人说,好的标题就等于一篇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构思文章的时候,把精力多用一点在题目上是十分关键和重要 的。就“爱”的话题来说,大家可以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 或者是标题中不出现话题,而是作文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拟好了文题,还必须选定 文体。话题作文的要求往往是文体不限的, 记叙文 、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 文、寓言、童话、日记、书信等都可以。这就给了同学们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一般来说,我们绝对不能胡乱地写成一篇“四不像”的文章,而应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一种文体来写。 二、[佳作展示] 爱,是怎样炼成的 佚名 淘气顽皮的我、老老实实的爸爸、平平凡凡的妈妈,这三个基本元素构成了一个极为普通的家庭。 在沉湎于各种言情小说中的我看来,人到中年的父母一点也不浪漫,虽然他们才四十多岁,可是早以“老头子”“老太婆”相称,他们之间既没有紫薇与尔康般的轰轰烈烈,也没有三毛与荷西的缠绵悱恻,更没有杰克与罗丝的激烈悲壮,他们有的,只是平平淡淡。 有一次我问爸爸到底懂不懂什么叫“罗曼蒂克”,爸爸只是笑着说:“老头子老太婆就是我们的‘罗曼蒂克’。”这句话让我琢磨了多天,最后才恍然大悟。 爱到底是什么?爸爸妈妈用他们看似平淡的日常琐事中所饱含的彼此的关爱和理解给出了答案。每天早晨,他们都争着起床做家务,为的是让对方多睡一会;每到下班时间,听到自行车响,妈妈都会条件反射似的探出窗外,看爸爸是否回来;拿到奖金后,都会去买一件对方中意的小物件,为的是给对方一个意外的惊喜„„是的,爱不一定需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需要缠绵悱恻,更不必生离死别。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辽阔可以有小草的碧绿,爸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生的承诺。 有时候我抱怨为何没有生在富豪或高干家庭,因为不甚宽裕的家庭不能满足我的种种欲望,可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爱”是无时不在的。 “爱”是我复习迎考的日子里桌上那杯醇醇的绿茶;“爱”是头顶骄阳站在考场外接我回家的父亲手中的遮阳伞;“爱”是为我精心准备各种食品的母亲额上的皱纹和鬓发中的白丝„„ 爱,到底是怎样炼成的?有人说,爱是给予和奉献炼成的;有人说,爱是无微不至的关怀炼成的;有人说,爱是默默无闻的爱心炼成的;更有人说,爱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的满足炼成的„„是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我要说,爱=关心+理解+信任。爱,是用心炼成的! [教师评点] 本文作者目光敏税,挖掘深刻。对“爱”这么一个抽象的词,的确是不容易下定义的,而作者却在对言情小说中“罗曼蒂克”式的爱和父母日常生活中彼此的爱的理解与比较中,明白了“爱”的真正含义,并对这种用“心”炼成的“爱”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歌颂了人世间至真、至纯、至美的高尚情怀,使对“爱”的歌颂和赞美显得自然而不造作,流畅而不生硬,充实而不空洞。 三、学生起草作文, 四、完成后小组内修改 教学体会和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