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销企业是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法规的企业采取的最严厉处罚,导致企业经营资格丧失并退出市场。常见情形包括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超期未开业、未办理注销登记、不接受年度检查等。吊销营业执照后,公司主体资格仍存在,但经营资格被取消,可能导致法人进入黑名单,三年内无法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公司也无法担任重要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此有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吊销企业指企业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规,被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剥夺其经营资格的一种行政处罚。吊销企业是不以企业申请为前提,而是登记机关直接依职权、主动而为。吊销后公司的经营资格丧失,也意味着公司退出市场。这也是行政机关对企业实施的最严厉的行政处罚。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该公司的主体资格依然存在,但经营资格已经取消。同时,有的省份工商局还将被吊销企业法人列入黑名单,三年内在全国都不能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公司不能担任董事、监事、经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企业被吊销的情形
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常见情形如下:
1、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
2、办理公司登记时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
3、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的;
4、公司破产、解散清算结束后,不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的;
5、公司不按规定接受年度检查的;
6、仿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的;
7、公司超出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
结语
吊销企业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资格被取消,公司退出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企业,将面临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常见的吊销情形包括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未开业超过6个月、不申请注销登记等。对于被吊销的企业,其法人可能被列入黑名单,三年内不能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公司也不能担任董事、监事、经理等职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2009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九条 违反第十六条规定,未经政府或者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以企业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
企业向登记机关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本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当事人对罚款、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使用的名称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不相符合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第十二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收到设立申请文件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对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应当给予书面答复,说明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