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仍有可能被收监。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报告变动、不干扰证人作证等。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根据案情加强限制,如禁止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人员会见或通信,或限制特定活动。违反规定者将没收保证金,要求悔过并重新交纳保证金,或采取监视居住、逮捕等措施。对于需要逮捕的情况,可以先行拘留。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之后还是有被收监的可能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责任及其影响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责任及其影响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其所面临的法律责任以及可能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遵守一系列限制和条件,如不得离开指定地区、不得接触特定人员等。如果嫌疑人违反了这些限制,将面临撤销取保候审、重新被拘留的后果。此外,取保候审期间的行为和言论可能对案件审理产生影响,如可能被作为证据使用。同时,取保候审也可能对嫌疑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犯罪嫌疑人应当认真对待取保候审期间的法律责任,遵守相关规定,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后果和负面影响。
结语
取保候审后,仍需注意被收监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一系列限制和责任需要遵守,如不得离开居住地、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等。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保证金没收、重新交纳保证金、监视居住、逮捕等后果。同时,取保候审期间的行为和言论可能对案件审理产生影响,也可能对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犯罪嫌疑人应当认真对待取保候审期间的法律责任,遵守相关规定,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后果和负面影响。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九十六条 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先行拘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被取保候审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及时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六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九条、第九十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保证人应当填写保证书,并在保证书上签名、捺指印。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三条 需要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应当制作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说明取保候审的理由、采取的保证方式以及应当遵守的规定,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取保候审决定书。取保候审决定书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宣读,由犯罪嫌疑人签名、捺指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