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寓言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自欺欺人的道理。
2、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内容,懂得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2、培养学生仿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谁知道"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指名说。
师:通过读寓言故事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板书课题,齐读。
新授:
一、解题:通过预习,谁知道"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掩"、"盗"是什么意思?
过渡: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
二、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指名读、齐读课文
2、思考: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重点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中的内容,默读寓言,从文中找出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幅图。读一读,做做动作,猜想掩耳盗铃的人心里正在想什么?
(2)思考后同桌讨论:你认为掩耳盗铃的人聪明吗?为什么?指名发言
用一个词或一个短句概括掩耳盗铃的行为,指名发言(自欺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 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愚蠢的语气。
(3)说话练习(如果把耳朵捂住,响声就听不见了。)
用"如果……就……"说一句话。
四、小结: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什么道理?指名发言
五、拓展: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类似"掩耳盗铃"的事?联系学习、生活说。
师介绍: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作者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这部著作涉及政治、军事、教育、文艺、天文等,内容丰富,语言简练。
出示原文,师朗读并说明:古代的人写文章语言非常简练,我们读起来感觉不太明白,用现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今天同学们读的故事,以后我们还会学习更多的古文。
六、仿写:寓言都是通过小故事告诉别人一个道理,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人的身边,用人的语言、动作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物、植物或其它物品表现出来。你也试着写一篇寓言,用一个简短的故事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