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2024-05-28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一、教材解读: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课文很简单,简单到只有55个字;情节更简单,简单到只三两句话就能把“故事”讲完,是典型的“微型小说”。

  杨氏子聪惠在哪里?一、会听——能听出孔君平的“话中话”,孔是拿他的姓开玩笑的。孔君平的言外之意是:你姓杨,“杨梅”也“姓”杨,看来杨梅就是你家的水果喽!二、反应快——对方话音未落,他就反应过来,“应声答曰”,予以“回敬”。三、“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您用我的姓开玩笑,我也用您的姓做文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个小男孩还很有教养。何以见得?“为设果,果有杨梅。”是一种水果吗?不是,至少两种。于是我从中读出了热情、大方。这个小孩懂得待客之道。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从一个“未闻”中,我读出了小孩的说话得体、懂礼貌。这样回答,既“回敬”了孔君平,又不失礼节!多么有教养的孩子呀!对文本有了这样的解读,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孩子的“甚惠”。

  4、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故事创编,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想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物化出来。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再经加工。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四、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论语。

  (一)谈话引人:

  刚才我们背的句子跟我们平常说的话一样吗?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文言”。(板书)用这样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因为之前对古文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大家会学得更快,更好!

  (二)通读课文

  1、课文会读了吗?谁先来试试?

  2、根据学生的朗读,教师适时点评。如:你读得很流利,很不错,只是古文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的,什么味道呢?(对大家)联系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古文诵读,想想,要读好古文需要注意什么?(读得慢点,读出抑扬顿挫。是的,读古文要从容,要读出音乐感。比如可以这样读:师范读——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学生自己练习。

  4、指名读,出现错误,纠正,再指名读,齐读。

  (三)了解文意

  1、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吗?有不懂得地方么?真好,同学们都读懂了。但是,我有不懂得词句,你们读读课文,猜一猜,我可能不懂哪个词?哪句话?

  2、学生认真读书,同桌交流。

  3、在不断的猜测中交流中落实词义,句义。预设: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预设1:你可能不知道:甚: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举一反三了解“甚”的聪明。我说他十分聪明,可以说——甚慧;我说她长得真漂亮,可说—— ;我认为你读书得非常非常棒可说——你们真了不起,知道甚字不能重复使用。在这句话中我还有一个字不懂?能猜一猜吗?

  预设2:“惠”的意思?在古代它与“慧”是同一个意思。这个字我知道,它是个通假字,我还要给大家写一写。师示范,请大家伸出手再写一遍。

  预设3:“杨氏子”你可能不知道。它指的是:一个姓杨人家的儿子。师附和:具体不知道这个当家人的名字。师:如果这户人家姓张呢?姓周呢?哦,我知道了一个人只知道他姓什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也可以叫氏。

  继续猜,我还有哪里不懂的?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预设1:诣的意思是“拜见,拜访” 。师:不会吧,我们经常用到一个词“造诣”,说这个人书法水平高,我们就说他“书法造诣很深”,说这个人对音乐很有研究,就说他“音乐造诣很深”。怎么会是“拜访”呢?你搞错了。生可能会说:两个字的意思不一样的,注释里写着这个诣是拜访的意思。师:噢,对照着注释就能把古文读懂,真是一个好方法,多亏同学们提醒。那对照注释我可以知道“父不在,乃呼儿出。”的意思——小孩的父亲不再,就把他的儿子叫了出来。对不对?

  ◆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再猜。“为设果,果有杨梅”。

  预设1:你可能不知道谁为谁果的意思。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里有杨梅。

  师:你怎么知道的作者怎么就没写清楚。老师,不用写,我们对照这前文知道孔君平来到杨家,把杨氏子叫了出来招待自己,那水果一定是杨氏子给孔君平摆出来的。

  师:这样说来,古文真得很简练,把该省的都省掉了,真是惜字如金。不过,我们联系上下文就能把他没写出来的补充出来,真好,又一个读古文的方法!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再猜。你可能不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

  预设1:未闻是“没有听说”的意思;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鸟 

  预设2:这句话里我 还有一个词不懂:夫子。师:太好了,我真的不知道“夫子”指的是谁?(是指“孔君平”)

  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是何孔君平一样的一位男士,还能称为夫子么?如果来的是一位阿姨呢?比如,张老师来了,还能称为“夫子”么?不能,因为,武老师是女人,夫子只能称呼男人。哦,原来还有这讲究。他也是一位男士,能成为“夫子么”?不能,因为他年龄太小,还是一个小男孩。哦,要成为“夫子”还有年龄限制呢!那如果来的是一位老农,年龄也不小了,就是不认识一个字,甚至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能成为夫子么?不能,因为他没有文化。这么说,要成为“夫子”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使成年男人。第二要有文化。

  预设3:你怎么知道孔君平时有文化的人呢?(因为他看到水果以后,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他看到杨梅就想到杨氏子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字,所以,就说,杨梅是杨氏子家的水果。)师:反应快,而且联系得这么好,有文化的人才这么聪明是么?(对!而且,他还用了一个“君”字,这是对人的尊称,他对一个九岁的小孩都能这么尊重,说明他有修养,只有有文化的人才会这样称呼。)

  小结: 同学们的推断很有道理,关于孔君平的身份,我也查了一些资料,知道后来他做到一个很大的官——廷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4、真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这篇文章我读懂了。不过我还想考考大家,愿意么?古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如果把标点去掉了你们还能读通,那说明你们真的懂了这篇文章。

  (出示没有标点的文章,生练习。朗读。)

  (四)品读文本

  1、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意思,我相信你们也认识了这个孩子,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聪明)

  说话是要有根据的,说他聪明要在文章中找到理由。(生默读)

  预设1:他聪明在反应很快,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他马上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这个动物,马上就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板书(反应快)

  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

  预设2:会听。他是怎么会听的?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在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的时候,换了别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果子吗?这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却从中听出了另有意思。听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杨梅的“杨”跟他开玩笑的。)

  师:拿他的姓和杨梅的“杨”字跟他开玩笑。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么说杨梅就是你们家的果子了!真会听!他听出了话里有话。能听出话中话的人是会听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你们看聪明不聪明?紧接着回应一句——,再把下一句读一读,齐读,未闻——

  师:除了聪明他还是怎样一个人?

  预设:“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养。师:他乖在什么地方,说清楚。他很会招待客人。哦,以礼待人啊!非常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种杨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装在一个大盘子端出来了。热情吗?还从哪里能看出这个小孩乖,有教养?这一点很难看出来,看出来了我一定给他掌声。

  从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未闻”看出,因为他要是不乖的话,他就直接说:“那孔雀也是‘姓’孔的,它也就是你家的鸟儿了!”加上“未闻”就有礼貌。

  很好,他如果不礼貌,对孔君平不尊重的话呢,就会说:“如此说来,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儿啦!”是不是?他表达的时候拐了个小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儿啊!很巧妙地“回击”了他。加上“未闻”多么得体呀!多么尊重长辈呀!

  师:读书要读出里面的味道来。不要放走关键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获就很大。要好好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读出味道来,才能体会出读书的乐趣。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

  (五)读写结合

  1、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有人考证说,杨氏之子叫杨修,但不是三国时期的那个杨修。这是一家之言。这个杨修也聪明过人啊。《杨氏之子》是记叙文,下面于老师请后面三排同学——一、二、三,把第一句话,改写成一段话。杨修九岁了,他长得什么模样?想象一下?外貌、穿戴,都写下来好不好?当中的一、二排同学,从“孔君平诣其父”到“果有杨梅”,写一段话。杨修家是大户人家,谁来招待,谁来开门呢?小孩子出来是谁叫出来的?小孩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跟孔君平见面?发挥想象。这个是重点。前一排,从“孔指以示儿曰”到结束,小杨修拿出水果以后,他们怎么说的,不会只说两句话,要展开想象,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利用5分钟时间构思一下,写一段话,发挥想象力,来个“故事新编”(板书:故事新编)加油吧!快写吧!

  2、(生写文,师巡视,辅导。)

  3、最后2分钟,抓紧时间进行修改。写好了,朗读一遍,声音放开。先请写外貌的这一排读。师:把杨修的特点写出来了,尤其是他的嘴和眼睛,描写得很生动,我读了都有点爱不释手了。请回。第二段老师要请——请你来读吧!师:很好!语气多自然啊!写得多通顺啊,描写得多生动啊!往下听!

  这一排谁来读?——好,你来。

  师:同学们,你们真不简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就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太棒了。我国古代的许多文章都很有趣,你们要多读。愿读吗?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课就上到这儿。课后修改一下自己写的短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